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川西高原发现中三叠统拉丁阶鱼鳞蛤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川西高原中三叠统研究程度较差,特别是拉丁阶尚无可靠生物化石证据。有人认为缺失拉丁阶,也有人认为中三叠统或拉丁阶存在,但都是推断。例如义敦地区的列衣组、洁地组、比友沟组、三珠山组、马索山组和马尔康—雅江地区的杂谷脑组、扎尕山群、横崖框组、马鞍梁组、杉木坪子组、两叉河子组等,过去全部或部分划为中三叠统或对比为拉丁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南地区中三叠世雷口坡组或关岭组下部及底部普遍发育多层凝灰岩。已有研究显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出现了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划分中国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的标志化石还未寻找到,这些问题是否与火山活动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对四川沐川地区河口剖面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下部的凝灰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年龄为(242.5±1.2) Ma(MSWD=0.93,n=22),此年龄结果与国际地层年代表(2020版)建议的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年龄(242 Ma)较为吻合,证实沐川地区雷口坡组沉积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和拉丁期。凝灰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明显富K2O、MgO,明显负铕异常的特征,其物源可能来自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形成的大陆岩浆弧。多期次的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早三叠世—中三叠世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的重要原因,安尼期-拉丁期交替时期发生的火山活动可能影响了生物的演化,故难以寻找到划分中国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的标志化石,加强对中三叠世火山活动的研究,对中国三叠系划分方案、中三叠世地层划分对比及探索三叠纪生物演化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三叠纪年代地层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已于上世纪90年代确定将三叠系划分为3统7阶,但至今仅确定了三叠系底界一个“金钉子”,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层型有望在近期内被最后确认,而其他5条界线仍在加紧工作中;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改进,三叠纪一些重要的年代地层界线的地质年龄也在不断更新;亚阶虽然不是国际三叠系研究的重点,但亚阶的划分也是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下、中三叠统研究中已有较好的基础;以脊椎动物为基础的陆相三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方案有待在推广应用中得以完善。全国地层委员会于2 0 0 0年提出了3统6阶的中国海相三叠系划分方案和3统7阶的中国陆相三叠系划分方案,为启动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邓飞  贾东  罗良  李海滨  李一泉  武龙 《地质论评》2008,54(4):561-573
为了研究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两侧的松潘甘孜和川西前陆盆地在大地构造和沉积学方面存在的联系,笔者等分别在松潘甘孜东缘马尔康—理县地区和川西前陆盆地都江堰地区进行了采样和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工作。269颗锆石的定年结果显示,中—晚三叠世拉丁期—诺利期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东缘沉积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250~280 Ma、1800~1900 Ma和2400~2500 Ma、200~245 Ma、400~450 Ma,对应的物源主要为东昆仑岛弧、华北陆块基底、义敦岛弧以及北秦岭。与之相比,川西前陆盆地诺利期—瑞替期的须家河组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大致主要集中在1800~1900 Ma和2400~2500 Ma、720~850 Ma、950~1200 Ma、400~450 Ma。该统计结果总体上继承了松潘甘孜数据体的特征,揭示出须家河组物源来自西部——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再旋回沉积和龙门山前陆冲断带。  相似文献   

5.
从上石炭统滑石板阶—达拉阶、逍遥阶及下二叠统紫松阶类的演化特征,Triticites的时限、Triticites与Pseudoschwagerina两个延限带的关系,以及相关地层岩石组合等方面探讨二叠系底界划分问题,提出有别于现行地质年表的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6.
林宝玉  李明  黄莫  邓丽婷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5-67040025
《中国扬子区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及其与英国的对比》一书(陈旭,戎嘉余,1996)有以下结论:①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的层位归属于特列奇阶上部;②将回星哨组、茅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与英国特列奇阶对比;③将扬子区特列奇阶的顶界置于回星哨组、茅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之顶;④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地层资料编制的古地理图称为特列奇期晚期古地理图;⑤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地层与上覆中泥盆统—中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面代表的上升运动,称为“特列奇期的扬子上升”。笔者等依据多年对扬子地台志留纪地层剖面的实地考察和近数十年来扬子区坟头组中—上部、茅山组、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西坑组等地层中文洛克世、拉德洛世、普里多利世早期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认为:①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茅山组、西坑组等的层位是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② 回星哨组、小溪峪组等大致与英国的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对比;③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茅山组的顶界是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剥蚀后残留的层位随地而异的顶界;④根据回星哨组、西坑组、茅山组等地层资料编制的古地理图应是文洛克世—普里多利世古地理图;⑤“扬子地台整个上升”(黄汲清,1945)的时代是志留纪末期,没有“特列奇期的扬子上升”。特提出商榷。上述这些地层时代的解决,对扬子区志留系4统层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中国扬子区与英国命名剖面志留系的对比以及中国南方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最后一幕时代的再次确定提供了地层学和古生物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拉丁阶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殷鸿福 《地质论评》1982,28(3):235-239
一、关于两个“拉丁阶标准化石”的讨论十余年来对我国拉丁阶问题的讨论,焦点是对“琴式麻生海扇”(“Asoella illyrica”)和前角菊石(Progonoceratites)时代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两者是欧洲拉丁阶的标准化石,因此凡含上述化石的地  相似文献   

