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杨娟 《海洋世界》2007,(2):48-49
美国内务部部长最近宣布,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建议将北极熊列入濒危物种名录中,并启动一项评价这一物种的生存现状及未来状况的综合性科学研究。管理局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收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对其进一步分析,并在是否做出将北极熊列入名录的最终决定之前评价相关研究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时讯     
《海洋世界》2005,(1):1-2
外来物种入侵警报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有50余种,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12月8日在召开的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6,(3):4-4
2006年1月21日,倍感困惑的伦敦市民聚集在泰晤士河的岸边,观看一头北方瓶鼻鲸在水中游经国会大厦。能看到这样一头濒危物种在泰晤士河里游泳实在是一件稀奇事.不过这也不是第一遭。近一个世纪之前的1913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瓶鼻鲸类通常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的深水中.体长一般可达10米.体重可达8吨。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9,(1):9-9
近日,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FWS)公布:7个企鹅物种已加入北极熊的行列,登上濒危物种的名单。沦为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牺牲品的企鹅物种包括:黄眼企鹅、白鳍企鹅、峡湾企鹅、竖冠企鹅、洪氏环企鹅,其中前4种生活在新西兰,洪氏环企鹅则来自于南美。情况最糟糕的是非洲企鹅,由于过度捕鱼和石油污染,它们已处在灭绝的边缘。根据FWS的统计,生存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5.
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构成严重损害。文章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由来、入侵的现状与危害以及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概述,并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北极资源开发变得更加容易,各国纷纷加入北极资源开发的大潮中,但由此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资源-环境治理体系应运而生,它是构建北极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重要支点以及现实需求。基于此理论,中国以北极利益攸关者、北极资源开发者以及北极环境保护贡献者的身份积极参与构建北极命运共同体。但在此过程中也受到地缘政治、北极争议、自身不足等多种挑战,需要打造紧密的中国“北极蓝色伙伴关系”圈、助力形成以“北极生态环境共同体”为目标的北极资源开发模式、推动中国北极法律制度建设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第4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与楚科奇海进行的鱼类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白令海与楚科奇海鱼类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特征,探讨了鱼类生物对北极气候快速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白令海与楚科奇海两个海域共鉴定鱼类生物14科41种;主要优势种类为粗壮拟庸鲽(Hippoglossoides robustus)、北鳕(Boreogadus saida)、短角床杜父鱼(Myoxocephalus scorpius)、斑鳍北鳚(Lumpenus fabricii)、粗糙钩杜父鱼(Artediellus scaber);从适温性来看,冷水性种类最多,有35种,冷温性种类6种;从栖息地生态类型来看,底层鱼类、近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分别为35、5和1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21,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整体多样性水平不高;气候变化引起部分北极、亚北极海区鱼类出现不同程度的纬向和纵向移动,由此将引起北极渔业资源分布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2016年11月,由阿拉善SEE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起,开展了“2016年十块最值得关注滨海湿地”评选活动。入选的滨海湿地,首先在生态系统功能上具有极高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某些动植物物种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栖息地;此外,它们均面临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在未来几年中的重大决定可能对该滨海湿地具有重要影响;当然,它们亟需得到更多的关注,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9.
蓝色新事     
<正>北极熊温室气体排放对北极熊生存带来威胁美国政府机构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温室气体排放对北极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报告称,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一的北极熊的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科学模型显示目前全球北极熊的生存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活在阿拉斯加的北极熊。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科学模型预测以下两种情况对北极熊  相似文献   

10.
濒危?增殖!     
朱瑾 《海洋世界》2007,(5):52-54
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食物链把它们彼此联系成了一个整体。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牵制,一旦食物链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楠生  陈阳 《海洋与湖沼》2021,52(2):363-384
东海海域是我国典型的赤潮频发区,东海沿海的水产养殖业和生态系统等都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1958—2019年间东海海域内67个浮游植物调查数据,通过比较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物种调查获得的历史数据,重点分析赤潮及赤潮物种的组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剖析和解读。共统计出东海海域浮游植物773种(包括65个变种),其中棕鞭藻门470种(包含42个变种),甲藻门253种(包含23个变种)。这些浮游植物中包括了赤潮物种135个,其中棕鞭藻门73个物种,甲藻门56个物种,定鞭藻门和蓝藻门各3个物种。比较发现该海域硅藻和甲藻的相对物种丰富度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本文分析结果可为东海海域和其他海域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在北极熊传统的食谱上,海豹一直是它们主要的猎食对象。如今,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气候下,这份食谱在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是在2015年6月,挪威科学家目睹了北极熊在北极吃海豚这骇人的一幕——饥饿的北极熊杀害并吃掉了海豚,甚至还将吃不完的海豚贮藏起来。北极熊曾经是北极顶级的猎食者。如今,在不断变暖的北极,它们却四处受困,受到致命威胁;它们一直以统治者的姿态高贵地生活在北极,现在却如困兽,四处流亡……  相似文献   

