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兰坪盆地推覆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兰坪盆地发育与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和澜沧江-昌宁-孟连造山带有关的前陆逆冲推覆构造,构成对冲式构造,两个系统推覆构造的界线大致是兰坪-云龙一线,逆冲推覆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期.兰坪盆地内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前陆逆冲推覆构造对矿床和矿体的产出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金顶矿床受控于穹窿状主推覆断层,矿体产于推覆断层及其下盘的层间破碎带中;河西地区的各矿段由推覆前锋带上的冲起构造所控制,矿体沿主推覆断层和反冲断层分布.综合分析逆冲推覆构造的控矿特点,并对比已知矿区,认为白基阻山口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凤凰山矿田成矿地质体三维结构与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正面临资源保有程度严重不足的问题,建立凤凰山矿田成矿地质体三维结构和控矿地质因素模型,开展矿田深部隐伏矿体立体定位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凤凰山矿田矿床矿体的定位主要受接触带和断裂构造的复合控制,新屋里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局部地段超覆于围岩之上,接触带的形态和产状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分布.在分析矿田地质...  相似文献   

3.
马脑壳金矿床位于中国重要的"川、甘、陕"成矿远景区的川西北地区,是川西北地区与构造蚀变带有关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深部勘查、外围找矿和矿山开采发现了许多与原有认识不一致的地质现象,特别是越往深部,构造控矿和热液流体活动的迹象明显增强。根据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分析了矿床控矿因素,总结了成矿规律,探讨了矿床成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认为马脑壳金矿床以构造控矿为主,构造破碎岩带是主要矿体赋存部位,构造变形程度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分布、产出形态和矿化富集程度。多组构造复合部位是重要的赋矿部位,虽然矿(化)体总体呈北西向展布,但北北东向构造、北西向以及南北向构造复合部位是寻找富大矿体的主要方向。矿床表现出的层控性特点,主要与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岩层的岩石组合有关,能干性(渗透障)与非能干性(不渗透障)岩层的交互叠置和有序排列,导致所有金矿体都产于能干性和非能干性的转换部位,即砂岩、板岩的接触部位。马脑壳矿床的成矿与传统的卡林型金矿有较大的差异,构造—岩浆活动对成矿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有深部流体参与成矿的迹象,属多因复式成矿特征的大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詹德光 《地质与勘探》2015,51(3):478-485
安徽铜山铜矿已有近50年的开发历史。为建立具有预测能力的新成矿模式,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构造以及矿体定位空间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矿体受与接触带套合的波状起伏的伸展断层控制,矿体的位置及规模受接触带断层的不均匀扩容制约。基于这些认识,建立了波状接触带-断层伸展剪切扩容构造控矿理论模式并根据这一理论模式预测矿床的深部存在大规模隐伏矿体。钻探结果证实了这一预测结论,表明新的成矿理论模式将在铜山的深部找矿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区域地质构造,矿区构造特征分析,论述了云南白秧坪多金属成矿东矿带,西矿带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控矿作用,并探讨了区域构造导矿与成矿及其对成矿带的控制作用,小型褶皱及推覆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次级断裂对矿体的控制作用,构造环境下岩石的屏蔽与容矿作用和构造环境中碳质水源及其成矿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控矿构造型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通过对现有凡口矿区地质资料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其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凡口矿区的控矿构造型式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从而理顺了矿区内各组断裂构造间的相互关系。F203是区内Ⅰ级断裂构造,在以F203为主推滑面的逆冲推覆构造应力作用下,其推覆体中往往同期形成次一级的叠瓦式逆冲断层组,为区内Ⅱ级断裂构造。在Ⅱ级断裂构造之间,又有一组近NE向的断裂组,为区内Ⅲ级断裂构造。上述3个不同级次的构造是逆冲推覆构造演化过程中逐次形成的,时间上略有先后。其成生的力学机制相同,即共同处于一个构造应力场之下。岩层在逆冲断层扩展时发生应变,在软弱部位引起褶皱或小褶曲,常形成一定的扩容空间,当矿液沿断裂主通道(主滑面)向上运移时,易于在此部位聚集淀积成为矿体。根据其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控矿的规律性,指出凡口矿区寻找隐伏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7.
