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岩石地球化学、岩石学、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现代力学以及地球哲学等相关学科对构造地质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相关学科与构造地质学的交叉点主要表现在大地构造环境、构造年代、岩石圈深部构造、新构造运动、节理构造、构造流变学和地质方法论等方面。理清这些新的影响对于更好利用构造地质学为科研生产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学科发展,让构造地质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构造地质学有关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本文为该研讨会成果的简要总结,内容包括:(1)构造地质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2)构造地质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3)构造地质学未来发展方向;(4)走构造地质学健康发展之路。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学科发展,让构造地质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构造地质学有关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本文为该研讨会成果的简要总结,内容包括: ① 构造地质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② 构造地质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③ 构造地质学未来发展方向;④ 走构造地质学健康发展之路。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俊来  张进江  张培震 《地质学报》2022,96(10):3283-3296
一百年以来,中国构造地质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二十世纪初期萌芽孕育、早期发展和多学派大地构造学说百家争鸣。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我国构造地质学的教育与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专业委员会长期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前沿发展和开展科学普及”为宗旨,主办、组织召开了系列全国性构造会议和现场研讨会议,搭建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我国构造地质学家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大地构造和构造地质学理论,以环太平洋洋 陆过渡带、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构造域,特别是青藏高原动力学演化研究为引领,针对地球不同圈层相互作用、互馈机理与动力学,开展板块构造起源与早期地球演化、大陆的生长与再造过程、洋 陆系统演化与深部地球动力学、大陆构造变形与宜居地球系统、活动构造, 对资源 环境 灾害的影响等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新世纪以来,在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华北克拉通破坏、中亚增生型造山带等多个领域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构造地质学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构造地质学学科的发展将强化学科基础,推进原创性、创新性理论探索,深化发展板块构造理论,力争在东亚洋陆构造格局与转变、大陆构造变形与人类宜居的地球系统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上取得原始创新与突破,参与国际地学发展与竞争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构造地质学中常用的几个力学概念在使用中出现的误解和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笔者的看法和建议,以期重新引起地学工作者应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地质构造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并期待更多的地质学家能正确地运用力学的相关知识探讨和解决地球动力学领域中的诸多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地质科学中,构造地质学开辟了向地球化学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地球化学开拓了向构造地质学发展的途径和天地,充分显示了学科间的横向交叉结合,並由此而产生了边缘新学科——构造地球化学。 顾名思义,构造地球化学是介于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地质构造作用和地球化学作用之间,也就是构造运动和物质成分之间,在时空、生因上的关系和规律性以及其形成机制,即把形成与形变,建造和改造、物理场(包括应力、热、电、磁、重力场等)和化学场统一起来加以研究,形成一个说明构造运动和元素运动之间成因机  相似文献   

7.
正为更好地传承"构造地质学论坛"的学术精神与会议特色,促进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的学科发展,加快构造地质学方法、理论创新与前沿突破;着重展不我国青年学者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增进老、中、青学者间的思想与学术交流,促进青年学者的进一步成长。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大学、云南大学以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承办的"第一  相似文献   

8.
任纪舜 《地质通报》2004,23(3):411-412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开合构造研究组的同仁们出版的这本专辑,是该学科组第一次学术会议的科学纪录,也是该学科组主要成员近些年来工作成果的一次展示。  相似文献   

9.
叶连俊  孙枢  郭师曾 《地质论评》1982,28(5):500-502
沉积学在地质学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最初是在地层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在石油地质学和海洋地质学的带动下有了大发展。目前,沉积学已成为地质学中若干分支学科如地层学、矿床学、海洋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煤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球  相似文献   

10.
构造地质学是从地质学脱胎出来的一门学科。地质学中的一些传统观点,不可避免地会在构造地质学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些传统观点,在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过程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阻碍了这门学科的发展。一百多年来,构造地质学没有重大的跃进就是证明。在我国,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毛主席对地质事业的关怀,广大地质工作者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于构造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重大的问题,开始动摇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mechanical concepts that have been largely applied to 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and addresses the problems and misunderstandings in use of these mechanical terms. The purpose is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s for structural geologists in using the mechanic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correctly to solve the geodynamic problems.  相似文献   

