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牵头,中国科学家于2008年10月提交了IODP 735号建议书(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气候和深部地幔过程的启示),在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通过4年多的努力,该建议书经过多轮严格评审,最终于201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ODP建议书评审会议上通过国际同行评审,并于2013年初正式安排为IODP 349航次,将于2014年1月29日从香港起航,3月30日在基隆靠港。该航次同时也是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  相似文献   

2.
<正>由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牵头,中国科学家于2008年10月提交了IODP 735号建议书(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气候和深部地幔过程的启示),在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通过4年多的努力,该建议书经过多轮严格评审,最终于201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ODP建议书评审会议上通过国际同行评审,并于2013年初正式安排为IODP 349航次,将于2014年1月29日从香港起航,3月30日在基隆靠港。该航次同时也是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  相似文献   

3.
正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在进行并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航次任务。这次南海大洋钻探航次是在前两次钻探的基础上,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科学钻探建议IODP 878号建议书,并通过国际评审后开始实施的。由于这次设计的钻井更深,难度更大,需要四个月才能完成,因此安排为IODP 367和IODP 368两个航次,于2017年2月8日至6月11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执行(图1)。这次钻探的科学目标将聚焦在南海扩张之前的大陆破裂,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科学家们从2013年起举行多次国内和国际的科学研讨,在学术界和产业部门的热诚支持下,提出了在南海举行第三次大洋钻探的建议。经过两年国际评审过程的反复,我国科学家向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提交的IODP 878号建议书终于在今年5月获得通过,被正式安排为IODP 367、368航次,计划在2017年2月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IODP正式进入新的阶段——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进入新阶段后,现有的三个钻探平台独立运行,各自寻找财政支持,这使得新十年的科学大洋钻探将更加灵活,效率更高。在IODP新旧交替之际,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735CPP建议书安排为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一个航次(IODP 349),并于2014年1—3月在南海顺利实施,这是  相似文献   

6.
由IODP美国执行机构(IODP-USIO)负责的IODP 349(南海构造演化)航次目前开始向各成员国召集船上科学家。IODP 349航次预计于2014年1月28—3月30日在南海执行。该航次是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一个航次,航次首席科学家由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林间教授和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7.
<正>由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牵头,中国科学家于2008年10月提交了IODP735号建议书(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气候和深部地幔过程的启示),在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通过4年多的努力,该建议书经过多轮严格评审,最终于201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  相似文献   

8.
大洋钻探与中国的海洋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大洋钻探开始于20年前南海的ODP184航次。20年来,中国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中的作用大幅度提升,最近5年里在南海实现了三个半IODP航次以探索其裂谷与扩张过程。积极参加国际大洋钻探合作为中国的海洋地质学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不但将研究区域从近岸扩大到深海,而且壮大了中国深海科学研究队伍。边缘海构造和气候变化低纬驱动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就是成功的例子。现在中国为了增强在大洋钻探国际合作的作用,制定了三步走的方针。作为第二步,中国将提供执行钻探航次的钻井平台,从而进入大洋钻探的核心层。与此同时,中国提出在2020年主办国际学术大会,准备制定2023年以后的国际大洋钻探科学计划。对于中国深海科学界来说,这些新任务都将是空前的挑战,是否能够成功将取决于我们在科学上的准备程度。  相似文献   

9.
从ODP到IO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洋钻探计划(ODP)结束以后实施的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与以往钻探计划不同的是将以多个钻探平台为主,其航次将进入过去ODP无法进入的地区,将在古环境、海底资源(包括气体水合物)、地震机制、大洋岩石圈、海平面变化、深部生物圈等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从ODP到IODP有一过渡机构-ISAS,于2001年6月开始运作,到IODP开始实施时结束使命。ISAS将负责航次建议书的接受与评估、确保ODP与IODP的平稳过渡及负责与IODP有关的公共活动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 中国在1998年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rilling Program, IODP), 迄今为止已组织了4+1个航次的大洋钻探。通过IODP-CPP (complimentary proposal project)项目, 我国科学家主导完成了349、367/368/368X多个钻探航次, 实现了对南海张裂—破裂—扩张发育历史的钻探和取样, 对南海生命史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约束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367/368/368X航次在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钻探取得的最新成果, 证实南海北部陆缘不同于伊比利亚型陆缘, 具有陆洋转换迅速的特点, 洋陆过渡带地壳内有一定程度的同张裂岩浆侵入和底侵。钻探航次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钻探结果提升了对陆洋转换过程和机制的认识。航次期间, 广泛而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极大提升了中国科学家对钻探平台管理、国际大团队合作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和科普互动等各方面的认识, 加快了中国海洋科考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正>由欧洲大洋钻探研究联盟(ECORD)组织实施的IODP 364航次目前开始向各成员国召集船上科学家。该航次同时也是IODP和ICDP(国际大陆钻探计划)联合实施的首个项目。IODP 364航次计划在墨西哥湾钻探地球上最大的陨石坑——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研究白垩—第三纪界线灭绝事件及其造成的环境及生态影响。航次首席科学家由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Joanna Morgan教授和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Sean Gu-  相似文献   

12.
综合大洋科学钻探计划 (IODP)是有关调查地球科学 (包括生命科学 )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IODP之科学计划取决于大洋钻探科学的国际研究者委员会 ,其执行则是根据科学家的项目建议书。IODP采用的项目建议书将根据IODP科学顾问组织 (SAS)对建议书的公正与公平的评估而决定。在浅海和冰盖海区将用钻井平台施钻 ,在另外海区将用“地球”号套管(Riser)钻探船和非套管钻探船 (美国提供 )。下面的内容是IODP开始阶段的科学研究热点 ,它们将作为评估项目建议书的标准。这里包括 3个主要科学目标和 8方面创新点。当你写任何一个项目建议书时…  相似文献   

