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在第四纪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海洋沉积记录了大量第四纪古全球变化的信息,特别是可提供古全球变化中高分辨率的短期气候事件的记录;另一方面,无论是全球性大洋环流、生物和化学的变化,还是区域性西太平洋边缘海浅水陆架的出没,这些海洋事件都可能是许多第四纪古全球变化现象的原因之所在。因此,从海洋角度研究第四纪古全球变化,已成为当前古全球变化和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重点。在这方面,深海钻探(DSDP)大洋钻探(ODP)以及相关的海洋研究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大洋钻探计划(ODP)的近期成就与航次预报从1968年至1983年的15年间,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作业船“格洛玛·挑战者”号完成了96个航次的科学钻探,总航程逾96×10 ̄4km。在624个钻位上钻了1092个钻孔,获得深海沉积物岩心总长度超过...  相似文献   

3.
大洋钻探计划与古海洋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洋钻探(包括其前射深海钻探)计划,阐述了古海洋学在这外计划实施的推动下所获得的巨大进展,大洋钻促进并完美了大洋沉积的高分辨率的浮游生物带的建立,并确定了各带个的绝对年龄,最精细达10万年或更短;揭示出大洋热结构在地质历史上的变化,如晚白垩世时全球大洋无冰,温度大大高于今日,早渐新世开妈形成冰冷的南极底部水,促使大洋的热结构产生相应的变化;也查明了大洋的碳酸盐补偿深度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变化及各  相似文献   

4.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在近5年来取得迅速发展。从1994年的中德合作太阳号SO-95航次到1999年的ODP184航次,南海已经成为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新热点。在地层学方面,南沙海区首次建起中国海第一个更新世深海地层序列,使用了包括4类微体化石的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和碳酸盐地层学的依据;至于最近4万年来的记录,东沙附近站位的时间分辨率精度已超过20a。文章还综述了海水表层温度等古海洋学参数测定,深海沉积中古气候,特别是古季风演变记录,以及深海沉积作用和突变事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大洋钻探计划的长期规划(1989-2002)1概述大洋钻探计划(OceanDrillingProgram)建立在它的前身——深海钻探计划(DSDP)成功的基础上。自从1985年1月开始第一口钻井以来,为逐渐全面地认识全球性过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  相似文献   

6.
南极和北极海域的深海钻探(DSDP)和大洋钻探(ODP)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为人类研究过去全球变化打开了新的视野。它们揭示了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新近纪的古海洋学和古气候的演化历史,发现了早更新世"41ka世界"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以及冰期表层水温与深层水的耦合颤动,说明冰期旋回中冰消期气候的不稳定性。检验了新近纪环南极洋流的形成历史,并揭示了南极新生代的气候变冷和冰盖的演变历史,以及证实了南大洋温度变化领先于全球冰量的变化。2004年北极罗蒙诺索脊的综合大洋钻探(IODP)将宣告科学探索时代的到来,其研究将重建北冰洋新生代环境变化和气候的演变历史,展示北冰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慧  李亚萍  王学明 《中国地质》2018,45(3):638-639
正1968年由美国等多个国家启动的深海钻探计划及后续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和正在实施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是地球科学领域内迄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历时最久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我国于1998年加入该计划。40多年来,科学大洋钻探在全球各大洋共完成钻井3000余口,累积取芯超过40万m。研究成果验证了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创立了古海洋学,揭示了气候演变的规律,发现了海底"深部生物圈"和"可燃  相似文献   

