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西藏二叠系(竹蜓)类及非(竹蜓)有孔虫的研究认为,早二叠世早期(竹蜓)类以冷温型的Monodiexodina动物群为主,属冈瓦纳—特提斯生物区,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太陆及扬子地块的分界分别为昆仑山南坡断裂和金沙江断裂。早二叠世晚期(竹蜓)类Neoschwagerina-Polydiexodina动物群仍限于冈瓦纳北缘区,其生物区系以及扬子地块的分界与早二叠世早期相同,而冈瓦纳大陆北缘西部首先与欧亚大陆塔里木等地块接近,该动物群才越过了昆仑山北坡。晚二叠世晚期(竹蜓)类以Palaeofusulina动物群为主,与扬子地块相似属华夏—特提斯生物区,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的界线转为班公湖—怒江断裂,而冈底斯带与喜马拉雅带至今未见Palaeofusulina,该二带仍属冈瓦纳—特提斯生物区。  相似文献   

2.
<正> 1985年5月,作者在贵州罗甸县罗悃纳水一带,测制上石炭统至下二叠统下部地层剖面,系统采集牙形刺和(竹蜓)类等微体化石样品,经分析和初步鉴定,纳水一带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牙形刺及(竹蜓)序列分述如下(属种描述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怒江以西的腾冲地区中—上石炭统勐洪群及下二叠统出露完整,富含苔藓虫化石,与(蜓)、珊瑚、腕足类共生。笔者将本区早二叠世早期地层暂名为“观音山组”。该地层富含Hex agonella为主的苔藓虫动物群,经鉴定,计有11属22种,其中新种20个;属冈瓦纳区系。这一动物群的发现,对认定本区当时系冈瓦纳大陆的范畴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4.
卜建军  牛志军  吴俊  段先锋 《地质通报》2012,31(10):1669-1683
额济纳旗地区是阿木山组分布的最西端,产出于伸展背景下的裂谷环境,火山岩比较发育,从下到上可分为火山岩段、灰岩段和碎屑岩段。火山岩段和灰岩段产丰富 的 类化石,灰岩段下部产丰富的珊瑚化石。珊瑚化石的时代主要为晚石炭世, 类从下到上分别属于Triticites组合和Pseudoschwagerina组合,从而确定阿木山组的3个岩性段之间以叠覆关系为主,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其中火山岩段为晚石炭世小独山期或更早;灰岩段下部为小独山期,上部为紫松期;碎屑岩段为早二叠世紫松期或更晚一些至隆林期。  相似文献   

5.
额济纳旗地区是阿木山组分布的最西端,产出于伸展背景下的裂谷环境,火山岩比较发育,从下到上可分为火山岩段、灰岩段和碎屑岩段。火山岩段和灰岩段产丰富的类化石,灰岩段下部产丰富的珊瑚化石。珊瑚化石的时代主要为晚石炭世,类从下到上分别属于Triticites组合和Pseudoschwagerina组合,从而确定阿木山组的3个岩性段之间以叠覆关系为主,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其中火山岩段为晚石炭世小独山期或更早;灰岩段下部为小独山期,上部为紫松期;碎屑岩段为早二叠世紫松期或更晚一些至隆林期。  相似文献   

