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择沂河汤头—刘道口段作为研究河段。在船流街—解家庄断面进行了电测法物探和钻探工作。搜集了柳杭橡胶坝、解放路沂河大桥、陶然路沂河大桥、罗程路沂河大桥等钻孔资料。根据物探、钻探结果及钻孔资料,绘制了船流街—解家庄、柳杭橡胶坝附近、解放路沂河大桥附近、陶然路沂河大桥附近及罗程路沂河大桥附近5个断面的沂河古河槽地质剖面示意图。在船流街、解家庄、柳杭、祊河大桥南岸及陶然路大桥附近沂河河槽等剖面采集了~(14)C及光释光(OSL)年代样品,样品分别在美国BETA实验室、北京大学AMS 14C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光释光实验室等进行了测试,获得了26个年代结果。结论认为,船流街附近约70 m以下、柳杭橡胶坝附近约69.53 m以下、解放路沂河大桥附近约55.09 m以下、陶然路沂河大桥附近约50.36 m以下、罗程路沂河大桥附近约56.35 m以下的河槽,为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的沂河古河槽,古河槽宽深比较大,河槽宽浅;沂河古河槽底部基岩岩性复杂,断裂带发育。由于断裂构造、岩性、支流汇入等,沂河古河槽在解放路沂河大桥、陶然路沂河大桥附近形成局部深切;末次冰期最盛期,沂河汤头—刘道口段属于辫状河。  相似文献   

2.
河流古流量的估算可以定量化研究流域的水文、气候变化特征。根据收集的多个地质钻孔资料恢复出长江南京段3个古河槽横断面,对古深槽沉积物样品进行14C与ESR年代测定以及沉积相的分析,判定-50~-90m的古深槽形成于末次冰期最盛期。根据古河床沉积物粒度,利用泥沙起动公式计算古河槽不同深处的垂线平均流速,然后利用垂线平均流速和垂线间的过水面积计算单宽流量,最后累加恢复末次冰期最盛期的平滩流量。其计算结果为10000~12000m3/s,与现在1月份多年平均流量相当。该时期的纵坡降为4×10-4~5×10-4,与现在长江上游屏山—宜宾段相当。  相似文献   

3.
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长江扬中段古河谷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光杰  张学勤  吴婷  闫克超  曹原 《冰川冻土》2015,37(6):1627-1633
选择长江扬中段古河谷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搜集整理了扬中—泰州长江大桥地质勘探钻孔28个, 根据钻孔资料, 绘制了长江古河谷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在其中2个钻孔采集了粒度样品、磁化率样品, 分别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BartingtonMS2磁化率仪进行了分析; 在4个钻孔采集了14C年代样品, 利用液体闪烁计数仪进行测定, 得出了27个年代数据.结果表明: 扬中地区长江古河谷约-61 m以上沉积为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沉积; 末次冰期最盛期、晚冰期早期(约12 000 a B.P.), 河流滞留沉积与溯源堆积形成了厚约24 m的河床相砂砾层; -23~-37 m为12 000 a B.P.-8 000 a B.P.时的河漫滩相沉积, 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及粉砂质黏土, 局部细砂; 8 000 a B.P.-4 000 a B.P.为河口湾环境, 形成河口湾-浅海沉积, 厚度为-17~-23 m, 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夹粉砂质黏土; -17 m以上为4 000年以来的河口坝、汊道河床沉积及三角洲形成以来的河床、河漫滩沉积.  相似文献   

