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并联式后弯管波力发电浮体模型的波能转换性能和锚泊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并联式后弯管浮体模型的最佳响应周期基本不变,各单元浮体性能略有差异,位于中间的单元浮体性能略低于两侧的浮体,波能转换性能随浮体数量增加而下降,多点系泊使并联式后弯管装置效率提高。并联式后弯管波力发电装置采用标准化单元设计,灵活组成不同装机容量的装置,将大大降低锚泊系统、海底电缆系统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波力发电方案的工程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工程角度出发,分析了波力发电的困难,从而指出,在目前技术水平下,一个现实性的波力发电装置必需具备的条件,并结合原理性,分析了值得重视的二类波力发电装置。进而推介了一种工程性较强的柱式波力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3.
关于波力发电中波浪能量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波力发电装置的容量与波浪力大小相匹配,就必须具备比较准确的波浪参数资料,并据此对安装波力发电装置海区的波浪能量进行估算。这样才能确保波力发电装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本文就如何根据实地测取的波浪资料进行波浪能量的估算方法作初步探讨,在沿用其他工程领域中波浪统计方法的同时,提出新的图表和统计方法以寻求比较符合实际的波浪参数来作为波力发电装置设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英国波能利用历史悠久,已提出波力发电装置专利三百五十多个,其技术居世界前列。本文概述了波能利用的历史、介绍了七十年代以来英国几种主要的波力发电装置,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的 BD 型航标灯用波力发电装置在南海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海上试用,运行可靠、工作情况良好,即使在波浪较小的水域也取得了满意的发电效果。国家科委海洋组办公室于1986年12月9日在广州主持召开了航标灯用波力发电装置评议会,交通部水上安全监督局航测处,天津、上海、广州三个航道局航测处,上海航标厂,南  相似文献   

6.
沉箱防波堤兼作岸式波力发电装置是1种新型的港工建筑物,它是集合了防波堤与岸式振荡水柱波力发电装置的共性特点设计而成.本文主要是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沉箱气室捕能效果.试验中主要采集了沉箱气室内的波高、气压以及输气管的空气流速等数据.  相似文献   

7.
5kW 后弯管波力发电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造波水槽内对后弯管浮体模型进行了波能转换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比试验,选定了最佳浮体模型——前方后圆浮室后伸型后弯管浮体。波能转换效率达ηA= 73.3% 。给出了该浮体模型的性能曲线及其无因次特性。测定了该模型最大锚泊力Fmax随浮体参数的变化规律。设计制造了5kW 后弯管波力发电浮体。该机组采用0.8m 直径的对称翼透平和无刷爪极发电机,输出直流电。采用单点锚泊系统,在珠江口桂山岛西南面海域进行海上试验。实测数据表明,海上试验瞬时功率大于5kW,超过机组设计额定值。  相似文献   

8.
后弯管波力发电浮标模型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改进后弯管波力发电浮标的性能,对多种模型进行了新一轮试验研究。测定了它们的气室平均输出气流功率随波周期的变化曲线NA-T;试验了不同质量对性能的影响;测出了不同喷咀比ε的波高比Hi/Ho、压力比ΔPi/Ho和波能转换效率ηA。确定了最佳浮体——前方后园浮室后伸型后弯管浮体的尺寸、质量和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基于波浪驱动的水面滑翔机,其通过单纯机械设计,将波浪能转化为波力滑翔机的前进动力,克服了常规滑翔机需要自带能源的弊端。同时,浮体上安装的太阳能电池为波力滑翔机的控制、通信系统提供电源,实现系统的长时间作业。文中首先概述了水面波力滑翔机的研究现状,然后以Liquid Robotics公司所研制的水面波力滑翔机为代表,介绍其组成、动力推进原理、动力学模型、通信及控制方式,接着介绍了水面波力滑翔机在海洋观测及通信中的应用,最后对水面波力滑翔机的发展做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我国南海重要岛礁陆域拓展及海洋资源开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单桩缓冲系泊与波浪能装置(WEC)集成的具有潮汐自适应特性的模块化浮体结构系统。基于三维势流理论,综合考虑浮体模块与单桩缓冲结构的相对运动及相关波浪能装置的机械耦合机理,重点研究了新型单模块浮式结构系统在典型海况下的动力响应特征,获得了单桩缓冲系泊系统的初步优化设计参数,并对极端海况进行安全校核,提出了优化自存策略。数值结果表明,此带有波浪能装置的新型单桩缓冲系泊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浮体模块的运动响应幅值并改善平台舒适度,还可以获得可观的发电量,而且在极端海况下,可以通过调整阻尼装置系统来稳定浮体模块的运动。  相似文献   

