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霖  刘铁庚 《矿物岩石》1999,19(4):74-77
本文通过对铜厂铜矿的S,H,O和C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本矿床属于与闪长岩有关的中低温硫化物矿床,在成矿阶段的实始热液为岩浆水,含矿流体是一种岩屑水与天水混合而K^+混合流体,矿床中S主要来源于细碧岩,部分来源于闪长岩,推测成矿物质来源物质也来源于细碧岩。  相似文献   

2.
崔天顺 《湖南地质》1995,14(4):246-249
山东招远界河金矿石英包裹体、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温度为200~342℃、pH值为7.08~7.13、Eh为-6.1~-6.2V、δs ̄(34)来源于太古代胶东群和燕山期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热液,有天水加入,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重庆渝东南地区铅锌矿矿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渝东南地区铅锌矿呈层状、似层状、脉状产于下、中寒武统碳酸盐岩的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中,受构造和地层的控制,区域性大断裂为导矿构造。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白云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方解石化、重晶石化、萤石化等。铅锌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基底,其次来自赋矿地层;硫主要来源于地层硫酸盐。成矿流体为海水混合了地层压实水的高盐度热卤水,并受重力和构造挤压的联合驱动。铅锌矿的主成矿期为加里东期,矿体在燕山期受到改造,为经过后期热液改造的MVT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按矿体赋存于岩体与灰岩接触带、灰岩层间及构造破碎带;岩石有细粒及粗粒-巨晶两类;矿床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40°之间;氢氧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多成因的特征;成矿物质Ca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中的灰岩与泥质灰岩,F主要来源于寒武系泥质灰岩,部分可能为岩浆热液从地表深部携带而来,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共同混合作用的结果,在岩浆侵入热源的作用下,三种水混合后被加热,形成了成矿溶液的重要载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5.
川东南脉状萤石-重晶石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东南脉状萤石──重晶石矿床主要产于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中,其成矿与岩浆活动无明显联系.成矿温度较低,成矿流体富含NaCl和H_2O,CO_2和CH_4的含量较低,N_2,O_2及H_2的含量甚微。成矿介质水主要来源于地层水(如封存的海水、盆地压实脱水等)及大气降水,成矿温度、δ ̄D值、盐度、Na ̄+/K ̄+比值以及矿石中有机包裹体的在在均表明本区萤石和重晶石的成矿流体类似于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的成矿热卤水,其形成与介质水溶滤本区寒武系蒸发岩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底苏和大梁子铅锌矿床硫铅及氢氧同位素,认为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石硫来源于赋矿围岩或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层,矿石铅主要来源于矿区地层,改造热液中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含热液。  相似文献   

7.
采动对红层水涌入矿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观测资料,论述采动作用下红层水力特征变化及对矿井充水的影响。红层在采动作用下,纵向上迅速形成发育较高的采动裂隙,构成红层水迅速下泄的通道,随后在上覆岩层重力作用下裂隙又被压实,从而阻碍了红层水下泄;横向上红层受采动影响的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守全 《物探与化探》2006,30(5):387-392
银洞坡大型金矿床赋存于上古生界的一套炭硅泥建造中,黄铁矿标型具有沉积成因与热液成因的过渡属性。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缓倾,不具Eu异常,与中生代梁湾花岗岩有亲源性。硫同位素δ34S为3.1%,均一化程度高。矿石和围岩铅同位素的组成相近,来源于向北陆内俯冲而叠置于北秦岭地体之下的南秦岭陆壳的部分融熔。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来自于大气降水和岩浆水、变质水共同演化而成。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原始沉积矿源层形成、低级变质—成矿物质初步富集和岩浆—天水混合热液驱动成矿物质定位3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进入八十年代,学者们对热液的来源及热液的运动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L.M.Cathles(1979)曾论述过热液流在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来源及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在洋中脊扩张中心,热源来源于海水,以循环作用为主;在岛弧或大陆背景下,受地热系统的作用(推测为深源侵入体的加热及热挥发份的驱动),使下渗的地下水、地层水-变质水发生对流作用;在稳定区(陆区)热液来自压实盆地的孔隙流体(离层流),热源为地热增温。M.J.Rus-  相似文献   

