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开滦东欢坨矿垂直冻结钻孔施工中,采用JDT-3K型陀螺定向测斜仪和随钻可提式造斜器以及正确选择导斜位置、圈定预导区等施工工艺进行定向纠偏,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正> 钻孔的定向钻进和导斜纠偏都必须正确装置导斜器并进行定向测测量。使钻头的旋转钻进按照设计孔身轨迹方向运行,以达到施工目的。近几年来,我们针对煤科院建井所研制的JDT-3A 型陀螺测斜仪的特点,研究设计了弯管导斜法,对孔深300m 以浅的钻孔孔斜进行人工定向纠偏取得了成效。其中对冻结孔、注浆孔进行小于1°的微顶角纠偏11孔次,水文孔进行低于5°的小顶角纠偏1孔次,定向及导斜钻进的成功率达90%以上(表1)。JDT-3A 型陀螺测斜仪设计顶角误差最大为1.5%,现场使用同深度重复测量落点误  相似文献   

3.
摆锤式单点定向仪、光电定向仪、陀螺定向测斜仪、随钻定向测斜仪及磁性定向仪等,各有其特点。GD-K 型光电定向仪是开滦地质勘探工程处自行研制成功的,属磁性定向仪。经在勘探钻孔和定向注浆孔使用,对偏斜楔导斜器进行定向达30余孔次,成功率90%以上,定向误差小于士7°。同时,开滦地质勘探工程处对JDT-3A 型陀螺测斜仪改装成功的JDT-3K 型定向测斜仪,可自动连续测量或单点测量钻孔孔斜顶角、方位角和孔内造斜工具的指向。经在孔深300m 以浅的垂直冻结钻孔中进行20余孔次定向测量,方位误差小于5°/h,方位分辨率为1°,投点误差为0.5‰。  相似文献   

4.
李忠 《探矿工程》2010,37(5):49-52
介绍了一种基于PDA和蓝牙的无缆钻孔测斜仪。该仪器采用三轴磁阻传感器和两轴加速度计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适用于无磁干扰的钻孔测斜;采用自动存储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取消了测井电缆的配置;以PDA为核心,开发了基于Windows Mobile 6.0平台的测斜软件;以蓝牙代替数据线实现测斜仪和PDA的无线通讯传输。该仪器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质量轻、配套设备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极大的减轻了野外作业强度,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使用单位配置成本。  相似文献   

5.
李忠  赵燕来 《探矿工程》2004,31(2):53-53,56
介绍了在大直径钻孔中采用YT-1型压电陀螺测斜仪、CQ型光电多点连续测斜仪进行测斜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季伟峰  李忠  赵燕来 《探矿工程》2008,35(1):33-35,39
动力调谐陀螺钻孔测斜仪是一种新型精密测斜系统,它利用惯性导航技术来进行钻孔测量,该系统可以自动寻北,各测点之间数据没有关联,消除了以往陀螺测斜仪的累计误差,提高了钻孔测斜精度,适用于在有磁干扰的钻孔、钻杆和套管内进行轨迹测量.介绍了动力调谐陀螺钻孔测斜仪的构成、测量原理、特点及应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解决在高达280℃高温、孔深8000 m环境的地质超深钻孔自寻北陀螺测斜的技术问题。采用新型低功耗耐高温电子元件集成电路、隔热保温材料,利用高温焊接技术、密封技术、隔热保温技术及自寻北陀螺测斜技术,研制在高温、高压钻孔环境中既能保证质量又能保证安全的钻孔测斜仪以及研究相应的测斜工艺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队所在矿区为磁铁矿,钻孔深度多为200—400米。自一九七九年六月开始,采用北京地质仪器厂生产的JXT-247型陀螺测斜仪(外径47毫米)测孔斜,至七九年底,我们使用该测斜仪共测孔17个,计4806米。本矿区所施工钻孔均为斜孔。在钻孔施工过程中,每进尺50米测斜一次。个别钻孔在设计顶角较小且开孔地层松软的情况下,开孔后测斜更要频繁些。因此,测斜工作基本上做到边进尺、边测斜、不断提供孔斜数据,以便按照地质要求的弯曲度正常钻进。  相似文献   

9.
地质钻探中,在磁性矿区和下套管的钻孔中测斜,所使用的测斜仪是以陀螺罗盘作为定向元件的。但是,在同样的条件下,用陀螺罗盘作为定向元件的随钻定向测斜仪,显然是不容易实现的。为解决磁性矿区定向钻探随钻测量问题,在尚无抗振的定向元件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测量方法上解决这一问题。ZS-1型随钻定向监测仪就是基于测量方法上的考虑而研制的。  相似文献   

10.
连环定向测斜法(以下简称环测法)是目前在有磁性干扰的钻孔中,测定钻孔方位角的常用方法。特别是由于金刚石钻探技术的推广应用,孔径较小,小口径陀螺测斜仪等又供不应求,因而很多单位都在研制环测法用的口径测斜仪。但对这种测斜方法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研究甚少。我们必须重视方法本身的研究。因为,假如方法本身在原理上是错误的,那么,仪  相似文献   

