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粒陨石常用来代表未分异的原始地球的组成成分。但是,Nb、Ta作为难熔亲石元素,在各硅酸盐地球储库中(地壳、洋中脊玄武岩、亏损的洋中脊玄武岩地幔等)的Nb/Ta值却显著低于球粒陨石的Nb/Ta值(<19.9)。这可能指示在下地幔深部有未被发现的高Nb/Ta源区,或者Nb在核、幔分异时进入地核。目前学界对"Nb悖论"成因仍存在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ICP-MS分析方法研究烂泥塘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床中黄铜矿铂族元素(PGE),结果显示黄铜矿的∑PGE较低,其值为5.46×10-9~19.0×10-9。原始地幔标准化PGE配分模式呈Ru、Pd相对于Ir、Pt富集的趋势。Pd/Ir、Ru/Ir、Pt/Ru、Pd/Pt比值分别变化在2.35~21.9、15.6~42.3、0.02~0.20和4.83~21.8之间。除Pt/Ru比值低于原始地幔外,其他比值均高于原始地幔,这表明黄铜矿的Ir、Ru、Pt和Pd之间发生了分异。黄铜矿中相对高的Ru和Pd含量可能是热液流体对早期矿化斑岩选择淋滤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ICP-MS分析方法研究烂泥塘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床中黄铜矿铂族元素(PGE),结果显示黄铜矿的∑PCE较低,其值为5.46×109~19.0×10-9.原始地幔标准化PGE配分模式呈Ru、Pd相对于Ir、Pt富集的趋势.Pd/Ir、Ru/Ir、Pt/Ru、Pd/Pt比值分别变化在2.35~21.9、15.6~42.3、0.02~0.20和4.83~21.8之间.除Pt/Ru比值低于原始地幔外,其他比值均高于原始地幔,这表明黄铜矿的Ir、Ru、Pt和Pd之间发生了分异.黄铜矿中相对高的Ru和Pd含量可能是热液流体对早期矿化斑岩选择淋滤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滇西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区黄铁矿和石英脉流体包裹体中R/Ra值主要为0.160 8~3.470 0,远高于地壳特征值,而整体略低于地幔特征值;20 Ne/22 Ne和21 Ne/22 Ne平均值分别为11.271 0和0.032 2,接近地幔同位素组成;40 Ar/36 Ar和38 Ar/36 Ar平均值分别为395.510 0和0.197 6,均高于大气比值,而低于MORB比值;与大气相比,128 Xe/130 Xe、129 Xe/130 Xe、131 Xe/130 Xe、132 Xe/130 Xe、134 Xe/130 Xe、136 Xe/130 Xe值均表现出过剩的特征;富硅成矿流体的δ30Si值为-2.4‰~-0.1‰,表现出几乎未经动力分馏的原始地幔流体性质,而富碱岩浆的δ30Si值为0.0‰~0.4‰,表现出历经强烈动力分馏的交代富集地幔流体性质。综合研究表明:滇西地区硅同位素组成与包裹体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在显示含矿流体的幔源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地壳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分异产物,即富碱岩浆和与之伴随的富硅成矿流体,二者携带成矿物质沿断裂进入地壳,伴随富硅成矿流体在富碱岩浆的成岩过程中对富碱斑岩与地层岩石的交代蚀变,从而引发壳幔物质叠加混染。正是这种流体作用构成了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多金属成矿的内在统一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贵州中西部郑家洞、石将军洞和织金洞三个洞穴中水样和碳酸钙沉积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得出洞穴水Mg /Sr 比平均值分别为1 278± 411、1 155± 207、14. 0± 2. 7。安顺洞穴的水样富Mg 贫Sr,与织金洞的相反,一方面可能与围岩组成的差别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洞穴地表的植被和土壤覆盖有关。碳酸钙样品中的微量元素比值反映了洞穴水的比值,而后者受围岩和地表条件的影响。因此,以Mg /Sr或Mg /Ca 比值来反映温度的变化,必须详细了解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作用。通过织金洞洞穴水和现代碳酸钙沉积物中Sr /Ca比值,计算出K Sr值为0. 04~ 0. 134,平均值为0. 073± 0. 035; KMg平均值为0. 021± 0. 010。这些结果可为今后利用石笋Mg /Sr 比值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密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岩成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赋存于橄榄岩、苏长岩、辉长岩和闪长岩组成的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中,赋矿岩体包含至少4套岩石组合。不同类型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指示,该矿床明显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和Cr元素,富集Sr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a/Yb)N=1.08~2.70,δEu=0.50~2.57;含矿岩石Cu/Pd比值和Ti/Pd比值大于原始地幔值,表明不同类型岩石是高镁玄武质岩浆在深部分异结晶演化的产物。根据橄榄石和全岩化学组成可估算出母岩浆MgO含量约为12%。成矿岩浆深部演化过程中,富硅的地壳混染组分和外来流体的加入可能促成了岩浆中的硫饱和;深部熔离的不混溶硫化物珠滴被上升岩浆携带,富集在橄榄岩和苏长岩的底部。  相似文献   

7.