4.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关-栖霞山段下切深度及沉积旋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光杰  张金宝 《冰川冻土》2011,33(2):431-435
选择长江下关-栖霞山段作为研究河段,搜集了南京长江大桥、四桥附近的76个钻孔资料.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绘制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四桥附近长江古河槽地质剖面.在拟建长江四桥附近的4个钻孔采集了沉积物样品,在-59.33 m深度上河床相沉积物的年代为(14 682±110)a BP,据此判断位于该沉积层下部的上一期沉积旋回应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四纪冰期数值年表初步划分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第四纪冰川冰期主要是根据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侵蚀-沉积地貌特征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差异划分的相对年代;80~90年代开始有放射性碳和地衣法的测年;90年代以后,采用热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年,获得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的一些数值年代,划分了5次冰期,其时代初步定为:小冰期Ⅲ(1871±20A.D.),小冰期Ⅱ(1777±20A.D.),小冰期Ⅰ(1528±20A.D.);新冰期Ⅲ(1550±70aB.P.,1580±60aB.P.),新冰期Ⅱ(2.8~2.5kaB.P.),新冰期Ⅰ(3.1kaB.P.);末次冰期Ⅳ(YD)(11.5~10.4kaB.P.),末次冰期Ⅲ(24~16kaB.P.),末次冰期Ⅱ(56~40kaB.P.),末次冰期Ⅰ(73~72kaB.P.);倒数第二冰期(相当于MIS6~10),Ⅲ阶段(154~136kaB.P.),Ⅱ阶段(277~266kaB.P.),Ⅰ阶段(333~316kaB.P.);倒数第三冰期(相当于MIS12~16),Ⅱ阶段(520~460kaB.P.),Ⅰ阶段(710~593kaB.P.)。未来的研究趋势是采用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代方法和光释光技术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对冰川地貌精细定年,分析第四纪冰川发育的空间差异和异时性机制。  相似文献   

6.
季风亚洲末次冰期的古冰川遗迹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吉均 《第四纪研究》1992,12(4):332-340
季风亚洲末次冰期可统一称为大理冰期,古冰川首次出现于东亚海岸山地,内陆高山高原则冰川规模缩小。早期大理冰期冰川规模大于晚期,是季风亚洲的特色。古雪线在亚洲东海岸形成向南弯曲的大槽,是大理冰期夏季风衰弱、海陆的干湿对比加剧以及东亚大槽南移的结果。53000—27000aB.P.之间为萨拉乌苏-卡尔金斯克大间冰段,气候冷暖多变,西伯利亚冻土融化,华北平原为喜冷云杉林占据,内陆湖水面普遍升高。构造运动对古冰川发育有明显影响。青藏高原大冰盖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笔者首次在塔县的老兵站、石头城和加油站等3处发现了古冰碛物,均呈残留冰碛台地分布,台地高程约为3 100m,表面可见大量正长岩漂砾。漂砾风化穴的主要类型为边墙形、蜂巢型和底穴型。在侵蚀切割该古冰碛物的砂砾层中,得到(62.07±2.44)ka的光释光年龄。同时与附近墓士塔格山和公格尔山古冰川的对比研究,表明该冰碛物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倒数第二次冰期,为塔县县城西侧斯顿古冰川向东冰进的产物。该冰碛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可将斯顿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划分为中更新世的倒数第二次冰期、晚更新世的末次冰期,以及全新世的新冰期和小冰期;进一步指示塔什库尔干断裂的左行走滑正断层性质;更新世,斯顿古冰川与墓士塔格冰川各自有明确的界线,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冰盖。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了太平洋(Site 806)、大西洋(Site 664)和加勒比海地区(Site 999)末次冰期最盛期和全新世钻孔顶部不同尺寸大小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500~600μm和300~355μm)和Globi-gerinoides ruber(300~355μm和250~300μm)的硼同位素组分变化,发现个体相对较小的有孔虫样品由于受到样品量以及样品前处理过程的影响,其硼同位素在末次冰期最盛期出现异常,浮游有孔虫硼同位素分析,尤其是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的硼同位素分析,适合用个体相对较大的有孔虫。末次冰期最盛期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溶解作用可能加强,其G.sacculifer的硼同位素偏低,但G.ruber的硼同位素不受溶解作用的影响,能够反映末次冰期海水pH值的变化。三个钻孔末次冰期最盛期G.ruber的硼同位素比全新世的硼同位素平均高(1.3±1.2)‰(2s.e.),与理论预测值1.6‰一致。  相似文献   

9.
末次冰期以来,乌鲁木齐河源气候变化幅度较小,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寒冷气候条件下。埋藏腐殖质土的存在说明末次冰期以来河源区的地层在加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地层的加积导致了共生多年冻土的形成。根据轻矿物学方面的证据及与前人工作的对比,认为末次冰期时乌鲁木齐河源区多年冻土下界的位置应在2100ma.s.l.附近,约比现代多年冻土的下界低900m。  相似文献   

