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2013年8月琼东海域两个连续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近岸站位和陆架站位的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周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垂直分布上,近岸站位S1与陆架站位S2的温跃层减弱了营养盐的向上输运;在时间变化上,S1站底层硅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具有半日波动的特点,而S2站的营养盐则不具有周日波动的现象,这说明近岸站位的营养盐受到潮汐作用的影响更显著。S1站的叶绿素a分层不明显,夜间的低值可能体现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S2站位的叶绿素a分层明显,夜间没体现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总体上,琼东海域近岸站位S1和陆架区站位S2叶绿素a和营养盐周日波动都受到温跃层、潮汐、生物作用和光照的影响,但S1站受潮汐作用影响更显著,且S1站叶绿素a浓度还受到浮游动物摄食作用影响。由于叶绿素a和营养盐受到多种环境要素的影响,使得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东、黄海典型海区3个测站在2000~2003年间4个航次的叶绿素a周日变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地理环境、水文特征以及季节差异,各海区叶绿素a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变动特点.在东海陆架区,日变化上表层各粒级主要以半日周期为主,受黑潮入侵程度不同而略有变化;长江口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各粒级的日变化同潮汐的涨落相对应,主要为半日周期;黄海中部海区叶绿素a尤其是NANO级浮游植物在周日变化上以全日周期为主,受黄海冷水团强弱不同而不同.本文进一步应用渐近回归初步分析了多种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周日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于长江口南支4个站位进行了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定点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调查站位的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垂直变化不大,分层不明显,表中底层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29.86%之间,且整个潮汛期的变化基本上不具规律性,少数营养盐(如亚硝酸盐和铵盐)呈现出半日周期的变化,即高潮时浓度达到谷值,低潮时浓度出现峰值;位于长江口南支水域南部S2和S4站位的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在整个潮汛期的平均值都小于北部的S1和S3站位,且S1站位的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在大小潮之间平均值差异不明显,而S2站位的硅酸盐和硝酸盐大潮时平均值要高于小潮,磷酸盐则相反,此外,S4站位的叶绿素a平均值都大于其他3个站位;4个连续测站的表层叶绿素a浓度与营养盐(NO2--N、PO34--P、SiO23--Si、NO3--N、NH4+-N)相关系数低(-0.6584~0.5494),叶绿素a浓度与营养盐的周日波动相关性不明显;观测区域硅酸盐、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和铵盐的平均通量分别是238.62、1.36、84.10、1.031、0.55kg.s-1。  相似文献   

4.
海洋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长时间序列分析可获取NPP多年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等动态信息,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3年月际尺度净初级生产力卫星遥感产品为数据源,通过奇异谱分析提取标准化净初级生产力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振荡特征。研究表明,①浮标监测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与MODIS的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产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PP时间序列产品可用于分析深圳近岸海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②空间分布上,深圳西部海域的NPP和叶绿素a浓度远高于大鹏湾和大亚湾,大鹏湾和大亚湾的NPP和叶绿素a浓度均值及变化趋势非常接近。三个海区NPP、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在季风转换期变化剧烈。③长期趋势上,深圳西部海域呈现2 a周期波动趋势,在均值附近以年为周期上下波动。大鹏湾和大亚湾2003~2006年NPP低于平均水平, 2008年后NPP开始以年为周期围绕平均值上下波动, 2012年后NPP整体与均值持平。④周期特征上,深圳西部海域、大鹏湾和大亚湾的NPP呈"W"或"M"型周年变化,存在夏季主高峰(6~7月)和冬季次高峰(12~1月)。  相似文献   

5.
东、黄海典型海域叶绿素a含量的垂向变化与周日波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0年10月21至11月5日对东海与黄海典型海区进行了叶绿素a浓度的现场周日观测,地理环境和水文状况的差异使各海区的垂向变化与日波动表现各自的特征:东海观测站位在垂向上的分布比较单一,多数呈上混合层均匀分布型并在跃层以上递减;长江口受潮流影响大,偶而在底层峰值,而南黄海观测站位垂向布出现了均匀分布型与次表层双峰型两种,受潮流等影响,叶绿素a浓度的日变化在各海区间及各自的垂向上都有所差异;出现层化的测站,跃层以上日波动层以下明显;在E7测站的表层和长江口测站的底层都以半日周期为,而南黄海测站以全日周期为主。  相似文献   