江苏盘石山幔源橄榄岩包体成因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主要元素、微量元素,若干矿物相主要元素和单斜辉石微量元素测定认为:盘石山幔源橄榄岩包体是由接近原始地幔源区的地幔经不同比例部分熔融后的残余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组成,基本未受其它过程干扰。由主要元素和MgO相关性的回归方程,根据二元混合规律估算了原始熔体的组成范围。计算了包体的平衡温度,认为较亏损的方辉橄榄岩可能位于弱亏损的二辉橄榄岩之上,全岩和单斜辉石中不相容元素含量有可能作为地幔部分熔融和  相似文献   

8.
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在过去的30年里,尤其是在发现海底热液活动以来,对海隆内部玄武岩进行过大量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洋中脊玄武岩地幔源区组成具有不一致性,并且即使在很小的区域范围玄武岩的同位素组成也表现具有差异性(Allègre和Condomines,1982;Niu,2002;Rudge等,2005;Anderson,2006).而一般地球化学家不倾向于利用微量元素限定地幔源区的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O'Hara,2002),这是由于微量元素在岩浆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①地幔熔融程度,地幔熔融程度对不相容微量元素在熔体相中的富集程度影响很大,不同微量元素的相容性的差异性更增加了对地幔源区组成的不确定性;②参与部分熔融的地幔源区矿物组成的不确定性,在尖晶石一二辉橄榄岩源区微量元素的富集主要受控于单斜辉石的熔融程度;③地幔熔融的形式,分离部分熔融将比批式熔融对地幔不相容微量的亏损程度影响更大;④原始岩浆在迁移上升过程中受到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岩浆混合及与围岩混染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仁布蛇绿构造混杂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之最东部,其间混杂伴生有大量较为新鲜的辉绿岩构造岩块。为了确定辉绿岩的构造属性,探讨其成因,对该辉绿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SiO2偏低,全碱含量高,Ti和P含量也较高,相对贫Ca,Mg#平均55,属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高,L(a Y/bN)=9.30~10.9,为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分布模式,无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明显富集,微量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随元素不相容性降低,其原始地幔标准化值逐渐降低;辉绿岩和另一套与其同源的玄武岩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Nεd(t)平均为5.4,显示亏损地幔D(M)向富集地幔Ⅱ(EMⅡ)的演化趋势;显然具有典型的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辉绿岩的主元素和相容元素C(r、Co和Ni等)较均一,仅显示轻度结晶分异,不活泼的不相容元素(Th、Ta、Nb、H f、Zr、Ti、Y和REE等)、特征微量元素比值以及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辉绿岩几乎没有遭受地壳混染,可能源于地幔柱尾部的含石榴子石和尖晶石的橄榄岩相软流圈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并类似于Kerguelen洋岛碱性玄武岩。认为该洋岛碱性辉绿岩代表了藏南特提斯洋内热点的产物,成因上与印度洋90E°洋隆洋岛链可能类似,暗示印度洋可能继承了特提斯洋的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10.