8.
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实施以来促进了地层学的发展。通过对大洋沉积物的研究,利用生物属,种的始,末现面事件建立起了晚中生代-新生代高精度的钙质超微化石,有孔虫,放射虫以及沟鞭藻的化石带,综合利用这些基准面事件,可使地层划分精度达10万年以内。使用液压活塞取心技术,建立起了完整,连续的中,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加之放射性年龄的测定,确定了数百个生物属,种始,末现面的绝对年龄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现代海洋学和古海洋学的最新理论,通过对中奥陶统沉积特征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认为中奥陶统的灰岩/泥岩交互沉积韵律层段是在风暴流和深海-半深海洋流的作用下形成的.中奥陶统主要为半深水陆棚沉积环境,并对其沉积相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5):329-330
“国际古海洋学大会”是国际古海洋学界每3年一届的学术交流大会,代表国际古海洋学界的最高学术水平。该会议自开始举办以来,除第7届(2001年)在日本举办以外,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举行。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古海洋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国内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洋钻探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科学大洋钻探的发展历程。深海钻探计划(DSDP)革命性地改变了地球科学家们对地球动力作用的认识。DSDP的后继者,即大洋钻探计划(ODP)正在全球各大洋收集有关这些作用在几万至几十万年时间尺度上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并已在与全球气候有关的下述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幅度、速度及原因,按轨道调谐的新生代(10Ma前以来)地质年代表,高纬度地区冰盖形成及演化历史,造山运动与长期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气体水合物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制约关系。DSDP和ODP的成就使地球科学家们相信,在全球年轻的大洋底实施钻探以取得连续的沉积记录和录井记录,是研究过去全球气候的长期、短期变化的有效而重要的手段,并将给未来全球变化的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深海钻探揭示的古新世-析世界线许多全球性变化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普遍关注。这些变化表现在岩性,粘土矿物组合,大陆植物群,大陆哺乳动物,钙质超微化石,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大气环流强度,海洋环流模式,海平面等方面,通过对古新世-始新世地层沉积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古海洋学的研究,确认古新世-始新世地层界线是全球构造事件的结果,表现为全球板块边界重组,扩张中心和转换断层模式改变,海底热液活动呈一至二个  相似文献   

13.
古代深海沉积体系遗迹化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海泛指由半深海斜坡(200~2000m水深)至深海(2000~6000m水深)的广阔海域,充填于其中的古代沉积记录由于缺乏原地的实体化石和其它指相标志,使其对沉积环境的恢复和古地理重建产生了困难。古代深海沉积中极丰富的遗迹化石可为阐明古生态环境寻找...  相似文献   

14.
古新世-始新世界线的全球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海钻探揭示的古新世-始新世界线许多全球性变化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普遍关注。这些变化表现在岩性、粘土矿物组合、大陆植物群、大陆哺乳动物、钙质超微化石、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大气环流强度、海洋环流模式、海平面等方面。通过对古新世-始新世地层沉积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古海洋学的研究,确认古新世-始新世地层界线是全球构造事件的结果,表现为全球板块边界重组、扩张中心和转换断层模式改变、海底热液活动是一至二个数量级加强。  相似文献   

15.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8):F0003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是一项通过研究海底沉积物和岩石来探究地球历史和结构的国际研究计划,该计划以其前身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为基础,使用多种钻探平台(包括:立管钻探、非立管钻探、特定任务钻探平台)实现其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后记     
我国的第四纪科学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深海第四纪的地层学和古海洋学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第四纪古海洋学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里凝聚了海峡两岸和现正在海外工作的我国科学家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本刊也曾多次发表有关的论文,而此次选择本世纪...  相似文献   

17.
深海钻探与大洋钻探发现的许多古海洋事件和古环境变化,控制着海洋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并为研究海底成矿作用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大洋钻探及其他有关研究已经证明,南极底层水和上升流的发育,硅质生物的高生产力,以及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与上新世的沉积间断,都有利于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磷灰石的形成。因此,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对于海洋成矿理论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大洋钻探与深海热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DSDP/ODP的26年钻探中,有近20个航次钻遇到的热液作用踪迹或热液产物。强调了深海热液作用作为研究海底扩张,地幔物质上涌,新生洋壳生成及火山活动所构成的地壳演化过程,已经成了大洋钻探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并由此在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上,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寻求深海碳酸盐沉积含量的物理标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黄维  刘志飞等 《地球科学》2003,28(2):157-162
运用岩心物理性质求取深海碳酸盐沉积的相对含量,是古海洋学研究中一种“多块好省”的办法,在低分辨率研究中取得成功,但在较高分辨率的研究中精度问题十分突出。采用大洋钻探(ODP)184航次船上颜色反射率和磁化率数据,结合实验室碳酸盐化学分析实测结果,运用最小二乘法等数理分析方法,分别建立颜色反射率和磁化率与碳酸盐含量之间的拟合方程,估算碳酸盐含量。结果表明,根据颜色反射率蓝色光波段值及其平方作为控制变量来拟合的碳酸盐含量,同实测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误差较小;但是,用磁化率推算的碳酸盐含量同实测值比较则误差相当大。用岩心物理性质推测的拟合方程是在开展一定量实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不同站位的这种拟合关系不能套用,只有当其他影响成分含量相当稳定或有规律变化时,运用岩心物理性质求取深海碳酸盐沉积含量的方法才具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金振民教授当选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科学顾问组委员中国地质大学金振民教授于1996年5月28日当选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nternationalContinentalDrilingProgram,ICDP)科学顾问组委员(SAG).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