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砂岩型铀矿床氧化还原作用会引起岩石磁性的变化。利用磁法勘探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岩石物性、水文学等多方面因素,能够定位氧化还原过渡带,分析磁异常特征及产生机理。刘祜等在鄂尔多斯盆地开展高精度磁测,认为氧化还原前锋线与磁异常梯度带位置有关,并推断出两个地区氧化还原前锋线位置(刘祜等,2010);江民忠通过分析内蒙古腾格尔地区航磁异常及铁矿物含量,认为微航磁异常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必然对应关系(江民  相似文献   

2.
头寨滑坡玄武岩腐岩的岩石化学和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全分析、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等测试、观察手段,分析了头寨滑坡发生的岩体玄武岩及其腐岩玄武岩腐岩的岩石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化学全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玄武岩与核心石在除Fe外,其它组分无明显的改变;核心石在转变为腐岩过程中Si、Ca、Na、Mg等元素逐渐流失,Fe、Al等逐渐富集,同时烧失量LOI和化学蚀变指数CIA显著增加,硅铝比逐渐减少。薄片鉴定表明主要矿物化学风化作用顺序为玻璃质、辉石、斜长石,与造岩矿物风化稳定性序列一致,腐岩中主要的次生矿物为蒙皂石及绿泥石。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风化前锋形态曲折,风化前锋附近矿物呈现物理裂痕,沿着解理面更易出现,风化前锋两侧的岩石矿物形态差异显著。岩体的化学-物理耦合风化作用不仅表现在宏观尺度上,而且在细观-微观的尺度上更为明显。铁元素的价态变化存在于玄武岩腐岩形成的整个过程之中并导致岩石体积增大,从而产生物理裂纹。  相似文献   

3.
深海热液环境中的铁氧化菌及其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海热液系统极端的物理化学条件蕴育了完全不依赖于太阳光的独特生态系统,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是支撑这些生态系繁荣的初级生产者.铁氧化菌是海底热液环境中常见的化能自养微生物之一,能够从低价态铁氧化成高价态铁的化学反应中获取代谢能量.它们对海底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堆积以及丰富热液生态系统功能等有重要的影响.介绍了深海热液环境中存在的铁氧化菌,以及它们的分类、氧化机理和与之伴生的生物矿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氧化还原化学剩磁是一种由活动的氧化还原电池产生的电流所引起的化学剩磁(CRM).一个被成矿后火山喷出物覆盖的氧化还原电池,在相当长的段时间内仍将保持活动性.电池所产生的电流将通过围岩和覆盖岩石流动.这种电流引起或加快火山喷出物中铁的再活动.再活动作用可能以一种矿物交换的形式在原地发生,或铁的氢氧化物迁移,然后停积在靠近地表的高氧化还原电位(Eh)处.由铁的再活动而产生的氧化还原化学剩磁,改变了岩石的原始磁存储. 利用古地磁法探求火山岩覆盖区氧化还原CRM的特征,是氧化还原CRM法的基础.当一个矿床被火山岩覆盖,处于与氧化还  相似文献   

5.
上杭县铁东水库铁锰超标的地球化学作用机理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顺金 《福建地质》2006,25(4):192-203
在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已有资料,对上杭县旧县镇铁东水库中的铁锰质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水库中由于残留的有机质与库区内软锰矿层、黄铁矿化岩石在水介质的参与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等一系列现代地球化学作用,形成了一个酸性递增、铁锰离子加快析出的递进的地球化学过程,从而导致水库水中铁锰质超标。  相似文献   

6.
了解岩石中铀的氧化状态有助于确定铀的地球化学性质和铀矿石的产出形式。到目前为止。确定了在某些矿物岩石和工艺过程产物中U(Ⅳ)/U(Ⅵ)比例。本文提出一个含沥青铀矿的岩石中UO_2/UO_3的准确测定方法。为了保存价态,用1.5M正磷酸浸出U  相似文献   