12.
侯泉林  LU Lucy Xi  程南南 《岩石学报》2021,37(8):2271-2275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核心基础学科,其发展方向是目前构造地质学家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从构造作用的本质出发,试图对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构造作用本质上是岩石和矿物对应力作用的响应,包括物理响应和化学响应,进而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达:(1)物理响应主要表现为变形,包括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岩石的力学性能决定了其变形特征。岩石圈力学性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一性一直是研究岩石圈变形行为的巨大挑战。需要结合野外观测、岩石力学和流变学研究,并借助多尺度模拟方法来建立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岩石的变形行为和变形准则。(2)化学响应主要指构造应力作用下岩石和矿物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即应力化学作用。变形变质作用、剪切带成矿作用、剪切带石墨化、应力生气和生烃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应力化学过程,但其详细过程和反应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3)运用数值模拟、量子计算对以上这些构造过程进行数学表达,也是构造地质学未来发展值得关注的方向。总之,构造地质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与物理学、化学乃至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五十年来中国小型构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鸿林 《地质论评》2002,48(2):158-167
50年来我国小型构造的研究从对单个形态的几何学描述到对区域构造的全方位、多尺度、多层次、多体制和多世代的综合解析。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对构造形态和方位的系统分析;定量分析和物质平衡原理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以地壳流变学的研究和从构造的力学分析到构造体制分析等方面。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变质地质学和地质年代等多学科的配合极大地促进了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解析构造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学。 文中还指出了当前在构造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A mechanical model based upon elasticity theory for the deformation around a pressurized elliptical hole in an homogeneous, isotropic solid has found application in many areas of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 and structural geology. The explicit equations for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around such a hole are given. An apl computer program for calculating these stresses and displacements also is presented. These equations and this program should ease future usage of this model by engineers and geologists.  相似文献   

15.
由碎散物质组成的地质体失稳流滑大变形所致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绝大多数造成此类地质灾害的对象属于颗粒物质,而地质灾害与颗粒物质力学的交叉融合一直以来都是软物质物理学和工程地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之一。颗粒物质是由大量离散颗粒组成的复杂无序体系,其力学特性极为复杂,根据颗粒的运动状态可以表现出气体、流体和固体的力学行为。地质工程领域中,典型的地质灾害现象如滑坡、泥石流等都与颗粒物质力学密切有关,其本质即为由碎散物质组成地质体的固液相变。本文通过介绍颗粒物质的基本性质,颗粒物质力学中的阻塞相变、局部流变和非局部流变的剪切流动特性,以及常用的开展颗粒物质力学研究的试验方法,最后初步探讨了颗粒物质力学在工程地质领域内的应用前景。颗粒物质力学与工程地质的交叉融合,一方面可以拓展我国颗粒物质物理与力学的研究深度,同时也可以为我国重大工程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岩化学作用对岩体变形破坏力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水—岩化学作用对岩体变形破坏力学效应的研究涉及力学和化学两方面,也即为地球化学与岩体力学两个研究领域的交叉。针对水化学作用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机理,较系统地总结了该研究领域中的现状和研究新进展,分析了其研究方法,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并认为此方面的研究将在工程地质学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构造地质是进行区域,矿区及矿体勘探和开发的重要方法,确定矿区主要要造事件的时限可以建立流体通道及矿床成因模式的推论,构造地质最实际的用途是测定矿体构成的各种要素,可直接用于矿石储量估算,地面控制,品位控制,安全问题和矿山设计,矿区和山区尺度的构造地质研究可直接用于长远战略规划,经济分析及矿权等问题。沉积岩金矿的矿体是一些不连续的内生或后生地质体,通常赋存于断裂带,角砾岩体或岩层(岩性单位)中,矿体的这些标志使构造地质可以直接用于矿山和沉积岩金矿床的勘探,矿体的内部成分通常反映了不同的和建造,矿体的主要成分是矿石矿物,脉石和蚀变,它们通常以互相混杂的结构产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于解释矿体的形态过程及矿体的控制因素。矿体的位置与形状一般受扩容带的主位,产状,倾斜,岩体接触带及相互交切的变化所控制。此外,一些概念参数(如矿区组构,矿区的距离和排列)也都可用于了解矿体的几何形态,用一些定位的概念,如矿体的内外倾伏,矿区的倾伏及排列,流体通道的类型,地球化学,地质压力,地温梯度及翘曲可对矿区内矿体的位置及几何形态的控制进行不同程度的预测,这些概念在大部分矿区的矿产勘查中已有实际和经验上的应用,但这是很宽泛的和通常所知的应用,不能表达已知的或推断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沉降史反演的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综述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沉降史的反演是构造地质学与沉积学在盆地研究中具有结合点和生长点的作用,归纳了沉降曲线应用和对地质学进展的贡献以及在计算沉降量和解释沉降曲线应注意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Mechanics-based restoration has been seen by some in the structural geology community as a panacea – a new technology that melds the retrodeformational merits of kinematic balancing with principles of continuum mechanics. The method has been touted for its ability to simulate complex 3D systems without assumptions of plane strain, allowing for heterogeneous fault slip distributions and mechanical interaction of fault segments. It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means to predict distributions of geologic strain and associated small-scale structures; however,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kinematics of restoration models may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forward deformation. Restoration models are governed by boundary condition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forces driving forward geologic deformation. Models may be improved by supplementing restoration boundary conditions with loads that attempt to reverse tectonic strain, but unphysical artifacts persist. Mechanics-based restoration may be an appropriate tool for traditional applications of kinematic models including validation of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modeling geometric evolution; however, more subtle features, particularly strain distribution, should be treated with skepticism. Restoration models may provide insights to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of forward mechanical models with physically appropriat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non-linear material behavior. Forward models provide the best means for simulating deformation and predicting subsidiary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