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干旱半干旱区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可是,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从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模式。在调控社会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抑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力,使该区农业生态环  相似文献   

2.
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促进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查清该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迫切需要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区域地球化学方法为主体,结合土壤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该区的区域农业、城市、主要名特优产区、主要地方病流行区等地域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进行评价;建立鲁西北覆盖区多层次生态地球化学信息系统,为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区域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质量、新的环境污染、京津冀协调发展几个重要问题,从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生态环境保护、防(避)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方面,论述了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需求,结合国家的意志和河北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探讨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汤洁  林年丰 《世界地质》1999,18(2):89-94
乾安县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县之一。近30年来,由于人口剧增,人为对农业资源的过量开发,导致干旱缺水,耕地碱化、贫瘠化和沙化,地氟病也十分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农业生态环境地质的理论为基础,以系统论为指导,将该区的地质地貌作为一个大系统,该系统由水资源环境、土地资源环境、生物资源环境和农业社会环境4个子系统组成。进而,建立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权重分析法和综  相似文献   

5.
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对当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危害,因此如何开展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当地政府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西吉县城郊乡和马建乡是干旱-半干旱黄土梁峁区典型代表地区,部分地区已经失去了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态恢复和发展的可能性,因而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生态建设模式,针对性的增加外部投入,进行生态重建。本文在对西吉县城郊乡和马建乡开展生态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宁夏南部干旱-半干旱黄土梁峁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依据该区地质、地貌、气候、植被条件,初步总结了该地区适宜的生态建设模式,即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经济林园艺化管理的农果复合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草灌(木)和畜牧业林木型生态农业模式,林草、林灌(木)和草灌(木)相互结合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大柳塔地区大规模煤炭资源开发诱发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效应,进行了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表明,大柳塔煤矿区地面塌陷影响面积达47.12~53.36 km2,范围大,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轻。煤矿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尤为严重。20年来大柳塔地区及主要采煤塌陷区土地沙漠化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主要河流受到了硫化物、氟化物、总磷的普遍污染,河流底泥受到了重金属元素较严重的累积污染,土壤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但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污染不容忽视。神东公司实施生态功能圈建设、煤矸石堆场复垦、露天矿复垦、矿井水综合利用等措施,明显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探索出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地质环境的新模式。依据该区煤炭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统筹规划,提出制定生态环境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矿山公园、加强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首都周边的燕山—太行山区是我国著名的矿集区,矿业活动是该区最主要的人类工程活动和生产活动,遗留下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造成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内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生态涵养功能退化,同时也是下游京津冀主体功能区大气污染、水土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是影响京津冀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隐患。本文在充分研究京津冀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精细化调查,编制首都周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首都周边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工程,拓展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京津冀地质环境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8.
通过历时两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阐述安宁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开发与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对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了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区划及其开发模式分析,最后提出了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影响了镜泊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制定了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采用AHP方法求出了各项环境因子的权重,并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刚刚达到合格级别,因此需要采取生态环境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与综合性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本文探讨“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基本概念,从环境地质学的观点出发,把地质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非生物系统,在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双重影响下,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生态地质环境系统。作者建议把传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等内容,概括的通称为生态环境地质,并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作为国家基础性工作之一,列入国土资源大调查的计划。  相似文献   