闹阳坪锌萤石矿床位于北大巴山逆冲推覆褶皱带平利隆起东侧,为该区首次发现的受构造裂隙控制的气水–热液型锌萤石矿床。本文从矿区断裂入手,通过对该区矿床地质、断裂特征、矿体特征的研究,总结了该区断裂的演化序列及其对成矿的控制机制与规律。认为NW-SE向断裂组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区断裂变形发育演化序列为晚印支–早燕山期形成近EW向断裂F1,早燕山期形成NW-SE向断裂F7和NE-SW向断裂F4,随后的右行走滑作用叠加有张扭性应力,形成有利于成矿热液运移充填成矿的张扭性右行走滑断裂。并明确了成矿期应变椭球体,恢复了成矿期主压应力方向为NNW向(340°~350°)。在此基础上,预测平面上闹阳坪矿区F7与F8断裂之间为下一步找矿重点地段,剖面上K3萤石矿体下伏北东方向可能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8.
阐明逆冲推覆构造地理分布,较全面论述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系统概括逆冲推覆构造对铀成矿作用。逆冲推覆构造不但形成了导、运、移、储完备的三维立体构造网络系统,而且使贯通基底的构造复活,诱发次火山岩浆侵入,形成了岩性差异明显并具多层岩性结构的“立交”式岩层构造组合,创造了有利于成矿的一个封闭、半封闭的地质环境。推覆体下隐伏构造是岩浆侵入、矿液运移的良好通道和存储空间,致使深部成矿热液在局部富集形成矿体。矿化部值一个足富集于次火山岩接触带产状变化或形态变异处;另一个是富集于隐伏逆掩断层与基底NE向构造交汇的复合部位。  相似文献   

9.
首次对寨沟钒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产于寒武系水沟口组硅质岩、泥岩中,空间分布严格受地层及背斜构造双重控制,矿体呈隐伏—半隐伏状态,呈现鞍状、层状分布于背斜的转折端及两翼;成矿时间为寒武纪早期,钒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系地层,矿床形成于滨海至浅海环境中,矿床属滨海至浅海沉积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0.
陈波 《江西地质》1999,13(1):50-56
本语文系统地介绍了武宁县石渡锑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并结合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石渡锑矿不但受区域成矿环境和地层层位及岩石 控制,同时控矿构造对矿体空间分布及其形态产状也起重要控制作用。叙述了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关系,阐明了控矿构造形式及控矿构造类型。最后对锑矿的成矿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乐马厂银矿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云满 《矿床地质》2001,20(3):271-278
乐马厂大型独立银矿床的总体构造格架为逆冲推覆的构造体系,文章在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矿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矿床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论述了矿区逆冲推覆构造为燕山晚期形成的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类型,其推覆运动形式为自NE向SW的右旋剪切运动,扩展方式为后展式,逆冲推覆构造为本区银矿床的形成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极为有利的成矿构造环境,并控制了银矿体的形成,定位和空间分布规律,强调了以逆冲推覆断裂系统控矿为主,推覆体系统和掩复体系统次之的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井冈山逆冲推覆构造位于华南板块北缘,由一系列规模不等,方向基本一致,倾向南东的叠瓦逆冲推覆断层组成。卷入地层有寒武—震旦系、泥盆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和白垩系,空间上具双冲型推覆特征,推覆方向早期由南东向北西,晚期由东向西。据各推覆体的叠置关系及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184.16Ma),认为该推覆构造主要活动于燕山期。该推覆构造的发现,可能反映出该区中生代存在一定规模的陆内造山,是本区中生代陆内变形的主要方式;同时也为本区寻找隐伏煤矿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为寻找与构造蚀变岩(推覆面附近)有关的贵多金属矿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山西灵丘太白维山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邴颖  孟瑞发 《地质通报》2009,28(10):1499-1510
论证了太白维山大型多金属矿的成因类型和形成年代(140~132.2Ma)。详细研究了晚侏罗世2套不同性质的火山岩系,特别是晚期流纹质火山岩系成矿母岩的岩相类型和地质特征;矿体、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具同源性,它们是上地壳花岗岩重熔所致,并经历过强烈的分馏作用;揭示了太白维山矿区的基本构造特点(在区域NE向断裂构造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层次推覆构造)、形成时期及其伴随的快速隆升;认为区域NE向断裂构造、多层次推覆构造及其伴生断裂是三级控岩、控矿构造;隐爆角砾岩也是有利的矿液通道和储集场所。本区还有更大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典型矿集区成矿地质事件研究和填图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等尺度范围(或中等比例尺)区域成矿潜力和已知矿山的深部及外围资源评价等问题,试图用成矿地质事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成矿地质事件评价方法,就是在恢复矿床形成过程并建立成矿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矿源岩系的构造变形岩相形迹追索来恢复与成矿有重要意义的地质事件及其演化过程,研究在这一系列地质事件中成矿物质的分布规律和逐步富集成矿的标志及程度,并用以进一步探索、指导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和填图找矿的方法。应用这一思路对南岭中段锡多金属矿和胶东矿集区金矿进行了区域成矿地质事件研究和地质填(编)图方法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滇中多尺度地质异常的构造背景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威  惠圣忠 《地球科学》1998,23(2):137-140
滇中成矿带具有多尺度地质异常,它们受多级构造系统的制约。中南南北构造带控制了作为区域性地质异常的滇中成矿带,伸展构造系统,逆冲构造系统和剪切构造系统控制了局部性地质异常,剥离断层,逆冲断层-脆-韧性剪切带等控制了小型地质异常。  相似文献   

16.