古元古代晚期至中元古代早期,西南康滇地区发生过一次强烈的构造、岩浆及成矿事件,即昆阳裂谷,以广泛出露1.8~1.5 Ga基性岩浆岩及铁铜矿床为重要标志。文章报道了滇中武定地区左所辉绿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Pb同位素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对昆阳裂谷期的岩石圈演化、壳幔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左所辉绿岩相对富碱(w(Na_2O+K_2O)平均为3.55%),低w(Si O_2),较高的w(Ti O_2)(均值为3.30%)、w(P_2O_5)(平均值0.35%),Ca O/Ti O_2比值(平均值为2.4)及Al_2O_3/Ti O_2比值(平均值为3.4)低,具有典型地幔热柱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左所辉绿岩微量元素中相对富集大离子半径元素,高场强元素弱亏损,稀土元素中出现弱的Eu负异常,反映了斜长石的轻度结晶分异。辉绿岩具有较高的铂族元素含量,PPGE和IPGE明显分异,PGE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呈较明显的左陡倾型。辉绿岩的Cu/Pd比值均低于原始地幔值,表明原始岩浆S不饱和,亦未发生硫化物的熔离过程,较高的PGE含量可能与初始岩浆本身的S含量较高有关。高的Pd/Ir比值可能与IPGE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更倾向于残留相以及岩浆演化早期铬铁矿和橄榄石的结晶分异有关。低程度的地幔部分熔融、Pb同位素特征暗示左所地区辉绿岩的形成过程:陆内裂谷环境下,富硫的原始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较少下地壳物质的混染,侵位至浅表并较快冷却,形成辉绿岩。  相似文献   

11.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辉长岩群地球化学与Sm—Nd同位素定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辉长岩群与矿床在时空分布上紧密相关,表明辉长岩群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对重新认识矿床成因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辉长岩群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m-Nd同位素,探讨了辉长岩的成因.结果表明,拉拉地区辉长岩群形成于850 Ma板内裂谷环境,为碱性玄武岩,具有较平坦的REE分布型式和"驼峰"状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较低的原始地幔标准化Th/Nb 值,以及较高的εNd(t)值(0.8~4.1),HFSE比值成分点均落入洋岛玄武岩(OIB)范围,与本区同期地幔柱成因的大陆玄武岩特征相似,说明辉长岩的形成可能是扬子地台西缘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岩浆事件,与矿床之间很可能有紧密的热动力学联系.  相似文献   

12.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的Sr、Nd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泛分布于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空密切共生煌斑岩,与原始地幔现代值相比具有相对高87Sr/86Sr比值(0.70644-0.70895)和低143Nd/144Nd比值(0.512436-0.512524)。对比分析及有关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本区煌斑岩具有上述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可能不是“基性岩浆陆壳混染”的产物,而是交代异常地幔部分熔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Ⅱ):早期地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地球(early Earth)是指冥古宙(或称dark ages,黑暗时代)的地球,也称为"Hadean Earth",即是45.6亿年至40亿年的地球。早期地球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是诸多地质、地球化学理论或模型必须面对的基本科学问题。本文系统综合了与早期地球相关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近10年来的进展,以建立地质理论的各种大地质现象起源为主线,包括原始地核、原始地壳、地幔对流、岩石圈、地幔不均一性、陆壳和洋壳、水及大气圈和海洋、板块构造、早期生命等起源问题。这些都是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也与地球物质起源相关的宇宙起源、元素起源密切相关。原始地核出现最早,在原始地球形成之初的几个百万年内就形成了,4 450 Ma地球发生了最后一次全球整体的大规模熔融事件,地球的原始地幔和原始地核再次均一化,原始地核可能消失;4 450 Ma之后的地核大小与现今的地核大小基本一致,只是液态外核在不断冷却缩小,而固态内核在不断增大;从锆石年龄得出最早地壳大于4 408Ma,而从Sm-Nd体系获得的最早地壳年龄为4 470 Ma,比后期地核形成要早。