10.
迭山西北部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 属西秦岭山脉的西段. 在海拔3 700 m以上保存有类型较为齐全的冰蚀地形(冰斗、刃脊、U形谷、悬谷、粒雪盆、鲸背岩与基岩磨光面等)与冰碛地形(侧碛垄与终碛垄). 采用野外考察、遥感影像解译与填图等方法对该区的冰川地貌分布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 基于研究区冰川地形分布与特征, 结合青藏高原现代的抬升速率、邻近山地冰川地形的年代学资料以及其他古环境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 该区的古冰川发育于末次冰期, 末次冰期最盛期是其最主要的形成期. 冰川最盛时面积约38 km2, 为具有暖底性质的冰帽冰川.  相似文献   

11.
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南宽谷段发现了一套湖相沉积地层,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为冰川阻江形成的堰塞湖沉积物。野外调查发现该套湖相地层在桑日县、乃东县、扎囊县等地均有出露,综合研究认为其为一个东起桑日县扎巴村、西至贡嘎机场附近的大型古堰塞湖泊,面积达700多km2。通过区域调查,该堰塞湖形成的湖相沉积地层在贡嘎县杰德秀镇出露最厚,厚10余m,主要由粉砂质黏土层、细砂层组成,水平纹层等湖相沉积特征明显,本研究称之为杰德秀古湖。杰德秀剖面顶部14C日历校正年龄为15 680~15 105 aBP,属于末次盛冰期。对比林芝古湖、格嘎古湖和松宗古湖等雅鲁藏布江下游堰塞湖的沉积物特征和形成时间,认为杰德秀古湖发育于末次盛冰期。沉积相特征和湖水库容量模拟分析表明,该堰塞湖发育时期,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南宽谷段并未完全封闭,为一个湖水面积巨大的过水湖或吞吐湖,类似于现代过水水库。桑日县扎巴村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分布有冰碛物,其与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南宽谷段的湖相沉积地层的时空关系指示杰德秀古湖与冰川阻塞河道有关,杰德秀古湖是由于冰川阻江形成的冰川堰塞湖。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说明,雅鲁藏布江现代水系形成以前,其中游不存在面积巨大的众多古湖泊,雅鲁藏布江也不是溯源侵蚀疏干多个古湖泊而形成的,在古湖泊形成之前,雅鲁藏布江已经贯通。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古湖泊是由于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或地震活动等原因造成河道堵塞形成的堰塞湖。  相似文献   

12.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冰川沉积光释光测年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乌鲁木齐河源地区是中国冰川遗迹保存最丰富、地貌最典型的区域之一,是根据冰川遗迹重建第四纪冰川历史的理想地区。大量的研究工作以及技术测年结果也使其成为试验冰川沉积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可行性的理想地点。共采集了6个冰碛及上覆黄土样品用于光释光测年。提取38~63 μm的石英颗粒,运用SAR-SGC法测试等效剂量。各种检验表明测试程序是适用的。通过地貌地层关系、重复样品、已有年代的对比等方法,检验该地冰川沉积OSL测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OSL年代结果与地貌地层新老关系非常吻合,与已有的其他测年技术的年代结果也具可比性,表明这些样品的OSL信号在沉积之前晒退较好,OSL年代是可信的。冰川观测站侧碛垄的OSL年代为14.8±1.2 ka;9号冰川支谷口附近冰碛的OSL年代为13.5±1.1 ka和17.2±1.3 ka;上望峰冰碛的OSL年代为20.1±1.6 ka。综合OSL年代结果与此前其他测年结果,这几套冰碛垄形成于深海氧同位素MIS 2阶段应该是比较统一的认识。上望峰冰碛上覆黄土的OSL年代(10.5±0.8 ka)也印证了该结论。OSL年代指示上望峰冰碛对应于末次冰期最盛期,冰川观测站和9号冰川支谷谷口冰碛对应于晚冰期。下望峰冰碛的OSL年代为36.3±2.8 ka,对应于MIS 3阶段。下望峰冰碛的形成时代,仍有待更多沉积学以及测年工作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3.
南京长江四桥附近长江古河谷沉积层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长江四桥附近地质钻孔资料,绘制长江古河谷地质剖面示意图。在3个钻孔采集了年代样品,10个钻孔采集了粒度样品。01号孔在-59.4m深度上河床相圆砾石层中沉积物样品有机质的14C年代为14682±110年,邻近钻孔在-33.1~-33.3m深度上粉细砂中有机质的14C年代为10822±240年。通过对典型钻孔沉积层序及沉积物颗粒级配的分析,得知古河谷充填了3期从粗到细的沉积旋回,约-65m以下深槽中的沉积旋回应是末次盛冰期沉积,约-65m~-35m的应是晚冰期沉积,约-35m以上是全新世以来的沉积。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地质力学学报》2019,25(5):877-888
文章回顾了1965年李四光先生追寻末次冰期对环境影响的讲话,以及40余年来在天津-河北沿海钻孔地层中、末次盛冰期下切河谷的发现过程。在源到汇过程中,起码自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已经是古黄河沉积区,多处发现的末次盛冰期下切河谷底板多位于30~32 m深度,低于全新统底板一般在20 m的深度;与长江口地区钻孔末次盛冰期下切河谷深62 m相比,研究区下切河谷规模不如前者,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大河口。末次盛冰期下切河谷最远地点,是距现代海岸约80 km的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县城北侧,即西汉黄河亚三角洲叶瓣顶部。众多钻孔见早全新世快速沉积,只能是黄河支流有这样充足的泥沙供给,在局部顶托了早全新世海侵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南通段古河谷典型钻孔及剖面沉积物颗粒、微体生物化石、14C测年等的分析,对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沉积地层进行了划分。该段古河谷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基本上反映了河床相—河漫滩相—浅海相—三角洲相的冰后期海侵沉积旋回。现代河床的底部,浅海相淤泥质亚黏土层已被侵蚀掉,沉积的是现代河床相砂层。  相似文献   