8.
南盘江盆地处于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汇部位。盆地西南缘的麻栗坡八布地区发育一套巨厚碎屑岩,因与八布蛇绿岩直接接触而意义重大,但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属性还存在争议。本文首次报道了碎屑岩上段中沉凝灰岩夹层的锆石LA- ICP- MS U- Pb年龄,结果为226±1Ma (n=17,MSWD=1.1)。结合古生物和接触关系,证实这套碎屑岩是中—上三叠统安尼阶到卡尼阶的板纳组—兰木组—平寨组。首次从上部层位厘定出一套滨岸- 潮坪相石英质细砾岩、石英砂岩、细砂岩沉积,发育平行层理、浪成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干涉波痕等。从中三叠世的巨厚海相陆源碎屑浊流沉积到晚三叠世卡尼末期滨岸- 潮坪相沉积的演化,代表了南盘江前陆盆地中—晚三叠世的充填序列,卡尼阶平寨组与拉丁阶个旧组的平行不整合代表了印支运动第II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十余条露头剖面和覆盖区数十口油气探井的研究,将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为雅安—南江、峨边—仪陇、威远—开县、宜宾—石柱、雷波、龙门山、城口—巫溪、桐梓—恩施和沿河—大庸等9个地层小区,对其中在油气勘探中较重要的4个小区的地层基本特征作了阐述。将震旦系划分为下部的陡山沱组/喇叭岗组和上部的灯影组,后者进一步分为4个岩性段。把灯影组中上部的一套碎屑岩视为一个标志性的岩性段;并将原归于灯影组顶部,以麦地坪段为代表,含早寒武世小壳类化石的地层从该组中分出,作为寒武系底部的一个组一级岩石地层单位。依据最新的中国震旦系年代地层划分标准,将震旦系底界置于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之底,顶以麦地坪组底平行不整合为界;陡山沱组相当于震旦系下统到上统下部,即包括下统九龙湾阶、陈家园子阶和上统下部吊崖坡阶,而喇叭岗组只相当于吊崖坡阶,灯影组则仅相当于上统上部灯影峡阶。以岩性、古生物、稳定碳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测年以及测井曲线等为依据建立了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的对比关系,并与湖北峡东地区震旦系标准剖面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在西藏措勤断块新建了中三叠统—上三叠统卡尼阶岩石地层单位——嘎热扎地组。在建组剖面上,嘎热扎地组厚约485 m,下部岩性以碎屑岩为主上部岩性为碎屑岩夹灰岩。嘎热扎地组与下伏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木纠错组、上覆上三叠统诺利阶麦龙岗组均为整合接触关系。该组尚未发现指示地层时代的化石,但前人在其下伏的木纠错组中发现了早三叠世牙形石本次在其上覆的麦龙岗组发现7属8种珊瑚化石:Distichophyllia norica(Frech),Retiophyllia?sp.,Cablonzeria?sp.Elysastraea juliana Turnsek,Volzeiasublaevis (Munster),Distuhophyllia sp.,Guembelastraea?sp.和Benedcastraea baiyuensis Deng&Zhang。根据该组地层整合于两者之间,将其时代暂时限定为中—晚三叠世卡尼期。根据珊瑚化石、地层岩性特征及上下地层关系将研究剖面的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嘎热扎地组的建立填补了措勤断块局限台地相三叠系序列中三叠统—上三叠统卡尼阶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空白。嘎热扎地组建立以后,措勤断块局限台地相三叠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序列可以划分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木纠错组,中三叠统—上三叠统卡尼阶嘎热扎地组,上三叠统诺利阶麦龙岗组,上三叠统瑞替阶—下侏罗统确哈拉组。这一序列的建立对于在措勤断块进一步识别出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相三叠系,修订相关地区的地层认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叠纪火山-沉积岩是南澜沧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缺乏可靠的生物地层学研究.首次报道了该地区忙怀组叶肢介化石,包括3个种和1个未定种:Euestheria minuta、Euestheria yipinglangensis、Euestheria dazuensis和Euestheria sp..对保存较好的叶肢介个体进行了8个特征参数的测量,并对叶肢介化石进行了定量和半定量描述.将获得的壳体长度和宽度进行压轴回归(RMA)线性拟合,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简单线性测量数据主成分分析和壳体轮廓傅里叶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E.minuta、E. sp.、E.yipinglangensis和E.dazuensis有较大程度的种内变化.结合化石组合和同位素测年结果,认为南澜沧江带忙怀组上部时代已延伸至中三叠世拉丁期.   相似文献   

