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原型盆地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夹持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是发育在前中生代基础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其构造演化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联合影响,经历了印支末期基隆运动、燕山期渔山和雁荡运动的叠加改造。结合浙闽隆起带中生代火成岩事件、盆地构造变形、沉积学的一些证据,通过海陆对比研究,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早-中三叠世可能为面向古太平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晚三叠世-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已对中国大陆有较强的俯冲作用,东海陆架盆地及南部原型盆地为活动大陆边缘弧前盆地;白垩纪受控于滨海断裂表现为活动大陆边缘走滑拉分盆地;古新世-始新世火山岛弧向东移动,东海陆架变为弧后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2.
简报     
东海地质钻探初获成果 东海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的大陆架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不少单位曾做过不同程度的调查研究。但是,揭示东海的形成历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海洋法和国家划界实践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争端的缘由,介绍两国关于大陆架定义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坚持的划界原则.文章提出要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考虑自然延伸原则和相关情况原则,协商谈判,通过共同开发东海资源来解决当前东海大陆架争端.  相似文献   

4.
东海沉积物中轻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海大陆架、冲绳海槽及长江表层沉积物中的轻矿物进行了研究。调查区范围为121°-129°E,32°-26°30′N。长江采样区段为芜湖——长江口。共分析了124个样品,其中长江样品11个,东海大陆架样品100个,冲绳海槽样品13个。使用的样品粒级为0.1-0.25毫米。  相似文献   

5.
东海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阔的大陆架之一,占东海总面积的67%。东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区的自然延伸,也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  相似文献   

6.
林美华 《海洋科学》1981,5(1):24-27
东海是西太平洋与中国大陆之间的一个边缘海。共北面以长江口北岸沙嘴和济州岛联线与黄海分界,南面以台湾省南端鹅銮鼻与闽粤二省海岸交界处的南澳岛联线与南海分界(图1)。 东海呈北东-南西向延伸,由台湾海峡向东北方向呈扇形展开,与东海的构造  相似文献   

7.
聚类分析在浅海变性水团分析中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Helland-Hansen将“水团”概念引入海洋学以来,大洋水团分析的理沦和实践可谓硕果累累[1-7],相比之下,浅海水团分析研究的进展却缓慢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大陆及气象条件复杂,使浅海水团既不具备大洋水团的均一性,更缺乏大洋水团特有的保守性(稳定性),渤、黄海和东海的绝大部分,均位于大陆架上,混合强盛,气候的季节变化影响特别明显,水团的变性激烈,其分析研究的困难也大得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二维数值模拟对1986年6月~1988年12月东海对马暖流水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得出东海对马暖流水的来源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1)东海对马暖流水主要为东海黑潮水继续北上部分构成;(2)东海对马暖流水由东海黑潮水、东海陆架水以及东海北部黄海大陆沿岸水几部分混合而成;(3)东海对马暖流水几乎全部由东海北部的黄海大陆沿岸水构成。模拟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东海黑潮主流段长时间序列的实测温盐资料,研究了东海黑潮上层温度、上层盐度的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和地面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50 a内,东海黑潮上层海温呈上升趋势,而上层盐度略呈下降趋势.东海黑潮上层海温和我国东部地面气温的关系在冬季十分密切,呈现出大面积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冬季南下冷空气的整体降温作用有关.夏季,长江中下游江水的增多致使大量长江冲淡水入海,可能是导致黑潮上层水盐度下降的一个原因,此时东海黑潮上层盐度与我国大陆东部降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自1932年Shepard根据当时的海图指出亚洲东岸海底沉积物普遍存在近岸细、远海粗的分布特点以来,不少学者如 Shepard,Niino和Emery,范时清、秦蕴珊等对东海大陆架沉积物的类型及分布特征都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他们认为外陆架砂质沉积物是在晚更新世冰期低海面时形成的。七十年代以来又有很多部门进行了大量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本文根据我们近年来对陆架浅钻岩芯的分析和研究,就东海大陆架及黄海南部现代沉积物的形成过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现代沉积物一般是指在现代环境下沉积的沉积物。正如 Mcmanus(1975)指出的,在时间上,其沉积物质的供给、分布及其沉积过程都是在现代进行的。由于现代环境具有一定的延续时间,所以现代沉积物还包括自该环境形成直至现在这个时期内形成的沉积物。 冰后期东海大陆架发生海侵,距今7500年前海平面接近于现今海平面,自那时以来,海平面保持相对稳定,除河口及近岸地区外沉积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现代沉积开始形成的年代大体上与这个时期一致。现代沉积物分布于长江口三角洲及闽、浙近岸水深小于60-70米,宽约90-100公里的浅海地带,苏北沿岸向东至济岛地区,可延至水深100米左右(图1)。 东海大陆架现代沉积物的分散与沉积过程,直接受陆架区现代海洋水文要素的控制,东海陆架区的海流系统及盐度分布见图2,3。长江每年注入东海的总水量达9540亿立方米,占注入东海总水量的92%,其径流量的变化和淡水舌的分布以及流经本区东部的黑潮直接控制了本区的水文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台湾岛位于亚州东海陆架边缘。是现代西太平洋沟-弧-盆系的组成部分,居于琉球弧与菲律宾弧的联接处,也是屹立在我国大陆的海岸山脉。从构造部位来看,它北接日本-琉球,南联菲律宾沟-弧-盆系。因此它是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东海表层沉积硅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77年国家海洋局组织所属单位对东海大陆架进行了综合调查,采集了比较丰富的样品.有关资料报导了在东海大陆架有12种硅藻的记录,大陆坡11种,海槽区12种,如归并重复出现的种类,总计有20种硅藻.本文基本上用同一批材料对沉积硅藻的沉积问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东海海流结构及涡旋特征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是一个兼有下列浅海和深海特征的边缘海:地形复杂,西部为大陆架,约占东海总面积的2/3;东南为大陆坡及深海槽,最大深度可达2700余米;西侧有年平均总值约12000亿立方米的巨量径流入海;东侧又有强大的黑潮流经,其流量约为20-30 SV。海上盛行季风,风向基本上每半年变换一次。东海水文特征以及水团、海流和涡旋等的分布,就是在这样复杂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和变异着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海大陆架沉积类型分布状况,经过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多次海洋地质调查,已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和成果。秦蕴珊等同志根据沉积物的中位直径(Md),将东海沉积物大体分成三带:第一带是近陆浅水区的细粒沉积物带;第二带是外陆架的粗粒沉积物带;第三带是大陆坡细粒沉积物带。他们认为这种分布是与东海大陆架所经历的海陆变迁有关,并详尽  相似文献   