13.
朱瑾 《海洋世界》2007,(3):46-49
我国海域辽阔,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在6000余种脊椎动物中,水生野生动物占70%左右。针对一些珍稀物种资源的濒危现状,我国政府曾于1989年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对300多种(类)陆生动物及80多种(类)水生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其中,一级水生保护物种13种(类),二级保护物种67种(类)。1996年,鉴于资源情况发生了变化,有关部门对上述名录进行了增补,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水生保护物种的数量增加到162种(类),其中一类保护物种44种(类),二类保护物种118种(类),新名录有待有关部门批准后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海洋外来物种及其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外来物种研究概述,1.外来物种及其分类,伴随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国际交往,一些物种由原生存地借助于人为作用或其他途径移居到另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和在新的栖息地繁殖并建立稳定种群,这些物种被称为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 or exotic species)。更有些外来物种在到达新的定居区后,由于原栖息地的压力消失,在新的栖息地发生暴发性生长并失去控制,成为入侵物种(invasive species),形成外来物种入侵(exotic species invasion)。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外来物种会越来越多,因此形成入侵物种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更加复杂的北极生态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环北极地区出现了最直接的国家利益,比如北极新航道的显现等。但是,目前北极地区既没有一套像南极一样综合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已有的一些协议和合作框架的约束力也不够“硬”,约束力和执行力都较弱。  相似文献   

16.
于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间,在湄洲湾海域设置50个浅海测站,16条软相潮间带断面,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根据调查采获的多毛类动物样品进行整理,研究湄洲湾多毛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特点.湄洲湾海域共鉴定有多毛类环节动物177种,隶属4l科112属.湄洲湾多毛类的动物区系特点与台湾海峡具有相似的热带、亚热带特征.讨论多毛类环节动物在调查区域底栖生物种类及数量组成中的地位,分析调查区域多毛类多样性指数等生态特征,为湄洲湾的生态环境监控、环境保护提供多毛类生态学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对北极能源的开发愈发重视。美国北极地区的能源储量巨大,但鉴于美国的北极战略核心是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其能源开发相对滞后。2013年奥巴马政府出台了《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开始对北极能源开发予以特别关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加强了对北极近海油气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2021年拜登总统上任后,美国的北极能源政策以气候变化为核心,意在推动北极地区的绿色发展。美国的北极能源开发始终面临着法律、资金、技术、环保等各种问题的制约,这也决定了美国北极地区能源开发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宜通过制定北极能源合作开发战略,重视北极等极寒地区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推动与美国在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合作,深化国际协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北极治理等举措,促进我国对北极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从北极到南极的行程,要跨越真正的千山万水,这对于可以借助诸多舟楫船橹的人类来说尚且是件麻烦事,更何况是形体极其微小的深海海洋生物呢?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7,(10):6-6
9月12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2007年度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去年相比,有更多的物种上榜,表明全球物种的消失速度仍在加快。、而这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份濒危物种年度报告中,海洋珊瑚有史以来首次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北极航线是指穿越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线。近年来,随着夏季北冰洋海冰的减少,北极航线作为一条新的海上运输路线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极航线可以将亚洲和欧洲北部通过最短的海上航线连接起来,与现有的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大约可以缩短40%的距离。北极航线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运输天数,还可以减少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此外,利用北极航线也可以避开苏伊士运河路线存在的海盗等问题。鉴于北极航线具有上述潜在利用价值,日本作为亚洲航运大国对北极航线的开发与利用极为重视。在过去数十年中,日本在国家层面针对北极航线商业化运行所面临的政策、环保、科技支撑等问题做了系列准备。地方层面,北海道借助身处东亚、面向北极的独特地理优势,力图将自己打造为日本的北极航线开发与利用基地。而日本民间团体对北极航线的关注比政府更早。文章聚焦分析近10余年来日本从国家到民间各层级为北极航线的商业化运行所做的系统性准备,可为我国北极航线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