10.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透山铜锌矿床赋存于辽北太古宙绿岩红透山岩组,为极具工业意义的大型矿床.通过对矿石H、O、S、Pb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结合矿床矿体形态、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宏观特征,认为红透山铜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宙晚期火山-沉积岩系,成矿流体来源于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成矿热力来源于变质作用,从而认为红透山铜锌矿床属“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1.
陕西商州龙庙铅锌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齐文 《陕西地质》2002,20(1):28-38
产于早—中元古界宽坪岩群广东坪岩组中的陕西商州龙庙铅锌矿床,受变形—变质作用、构造和岩性的控制。构造韧性变形阶段控制条纹、条带状贫矿石的形成,脆性变形阶段控制着脉状富矿石的形成。硫、铅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部地壳或上地幔,次为地层。成矿热液主要为变质水,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矿床成因属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2.
茅坪钨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研究茅坪矿床各类型矿体矿物中包裹体显微镜下特征和均一温度、冷冻盐度、气液相成分、δD、δ~(18)O等特征及其差异,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锡钨矿化分别主要富集于高中温和中低温条件,矿化压力为500~550bar,pH为3.97—4.91、Eh为-208~-439mv,fo:为10~(-30)~10~(-50)bar,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地层水.  相似文献   

13.
靳西祥 《西北地质》1991,12(4):21-23
双王金矿矿床类型独特,成因研究尚无比较一致的认识。笔者研究认为双王金矿属构造改造型层控矿床,金来源于层状钠长岩,硫来源于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层水,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加入。  相似文献   

14.
云南太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硫,铅,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宏  胡瑞忠 《地球化学》2000,29(2):136-142
对云南大平掌铜多金属火山岩型声状硫化物矿床的矿石矿物和火山岩围岩的S、Pb同位素及脉石矿物、硅化岩、硅质岩等的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中大多数硫来源于热液对火山岩的淋滤,或直接来源于火山喷气作用;矿石铅与火山岩铅属同一来源,且以富放射性成因铅为特征;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深循环的海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而大气降水参与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5.
盆地构造演化、流体系统、矿化作用是当代矿床学研究的新课题。盆地演化过程中,压实流体系统温度场、动力场和地球化学场可以通过地质研究和数字模拟来重塑。粤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存在三种类型的矿化流体。大宝山型流体与岩浆热动力作用有关,形成海底火山热液沉积多金属矿床;凡口型流体与深部建造的循环热液有关,形成中低温海底热泉喷溢沉积铅锌银汞矿床;红岩型流体与盆地成岩压实水有关,形成低温单一黄铁矿矿床。粤北晚古生代盆地沉积物主要由透水性较好的粗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组成,沉积建造厚度较薄,数字模拟结果表明,盆地压实流体系统难以形成较高的地热储和流体势,不可能形成自身的突发喷溢。但在同生断裂作用引导下,流体在沉积层的特殊部位汇聚形成红岩型低温黄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16.
沂沭裂谷系火山岩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沂沭裂谷系火山岩型金矿类型、分布特征,矿床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物包裹体征的基础上,指出该区火山岩型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岩浆,而与基底地层无明显关系;成矿流体是以岩浆水为主的多源混合热液,矿化发生于浅成中低温条件下,属浅成中低温火山热液金矿。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戈塘金矿硅质角砾岩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矿区的角砾硅化灰岩、硅化黏土岩等蚀变地质体为热液成因,其中硅质来源可分为成岩期与成矿期:成岩期硅质来自热泉型生物沉积;成矿期硅质来自成矿流体。成矿流体是来源于深部流体与天水、地层建造水的混合作用形成的混合流体。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及含金蚀变地质体产状特征,结合在戈塘地区茅口组底部及以下地层中新近发现呈筒状产出的含金蚀变角砾岩,认为戈塘金矿矿区含金角砾岩具有隐爆角砾岩的特征,得出戈塘金矿成因类型可能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的新认识。此认识可供黔西南金矿成矿理论研究、探讨新的找矿方向和成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北小寺沟斑岩钼(铜)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小寺沟斑岩钼(铜)矿床锶、氧、氢、碳、硫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指出该矿床成矿岩体属同熔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或上地幔,并受上地壳物质混染;成矿流体中的水,以岩浆水为主,至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碳主要来源于蓟县系雾迷山组,海相沉积碳酸盐;硫与锶属于深源.  相似文献   

19.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出岔—乱石沟金矿床为中高温热液矿床,矿床在弱还原,弱酸性介质中形成,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叠加部分大气降水的影响,具明显的混合迹象。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与蚀变围岩微量元素聚类分析揭示,矿质来源于下地壳太华群火山碎屑岩系的深熔作用,但其活化、迁移、富集成矿则与晚燕山期酸性岩浆热事件有关。本文研究显示,出岔—乱石沟金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中高温开放体系水—岩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新疆预须开普台铁铜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通过海底火山同流作用,在酸性相对还原的热学沉积盆地中沉积成矿。成矿流体来源岩浆水,并有海水混入。红碧玉、重晶石等具有喷流岩的特征。矿床成因属于海底火山喷流一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