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中国21世纪若干重大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21世纪中国的大规模的国家建设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 2 1世纪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构造活动带岩土体动力稳定性, 高地应力下岩体应变储能与岩体性质, 高陡边坡的变形及尺寸效应和动力稳定性, 深埋长大隧洞的地温与地压, 深埋隧洞岩体结构探测与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大跨度复杂洞群变形与稳定性的群洞效应, 冻土的冻融变形、稳定性及其处理技术, 可溶岩岩溶规律与岩体利用问题, 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处理与利用等问题; 中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高速交通网建设中软土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及处理技术, 深井采矿中软岩巷道大变形与处理技术, 深厚松散堆积层上大型桥梁桥基变形与稳定性, 海底隧道围岩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问题, 城市多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此外, 水土流失与北方大规模荒漠化问题, 黄河下游地上悬河与长江下游塌岸和堤防稳定性问题, 黄河断流引起的下游地区环境问题, 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长期匮乏问题, 城市化中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控制等问题, 将是中国 2 1世纪突出的环境问题。中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应当在结构土力学与岩体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地质动力学、人 地相互作用机制与环境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济南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质环境是敏感脆弱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工程活动和经济活动对其扰动日益剧烈,由此产生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地质环境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概要性的介绍了济南市地质环的基本特征,讨论了目前出现的和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主要包括滑坡与泥石流、地面变形与塌陷、地下水环境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断流,地下水污染)、矿坑与基坑突水、黄河"悬河化"等,并对其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卢元均 《安徽地质》2004,14(1):68-71
合徐高速公路部分为软土地基,厚度不一,其工程地质特征为含水量较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能力低、固结慢等,为不良地质地段.本文介绍7种软土地基变形监测方法,其中包括监测仪器的埋设和预埋,监测过程的实施,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及各种方法应用效果分析.总结出高速公路建设中软土地基监测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4.
朱立新 《矿产与地质》2005,19(5):579-582
概述了已建建筑物变形现状的调查与沉降观测结果,根据勘察揭示的场地岩土条件,对多种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场地各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强度及变形特性指标,并结合收集的设计资料对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变形进行大量的验算,从地质角度查明了已建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原因,综合已建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基础型式和地质及环境条件,提出了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加固治理措施,并介绍了采用锚杆静压法加固的设计与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技术上与经济上的优越性,是锚杆静压桩在治理龙海某厂房地基的成功实例,值得类似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施亚霖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92-94,98
结合上海城区某深基坑工程,针对项目特点与场区地质条件,分析了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基坑水土突涌、基坑边坡稳定、砂土渗流液化、基坑开挖和降水过程中地基变形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危险性评价,并提出了防治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宇 《安徽地质》2013,(2):150-152,160
通过对平天湖风景区——望华楼景点不稳定边坡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变形破坏主要因素的分析、地基岩土勘察评价、边坡稳定性计算,才能制定出安全、合理、经济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强调研究地质环境~工程设施系统的协调稳定性出发,建议在研究、分析地质环境对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和适应性基础上,以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作为其质量评价指标。而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可由研究、分析地壳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等综合进行评定。文中初步提出了地壳、地面及地基稳定性级别划分的原则和标准,也提出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的简单判别式,并附一实例。该方法对地震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区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将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淮安市基本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淮安城市化进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这些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地震、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水污染、同体废弃物、地面变形、软土变形和液化土地基.最后在分析其地质和城市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城市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亚飞 《地下水》2020,(1):141-142,203
黄土高原区地质情况复杂,增加了高扬程抽水泵站建设难度,分析泵站四级扬程基本概况,采用现场地质钻探揭露、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四级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特征进行详细探讨,提出其不良地质问题主要是地形起伏大、有崩塌、场地排洪和地基隐患等四个方面,供泵站建设进行参考和决策。  相似文献   

10.
模糊综合评判在绵阳市环境地质风险性分区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基稳定性、水环境污染程度、洪水威胁性等环境地质要素作为评判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与方法。通过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绵阳城区环境地质风险性分为风险性大、中、小三个区,并就环境地质分区特征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眉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眉山市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边坡不稳、砂土液化、矿床疏干地下水和地表水、采空区造成地面开裂和地面沉陷、矿渣堆积污染水土环境、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坝基失稳、库渠渗漏、航道险滩和滑坡等环境地质问题,其形成与发展固然与自然地质环境相关,但人类工程活动是其主要控制因素。环境地质问题制了该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步伐,也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均可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减轻或得以根治,从而恢复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刘大任 《江西地质》1998,12(3):195-200
环境保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地质工作。在赣南、江西乃至全国,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防治水土流失,严禁废渣、废水随意排放,控制人口激增,保护有限耕地;为保护生态平衡,必须加强环境立法与执法,提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大规模切实地保护耕地,因地制宜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13.