6.
测得长江口及舟山附近海水中可溶态碳水化合物(DCHO)的浓度范围为142—22μg/L,颗粒态碳水化合物(PCHO)为42.9—71.5μg/L。其分布除表层DCHO有所不同外,其余各层的碳水化合物的分布均与叶绿素a相似,表明与生物量有直接关系。PCHO和叶绿素a的浓度在调查海区的东北处有较高值,表明可能是受长江水输入的影响。 在研究DCHO和PCHO的周日变化寸发现,在表层水中DCHO最大值在19:30,较晚于PCHO(15:30),而叶绿素a的高值在8:00和20:00。文章讨论了变化原因,同时也讨论了DCHO/PCHO和PCHO/叶绿素a的比值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春季长江河口水体与沉积物表层的叶绿素a浓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5月7日至12日在31°~31.8°N、122.5°E以西到海水上溯至0盐度的长江河口进行14个站位叶绿素a浓度的现场观测,其中N1~N3、M1~M3、S1~S3和R6这10个观测站用3条渔船在4天内进行潮周期的涨憩、落急、落憩、涨急、涨憩5个潮时的准同步周日采样观测;对S2、S3、R2、R3、M3、N2和N3这7个位于长江入海口门站位进行表层泥样的叶绿素a浓度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海区表层海水叶绿素a浓度为0.230~11.500μg/dm3,平均值为(1.514±1.712)μg/dm3,高值出现在观测海区东北部的长江冲淡水稀释区,表层海水叶绿素a浓度平面分布从该区的东北部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离岸越近叶绿素a浓度越低,低值出现在长江口门内和测区西南部的广阔浑水区域;底层叶绿素a浓度为0.291~2.620μg/dm3,平均值为(1.186±0.531)μg/dm3,其变化幅度与平均浓度均明显低于表层。在涨憩、落急、落憩、涨急和涨憩5个潮周期中水柱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1.198~1.910μg/dm3,涨憩和落急潮时,叶绿素a浓度自表层向底层逐渐下降;落憩和涨急潮时,表层的平均叶绿素a浓度略低于中层和底层。2004年春季观测海区叶绿素a浓度与往年夏季和秋季的观测结果相近,但明显高于冬季。表层沉积物叶绿素a浓度为(0.089±0.052)μg/g(湿重),仅占其上方水体平均叶绿素a浓度的极少部分,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烟台四十里湾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春燕  施平  赵辉 《海洋科学》2014,38(9):33-38
本文利用2003~2012年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四十里湾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四十里湾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年均是南部近岸较高,从西南的湾内向东北的湾外逐渐降低。逛荡河口正北约6 km海域在4~5、7~9月出现叶绿素a高值羽。从时间分布来看,四十里湾叶绿素a浓度夏季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低,5月份和8月份出现峰值,呈现温带海域特有的"双峰"特性。四十里湾年平均叶绿素a浓度呈现波动状态,波动范围约为6~12 mg/m3。四十里湾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及变化与海表面温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41。另外,入海排污和海水养殖业等人类活动可能也是影响四十里湾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MODIS卫星遥感监测太湖蓝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7年1~6月MODIS卫星遥感影像反演得到的太湖MODIS卫星表层水温、表层叶绿素浓度分布图,以及真彩色(1,4,3波段)合成图像,监测分析了太湖蓝藻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水温、表层叶绿素浓度分布图显示,1~6月,太湖表层水温和叶绿素浓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可以很好的显现藻类的迁移与堆积状况,其分布及变化趋势与实测的太湖蓝藻爆发的强度、地点、分布范围基本一致.MODIS真彩色合成图像直观地反映了湖中藻类的宏观信息,其趋势与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极其一致.结果表明,利用MODIS遥感数据探测太湖蓝藻水华的分布状况是可行的,MODIS可用于监测内陆湖泊藻类水华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0.
台湾浅滩南部叶绿素a多周日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钒  阮五崎  黄邦钦 《台湾海峡》2000,19(3):322-328
1997年8月,在台湾浅滩南部的9701和9704测站对叶绿素a的多周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上均匀层,下均匀层,高含量层,一均匀层和下均匀层的叶绿素a含量低,且无明显的周日变化,在高含量层中,叶绿素a含量最高,其平均值具有明显周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每天的12:00或15:00,而夜间则最低,叶绿素a的这一周日 变化与潮汐现象不密切,认为与浮游动物的摄食有关,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浮游植物细胞内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而高含量层中各层叶绿素a的周日变化与叶绿素a最大值的垂直移动有关,叶绿素a高含量层存在的周期性上下移动现象,是潮汐作用的结果,叶绿素a高含量层厚度与温跃层强度呈密切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