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缺乏强震地面运动观测资料的上海地区用烈度资料建立该区的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采用一种新方法——比例系数法计算其标准偏差,并通过实例验证这一关系。最后对该区未来百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华南沿海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是研究地震背景的重要一环。随着资料积累的增加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我们在分析历史资料完整性、可靠性基础上,筛选21次有详细宏观调查报告、有仪器测定震级,震级、烈度分布均衡的54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变换常数R,反复统计、搜索方差小,结果符合客观规律的统计结果,并与原东部和华南地区的衰减关系进行全面的比较。建立更符合客观规律,适合本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3.
苏志辉 《福建地质》2001,20(4):185-190
影响该区主要环境地质质量问题的灾害有斜坡变形,水土流失,地震烈度,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水质类型,地方病,河岸冲刷,地形地貌,放射性异常,有害元素异常,地质构造活动性,年降雨量,土壤类型,人为活动等15项因素,通过采用半定量多因素综合评判,应用计算机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较客观,合理地将该区的环境地质质量划分为质量好(A区),质量较好(B区),质量较差(C区),质量差(D区)4个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宁波盆地附近区域构造的活动性及其对宁波地区地震的影响,并通过对该区历史地震的时空分析划分了潜在震源区,确定了地震活动参数。采用地震点源扩散模型计算了宁波市的地震危险性,得到了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的超越概率。从而由地质构造活动性和地震活动性两方面评估了宁波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可作为各类工程建设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新的遥感影像解译和地表调查成果,分析总结了拟建的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沿线区域最新的地表变形特征、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分布与运动学特征。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地壳稳定性的活动断裂带主要有10条,从东到西包括:点苍山东麓断裂、云龙-永平断裂带、保山断裂带、蒲缥-施甸断裂、太平-罗明坝断裂、镇安断裂带、龙新共轭断裂系、黄连河共轭断裂系、龙川江断裂和畹町断裂带,其中晚第四纪期间活动性最显著、对工程场地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点苍山东麓断裂带、保山盆地西缘断裂带、蒲缥-施甸断裂、畹町断裂带等。同时,通过整理分析近代强震资料发现,仅根据历史强震资料所揭示的高地震烈度区是不全面的,结合最新的活动断裂调查成果,对大瑞铁路沿线区域的地震烈度分区进行重新划分后,认为大瑞铁路工程场地区从东到西至少存在:大理-弥渡、保山、蒲缥-施甸、镇安-荆竹坪和瑞丽-畹町5个大于等于区级的高地震烈度区,需要在铁路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时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根据最新的遥感影像解译和地表调查成果,分析总结了拟建的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沿线区域最新的地表变形特征、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分布与运动学特征。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地壳稳定性的活动断裂带主要有10条,从东到西包括:点苍山东麓断裂、云龙-永平断裂带、保山断裂带、蒲缥-施甸断裂、太平-罗明坝断裂、镇安断裂带、龙新共轭断裂系、黄连河共轭断裂系、龙川江断裂和畹町断裂带,其中晚第四纪期间活动性最显著、对工程场地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点苍山东麓断裂带、保山盆地西缘断裂带、蒲缥-施甸断裂、畹町断裂带等。同时,通过整理分析近代强震资料发现,仅根据历史强震资料所揭示的高地震烈度区是不全面的,结合最新的活动断裂调查成果,对大瑞铁路沿线区域的地震烈度分区进行重新划分后,认为大瑞铁路工程场地区从东到西至少存在:大理-弥渡、保山、蒲缥-施甸、镇安-荆竹坪和瑞丽-畹町5个大于等于Ⅸ级的高地震烈度区,需要在铁路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时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整理小秦岭地区的地质资料工作中,发现该区伟晶脉岩十分发育,并与金矿有较密切的关系。现仅就有限的地质资料整理成文,目的是提出问题,以期引起该区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钟玉海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4):29-31,83
靖远地区上系发育良好,分带性明显,成因类型较为复杂,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在全面分析,整理该区第四纪地层资料的基础上,以新构运动为背景,结合岩相、岩性和地层之间接触关系及地貌特征,初步归纳建立了靖远地区第四纪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结构设计中一些规范不太明确的问题,如什么是短肢剪力墙较多、地震等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如何对抗震设防区预制板楼盖加强其整体性等问题,查阅和分析了现有的资料,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东南部深部构造与区域矿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亮 《贵州地质》2003,20(2):75-79