13.
9月21日,日本大洋钻探船“地球”号载着科学家离开Shingu港,执行“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第314航次———南海地震区域实验项目(图1)正式开始科学钻探。图1 IODP第134航次钻探位置日本是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震源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俯冲带。要理解地震如何发生、对地震作预报,必须研究引发地震的源头,监测太平洋板块在海底向下俯冲的运动。位于日本西南海岸的南海海槽,几百万年以来已经引起了多次大规模的地震和海啸,包括1944年和1946年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两次地震按里克特震级算分别达到了8·1级和8·级。科学家将从这一俯冲区采集地…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孙珍研究员等牵头撰写的IODP 838Full建议书"Testing Hypotheses for Lithosphere Thinning During Continental Breakup-Drilling at the South China Sea Rifted Margin"正式提交给IODP,预计2014年1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科学评估工作组会议将对该建议书进行评审。为了抓住美国钻探船"决心号"近几年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工作的有利时机,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组  相似文献   

15.
IODP343航次主要依据IODP 787号建议书,即"日本海沟快速地震钻探工程(J-FAST)"。勘探由IO-DP日本执行机构组织负责,首席科学家为Fred Chester和Jim Mori。IODP343航次主要科学目标是理解地震大滑坡的物理机制,对俯冲带地震引起的海啸作出评估。具体来说,IODP343航次的科学目标是:(1)在地震中控制断层破裂的应力状态如何?这些应力是如何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底到2008年初,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南海海槽发震带试验”(NanTrosEIZE)的第一阶段是沿南海海槽的汇聚边缘开始钻井、取芯。NanTroSEIZE项目是一个多阶段的IODP钻探计划,重点是通过直接取样、原位测试以及长期监测,了解地震成因、破裂传播以及海啸成因的力学性质。第一阶段包括三个非立管钻探航次,调查几个横穿西南日本纪伊半岛海域的陆坡和隆起的站位。主要目的是研究板块边界和张性断裂的浅部特征,这些钻探航次还为研究主动大陆边缘的海底块体运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家领衔南海首次大洋钻探成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有9位中国学者参加的中国海区第一次大洋钻探ODP第184航次已经顺利完成,揭开了中国地球科学研究的新篇章。全球最大的科学考察船——大洋钻探船“JOIDES·决心号”经过两个月的南海钻探,于1999年4月12日停泊...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平台, 于2017年2月—6月间在南海实施第三次科学钻探(IODP 367-368航次)。海底地震仪(OBS)深地震探测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钻探成果相结合, 可以对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COT)边界及地质属性的确定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深部地质过程解释。文章基于IODP 367-368钻探提出的三种可能设想(下地壳出露、最老洋壳出露、上地幔出露), 分别建立了三种初始速度模型。利用Rayinvr及Tomo2d软件, 对每一种初始模型分别开展了不同OBS间距的射线追踪和走时模拟测试对比, 以及模型的分辨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OBS间隔为7km比间隔为10km具有更好的射线路径与密度覆盖; 对于上地幔出露模型, 需要足够长的探测测线(>100km), 才能有效得到30km深处信息; 分辨率测试说明, OBS间距需要设置小于或等于7km时, 才能有效分辨20km速度异常体(即模糊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的4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及其前身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是20世纪地球科学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30余年来一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前沿,导致了学科的一场革命。我国经国务院领导批准于1998年春正式加入大洋钻探计划,年付50万美金,成为第一个“参与成员”(Associated Member)。4年来,已经取得重大进展。(1)成功地在南海实施了ODP184航次。这次在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和主持下的航次在南海二、三千米深水区的6个站位取岩心5000多米,实现了中国海大洋钻探零的突破,使我国一举进入国际深海研究的前沿。在航次结束后的研究中,我国取得的成果也遥遥领先,不仅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取得了西太平洋区迄今为止最佳的深海沉积记录,而且在气候演变周期性、亚洲季风变迁和南海盆地演化等方面也获得了大量创新成果,其中包括学术上的突破性进展,目前正在逐步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中。(2)促进了我国深海基础研究及其基地建设。加入ODP4年来,我国深海基础研究迅速发展,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后,又于2000年底启动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并实现了“深海“973”项目和“大洋专项”的相互结合,已有教育部、中科院、海洋局、国土资源部等10多个实验室或研究所在不同程度上加入深海基础研究,其中包括至少6所重点大学,已经初步建成了以深海研究为重要目标的重点实验室,初步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3)啊我国在有关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尽管我国支付的成员费只占ODP整个预算的百分之一强,但是,4年来所起的作用已远不以此为限,特别在筹备新的“整合大洋钻探”计划中,我国代表在有关专业组中的席位已应邀由2个增至4个,仅2001年春以来一年内就有3次大洋钻探的国附我国举行。4年来,在ODP和筹备中的IODP方面,至少有6批共数十人次访华,是20世纪90年代新加入ODP成员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大洋钻探是一项长周期、高层次的国际科研计划,4年来我国以南海航次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刚开始产出,预计近两年内将达到高潮,而随此建立起来的队伍和基地也可望在未来几年在更大领域范围内进入国际前沿,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首次获取了南海中央水深4 000米深海海盆的岩心纪录,仅从船上的初步分析看,就已首获多项重大新发现,成功实现了航次的科学目标。"在4月2日同济大学举行的南海大洋钻探科学家与记者见面会上,共同首席科学家、我校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李春峰教授表示,相信这将实质性地推动对南海深部过程的科学认识,最终揭开南海形成之谜,同时也提升中国科学家在深海地球与生命交叉研究领域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