7.
毒砂是常见的含砷硫化物矿物。在金属硫化物矿山环境中,含毒砂矿石和尾矿的风化会导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在其风化过程中,微生物能够显著促进毒砂的氧化分解。本文实验研究了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分解毒砂矿物的现象,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毒砂微生物氧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矿物类型,发现毒砂表面存在As含量明显不同的2类次生产物,观察到黄钾铁矾、臭葱石、自然硫和施威特曼石等矿物;借助光电子能谱仪重点分析了微生物作用前后毒砂晶面的表面化学组成,基本查明了Fe、As和S三种元素的价态变化,初步探讨了毒砂表面次生矿物成因和As的化学态转化。  相似文献   

8.
由于铁元素分布的广泛性和化学反应的活泼性,它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意义。与其他多种方法相比较,穆斯堡尔技术是铁元素化学种检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铁元素化学种在相关表生坩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滑坡带地球化学、湖泊沉积环境、岩石光谱特征、重金属污染沉积物及其环境修复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部中酸性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很广,这些大大小小的岩体又密切与无数的铁、铜、钨、锡以及铅锌等矿床有着成因上的联系.目前从探讨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的成矿规律中可以看出、都在强调含矿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和岩性特征.因之对花岗岩类岩石的研究,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不断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花岗岩类岩石的命名在岩石命名中是比较混乱的.不同地区由于对该类岩石研究程  相似文献   

10.
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列第四,在海洋中常以微量元素的身份出现。铁拥有多变的价态和多样的功能,是调节海洋初级生产力和驱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力量。以往的研究表明,铁在维持初级生产力、耦合物质循环以及调节生源要素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将铁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包括微生物驱动的铁氧化-还原行为、代谢过程以及与主要元素(C/N/P)的交互关系等。以近15年发表的文献为重点,尝试综述铁的最新进展。首先梳理了海洋中铁的来源和赋存状态(溶解态、胶体态、颗粒态和有机态);其次阐释了微生物介导的铁氧化还原类型和过程机制(如硝酸盐氧化、生物还原等);最后总结了铁与C/N/P循环的耦合关系以及在特定生态事件中的生态效应。此外,对海洋铁研究的“化学-生物-物理”理论框架也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更好地认识铁循环及其在海洋微生态过程的作用提供资料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该区超镁铁岩化学成分的分带性;本区方辉橄榄岩与其它地区的化学成分的对比;以及与其密切共生的岩浆岩化学成分的互补关系;及本区上地幔可能的化学分带模式。得出结论:(1)从地质和岩石化学证据表明本区的方辉橄榄岩是地幔物质呈固态侵位的。(2)方辉橄榄岩与共生的岩浆岩有成因联系。(3)本区可能存在上地幔双层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毅刚 《地学前缘》2000,7(1):239-246
地球外核液态铁的不断流动造成了地球磁场 ,决定这一流动的基本性质之一是剪切粘滞度。研究外核液态铁的剪切粘滞度对认识地球磁场的运转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震波和大地测量研究表明地球内部除了剪切衰减外 ,还具有体积衰减。研究外核液态铁的体粘滞度对认识地球内部非弹性性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外核所处的温度和压力状态 ,目前还无法从实验的角度对外核的粘滞度进行测量 ,因此必须采用实际观测和理论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考察了地球外核的主要成分和所处的温压状态后 ,简要介绍了研究外核的一种有效的理论方法———分子动力学。在此基础上 ,重点评述了国际上对外核液态铁剪切粘滞度和体粘滞度的研究现状。在剪切粘滞度方面 ,理论计算值位于实际地球观测值区间的下限。在体粘滞度方面 ,理论计算与实际地球观测之间均存在巨大的差别。这一巨大差异的解决将加深人们对地球内部非弹性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通过对各矿床有益有害组分分析,以及对成矿母岩、围岩岩石化学特征、双交代渗滤作用和围岩蚀变类型等研究,总结出"三位一体"成矿模式,进而探讨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郝瑞霞  关广岳 《地质论评》1997,43(2):167-172
通过对碳酸锰氧化实验的结果分析和讨论,建立了一种适合于锰氧化过程的非平衡热力学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硫酸锰氧化过程作了热力学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锰氧化过程是矿物组合的变化过程,也是锰自身价态的转为过程,整个过程既存在平衡状态,又存在非平衡状态,是一个不可逆的,多相的复杂反应。  相似文献   