该文主要根据贵州东南部1:20万区域重力资料并利用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初步推断了该地区的深部构造;结合区域矿产资料,用区域成矿学的新观点,探讨了该区深部构造与成矿区带的关系及其对矿床成矿系列和分布的控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大震发生后的烈度评定,始终以“新中国的地震烈度表”为依据。该表的烈度标准以宏观(经验)为主,在我国地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该表还存在着若干不足,主要是烈度标准(宏观标准)的“模糊”。为了改进这缺点,有人提出用仪器实测数据作标准的方法,只是该种方法自身还存在不少问题,因而未能代替“新中国的地震烈度表”而得到推广。我们认为要对“新中国的地震烈度表”进行改进,不能摒弃其本身,而应在其基础上将经验性的语言用数学方法表示出来,以便使以前的资料和新资料自然衔接。新兴的“模糊数学”为这一想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晓玲 《西北地质》2004,37(4):39-43
为了加深对黄金带复杂断块油田进一步开发,针对该区断层复杂、储层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等特征,笔者综合运用岩心、分析化验及录井、测井资料,对其沉积特征、储层岩性、物性和非均质性进行详细研究。以JASON软件为平台,对含油砂体进行了追踪和预测,并在有利区提出井位部署,为该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晓东 《甘肃地质》1994,3(2):83-88
在变质岩裸露山区进行数字地震勘探,主要采用地震资料的多次叠加数字处理法,经对地震反射波动学特征的分析研究,最终解决了有争论的F_3及F_8断层的倾向及深部延展关系。对邻近岩体与坝基岩体的Vp波测速对比,为评价该区坝址岩体工程地质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成果资料,结合湖南、湖北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历史近代地震数据等,全面梳理分析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历史地震,总结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系(带)及控震特征、地震活动性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活动断裂以北东、北北东、北西向为主,主要活动断裂系有6个,自北向南分别为秦昆北西向断裂系、鄂东北东向断裂系、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鄂西-湘西北东向断裂系、湘中南北东向断裂系、湘东北东向断裂系,其中第四纪活动较为显著且影响程度大的是江汉-洞庭盆地断裂系及秦昆北西向断裂系西段。“两湖”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第三活动期的相对平静期。结合近代中强震资料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特征分析认为,江汉-洞庭盆地南部的东、西边界、鄂州-黄冈-武汉一带以及鄂西北断块隆起区地壳较不稳定,具有发震潜力,应在城市群规划建设、护江大堤设防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其与金成矿关系的详细研究,系统地总结了该区内生金矿 生金矿化特征,论述了金矿化与地质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赣西南加里东造山带磨拉石相沉积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最新研究资料描述了赣西南地区阳岭砾岩3个实测剖面的地层层序、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根据阳岭砾岩上下地层接触关系,采获微古植物化石、砾石在分及来源判断,其成岩时代为志留纪。从区域大地构造分析,该区位于华南与扬子板块结合部位,表明阳岭砾岩是加里东造山带中的一套磨拉石相沉积。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最新研究资料描述了赣西南地区阳岭砾岩3个实测剖面的地层层序、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根据阳岭砾岩上下地层接触关系、采获微古植物化石、砾石成分及来源判断,其成岩时代为志留纪。从区域大地构造分析,该区位于华南与扬子板块结合部位,表明阳岭砾岩是加里东造山带中的一套磨拉石相沉积。  相似文献   

18.
以长江三峡地区实测应力资料为依据,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定量地展现了该区弹性应变能空间分布状态,讨论了弹性应变能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合地震震级、地震活跃期及地震迁移规律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未来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在发生破坏性地震之后,及时地获取人口聚集区的震害状况,对灾后救援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获取震区的地表形变。然而,如何基于同震形变精确地获取人口聚集区的地震烈度,进而为震后救援提供及时准确的灾情信息,还是一项有待研究的科研难题。本文以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为例,利用人口聚集区的同震形变开展了地震烈度的评估。结果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获取的地震同震形变,可以初步地评估人口聚集区地震烈度的分布状况。经过与实地调查烈度对比验证,评估精度达到74%左右,这表明基于地震形变的烈度评估结果与震后调查公布的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地表形变资料对于地震烈度的早期评估、震区受灾状况的快速认识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褚志贤  陈雅云 《福建地质》1990,9(3):167-176
福建省闽南三角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是以永定—福州北东东向断裂带为界,南北两区的磁场、重力场、大地电磁场及应力场等均有明显差异。闽南三角地区的岩石圈厚度、地壳厚度变化大,莫霍面处的纵波速度(V_p)低,上地幔物质分异不彻底,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可知该区地壳处于不稳定状态。应用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依据地壳结构及构造、地震活动规律、活动断层分布及地震烈度等条件,在地壳区域不稳定的背景上,划分出三个地壳区域较稳定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