总之,原始地壳从原始地幔中分离出来的时间大体为44.5亿年。一些最老的锆石中Nd、Hf的地球化学特征也证明原始地幔分异发生在43亿年前。岩浆抽吸后的原始地幔上部经冷却,原则上可能构成原始地壳下部的原始岩石圈地幔,从而开始出现上地幔和下地幔的分异演化。但是,地球40亿年前的原始岩石圈没有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之分。对地幔对流循环起源有3种认识,最可能产生于44.5亿年前的偶然撞击事件。地幔不均一性起源可能与地幔对流循环有关,可用地幔柱理论或地幔翻转过程给予解释,且早于板块构造体制起源,板块构造增强了其不均一性。水、大气圈和海洋的起源早于陆壳和洋壳的分异。最早的水最可靠的直接证据来自发现的最老锆石的氧同位素,表明水在40亿年前就在原始地球表面稳定存在。但是,地球最早的矿物记录残存在西澳伊尔岗克拉通中(Mt.Narryer和Jack Hills地区),为一颗44亿年的锆石。这颗最早的锆石也意味着最早的硅铝壳(陆壳)应当在44亿年前就出现了。陆壳记录远远早于板块构造在地球上运行的可靠记录,因而早期陆壳起源机制很可能是独立于板块构造体制之外的前板块构造体制制约,触发式拆沉驱动的构造-岩浆过程和3个世代的岩浆分异过程最终导致大规模TTG(陆壳)爆发式形成。水是生命起源的必备条件,因此地球生命起源时间晚于4.0Ga,化石确证生命至少起源于3.7Ga前,且生命最可能出现在海洋中的热液喷口。总之,本文概要介绍了诸多地球科学成就的菁华和前沿,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与早期地球组成、结构、演化及动力学过程相关的不同学科前沿的最新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泽当地幔橄榄岩中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总体呈现高 CaO、Mg O、Al2O3和低 Cr2O3、Na2O、Ni O 的特征,从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到纯橄岩,单斜辉石的 Mg#值( [100w(Mg)/w(Mg+Fe)],68.0~97.4)和 Cr2O3含量升高,Al2O3含量降低。单斜辉石的元素双变量图解显示,二辉橄榄岩处于低程度部分熔融的深海地幔橄榄岩区域,纯橄岩位于高程度部分熔融的弧前地幔橄榄岩区域,暗示泽当地幔橄榄岩可能经历了从大洋中脊(MORB)到洋内俯冲(SSZ)的两期构造过程。泽当地幔橄榄岩中单斜辉石的 Ca/Al 比值介于 4.80~58.69,其中二辉橄榄岩为 4.80~28.42,方辉橄榄岩为 19.12~44.83,纯橄岩为 25.07~58.69,指示可能经历了碳酸盐熔体的交代改造。矿物微区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泽当地幔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具有高...  相似文献   

15.
大别造山带南坡晚白垩世玄武岩源区地幔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别造山带南坡中生代断陷盆地中出露大量晚白垩世碱性玄武岩类。因岩浆受结晶分异和陆壳混染影响微弱,其成分基本可代表本区原生玄武岩浆。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本区玄武岩具有地壳富集组分Pb、K、Rb、Ba等的正异常和Nb、P、Hf等高场强元素的负异常。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玄武岩浆来自亏损地幔(DM)和富集地幔(EM+EM)混合源区。玄武岩源区地幔中Pb的富集和Nb、P、Hf等的亏损基本可由中国东部亏损地幔与榴辉岩的混合获得,由此揭示富集地幔端元组成特征可能与晚白垩世前造山带根部榴辉岩拆沉并参与地幔再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在幔源矿物与热液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是造成地幔不均一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认识地球演化、元素的分异和板块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热液的组成、矿物的结构、温度、压力以及氧逸度都与分配系数密切相关。不同微量元素在相同矿物或热液中的分配系数存在差别,而相同的元素在不同矿物中的分配系数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变化,这是研究微量元素分异和不同地幔端员形成的理论基础。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热液的组成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很大,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热液组成的影响逐渐减弱,而矿物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大。由于分配系数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因此在考虑地球深部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分异时需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7.
