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坤平 《海洋学报》1984,6(4):433-440
本文对渤海沿岸水位变化能量谱密度作了分析,该海区水位变化谱峰值的主要频率为1/5周/日和1/3周/日,还分析了各站间水位变化的频域相关函数,相角变化和频率特征函数,最后讨论了强迫力与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水位的低频变化主要是由风应力所供给的能量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杭州湾水位低频波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伟  苏纪兰 《海洋学报》1991,13(1):1-12
本文利用谱方法分析了杭州湾海区1973-1974年冬夏季水位低频波动的特征.所建立的复谱响应模式,基本上能将影响湾内水位波动的各动力因素及其贡献大小有效地分离开来.结果表明,沿岸风的Ekman输运效应对湾内水位波动的影响比当地风摩擦作用更为重要,陆架自由波动的影响效应亦明显存在.此外,一个近似估算还表明,湾内0.4cpd的水位波动特别明显,可能与黄、渤海海湾的共振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风和大气压力,是引起低频率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如果用线性系统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天气频率范围内,由于风和大气压力,将能量传递给海洋而引起低频率水位变化。因此,可以得到作为系统输出的水位谱。一些研究工作证实,利用所建立的水动力学模型计算的水位谱与利用实测水位计算的水位谱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陆平 《海洋学报》1990,12(4):529-535
在海浪研究中,非线性能量传输Snl的概念虽早在60年代提出,但其重要性直至JONSWAP研究成果发表以后才得到证实.某些特征谱的非线性能量传输的数值计算结果,定性地描述了非线性能量传输Snl的主要特征:(1)由给定谱可得到非线性能量传输Snl的理论值.(2)非线性能量传输Snl有三个耳,两侧为正耳,中间为负耳;对充分成长的PM谱,低频正耳位于峰频率,对成长的JONSWAP谱,低频正耳位于峰频率左侧.(3)高频正耳较其它二个耳有较宽的方向分布.(4)低频正耳集中在窄的频带内,有比较窄的方向分布.  相似文献   

5.
利用 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海洋数值模式建立渤、黄、东海冬季三维环流动力学区域模型。模型在海-气边界使用包括风应力、气压和热通量的大气驱动, 海洋边界使用西太平洋模式提供的环流和潮位驱动, 综合模拟潮波运动、温度、盐度、环流变化和水位低频波动。 模拟了 2001 年 1 月寒潮过境时黄、 渤海水位低频波动及流场变化, 分析了其对大风过程、 气压、降温的响应, 发现冬季强劲的北风和西北风都可以通过抽吸振荡在渤、 黄海诱发水位的低频波动, 东北风则由于地形影响不能诱发渤、黄海的低频波动。气压和降温只是在波动幅度上有一定的影响。波动发源于渤海和北黄海, 最大波幅可以达到 0.6 m。波动进入南黄海后有沿黄海深槽西侧传播的倾向, 波动幅度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在海浪研究中,非线性能量传输Snl的概念虽早在60年代提出,但其重要性直至JONSWAP研究成果发表以后才得到证实.某些特征谱的非线性能量传输的数值计算结果,定性地描述了非线性能量传输Snl的主要特征:(1)由给定谱可得到非线性能量传输Snl的理论值.(2)非线性能量传输Snl有三个耳,两侧为正耳,中间为负耳;对充分成长的PM谱,低频正耳位于峰频率,对成长的JONSWAP谱,低频正耳位于峰频率左侧.(3)高频正耳较其它二个耳有较宽的方向分布.(4)低频正耳集中在窄的频带内,有比较窄的方向分布.(5)相互作用发生在波数空间的一个比较短的范围内,最强的能量传输速率相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观测技术的不断更新,海浪方向谱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海浪方向谱,由于它能同时描述海浪能量随频率和方向的分布,故已成为合理计算海上水工建筑物作用力的可靠依据.特别是方向谱能给出不同方向组成波的能量变化,更有助于了解海浪的细微结构及其产生过程.因此,海浪方向谱的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海洋工程的投资效益,而且对海浪生成机制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次重力波(infragravity waves)是频率范围介于局地平均Brunt-V¾is¾l¾频率和0.05Hz(涌浪频率)之间的一种海洋波动,其能量在深水大洋中一般甚低,但在浅海中却很强.该波动的研究对于浅海海洋内部混合、近岸海洋工程、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及军事海洋学均有重要的意义.Munk[1]很早就开始研究这类波动,然而主要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对于该类波动的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迟缓.  相似文献   

9.