16.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长江上游古洪水记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上游三峡河段主要的古洪水记录有:1)三峡深槽的蚀积变化;2)长江阶地粗粒沉积;3)长江的泛滥沉积;4)长江的古洪水平流沉积。不同时间跨度不同类型古洪水记录的精度有较大的差别。古洪水记录显示,晚更新世晚期的40~30kaB.P.,长江上游大洪水比30kaB.P.以来的长江上游大洪水大得多;全新世以来,以3983aB.P.前后的大洪水为相对最大;公元1870年大洪水为3000aB.P.以来最大洪水;近百年来的实测洪水以公元1981年洪水为最大。  相似文献   

17.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长江上游古洪水记录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上游三峡河段主要的古洪水记录有:1)三峡深槽的蚀积变化;2)长江阶地粗粒沉积;3)长江的泛滥沉积;4)长江的古洪水平流沉积。不同时间跨度不同类型古洪水记录的精度有较大的差别。古洪水记录显示,晚更新世晚期的40~30kaB.P.,长江上游大洪水比30kaB.P.以来的长江上游大洪水大得多;全新世以来,以3983aB.P.前后的大洪水为相对最大;公元1870年大洪水为3000aB.P.以来最大洪水;近百年来的实测洪水以公元1981年洪水为最大。  相似文献   

18.
The platforms on both sides of the Malangou River (a lateral ditch of the Qingshui River that is a tributary of the Yongding River) where Malan Village in Zhaitang Town of Mentougou District of Beijing is located are the place of China's typical section of the Quaternary Malan loess.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in the eastern suburbs of Beijing City, the authors not only clarified 5 grades of terraces on the Pinggu piedmont plain, but also found a clayey silt section mixed with a small amount of alluvial-diluvial gravel layers at a height of 15-25 m above the river level near a Fishpond in Xinli Village of Nandule Town. Results of the study of grain size of the section document that the loess mostly is silty soil (0.05--0.005 mm), and that the grain size probability cumulative curves of the section are dominated by single-peak, coarse-grained segment I and coarse-grained segment II types, reflecting that its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is similar to eolian phas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heavy minerals from the section show that their contents account for 0.01%-0.11%, averaging 0.04%. There are 24 kinds of heavy minerals, most of which are stable heavy minerals, and the clay minerals mostly are illit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alan loess on the Loess Plateau.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data reflect that the source area of the loess is relatively arid. The six grade classification of sporopollen in the section further shows the subdivision of the history of alternating warm and humid phases in this geological period. The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results range from 21.0 ka to 59.2 ka, convincingl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section indeed consists of Malan loess. The above studies provide a new basis for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lan loess at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its environment change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