12.
贵州关岭地区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和小凹组产较丰富的头足类化石,计有11科19届37种,其中Enoploceras,Alloceratites,Sibyllites等属以及Trachyceras aon种系国内首次报道。自下而上可识别出(1)Xenopratrachyceras primum带;(2)Protrachyceras deprati带;(3)Protrachyceras costulatum带;(4)Trachycems multituberculatum带;(5)Sirenites cf. senticosus带等5个菊石带。讨论了每个菊石带的特征,并与国外同期菊石带进行了对比,指出(1)带与欧洲拉丁期早期R.reitzi带相当,(2)和(3)带分别与拉丁期晚期E.curionii带和P.archelaus带相当,(4)和(5)带分别与欧洲早卡尼期早期T.aon带和北美的早卡尼期晚期Sirenites nanseni带对比。关岭生物群产出层位与Trachyceras multituberculatum菊石带层位一致,时代应为早卡尼期早期。  相似文献   

13.
怀保光  齐文同 《地质学报》2004,78(4):458-463,i001
本文描述了贵州边阳地区中三叠统拉丁尼克期的六射珊瑚4属6种,其中1个已知种,1个亲近种,2个新种和2个未定种:Pinacophyllum spizzensis(Tornquist),P.aff.yunnanense Wu,P.bianyangense sp.nov,Retiophyllia bianyangensis sp.nov.,Procydolites sp.,Margarosmilia sp.,丰富了世界中三叠世六射珊瑚研究的资料。迄今全世界缺乏早三叠世珊瑚,研究中三叠世珊瑚,对探讨中生代开始出现的六射珊瑚的发生和系统演化,古生代四射珊瑚与中生代珊瑚之间存在的关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亚  纪占胜  武桂春  姚建新  王玉净 《地球科学》2018,43(11):3932-3946
前人研究表明西藏南羌塘盆地存在中三叠世地层,然而一直以来缺乏确凿的古生物化石证据.在西藏改则县古姆乡座倾错地区原被划为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组的地层中测制了两条剖面,在硅质岩样品中分析和鉴定出18属33种(含未定种)放射虫化石,主要分子包括Cryptostephanidium longispinosum(Sashida)、Eptingium manfredi Dumitrica、Falcispongus falciformis Dumitrica、Hindeosphaera spinulosa(Nakaseko et Nishimura)、Muelleritortis firmum(Gorican)、Oertlispongus inaequispinosus Dumitrica,Kozur et Mostler、Paroertlispongus chinensis(Feng)、Paroertlispongus hermi(Lahm)、Paroertlispongus weddigei Lahm、Paurinella aequispinosa Kozur et Mostler、Pseudostylosphaera coccostyla(Rüst)、Pseudostylosphaera compacta(Nakaseko et Nishimura)、Pseudostylosphaera gracilis Kozur et Mostler、Pseudostylosphaera japonica(Nakaseko et Nishimura)、Pseudostylosphaera nazarovi(Kozur et Mostler)、Pseudostylosphaera tenue(Nakaseko et Nishimura)、Triassocampe imitata Bragin、Triassospongosphaera triassica(Kozur et Mostler).座倾错放射虫化石组合指示这段地层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晚期-拉丁期早期.结合之前的工作积累,将南羌塘盆地三叠系划分为表示稳定型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的下三叠统孜狮桑组、表示半深海-深海相碎屑岩-硅质岩沉积的中三叠统座倾错组、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以及上三叠统-下侏罗统萨门熊组.该发现为了解中三叠世南羌塘地区的真实面貌提供了地层学和古生物学证据,也进一步证明中三叠世南羌塘盆地不是陆地剥蚀区或隆起区,而是一种半深海-深海相沉积区.   相似文献   