邵济安  张聪  路凤香 《地学前缘》2013,20(3):170-179
内蒙古宁城地区发现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捕虏体,其寄主岩为早中生代堆晶成因的辉石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在矿物组成和Sr、Nd、Pb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区别于寄主辉石岩,具有地幔岩特征。相对原始地幔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具有Fe高,Mg、Al低,富集K、Na、Ca、LREE和Rb、Sr、Ba、Th等不相容元素的特征,据此可以认为捕虏体来源于交代的富集地幔。对熔/流体交代反应形成的结构及其交代矿物金云母、韭闪石、白云石、方解石的进一步研究,揭示富K、Al、Ca、LREE和不相容元素的硅酸质和碳酸质熔/流体的交代作用致使地幔岩向不断饱满和富集的趋势演化,导致地幔岩Mg#值、Fo值的降低,Al和其他不相容元素的增高。单斜辉石环带原位微量元素测定也证实交代作用的存在。剪切结构的发育可能与软流圈底辟体上涌引发的塑性流变有关。联系华北古老岩石圈地幔多次的地质事件,笔者认为,早中生代地幔的特征与华北克拉通长期以来自身的深部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四川攀枝花地区出露有新元古代苦橄质岩脉。本文研究表明这些苦橄质岩脉的铂族元素(PGE)含量较高(19.7~29.0 ng/g),原始地幔标准化后的PGE分布模式呈Pt-Pd富集型,Pd/Ir值(5.64~11.33)与高镁玄武岩和科马提岩相似。同时,这些岩石显示在形成过程中没有经历硫化物和PGE合金矿物的熔离,其原始岩浆起源于地幔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可能与地幔柱的影响有关。通过扣除铬尖晶石和橄榄石结晶分异对PGE造成的影响,得到原始岩浆的PGE组成特征为Ir、Ru、Rh相对于Pt、Pd明显亏损,在源区已无硫化物存在的条件下,这很可能是由于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有IPGE合金矿物残留在地幔源区。攀枝花地区苦橄质岩脉可能与该地区冷水箐Cu-Ni硫化物矿床具有相似的原始岩浆组成。  相似文献   

19.
秦祁交接部位天水新阳镇细尾子沟新发现一套镁铁—超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主要由蛇纹石化橄辉岩和透辉石岩组成,岩石具有低Si O2含量、高Mg O含量、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含量相当的特点。镁铁质岩主要由变辉长岩和变辉长闪长岩组成,岩石具有堆晶岩的特点,具有低Si O2和Ti O2含量、高Mg O含量和Mg#值,具有较低的Ti/V比值(20±)、较高的稀土元素丰度和HREE较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镁铁质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其岩浆源区是受地壳物质交代改造过的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具有E-MORB的特征。综合构造环境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细尾子沟镁铁—超镁铁质岩为较典型的岛弧SSZ型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细尾子沟岛弧SSZ型蛇绿岩形成于晚奥陶世晚期(443.6±1.8Ma)。细尾子沟岛弧SSZ型蛇绿岩的形成与"天水—武山"古洋盆自南向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表明秦祁交接部位早古生代构造格局是一个完整的洋—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20.
邵济安  张聪  路凤香 《地学前缘》2013,20(3):170-179
内蒙古宁城地区发现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捕虏体,其寄主岩为早中生代堆晶成因的辉石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在矿物组成和Sr、Nd、Pb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区别于寄主辉石岩,具有地幔岩特征。相对原始地幔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具有Fe高,Mg、Al低,富集K、Na、Ca、LREE和Rb、Sr、Ba、Th等不相容元素的特征,据此可以认为捕虏体来源于交代的富集地幔。对熔/流体交代反应形成的结构及其交代矿物金云母、韭闪石、白云石、方解石的进一步研究,揭示富K、Al、Ca、LREE和不相容元素的硅酸质和碳酸质熔/流体的交代作用致使地幔岩向不断饱满和富集的趋势演化,导致地幔岩Mg#值、Fo值的降低,Al和其他不相容元素的增高。单斜辉石环带原位微量元素测定也证实交代作用的存在。剪切结构的发育可能与软流圈底辟体上涌引发的塑性流变有关。联系华北古老岩石圈地幔多次的地质事件,笔者认为,早中生代地幔的特征与华北克拉通长期以来自身的深部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