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结构性土体破损的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浩  谷拴成 《岩土力学》1998,19(4):41-45
运用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从能量的角度对结构性土体裂纹扩展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结构性上体抗剪的断裂韧度小于其抗拉断裂韧度。在土体破损分析中,若从损伤因素的影响来评价土体的工作状态将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双标量描述的土的损伤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思明 《岩土力学》2002,23(3):337-340
根据双标量各向同性弹性损伤理论,提出了一个土体损伤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损伤演化方程。将其运用到地基土的静载荷试验中,采用修正分层总和法得到了地基土的理论荷载-沉降曲线,与实测曲线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取样与施工过程会对天然沉积结构性软黏土产生扰动,使土体的工程性质发生演化,一些学者分别以扰动度和损伤变量两个特征参数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扰动度与描述土体应力状态的损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目前仍未明晰。为此,以连云港天然沉积结构性软黏土进行不同应力路径下快速加载试验模拟土体应力损伤,对损伤后土体进行固结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合张孟喜提出的损伤变量以及两种常用的扰动度(变形和强度)的定义,评价了损伤后土体的损伤变量和扰动度,探讨二者间关系。结果表明,损伤后土体压缩曲线屈服前的斜率并未产生明显改变,即损伤变量与按变形定义的扰动度间关系不明显;而损伤变量与以强度定义的扰动度之间存在线性递增关系,说明了当土体沿着某一路径加载时,越接近破坏线,其损伤程度越高,土体的强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4.
寒区路基改良土冻融循环与荷载耦合作用下损伤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路基改良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冻融受载耦合条件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土体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受载损伤,就可以等效为土体在2种加载下的损伤.以寒区路基工程为背景,考虑冻融与荷载的耦合作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路基改良填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索改良土路基内部土体发生在细观层次上的损伤形态和演化过程,建立冻融受载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含水率古土壤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其微观结构特性及古土壤损伤机制,采用核磁共振扫描仪对不同含水率冻融循环后的古土壤试样进行测试,研究冻融循环和含水率共同作用对古土壤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土体内部损伤变化。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下不同含水率使土体内部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程度为含水率大的土体大于含水率小的土体。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T2谱曲线信号幅度增加,孔隙结构改变,大孔隙、最大孔隙含量增加,中孔隙含量减小; 同时含水率较大的土体孔隙体积增大幅度大于含水率较小的土体,说明在季节冻土区建设工程中含水率越大土体越易发生破坏,因此在工程中应注意防排水问题。依据损伤力学原理,得出土体颗粒连续性与孔隙率关系,进而得出有效应力与孔隙率关系; 根据核磁扫描结果,建立孔隙率与冻融循环次数关系,最终推导出古土壤有效应力与冻融循环次数关系表达式。研究成果为季节冻土区古土壤地层建设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从能量的角度对结构性土体裂纹扩展进行了全过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土体抗剪的断裂韧度小于其抗拉断裂韧度,在土体破损分析中,若能考虑运用损伤因素的影响来评价土体的工作状态,则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负压条件下考虑土体损伤和流变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在负压条件下软基加固的各种理论计算,并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计算中考虑了土体的流变和施工扰动引起的损伤。计算结果与某高速公路试验段现场观测的结果比较接近,说明计算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岩体损伤力学理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对损伤及岩体损伤理论的发展历史,并简要介绍了岩体损伤力学的主要内容,任务和研究它的若干假设,详细讨论了什么是损伤的表征,什么样的变量可作为损伤变量及如何用直接的或间接的,力学的或物理学的方法来测量它们,研究表明,岩体的损伤是在初始损伤的基础上累进性发展的,是不可逆的,研究材料的损伤演化时,可引进一些能反映材料内部结构变化的内变量构成损伤演变方程,损伤演变过程的研究也必是今后研究的热门。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06,27(11):2055-2055
本书介绍了各类损伤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与损伤演化方程、各向同性损伤与各向异性损伤问题和热弹性损伤问题的一般理论,另外,还对弹性各向同性损伤问题的本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介绍了材料细观损伤机理与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及工程上实用有效的损伤本构模型,并对沥青混合料的疲劳问题、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破坏等工程实际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10.
荷载作用下黏性土坡位移场应变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王中华  许芝娟  陈蔚 《岩土力学》2011,32(11):3263-3268
通过室内土坡模型试验,研究了在荷载作用下黏性土坡竖向位移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土坡大主应变与最大剪应变分布、土坡的蠕变特性及裂缝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大,土坡微结构蠕变不断增加,土体的蠕变过程实质上是土体损伤过程,是土坡微结构能量耗散的过程。土坡的蠕变和损伤积累随着加荷时间延续而增大,损伤各向异性更加明显。坡顶和斜坡面处的损伤程度较大,在坡顶和斜坡面出现裂缝,坡顶的竖向位移大于侧向位移,相反坡底处侧向位移大于竖向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