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直到19世纪末期,虽然许多航海家都曾试图到达北极点,并且只是把它当作通往东方的必经之路。但是,征服北极点毕竟是他们最伟大的光荣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也因此变得更加令人急不可待。在新一轮征服北极点的竞争中,民族光荣与体育冒险精神已经超过了商业利益。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科学考察活动也开始渗透到北极探险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
1910年--年1912年阿蒙森率领“费拉姆号”;他在鲸鱼湾过冬,率先到达南极。1910年~1913年斯科特率领“新地号”在罗斯岛过冬,到达南极。和四个同伴死于归途。1872年6月16日,阿蒙森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附近的一个农庄,从小喜欢滑雪旅行和探险。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征服者,曾经3次率领探险队深入到北极地区探险。1897年、作为大副,阿蒙森第一次参加了南极探险。1909年45月间,当他正在“先峰”号船上制订环北极航行计划时,有两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他毅然放弃子北行的计划、一则是美国险险家皮埃里已于1909年4月6日到达北极点;另外一则是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创造了抵达南纬88°23′的最高纪录、距离南极点只有178公里的路路。为此,阿蒙森随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初,英国政府为了激励北极探险者,准备给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以奖金奖励。许多探险家跃跃欲试,想摘取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荣誉桂冠。1902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在北纬80°的地方建立了几座仓库,因此为未来北极探险减少了很大的负载。3年后,50岁的皮尔里再次组织北极探险,探险队登上"罗  相似文献   

4.
北极探险一向被视为男人的天职,女性始终被拒之门外。80年代初,苏联女工程师瓦列金娜·莎茨卡娅和5名女伙伴,撞入了“女人的禁区”,在北极冰原上滑雪1000多公里,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暴风雪和严寒的考验,体会到北极探险的乐趣。1980年11月2日夜,由6名女性组成的北极探险队(包括4名工程师,1名医生和1名气象学家)从莫斯科出发了。她们的计划是穿过科拉半岛、亚马尔半岛、北地群岛和符兰格半岛,最终到达迪克  相似文献   

5.
北极究竟在哪里呢?尽管我们在很小的时候,便从地理课老师那里学会了如何看地图,也因此记住了地球的最北端便是北极。不过,通常所说的北极却并不仅仅局限于北极点,而是指北纬66°33′(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北极地区于是包括了地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及岛屿、北极荒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森林。  相似文献   

6.
帕里(William Edward,Parry,1790~1855)。英国极地探险家。1819~1824年在探索西北航路时,发现并考察了加拿大北极群岛中的一系列岛屿和海峡。1827年,乘雪橇船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出发试图到达北极。6月23日,帕里一行抵达北纬82°45′的海区,在进军北极点上刷新了当时的“世界记录”。为纪念帕里在北极考察活动中的功绩,英国另一名北极探险家约翰·罗斯将加  相似文献   

7.
’95北极——北极不再沉寂公元1909年,探险家罗伯特·皮瑞第一次抵达北极点,从此翻开了人类探索北极地区的历史篇章。但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却再没有其它探险队涉足此地。北极依然是科学探索史上的一页空白。直至近些年来,随着各国科学家们对南极大陆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证实两极地区在宇宙探测、环境保护、生命起源、气候变迁以及大陆漂移等问题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学术价值。北极地区才又一次成为了  相似文献   

8.
沃尔特·韦尔曼1858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是一名富家出身的新闻记者、探险家。在《芝加哥记事先驱报》的支持下,他热衷于寻求有新闻价值的挑战,并决定到北极点去探险。在1894年和1898年两次徒步到北极点的尝试失败后,他又决定乘飞艇飞抵北极点。1905年,韦尔曼为了筹集资金,组建了韦尔曼一芝加哥记事先驱报极地探险公司。《芝加哥记事先驱报》的主人维克托·劳森投资7.5万美元,购买了  相似文献   

9.
尚可 《海洋世界》2014,(12):28-35
<正>皮亚西斯早在2000多年以前,一个叫皮亚西斯的人勇敢地扯起了风帆,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理性的北极探险。亚斯皮西出生在当时的希腊属地马塞利亚,即现在法国的马塞港,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和航海家。在这次航行中,他不仅引入了一种利用天文测量来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而且还注意到了月亮运动和潮汐涨落的关系。但他这次航行的目的既不是要到北极去探险,也不是为了天文观测或搜集科学数据,而是为了替马塞利亚的希腊商人到遥远的地方去寻找锡和琥珀。他大约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这  相似文献   

10.
<正>上溯百年,南北极还是人类很少涉足的地方,狂风、暴雪、严寒、冰山……这些词汇仿佛成为了极地的代名词。那时,若有人说想去极地,大家八成会觉得他疯了。即使真的有人去到那里探险,也要冒着无比巨大的风险,无数探险家在极地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永远地留在了那里。一个世纪的岁月,极地未变,寒风依旧,冰山仍存。但科技的发展,已经让南北极不再那么可怕,从探险到科考,再到旅游,南北极之行已经越来越贴近普通人。花上一定的费用,去到南北极体验极地的别样风情,已经不是梦想!想去极地么?我们,说走就走!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北极的探险,充满了苦难和牺牲。早在2000多年前,一个叫毕则亚斯的古希腊人,扯起风帆,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北极探险,目标是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在北极建立了首座中国科学考察站,他们在北极遇到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北极动物。  相似文献   