11.
1989年8月22—23日国家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办公室在天津海洋技术研究所召开了“小钦岛摆式波力实验电站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参加会议的13个单位24位代表听取了各专题报告,观看了摆式波能转换器的水力模型试验的录相和液压发电的模拟装置的表演.会议认为:1.小钦岛大石棚作为北方海域的波能试验电站是可取的。2.摆式波力发电国外已有实例,我国作为开发波能的方式之一,可与振荡水柱式、波流式并列进行.3.液压传动系统已有成熟的技术,将其引用于波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建立筏式波浪发电装置多浮体水动力模型。利用AQWA水动力软件研究多浮体水动力相互作用对发电装置浮体单元水动力系数的影响;将能量转换系统等效成刚度-阻尼模型后,对其进行不规则波时域模拟,对比分析方向谱和频率谱波浪模型对波浪发电装置能量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浮体之间的水动力相互作用对浮体单元纵荡方向上的附加质量与辐射阻尼系数有明显的影响,对垂荡和纵摇方向上的水动力系数影响较小;不同的波浪模型下,能量俘获功率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迎浪状态下。  相似文献   

13.
一基多体漂浮鹰式波浪能装置是一种新型的利用波浪发电的离岸漂浮式波浪能装置群,该波浪能发电装置是对已经成功发电的"鹰式I号"波浪能装置的改进优化。文中介绍的一基多体漂浮鹰式波浪能装置由4个鹰头吸波浮体、浮力舱、波浪能母船(水下附体)、半潜船、能量转换系统、锚泊系统等组成。该波浪能装置特殊设计为4个鹰头吸波浮体对称安装在一个波浪能母船上,共享能量转换系统和锚泊系统。通过一系列水槽模型试验,获得匹配各个波浪要素最优负载,测得模型在不同波浪要素下的一、二级能量转换效率,以及锚泊系统的受力。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水动力学性能,模型俘获波浪能的能力并不受入射波的来浪方向影响,锚泊系统对模型起到了稳固、提高波浪能俘获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波能利用     
本文重点论述波能与波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空气涡轮式波力发电装置的原理与构造,以便探讨适合我国情况的波能利用装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恒向双轮波力发电机的设计原理,理论计算及可行性分析。该方案在性能、造价、结构等方面均优于整流型和点头鸭式波浪力发电装置。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自1965年日本益田善雄研制成功波力发电灯浮标以来,全世界已有一千多台投入使用.上海航道局为“HF2.4~D 电浮标”配置而研制的波力发电装置已于1982年8月通过鉴定,投入小批量生产。为了探索浮标水下浮体形状对波能吸收性能的影响,我们在2.4米直径浮标原有尺寸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广州能源研究所建造的静水池主动式气动型波能转换模拟实验装置。在静水池中,将波能转换装置悬吊在钢索下,由一可变半径的曲柄机构带动,相对静水面上下作简谐运动,获得相对的波浪运动效果。可进行不同波况下的气室性能试验、空气涡轮性能试验和波力空气涡轮发电装置综合性能试验。该装置近似岸式或锚泊固定式气动型波能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的特点。文章还对国外各种波能转换模拟实验装置作了简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有关单位提出研制大型波力发电灯浮标的使用要求,经计算,提出两个不同直径的浮体方案,每个方案具有浮体排水量、中心管长度、喷嘴比和气室高度等四个可变参数,共组成162个模型试验方案,在水池中进行规则波的优化试验。模型试验表明,排水量为8吨、浮体直径为3.6米、中心管长度为4米、喷嘴比为200和气室高度为2.5米的方案,具有超过设计要求的输出功率,且满足最佳频响在3秒左右的要求.同时,根据试验结果,也讨论分析了浮标各参数对中心管气室功率的影响,不同的 H/λ比值对浮标气室性能的影响,对今后设计大型波力发电灯浮标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余志 《海洋工程》1993,11(1):86-93
作为海洋工程和新能源利用的综合课题,波浪能利用研究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波能转换技术日趋成熟。挪、日、英等国建造了若干座不同类型的波力电站。本文对8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波力发电技术进展及主要波能装置作了介绍;并分析了波浪能研究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日本近年来大力开展太阳能发电应用于渔业的研究,最近已建成一种渔业用太阳能发电系统。该系统由水泥浮体、太阳能电池、数据收集装置、海洋牧场投饵设备和牧场电栏养殖设备等组成。浮体呈圆盘状,直径16米,高3.5米,上面装有放射状的太阳能电池,同部装有蓄电池、交直流转换器、水文检测处理仪和无线电发射机等。海洋牧场投饵设备由水下音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