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黄土滑坡堰塞湖的形成机理与潜在的危险性,以宝鸡市麟游县丈八乡西坡滑坡为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测试计算,在简要分析宝鸡市麟游县工程地质背景和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麟游县丈八乡西坡滑坡群的形成演化过程、西坡滑坡堰塞湖的形成机理、西坡滑坡坝的稳定性、渍坝后的灾难性效应与潜在危险性.初步揭示:①丈八乡滑坡群集中塬边发育,受到黄土与下伏岩层接触关系的控制,降雨与地震作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②西坡黄土滑坡堰塞湖的坝体结构松散,但坝体宽,稳定性较好,在持续降雨的作用下有发生溢流渍坝的可能,但对下游甘肃省灵台县的威胁性小.③5·12汶川地震时在西坡塬边产生的地裂缝有继续扩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滑坡坝及形成的堰塞湖在世界各国的山区广泛分布。它能够形成天然水库,在发生溃坝和洪水漫坝的情况下,造成的灾害损失很大。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天然滑坡坝,有些很快发生溃坝,有些存在时间很长。存在时间较长的滑坡坝,它周围风景秀丽,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同时也可开发其水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这种滑坡坝时,它的安全性需要分析评价。由于它的坝高是自然形成,不受人为控制,坝高的安全程度需要分析研究。在人工坝高超高设计方法中,库区风速、浪高等是影响坝高的因素。计算时考虑最危险的情况和风速、波浪等因素叠加,滑坡坝的坝高符合设计坝高,满足规范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洪水漫坝和溃坝,不会对下游造成危害。某滑坡坝位于拟建某水电站的上游,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其安全性对旅游开发、工程建设和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很大。为了评价滑坡坝的稳定性,需要对其发生洪水漫坝和溃坝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论证其安全性。通过使用人工坝超高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它的天然坝高超过同等规模人工坝的设计超高要求,不会发生洪水漫坝和溃坝,对电站建设和下游居民不会产生威胁。滑坡坝是稳定的,可以进行综合开发。这种计算方法对类似工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在灾区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严重威胁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了世人对堰塞湖坝体稳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诱发原因、寿命三个方面总结了堰塞湖坝体形成及存在的机理。重点分析总结了目前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指出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内因为堰塞坝的形态与规模、物质组成与结构,外因为堰塞湖湖水体积;总结了前人关于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以及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易贡滑坡堰塞湖溃坝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堰塞坝体主要由块石、碎石土等松散材料组成,随着上游水位的不断上升,极易失稳,一旦决口将对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堰塞坝溃坝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2000 年 4 月 9 日,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藏布河扎木弄沟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堵塞易贡藏布江,形成坝高60m,长约2500m,库容可达288108m3,体积约28108~30108m3的滑坡堰塞湖, 2000年6月10日堰塞坝溃决。本文以易贡堰塞湖溃坝为例,从连续性方程及Navier Stokes方程出发,结合标准型湍流模型,并采用VOF方法进行自由面处理,基于流体计算软件Fluent模拟分析了溃坝洪水在下游弯曲河道的演进过程及不同位置的流速变化。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记录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溃坝洪水在地形复杂弯曲河道中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优化拦砂坝溢流口体型,确定溢流口几何参数取值,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拦砂坝溢流口体型条件下泥石流过坝的流态、坝后冲刷深度、消能率变化规律,并根据拦砂坝埋深设计标准与松散体水下临界平衡关系,探讨了溢流口收缩率的合理取值范围,结果表明:采用斜面或者大倾角的反弧型溢流口时,坝后泥石流落点与坝脚的距离近、冲刷深度大,而采用无倾角的反弧型溢流面时,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冲刷深度,而且大大增加了坝后泥石流落点与坝脚的距离;在泥石流规模与溢流面曲率半径相同情况下,适当增大侧向收缩率,有利于增强泥石流体与坝后动床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泥石流通过坝后冲刷坑的消能率;当溢流口收缩率在0.2~0.6之间时,冲刷深度满足设计要求,且泥石流跌落点距坝脚较远,冲刷坑发展不会危及坝体安全。  相似文献   

6.
滑坡坝坝顶溢流冲刷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滑坡坝坝顶溢流对坝坡的冲刷过程中坝坡土体的受力分析,研究了坝坡土体发生冲刷的条件和冲刷速度,提出了坝体稳定性与坝顶溢流速度和坝体物质组成的关系,基本建立了坝顶溢流对坝坡冲刷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7.
天然土石坝稳定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滑坡堵塞江河形成的天然土石坝是自然作用的产物,不同于人工土石坝,天然土石坝形成后有些存在几十年,几百年,有些形成后不久就溃决,这与坝体本身的性质和河水入流量有关,依据野外实测资料,证了土石坝的稳定性的主要是同土石坝的物质组成,几何形状和堰塞湖入流量等因素决定的,这一研究为天然土石坝的稳定性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山区特大地震往往导致大量堰塞湖,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形成了至少257个堰塞湖,并且主震后发生了大量余震,这些余震可能会影响堰塞坝体的安全状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余震及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破坏及溃决机理和过程。共进行了两组不同材料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模拟含黏粒较多且颗粒较小(坝体Ⅰ)和基本不含黏粒且颗粒较大(坝体Ⅱ)的两种坝体。在不同水位条件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成果表明:(1)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主要溃决方式是漫顶溢流,主要溃决过程为地震力使松散的堰塞坝体发生沉陷,库水渗入使沉陷加剧,最终水位上升漫过坝顶发生溢流冲蚀破坏。(2)地震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堰塞坝体的破坏。地震力对坝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是使坝体发生沉陷变形。在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沉陷比单一因素作用下更为剧烈,因此地震作用会使漫顶溢流提前发生。(3)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Ⅰ沉陷量大于坝体Ⅱ,说明现实中由大粒径岩土体组成的堰塞坝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余震作用下堰塞坝体破坏及溃决过程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特大地震往往导致大量堰塞湖,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形成了至少257个堰塞湖,并且主震后发生了大量余震,这些余震可能会影响堰塞坝体的安全状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余震及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破坏及溃决机理和过程。共进行了两组不同材料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模拟含黏粒较多且颗粒较小(坝体Ⅰ)和基本不含黏粒且颗粒较大(坝体Ⅱ)的两种坝体。在不同水位条件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成果表明:(1)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主要溃决方式是漫顶溢流,主要溃决过程为地震力使松散的堰塞坝体发生沉陷,库水渗入使沉陷加剧,最终水位上升漫过坝顶发生溢流冲蚀破坏。(2)地震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堰塞坝体的破坏。地震力对坝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是使坝体发生沉陷变形。在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沉陷比单一因素作用下更为剧烈,因此地震作用会使漫顶溢流提前发生。(3)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Ⅰ沉陷量大于坝体Ⅱ,说明现实中由大粒径岩土体组成的堰塞坝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作者的野外现场调查表明,滑坡堵江成坝形成堰塞湖在山区一带广泛发育.研究发现堵江滑坡作坝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坝体的渗透变形、稳定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和砂土液化问题.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堵江滑坡坝进行实例分析,对开发利用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蕴藏的丰富水能资源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