13.
北极地区气候酷寒,然而由于它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所处的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自16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各国的探险家们,都以百折不挠的气概去探索北极这一令人生畏的神秘王国,其中演出了无数幕船毁人亡的悲剧,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极地探险英雄。根据国际探险活动中通常采用的以首次发现者命名地理名称的原则,后人将他们的姓名作为北极的海洋、岛屿、海湾、岬角、海峡以及海底地形的名称,以示永久的纪念。本文筛选了20多位包括荷兰、英国、美  相似文献   

14.
韦普自希特,K(KarlWeyPrecht,18389.8~1881.3.29)奥地利北极探险家。发现前苏联以北的一个群岛法兰士约瑟夫地。1838年9月8日生于柯尼希,1881年3月28日逝世千米赫尔什塔德。在海洋学上的贡献是,两次参加北极探险。第一次试图寻找由大西洋经欧亚大陆北部通往太平洋的航道(东北航路)。第二次,1872~1874年与奥地利北极探险家J.佩耶(Jul山sPayer,1842~1915)率领奥地利一匈牙利探险队北极探险航行。经东北航路从巴伦支海到达白令海峡,航行到新地岛附近时被浮冰所困,漂流一年多(372昼夜),于1873年8月30日发现一个新地…  相似文献   

15.
首次携带探险者们去北极点的飞机比现在的直升飞机小得多也粗糙得多。它们是轻型的,由内燃机提供动力。机舱里很冷,飞行员不得不穿毛皮夹克,头盔和靴子以防冻僵。但是有些飞机一次次证明了它们的价值.例如理查德·伯德使用的德国稻克尔F-7型飞机就于1926年到达了北极点。  相似文献   

16.
北极探险一向被视为男人的天职,女性始终被拒之门外。80年代初,苏联女工程师瓦列金娜·莎茨卡娅和5名女伙伴,撞入了“女人的禁区”,在北极冰原上滑雪1000多公里,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暴风雪和严寒的考验,体会到北极探险的乐趣。1980年11月2日夜,由6名女性组成的北极探险队(包括4名工程师,1名医生和1名气象学家)从莫斯科出发了。她们的计划是穿过科拉半  相似文献   

17.
刘涛 《海洋世界》2011,(11):33-37
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自2010年7月1日至9月20日,以北极海冰快速变化机理研究和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对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为科学目标,先后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北极点等海域,进行了135个海洋站位和10个冰上站位的考察作业,系统观测了海冰、海洋和大气变化,获得了大量的样品和数据。本次北极考察历时82天,总航程达12600海里,调查范围南北纵贯2300海里,东西横跨1100海里,是历次北极考察中范围最广、距离最远的一次考察,创造了多项国内纪录,其中"雪龙"船北进至北纬88度26分,创下中国航海史上最北端的纪录;部分科考队员利用直升机抵达北极点进行科考,实现中国人靠自身能力挺进到北极点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18.
虽然人们早就知道海洋里有海流存在,并且还或多或少地对它进行了利用,但产生海流的原因却不十分清楚。自从探险家南森在北极探险过程中,发现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块,并非沿风吹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海洋要闻美海岸警卫队破冰船驶往北极进行绘图工作据报道,在俄罗斯和加拿大对北极地区展开探险活动后,美国海岸警卫队破冰船"希利"号于8月17日驶往北极进行为期四周的绘图工作。"希利"  相似文献   

20.
远离河流和大陆的北冰洋冰区,大气沉降是210Po、210Bi、210Pb和7Be核素等最重要的来源。降雪一旦形成即被标记具有特定的210Po/210Pb活度比值,并降落到海冰表面,进入封闭状态。在封闭体系的冰雪中,随着时间推移,210Po从相对于210Pb强烈亏损的状态逐渐达到210Po-210Pb平衡状态。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北冰洋表层冰雪中210Po-210Pb活度不平衡特征,量化冰区表层冰雪的表观年龄。本文搜集整理了北极地区气溶胶的210Po/210Pb活度比值,结合2018年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和2015年美国GEOTRACES 北冰洋航次中若干冰站表层冰雪的210Po/210Pb活度比特征,估算了北冰洋表层冰雪的表观年龄。结果表明,2018年中国冰站采集的表层冰雪年龄变化范围为106~272 d,远大于2015年美国冰站采集的表层冰雪的年龄;而两国冰站表层冰雪的年龄都呈现一定的纬度效应,即随着采样站位越靠近北极点,总体上表层冰雪的年龄呈现越来越大的特点,表明北极冰区表层冰雪越靠近北极点,表层冰雪被保留的时间会越长。210Po-210Pb 活度不平衡定年法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北冰洋冰雪年龄的方法并与遥感技术协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