15.
孟广兰 《海洋科学》1979,3(4):35-40
本文为东海大陆架海区浅层沉积物孢粉分析的阶段小结。通过孢粉组合的分析研究,试图对我国东海大陆架北部海区更新世末期以来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作初步探讨,并提出我们在做海洋孢粉工作中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冲绳海槽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应贤 《海洋学报》1981,3(4):589-600
冲绳海槽是位于东海大陆架外缘、东海陆架边缘隆褶带与琉球岛弧之间的一个狭长带状弧间盆地.关于它的成因,已有古琉球弧直接张裂和断裂下陷两种观点,而笔者认为,它是由于菲律宾海板块从早中新世末以来,向欧亚大陆板块下俯冲所形成的沟-弧-盆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拗陷、断陷和扩张三个阶段.然而,扩张刚刚开始.今后它将进一步裂开,琉球弧将更加向菲律宾海方向推进.因受调查程度的限制,本文将以冲绳海槽北半部的资料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东海近岸现代沉积的动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动力作用对于近岸现代细粒物质的沉积,关系甚为密切.东海近岸——浙闽沿海123°E以西,水深60米的浅海区域内,沉积了一条与岸线近于平行的粉砂、游泥沉积带,与东海构造形态相关,本带处于华夏-岭南隆起带.就地貌形态而论,东海具有明显的环大陆分带特征,本带属环大陆内带(以下简称本区).本区涉及的范围大致自长江水下三角洲至浙闽沿海60米等深浅以内,即此界位于32°N左右,东界近123°E,于28°N附近拐向西南,沿60米等深线方向延至台湾海峡.近廿年来,中外海洋地质学者,对东海的底质沉积及沉积物的物性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结合水动力因素对本区沉积分异的影响进行专题研究的报导尚属少见.笔者认为动力条件是进行沉积分异作用的主导因素.研究水动力作用与近岸现代沉积的关系,不仅在海洋地质学上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近岸渔捞作业、国防设施及滩涂港工建设等生产实践均具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动力作用对沉积分异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意图对目前正在开展的东海沉积动力学的研究起一抛砖引玉的作用,谬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将谱混合模型(Spectral Mixture Model,SMM)方法应用到黑潮水与东中国海陆架水之间的水交换中。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东海黑潮流系与东中国海大陆架之间的水交换区,并进一步对该带状交换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首次得到该交换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与东海黑潮流系穿越东中国海大陆架200 m等深线的向岸体积通量的变化呈现出-0.78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另外,研究结果还揭示出,来自太平洋的季节内信号有可能穿越黑潮主轴进入东中国海海域。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台湾海峡分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成 《台湾海峡》2010,29(2):149-153
台湾海峡介于台湾岛与大陆之间,是东海与南海的通道.关于台湾海峡范围的划分,海峡之东常以台湾岛两端(北为富贵角,南为鹅銮鼻)为界;海峡之西以大陆的平潭岛等为北界,东山岛或南澳岛为南界.为了更客观和准确地划分台湾海峡范围,本文根据海洋地理学中"海峡"的概念及对世界海峡类似实例的分析,并按照台湾海峡区域地形、地质等特征进行了分界.作者认同台湾海峡北口位于福建省平潭岛至台湾富贵角,但认为其南口应位于广东南澳岛至台湾曾文溪河口南岸.在此南、北口之间为台湾海峡范围.台湾海峡地形、地质等特征明显,与台湾及大陆紧密关联,并具有东海延伸入内的特点.而北口之北的闽东北海底,海峡特征明显消失.此南口为东海与南海的交汇处,其南属于南海的台湾浅滩及其外缘,其地形、地质特征也与海峡的显著不同.本研究结果对于更准确地划分台湾海峡范围及区域海洋研究与实践等方面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东海大陆架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海洋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异养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质和无机化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从海洋食物链的角度来看,分解各种类型有机物而得以增殖的异养细菌自身也是海洋原生动物、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的营养源。异养细菌在海洋生态系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海洋中某些细菌的代谢活动与其他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 海洋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资料已有不少报道。但至今尚未有人发表过东海大陆架海域海洋微生物生态调查的报告。东海大陆架海域江河交汇人海,大陆对海洋的影响极为突出,水文和底质情况复杂,水产资源丰富,因而特别富有多样化的有机物来源。调查和了解这一海域中异养细薗生态分布规律,并研究其参与物质转化过程的特异性,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海洋生态学问题,而且对于阐述东海大陆架的特点也极有价值。本文着重讨论异养细菌在东海大陆架的生态分布特征及菌群组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