15.
邓燕华 《地质科学》1983,(3):251-258
紫硫镍矿(Ni,Fe)3S4往往是镍黄铁矿表生蚀变作用的产物,分布在氧化带以下到潜水面附近。由于它易于氧化、淋失,故不易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矿床,但在气候干燥地区,如我国甘肃金川地区,氧化速度减慢,特别是化学风化作用微弱,表面氧化膜隔离硫化镍与空气的连系,从而得以保持成为矿床。  相似文献   

16.
安徽官山两种坡缕石粘土的成分与红外吸收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元峰  薛纪越 《矿物学报》2001,21(3):323-329
本文采用多种成分分析手段对官山两种不同颜色坡缕石全粘土进行了研究。全粘土湿化学分析扣除SiO2含量计算得到的坡缕石阳离子数与电子探针获得的阳离子数一致。配位八面体阳离子计算表明,粉红色坡缕石为三八面体矿物,灰白色坡缕石是介于三八面体矿物和二八面体矿物间的中间类型。X射线粉末衍射的K值法对全粘土矿物定量分析有着较高的精度,同时用电子探针波谱可准确测定坡缕石粘土的成分。官山两种不同颜色含坡缕石的全粘土红外吸收谱能反映其中坡缕石的吸收谱特征。对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表明两种不同颜色的坡缕石中的铁主要是Fe^3 ,这与全岩湿化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也还可以作为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宇宙尖晶石与地球尖晶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宇宙尖晶石的形态,化学组成,及产状特征作了概要性论述,对它的成因机制 作了介绍;并和地球尖晶石作比较,表明它们之 间的成因和形成条件的差异,突出了宇宙尖晶石的特点,即宇宙尖晶石为陨石物质在大气氧化过程中结晶而成,无例外的都有一个较高的氧化态和高镍含量。在地质纪录中宇宙尖晶石的发现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地外物质的标志,又反映了增生事件独特的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18.
Two representative thermally modified Stardust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nalytica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n order to decipher their iron oxidation state after the strong thermal episode due to the capture in aerogel. Their dominant microstructure consists of evenly distributed rounded Fe-Ni-S nano-droplets within a silica-rich glassy matrix. The mineralogy and associated redox state of iron is assessed using a Fe-Mg-S ternary diagram on which ferromagnesian silicates, sulfides and metal can be represented and potentially compared with any other extraterrestrial material. In this diagram, all the data (bulk and local analysis of silicates, sulfide + metal) scatter along a mixing line between the Mg corner and the average composition of the iron-sulfide. There is an obvious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phases observed in such samples, further supported by the very low concentration of iron in the glassy matrix. Silicate glasses contain a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sulfur probably present as MgS complexes. This chemical signature is typical of highly reduced environments. These secondary micro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stage of the capture.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Fe-droplets formed in situ by reduc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of ferromagnesian silicates (olivine and pyroxenes) during the impact. At this stage, the indigenous sulfides destabilized and sulfur readily volatilized as S2, diffused into molten materials and condensed later onto the Fe-precipitates that formed in the silicate melt. This scenario is supported by the structure of Fe-Ni-S beads with a metal core and a sulfide rim.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derive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the redox state of 81P/Wild 2 particles based on bulk analyses of whole tracks because particles found along the walls of tracks suffered strong reduction reactions, contrary to terminal particles that may have preserved their pristine redox state. The capture effect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comparison of Wild 2 particles with other chondritic material.  相似文献   

19.
李哲 《矿物学报》1995,15(3):281-285
同质异能位移是矿物的重要穆斯鲍尔参数之一,本文首次讨论了硅酸盐矿物中硅酸盐矿物中Fe^2+离子的同质异能位移IS与离子的平均有效半径r↑-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简单线性方程IS(mm/s)=0.58r↑-+0.695来表示,其相关系数R=0.93。本文还根据同质异能位移与原子核处s电子密度│ψA(0)│^2之间的关系,定性地解释了上述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20.
宁芜地区铁磷矿床形成机理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述宁芜地区铁磷矿床的成矿机理。探讨了岩浆及热液铁、磷、钛、稀土等的搬运形式及成矿过程。结果表明,氢化物是成矿物质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迁移至地壳浅部被氧化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