三维波浪方向聚焦是畸形波形成机理之一.为了模拟和分析这一现象,在势流理论内基于改进的高阶谱(HOS)方法,给出了时空聚焦方式生成畸形波的三维波浪模型.利用满足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传播方向的各独立组成波,分隔了计算域内的能量;使各组成波采用等振幅能量分布的形式,聚焦模拟了实验尺度畸形波;把高阶谱方法拓展到大尺度的开敞海域,考虑波浪方向分布的影响,聚焦模拟了大尺度畸形波的发展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冬季黄、东海中国沿岸水位的低频波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选用黄、东海中国沿岸9个水位站的水位、气压、风速资料分析冬季水位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黄海及东海北部沿岸水位的变化主要与NNW-SSE向的风有关,该方向大体同黄海海槽的伸展方向一致;东海南部沿岸水位的低频变化同E-W向风有关,这一方向同该海域的岸线约有60°的交角。水位低频波动的主要周期是2,3和5天左右,东海还有6—7天的波动。水位变化的振幅为北部大、南部小,西海岸大、东海岸及岛链地区小。水位波动自北向南传播,其波速在黄海北部沿岸约为18—20km/h,东海北部沿岸逐渐增至30—40km/h。东海南部的低频波速几乎是频率的线性函数。水位对风的响应时间尺度约13—28小时,自北向南逐步增加。中国沿岸还存在周期约为2,3和5天的自由波动向南传播,其波速约为30—60km/h。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型水槽设计了在由深水到近岸不同坡度处海浪在变浅作用下诱导产生的长周期重力波的实验。正态随机海浪在深水生成并沿斜坡向浅水传播,记录了不同水深处波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进行统计分析和谱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长周期重力波的能量随着水深的变浅而增高,其谱锋频率位于0.2~0.3fp附近,这里fp是深水正态海浪过程的谱峰频率。长周期重力波的能量与入射波的能量比与波面高度分布的偏度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波动的能量谱峰值比和波面高度分布偏度的相关关系,获得了经验关系,为预测近岸浅水长周期重力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岸带三组成波耦合作用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岸带两个测点的波浪同步观测资料,通过二阶谱分析了三组成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对波谱峰频自相互作用的二阶相干系数b^2(fp,fp)及对应的二阶位相值β(fp,fp)、最大二阶谱幅值B最大(f1,f2)和最大二阶相干系数b^2最大(f1,f2)的组成波频率分析结果表明:(1)弱频散作用的过渡水深区存在着明显的非共振三组成波耦合作用;(2)包括谱峰频在内的自相互作用是近岸区波耦合作用的重要形式;(3)随着水深减小,趋近碎波带,非线性耦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谱能量以向低频转移为主变为向高、低频两侧转移,波形趋于前倾。  相似文献   

13.