6.
范健才 《云南地质》1993,12(4):383-406
云南省怒江以西的腾冲地区中一上石炭统勐洪群及下二叠统出露完整,富含苔藓虫化石,与蜓、珊瑚、腕足类共生。笔者将本区早二叠世早期地层暂名为“观音山组”该地层富含Hexagonella为主的苔藓虫动物群,经鉴定,计有11属22种,其中新种20个;属冈瓦纳区系。这一动物群的发现,对认定本区当时系冈瓦纳大陆的范畴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7.
新疆东昆仑山阿其克库勒地区下二叠统下部碧云山组,上部喀尔瓦组,两组均含珊瑚、(竹蜓)及腕足化石.对其中的四射珊瑚化石进行了描述.研究结果,该区早二叠世的珊瑚动物群属暖水型的Iranophyllum动物群.推测碧云山组相当栖霞组,喀尔瓦组相当茅口组.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合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类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合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大量的 类化石,共计18属61种,另有较多未定种,自下而上建立了4个 带,依次为Pseudostaffella带、Profusulinella带、Fusulinella-Fusulina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各 带与华南、帕米尔达尔瓦兹等地能很好的对比,且蜓类动物群面貌与华南地区相似 。根据蜓类化石确定别根他乌组为晚石炭世早中期罗苏期—达拉期,康克林组为晚石炭世晚期小独山期—早二叠世紫松期,将该区石炭系、二叠系的界线置于71层底部。石炭纪末期区域上海退和古地形的影响导致蜓带Triticites带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方润森  范健才 《云南地质》1994,13(2):189-202
云南西部保山—腾冲地区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冈瓦纳相地层发育齐全,冰海相沉积物和冷水珊瑚动物分布广泛。其中,冷水珊瑚Lytvolasma动物群和冰海相沉积物在西藏的珠峰和申扎地区的同期地层中也很发育,完全可以与本区对比,表明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时期本区与珠穆朗玛峰、申扎地区一样,同属冈瓦纳大陆。本文报道了该区Lytvolasma动物群的鉴定成果,计有6科7属14种,其中7个新种、5个未定种。  相似文献   

10.
<正>冈瓦纳的裂解过程是地质学界的长久热点话题。正是冈瓦纳北缘从古生代以来持续的陆块北向裂离和汇聚形成的一系列俯冲带、洋盆残迹和造山带,构成了现今的亚洲大部。其中,冈瓦纳大陆北缘晚石炭—早二叠世裂解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古生物、地层学、古气候和古地磁等研究显示,本次裂解中南羌塘和Sibumasu地块作为东基梅里大陆的主体,在早二叠世时左右从冈瓦纳大陆北缘分离并向低纬度漂移。同期的玄武岩浆在印度冈瓦纳和周缘地区有广泛报道,如印度地块北缘的Panjal Traps、Abor、Bhote Kosi,  相似文献   

11.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地质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弄巴组(原南皮可组上部)盛产化石抱粉,通过50多块样品的分析,获得了晚泥盆世末(Retisporalepidophyta)叶至早石炭世早期(Grandisporaspiculifera)孢粉组合。它们可以与西欧同期孢粉进行对比,并能部分地与澳大利亚同期孢粉对比。因原南皮河组岩性复杂,已经被刘本培等(1993)改为南皮河群。本文对原南皮河组上部地层进行了研究并命名为弄巴组,其时代为晚泥盆世末至早石炭世。通过抱粉相分析和野外沉积标志的观察以及对孢粉比较学的研究,从而获得了对该套地层沉积相和植物古地理方面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西藏西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昂杰组、下拉组和左左组中发现牙形石化石。昂杰组的牙形石组合大致对比于中二叠世空谷期早中期Mesogondolella idahoensis-Vjalovognathus shindyensis组合带。下拉组顶部的牙形石组合大致对比于晚二叠世长兴期晚期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左左组中含有早三叠世的Neospathodus sp.和Gladigondolella sp.,左左组和下拉组整合接触,左左组主体时代为三叠纪。狮泉河地区在早二叠世末期就开始由冈瓦纳相碎屑岩沉积转变为特提斯相碳酸盐岩沉积,在晚二叠世长兴期和早三叠世依然维持在海相沉积环境中。冈底斯西部在晚二叠世和三叠纪为古陆的观点有待于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3.
西藏阿里地区遗迹化石十分丰富,主要产在阿里喜马拉雅扎达县象泉河两岸、普兰县的玛旁雍错附近以及阿里喀喇昆仑的日土县班公湖、多玛一带。在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中都有产出。 本区遗迹化石形态多种多样:有网格状、蛇曲状、树枝状、放射状、圆形、马蹄形、棒形等、其生态习性主要有觅食迹、居住迹、爬迹、停迹等。 遗迹化石为原地埋藏,能反映造迹生物生活时期的沉积环境。根据本区遗迹化石及其围岩特征,可以划分如下沉积柑:1.滨海相,代表性遗迹化石有石针迹Skolithos;2.浅海相,代表性遗迹化石有海藻迹Phycodes;3.半深海-深海相,代表性遗迹化石有古网迹Paleodictyon,洛轮茨迹Lorenzinia等。  相似文献   