Nappe structure, as was first discovered by the authors durin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at the scale of 1:50,000 in The Jinggang Mountain, is mainly comprised of a series of NNE-NE-striking thrust fault zones and thrust sheets among them. Sinian, Cambrian, Ordovician, Devonian, Carboniferous, Triassic,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strata are involved in the thrust nappe system. The nappe structure is of the type of duplex structures formed as a result of the earlier stage migration from SE to NW and late stage migration from E to W of sedimentary cover or basement strata. Formation of the nappe structure in the studied area involves two main epochs: Early Yanshanian and Late Yanshanian to Early Himalayan. The mineral deposits and the buried coalfields in the area, especially the latter, are extensively controlled by the napp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7.
赣东北朱溪为钦杭成矿带新发现的重要钨铜多金属矿集区,位于钦杭结合带萍(乡)乐(平)坳陷带东部逆冲推覆抬升地段。朱溪矿集区燕山期受逆冲推覆构造影响,形成由新元古界变质基底与上古生界-中生界沉积盖层组成的构造岩片堆叠构造;具有逆冲推覆深断裂带控岩-控矿、碳酸盐岩构造岩片赋矿、燕山晚期浅层对冲构造破矿的构造背景;发育有燕山早期I型花岗闪长(斑)岩钼铜和S型花岗岩钨铜两个岩浆岩成矿系列,在空间上形成张家坞—月形与塔前—朱溪两个矿田、张家坞—毛家园和塔前—朱溪上下两个成岩台阶,下成矿台阶朱溪巨大钨铜矿床的发现打开了钦杭成矿带坳陷区“深地”找矿的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18.
一个铀钨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至今,在国内外已发现的单铀或单钨的脉状矿床或层控矿床为数不少,但铀钨均具工业意义的铀钨(沥青铀矿-白钨矿)组合的矿床却极其少见。本文介绍了一个这样的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特征:该矿床的形成受花岗岩、地层、岩相、构造、地下水及区域地球化学环境的联合控制;从矿石建造和有用元素组合角度看,这是一个矿床新类型,从成因上看,是花岗岩型热液矿床与层控矿床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9.
李南生 《地质与勘探》2010,46(5):788-797
双旗山金矿位于武夷成矿带金矿成矿远景区内,地处闽中"金三角"地区,区内矿床(点)众多,金矿体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中,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结合物探、化探、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分析,并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成矿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时空演化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全面利用综合信息预测方法,开展综合信息成矿规律及预测评价工作,圈定双旗山、杨梅、吉山、青溪等五个有利的成矿远景区,提出该区下步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0.
刘群  张伟  成伟  李文庆 《地质与资源》2013,22(4):304-307
鞍山-本溪地区是我国条带状铁矿重要成矿区,现已发现了众多大型、超大型铁矿床.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欧拉反褶积等重磁场处理解释技术,通过综合研究和三维地质建模,提出了3种深部铁矿发育模式,并对研究区进行了铁矿远景预测.预测在火连寨、思山岭、卧龙镇、南芬东、北台等6个地区可能存在逆冲推覆型及向斜覆盖型深部铁矿,在灯塔县西南张台子镇及鞍山西北部存在新生界覆盖型深部铁矿.进一步指出本溪火连寨逆冲断层下盘3 km左右、本溪思山岭逆冲断层下盘2 km左右、灯塔县张台子镇覆盖区下2 km以浅存在含铁建造,铁矿找矿远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