海浪方向谱阵列资料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傅氏级数展开法和贝叶斯方法,对现场获得的阵列资料进行了方向谱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实测风浪方向谱能量的相对分布与相应的波场密切相关,涌浪和由稳定风场引起的风浪方向谱各组成波能量相对于方向呈单峰对称分布,大风引起的风浪方向谱能量的相对分布,中也近似为单峰,但对称性差,不同波场类型的风浪方向谱各组成波的谱密度极值方向不同,表明不同频率的组成波有不同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南海北部沿岸冬季水位亚潮波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北部水位亚潮波动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冬季水位亚潮波动能量以福建南部沿岸最强,广东沿岸仅为台湾海峡南部的一半左右,但二者具有相似的谱特征。各站的功率谱峰均出现在3.2,6.4,3.6和2.3d频带。其中3.2和6.4d波动能量最强。此外,在珠江口附近还有10.7d的较弱谱峰。与东海沿岸冬季情况类似,南海北部沿岸水位波动有很高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冬季我国东南沿海的亚潮波动受某一共同机制的控制。分析还表明水位波动一致地从东北向西南传播,但在不同岸段传播特征有相当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分层(500hPa、850hPa)与整层(4层)的EOF分解方法,提取出两个含有垂直结构的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基本模态.分析表明,整层与分层EOF得到的模态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说明副高的确存在中下层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一步引入小波能量谱讨论其周期特征,发现存在明显的20-30d和30-60d低频振荡现象;结合1995年的天气实况,诊断揭示出不同纬度上的低频位势波影响和制约副高活动的可能机理:副热带地区低频位势波影响和制约着副高主体20d左右的中期变动,而副高西端5-10d的短期过程则与热带和高纬地区低频位势波扰动能量在西太平洋地区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台湾海峡冬季亚潮频水位波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立 《海洋学报》1989,11(3):275-283
冬季台湾海峡两岸水位存在较强亚潮频波动,西岸尤为显著.波动能量在32、10.7、4.6、3.6和2.9天频带出现谱峰.分析表明除主要由风场波动造成的埃克曼增减水(32、3.6天波动)外,海峡风场的波动还激发了周期为4.6和2.9天的陆架波,16天波动也具有陆架波的物理性质,但源于东海,非海峡风场所致.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长乐海滩前滨剖面的实测波浪数据, 通过统计分析以及谱分析的方法, 探讨了潮汐过程中长乐海滩波浪参数及耗能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观测期间内波浪以混合浪为主, 各测点谱型较宽, 存在多峰振荡现象。向岸传播过程中, 波能耗散的形式为窄频域向宽频域转变, 能量分布趋于分散, 高频波能减小, 低频波能反而有所上升, 波浪破碎后生成长重力波。破波带内的能量衰减与波浪传播距离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破碎波能在破波带内大约衰减了98.3%。潮汐水位对波浪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入射波能随潮汐水位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且水位越高, 入射波能分布越分散。破波带内的有效波高和潮汐水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潮汐过程中固定测点的波谱变化与波浪沿剖面的波谱变化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非潮汐性质水位变化的研究历来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洋工作者把水位变化和海洋水文甚至气象状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得到许多有意义的结果.有关情况在文献中曾作过简短的评述.当研究涉及到水位资料时,当然最好是直接采用通常以1小时为间隔取样的原始潮位记录.然而如果所关心的仅仅是周期在数天以上的低频变化时,则直接采用原始记录会引进过多的数据处理工作.为避免这一点,人们常常直接利用日均海面、月均海面甚  相似文献   

19.
根据傅氏级数展开法和贝叶斯方法,对现场获得的阵列资料进行了方向谱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实测风浪方向谱能量的相对分布与相应的波场类型密切相关。涌浪和由稳定风场引起的风浪方向谱各组成波能量相对于方向呈单峰对称分布。大风引起的风浪方向谱能量的相对分布,虽也近似为单峰,但对称性差。不同波场类型的风浪方向谱各组成波的谱密度极值方向不同,表明不同频率的组成波有不同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20.
邹晓晨  郑桂珍 《海洋通报》2014,33(4):456-460
利用实验室波浪水槽观测规则长波对风浪的影响。谱分析显示,较之纯风浪谱,除已被广泛关注的长波抑制风浪这一现象外,当长波波陡较小,且频率远离风浪峰频时,长波还使得风浪谱向低频移动。利用Longuet-HigginsStewart(1960)理论,并考虑到风浪破碎的约束,计算了规则长波的存在对风浪谱的影响,发现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表明当长波波陡小且频率远离风浪峰频时,长波对短波的二阶调制及其引起的破碎加强可能是长波影响风浪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