11.
张启升  邓明  杨鹍鹏  陈凯  王猛  孙志成 《现代地质》2012,26(6):1306-1311
现代地球物理学科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需要汲取最新技术提升地球物理数据采集精度。而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技术是一种基于FPGA的灵活、高效的片上系统解决方案,为研制新型高精度地电数据采集装置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介绍了应用SoPC技术来研究并设计遵从CS5372芯片工作时序的A/D转换芯片控制器及串并转换模块,借助Matlab、DSP Builder工具的FIR重采样数字滤波器,在QuartusⅡ环境下合理集成NIOS II软核模块,并结合LabVIEW开发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用Cyclone系列芯片替代昂贵的CS5376进行高精度地电数据采集。结果表明,采用SoPC技术可大大提升高精度地电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且可将地电数据采集中的数字电路部分全部整合到一片SoPC芯片上。这为解决复杂地电条件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西岸的几道贝壳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渤海湾西岸出露或埋藏了多道贝壳堤,通过地质调查发现:贝壳堤的平面分布结构是沿着(或随着)渤海湾海岸由老至新(从岸—海)与海岸呈大致平行排列。贝壳堤的划分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从新至老,另一种是从老至新,本文采取后一种划分方法:即第Ⅰ道(老)—第Ⅵ道(新)贝壳堤。本文对每道贝壳堤的物质(岩性特征)组成与堆积特征进行了描述(图2~图7);对贝壳堤的几何形态特征进行了数理统计(表2);对贝壳堤形成的年代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表3);对贝壳堤的生物组合特征等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对贝壳堤的分道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表1),揭示了贝壳堤的赋存状态、形成的年代及第Ⅰ道—第Ⅵ道贝壳堤所处的潮位变化(图8)。以形成贝壳堤这一独特的地质载体为基础,试图从渤海湾宏观整体的角度分析并揭示贝壳堤的成因机制(表4,图9),笔者认为广义的渤海湾是内陆的半泻湖(海),也可以视为局部海:山东庙岛列岛—辽东半岛构成了渤海的障壁海岸,在障壁海岸这样的自然地理和地貌条件下,通过大量的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只有障壁海岸才是形成"科珀河型三角洲与喙状三角洲"的必然条件,而"科珀河型三角洲与喙状三角洲类型"等是形成障壁砂坝(障壁岛,障壁滩)—贝壳堤的或然条件,这就是贝壳堤成因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可视化XRF软件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用VC^ 6.0编制的XRF分析软件。该软件采用基于多线程的串口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且操作方便数据处理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地震勘探的成败。保证野外资料采集质量的关键是采集参数的选择。参数选择得当,就能有效地拓宽有效波频带范围,提高有效波的主频。以松辽盆地北部太平屯—宋芳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区块的实际地质参数及相应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工作经验,从地震波运动学的角度,确定了该地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的参数,并分析了它对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层气排采现场分散、实时通信和生产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提出用无线传感网技术实现对现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实时监测监控、指令下达、指令执行等管理工作的系统设计。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易受干扰、通信距离受限、无线传感器节点寿命有限等问题,提出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CPU、C-MAC协议及基于该技术的通用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网关、中继器等产品作为本设计的主选产品,解决无线传感网络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排采现场需采集的数据较多且各异,设计时在叶节点无线传感器中配置串口、并口、USB口等通信接口。在设计后台管理系统时引用冗余技术和概率统计理论算法提高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微动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构造、孤石、溶洞等勘查,但是,以常规圆形、嵌套三角形台阵等为代表的测量方式在城区施工会受到现场条件限制,难以实现长剖面数据的高效、高密度采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形台阵多次覆盖的高效数据采集技术,该技术借鉴地震勘探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思想,布设一次线形台阵可以同时得到多个测点数据,可大大提高单台站数据的利用率。为了研究该采集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开展了单点频散曲线对比实验和横波速度剖面对比实验,并将其应用于福州城区岩性地层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微动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测量密度,有效改善了探测精度和探测深度,为城市复杂地面环境下开展岩性地层精细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台阵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宁夏石槽村井田地震勘探区,地表为风成垄状及新月形流动沙丘.其疏松的沙丘对地震波能量及频率吸收衰减强烈,噪声干扰强,严重降低了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且起伏的沙丘引起的静校正问题也较突出。对此提出了以提高煤层反射波信噪比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小断层识别能力为目标的勘探方法.如:高覆盖次数、高频激发、组合检波器面积接收等野外数据采集技术,以及动校正、静校正、子波一致性处理、叠前串联反褶积处理、子波压缩等一系列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与原详查成果比较,该区三维地震勘探新发现断层15条,背向斜3个。地震勘探成果表明,针对该沙漠区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可获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现有煤矿电法探测技术存在的电测深、电剖面、电透视需分多次施工且采集数据量少等方面的不足, 借鉴并行电法数据采集思路, 应用“矩形波型”电极布置方式结合“多装置数据提取”技术, 设计一种电法集成勘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可一次布线、一轮供电完成电测深、电剖面、电透视等多种电法施工方式的原始数据采集工作, 提取出多种电法工作方法和装置类型的测量数据, 综合处理得到多种地电场的三维勘探结果, 同时相同施工条件下多种成果相互对比, 提高物探成果解析的精细度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对现有的传统直流电法、高密度电法、并行电法、电透视法等电法技术取长补短、融合创新、集成应用, 实现工作面煤岩层富水性的高效、精细、立体探测。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瞬时土壤测氡仪灵敏度低、体积大、数字化程度不高等缺点,研制出一种新型基于ARM7的GPS定位瞬时便携式土壤测氡仪。设计了全新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电路,在保持测量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数据采集精度和处理速度;软件设计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II,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野外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稳定、准确、快速地采集、处理数据,适用于地质和水文勘查中氡气浓度的定量测量。  相似文献   

20.
吕良寿 《福建地质》2009,28(3):244-249
利用现有软件功能进行数字化航测DLG新旧图式等数据自动转换,研究新、旧图式DLG数据符号转换技术流程,介绍使用CASS2008成图软件批量修改数据的图层、编码、图块、线型等方法,使用ObjectArx进行CAD二次开发,实现了各个要素符号线宽的批量转换,提高批量测绘数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