11.
生态地质环境从生态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发展而来,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与环境类承载力结合形成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表征环境能够承受的人类活动阈限。国内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分为2000年以前的准备阶段、2000-2010年探索前进阶段、2011年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实施和重大生态地质环境事件影响了承载力的研究方向。生态地质环境子系统和系统的承载力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较多、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次之、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研究相对较少,系统承载力研究处于不断整合之中。已有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耦合机制、模拟预测模型集成和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响应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应坚持系统观,统合子系统和系统两个尺度,从拓展学科纵深关联、深化多维耦合机制、发展集成模拟预测模型、面向国家与社会需求等方面将研究推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调查,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在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质环境与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了生态环境演化的动态演变分析,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典型地段进行深入剖析,充分揭示了人类活动-生态系统-地质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初步建立了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概念模型。为改善、恢复和保护生态地质环境,实现人与生态地质环境的协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地震震区主要位于川西高山峡谷区,本身就较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受到重创。而生态地质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正确评价生态地质环境的质量及其对生态景观格局的效应,是制定和规划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从以往研究来看,借助于遥感与GIS技术对高山峡谷山区生态地质环境及生态景观格局时空效应进行全面而定量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应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和航空图像进行地震灾区前后对比分析的尚未见到。 本文以汶川县桃关地区为例,应用遥感与GIS技术,探讨了生态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方法和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思路,基于高精度卫片/航片以及震后地形图等资料,提取了桃关地区景观时空分布信息和生态地质环境因子,分析了生态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效应,并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对生态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运算,得到地震前后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等级图及受损区域分布图。最后。从生态地质环境和生态景观两方面准确地对震区地质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估,为山区居民经济发展和居住地址的合理规划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布局和新要求下,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更加紧密的成为地质勘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综合考虑青海省生态环境、地质背景和赋煤特征,按照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生态功能、土壤类型、水系分布、冻土分布、生态自修复能力、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问题)、地质勘查和矿山生产活动强度等因素的明显差异划分出5大生态地质勘查区及相应的13个含煤盆地生态地质勘查分区。通过生态地质勘查分区的划分和其生态地质环境特点的总结认识,进而为今后地质勘查工作的生态文明开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于此同时产生的生态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及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对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经济区生态地质环境的普遍情况,分层次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把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子系统,它们分别是:地质环境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环境子系统。并且根据宁夏沿黄经济区的特点,从正负两个方面对3个系统内的各个指标进行阐述,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打分。然后,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叠加技术,对宁夏沿黄经济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分级。此区域共分为三级:第一级为适宜建设区,第二级为适度控制建设区,第三级为中度控制建设区。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盐渍化改良与竖井排灌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塔里木流域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流域,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本文在系统分析土壤盐渍化的控制因素的基础上,论述了竖井排灌的作用和综合效应,并提出土壤改良的最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生态地质(学)是研究生态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通过“承德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区、基于地质建造的生态地质调查思路和技术方法框架。按照全域背景(基准)调查—重点小流域调查—生态关键带解剖3个层次开展工作,逐步深化对承德市生态地质特征和作用规律的认知。通过全域1:25万地质建造分析与编(填)图,查明生态地质背景,划分生态地质单元,快速筛选生态资源优势区和生态环境问题区;针对筛选出的生态资源优势区和生态环境问题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重点区1:5万调查,以查明优势资源特征,评价生态环境风险;开展重要地质建造典型生态关键带1:1万调查与研究,揭示生态地质系统三维结构特征和相互作用机理,为综合监测和生态系统演变趋势预测提供依据。构建了生态地质调查“需求—调查—转化”体系框架,依据生态地质调查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相应的地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昭通市未来城市建设层的适宜性和发展方向应该受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 3个方面因素的控制 ,它们决定了城市建设层的功能的需求。通过影响昭通市建设层的自然环境状况、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和在建或将建的几个重大工程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 ,对昭通市城市建设层的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划分了城市建设层的适宜区和功能区区划。文章认为 :(1)昭通市所处的地质、地理环境是相对脆弱的 ,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与地质、地理环境的优化已经具有很大的不协调性。 (2 )原来的昭通市城市发展规划中把未来城市发展定位为以褐煤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和经济风险。 (3)昭通市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表明本区经济结构正处于重大调整阶段。促使城市发展调整的动力 ,有经济发展的本身需求动力 ,也有外部机遇的刺激 (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 )。本区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后者。但是重大工程的实施 ,必将带来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文章综合研究认为 ,现阶段褐煤的大规模开发策略是不可取的 ,水利、交通等的发展才是首要选择。 (4 )昭通市将来的发展更可能是以高效农业为基础 ,利用其区域中心城市、物资集散地、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廉价的劳动力 ,充分发展运输、资讯、商业、娱乐、休闲等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以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基础数据为契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的方式,提出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指标体系,最终划定本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定性的基础上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定量化分析长江源头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变化,得出影响本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为动植物环境的改变,进而揭示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发展的未来趋势,为今后研究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及其合理发展做出了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西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以云南、贵州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进一步恶化。对西南地区做出客观公正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可对该地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依据。本文以云南、贵州为例,根据云贵两省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导致两省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恶化的主要因素——地质、气候、经济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最后再根据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为缓解云贵两省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的进一步恶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