15.
洪友崇 《地质通报》2006,25(5):560-564
记述了原长翅亚目化石(Protomecoptera Tillyard,1917)在中国陕西铜川中三叠统中的首次发现,填补这个亚目化石在中国的空白.根据脉序特征,确定是2个新属、种:Glytochorista martynovae gen.et sp.,Phyllochorista orientis gen.et sp.nov.,属这个亚目的汤姆蝎蛉科Tomichoristidae O.Martynova,1958,从而将这个科的化石推向最高层位,即从早二叠世推向中三叠世,跨时5000多万年.从这个意义来讲,对研究该科从古生代晚期向中生代早期的演化有一定的重要参考价值.化石采自铜川中三叠世铜川组下段上部灰绿色泥页岩.新属、新种属于陕西昆虫群(系中三叠世陕西动物群或陕西生物群的一个化石门类)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时代相当于欧洲拉丁尼期(Ladinian stage).  相似文献   

16.
乡城弧间盆地在晚三叠世时受甘孜理塘洋由拉张到汇聚和金沙江洋由汇聚到碰撞的影响,先后堆积了由拉张沉降到汇聚抬升的火山岩系列组合,同时伴随着来自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的复理石沉积。在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上部的中酸性火山岩中发现具呷村式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是寻找呷村式大型矿床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7.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首次发现大量遗迹化石。本文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两个遗迹组合,即Megagrapton-Arthrophycus组合及Neonereites-Phycosiphon组合,大致相当于Seilacher(1967)[1]的Nereites遗迹相.同时利用遗迹化石及沉积特点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认为侏倭组的沉积环境为大陆斜坡下部至盆地边缘。  相似文献   

18.
四川黑水-平武地区位于扬子地块北西缘之可可西里-松潘前陆盆地之松潘边缘海成锰盆地,系四川省重要铁锰成矿带之一。研究区内的三叠系菠茨沟组中已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锰矿床。研究区菠茨沟组具有碎屑岩型与碳酸盐型两种沉积类型,锰矿层均产在钙质岩石与碎屑岩交替变化部位。研究表明,陆棚浅海及水下洼地为锰矿沉积的有利环境,极薄层状钙质岩石与碎屑岩沉积相的频繁演替是野外重要的找矿标志。黑水县下口地区和平武县虎牙地区为研究区最有利的锰矿找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蕴藏着丰富天然气资源,其中筇竹寺组页岩对盆地中下组合天然气聚集作出巨大贡献。通过对川西和川中震旦系—寒武系及上覆志留系—三叠系多层系储集层中天然气特征精细对比发现,以筇竹寺组页岩为主要烃源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类型多样:(1)既有典型原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较轻(<35‰),分布在资阳地区震旦系、太合地区寒武系沧浪铺组(角探1井)及川西北河湾场/吴家坝的茅口组。它们成藏时间早,在岩性圈闭或岩性-构造圈闭得以长期保存;(2)页岩超晚期释放气,分布广泛,高石梯—磨溪、太合、威远等地区下组合震旦系—寒武系均以该类天然气补充成藏为主,甲烷碳同位素较重(>35‰),如未遭受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改造则具典型甲、乙烷碳同位素倒转(δ13C113C2)特征,该类气藏具多期次复杂成藏过程,但超晚期页岩来源天然气的持续补充控制着聚集丰度;(3)中组合泥盆系—三叠系(须家河组之下)天然气以断层沟通的页岩超晚期释放天然气成藏为主。综合分析可见,筇竹寺组页岩(与页岩气)保存较好区域是...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广安市桂兴镇响水村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质剖面,位于华蓥山背斜的西翼,其古地理位置位于早三叠世川东碳酸盐台地西侧。对该剖面的详细研究,有利于恢复飞仙关期川东碳酸盐台地西侧的沉积演化过程。响水剖面飞仙关组一段属于半局限浅海陆棚和开阔台地含泥灰岩沉积。飞仙关组二段下部为碳酸盐台地西缘斜坡相及开阔台地相;其上部为较稳定的开阔台地沉积。飞仙关组三段是碳酸盐台缘鲕滩和开阔台地沉积。飞仙关组四段属于典型的混积台地潮坪沉积。川东碳酸盐台地西侧飞仙关组由两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组成,第2个沉积旋回是碳酸盐台地向西增生和鲕滩发育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