14.
滇东老厂煤田晚二叠世聚煤环境剖析与成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东老厂煤田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剖析了典型的潮坪聚煤环境和三角洲聚煤环境及其成煤作用。该区晚二叠世的海陆过渡环境演化顺序为:局限碳酸盐台地—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聚煤环境,其中从龙潭中期末至长兴期各种聚煤条件配合最有利于聚煤。所以,后期的潮坪和浅水三角洲是该区最重要的聚煤环境。据此,初步建立了该区晚二叠世聚煤期的环境演化与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15.
滇西北金沙江带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孙晓猛  聂泽同 《现代地质》1994,8(3):241-245,T001
本文报导了滇西北德钦县拱卡、拖顶等地晚古生代放射虫、、非有孔虫类化石新资料。提出当前用古生物法确定蛇绿岩套形成时代及蛇绿混杂岩定位时代应注意的问题。并根据化石资料,将金沙江蛇绿岩套的形成时代厘定为二叠纪,蛇绿混杂岩的就位时代厘定为早、中三叠世,据此将金沙江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分为裂谷阶段、洋盆阶段和闭合阶段。其中,金沙江洋盆阶段较短暂,蛇绿岩不具有隔离冈瓦纳及华夏两大古生物地理区系的作用,金沙江缝合带不能构成古特提斯域的主缝合带.  相似文献   

16.
昌宁—孟连带位于保山—耿马和思茅一临沧地块之间,保存有多种缝合带记录和罕见的泥盆纪至中三叠世连续洋盆沉积序列,代表古特提斯多岛洋主支部位,临沧地块很可能是一个亲冈瓦纳的外来地体,晚二叠世前增生到思茅地块西缘。因此,澜沧江带和昌宁—孟连带晚二叠世前属于同一个洋盆,向南与泰国北部难河—程逸缝合带连接。古特提斯的最后封闭发生于晚印支期,以后又遭受新特提斯阶段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沉积演化及聚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邵龙义 《沉积学报》1998,16(2):55-60
位于上扬子板块的贵州、滇东、川南地区发育着丰富的晚二叠世煤炭资源,本文对该区晚二叠世地层、沉积环境和古地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该区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在沉积环境方面,提出本区三大相区、五种沉积体系和多种沉积相类型。分龙潭早期、龙潭晚期和长兴期。论述了研究区晚二叠世古地理演化。并对聚煤作用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煤层发育层位受幕式聚煤作用控制,煤层厚度则与下伏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有关,聚煤有利部位为位于海陆交互相区的黔西地区,有利聚煤的沉积体系为三角洲-潮坪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钙质海绵化石主要类别的基本特征,归纳了它们在中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中的分布,对于不同地区的钙质海绵动物群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古生态讨论,初步揭示了钙质海绵在生物礁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与礁体发育、消亡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鄂西利川晚二叠世生物礁的纤维海绵和Tabulozoa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嘉松  张维 《地质科学》1987,(4):326-333
箭囊海绵(Pharetronida)目可分为两个亚目:(1)串管海绵;(2)纤维海绵。纤维海绵骨骼是由骨纤构成,在骨纤内的海绵骨针由于重结晶作用而消失贻尽,但仍能识别出一些骨针的形态。Tabulozoan暂归入硬海绵内。本文描述的纤维海绵有以下各属:Peronidella sp., Peronidella sp.nov., Stellispongia sp.,对Tabulozoan也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区的沉积型铜矿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沉积型铜矿床。文章对此类沉积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合矿物成分和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探讨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沉积型铜矿床主要有两种矿化类型:结核状铜矿化和浸染状铜矿化,矿石矿物以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等为主;成矿受上二叠统宣威组沉积地层控制,与峨眉山玄武岩喷溢形成的古火山构造和古地形以及火山期后的热泉活动关系密切,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作用;成矿过程可能从沉积成岩阶段一直延续到成岩期后。区域上假整合覆盖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上的宣威组沉积岩系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