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建设中为了节约土地资源,缓解城市生活和交通拥挤状况,高层建筑的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同时城市地铁结点工程(车站、特别是换乘站)建设也多采用深基坑施工方法,而且呈现多层开发的趋势,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然而这一地区广泛分布全新世新近沉积的淤泥质软土,由于其土体的性质软弱,在基坑施工中难度很大,易发生基坑边坡失稳、坑底隆起、突泥突水和支护结构失效等工程地质问题,诱发基坑周围地面沉陷、不均沉降及相邻建筑物开裂、破坏等不良环境效应。本文针对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及不良环境效应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基坑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具体处置方案和防治措施,通过软土区实际基坑施工验证,是成功有效的,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长节  徐礼阁  孙凤明  於锦  杨迪 《岩土力学》2014,35(Z1):353-358
存在地下承压水的深基坑,当基坑底部承压水层顶部的残留土层不能与承压含水层水头平衡时,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管涌及坑壁失稳等问题。对相关承压水处理风险源进行分析,针对勘察、设计、施工各阶段都提出具体要求。实例中的基坑临近江面,基坑下承压水与江水存在贯通通道,河道水位变化时会引起承压水头增减,由于设计水头埋深参考值是针对一年观察期而得到的,未考虑到历年水头变化,成为事故埋下隐患,最终因为施工期间河道涨水导致承压水压力超过预期引起了基坑涌水。事故发生后,现场紧急采取堵漏措施,采用灌浆法加固基坑土体,改善土体性质,增加不透水土层的厚度,最终已解决基坑开挖时出现的涌水等现象,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安全完成。灌浆法加固是承压水较大情况下基坑安全开挖的有效方式,研究结论对于承压水的风险控制特别是临近江海的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坑开挖是建筑物基础施工的重要阶段,在软土地区常因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导致诸多环境地质问题,并可引发工程事故或安全隐患。结合某高层建筑基坑开挖与降水作业工程实例,分析了水土突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软土地区基础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光华 《岩土力学》2006,27(Z2):463-468
珠江三角洲的软土分布广泛,水利建设中正在遇到大量在软土地基上的堤围加固,穿堤涵闸的建设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软基处理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建设中遇到的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合理确定问题及涵闸地基处理、软土地基的变形问题、填土速率的控制问题、旧堤加固及软土参数取值问题、侧向土压力问题、复合地基的应用问题、软土施工顺序的影响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因为这些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目前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苏通长江大桥的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10年来,随着城市化加快发展,促进了长江下游特大型桥梁的建设,其中主跨1 088m的苏州—南通特大斜拉桥就是其中之一。苏通大桥位于巨厚的第四系覆盖层地区,因此,土层结构特征、持力层和基础型式的选择,以及工程参数的确定成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应用岩土工程优势面理论对苏通大桥的研究思路,着重介绍了在巨厚覆盖层地基中用层组结构划分和优势层的研究观点,用优势指标法量化判定桩和沉井基础的持力层以及用多法求合理设计参数和提出若干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建议等三方面问题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了该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解磊 《工程地质学报》2013,21(6):871-877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地区,例如沈阳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降水,工程完毕后停止降水又使水位恢复。水位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变化、地基的回弹或沉降、渗透破坏引起地表塌陷等岩土问题,尤其是地基承载能力和既有建筑物的沉降是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岩土问题。对于辽沈地区,大多数文献只给出定性的回答,但工程设计需要的是定量回答,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模型试验模拟粗砂地基上的浅基础,通过静载荷试验、水位观测、水压力和土压力传感器测试等方法测试地下水位升降时,粗砂地基的承载力、土中应力及基础沉降等的变化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数值仿真分析,提出了利用拟合公式的方法弥补数值仿真分析与模型试验误差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密实的粗砂土地基,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地下水位上升前后会降低,降低幅度达26%,主要原因是地基土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承载力减小;在基础上施加一定荷载后,无论地下水位升和降,基础都会产生附加沉降。水位升高4.3m,沉降为0.565mm,主要原因是地基土的承载能力降低。水位下降4.3m,沉降0.315mm,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中有效应力增大;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FLAC3D 可以较好地模拟试验过程,可用拟合公式的方法修正饱和砂土出现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福州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福州盆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在福州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将遇到大量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主要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有:(1)隧道掘进范围内的承压含水层。承压含水层富水性、透水性强,由于开挖深度大,必须考虑下部承压水的影响,避免产生基坑突涌问题。砂砾卵石层直接覆盖于基岩裂隙热水上,受热水构造带高温热水的直接补给以及热传导,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对地热场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地热对轨道交通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2)软土的大变形与低强度。导致地基失稳与土体结构强度破坏。(3)深大基坑开挖施工引发的可能灾变。基坑开挖易产生滑塌、流泥、突水(涌)、地表沉陷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避免基坑失稳而影响工程安全及周边环境。对这些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应加强勘察新技术的应用,查明建设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人工地层冻结法、桩基托换技术进行施工;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区岩土条件的新技术、新工艺,如新型桩、新的止水、降水措施等基坑支护新技术,以及采用信息化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蒋建清  曹国辉  刘热强 《岩土力学》2015,36(Z2):551-558
针对场地内夹杂岸堤、塘埂和人行道路网的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处理,提出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该类地基在路堤填筑及堆载预压过程中的地表及深层沉降特性、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机制和地基水平位移规律等工作性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地基沉降大部分在填筑期和预压期间发生,有效降低了场地的工后沉降和施工工期,可为沿海深厚复杂海相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供参考;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地基的沉降-时间曲线呈多级式发展,袋装砂井处理部位的沉降量小于塑料排水板处;软基上部土体的排水效果明显优于中、下部土体,排水板处理区域的超孔隙水压力大于砂井处理区域;软基顶部土体向堆载区域移动,地表3 m以下的软土层被挤向堆载处理区域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