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铁路选线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地质灾害给铁路建设带来巨大经济和财产损失。原因之一是铁路选线不合理。对新建铁路,如何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铁路线路是新建铁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铁道工程的特点,论述了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如地质构造、滑坡、泥石流等),铁路的选线原则。通过讨论将有益于铁路新线建设的选线。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川藏铁路卡子拉山隧道进口规划建设区地质灾害特征,评价其在川藏铁路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风险,采用高精度遥感、机载LiDAR、工程地质勘查等“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对该隧道进口规划区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川藏铁路卡子拉山隧道进口规划区内发育有1#、2#滑坡和俄洛堆不稳定斜坡;1#滑坡规模约32.48×106 m3,2#滑坡规模约10.15×106 m3,均为已发生的特大型岩质滑坡;俄洛堆不稳定斜坡位于2处滑坡中部,规模约35.80×104 m3,下部为强风化岩体,上部为碎石土结构,为中型复合型结构斜坡。评价认为:川藏铁路卡子拉山隧道进口选线从2处滑坡体中部山脊穿过,2处滑坡对铁路选线未构成地质安全风险,但隧道进口穿过的俄洛堆不稳定斜坡存在潜在地质安全风险;1#、2#滑坡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俄洛堆不稳定斜坡在天然和地震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为规避工程建设扰动诱发潜在的滑坡风险,建议将卡子拉山隧道选线进口向东南侧平移,通过边坡开挖的合理设计、施工期间的实时监测及运营期间的针对性治理等措施,从源头上对潜在滑坡风险进行防控,以保证工程建设及运营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川藏铁路选线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涛 《地下水》2015,(1):136-137,149
滑坡是对铁路线路威胁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地质和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类型众多。通过实例分析滑坡对铁路工程的主要影响,进一步认识到滑坡对铁路工程危害的严重程度,提出铁路尽量避让滑坡体,对滑坡体地表及地下水做好排水,采取减重与压脚、抗滑挡墙、抗滑桩、改善滑动带等措施减少或避让灾害发生,保证铁路经济命脉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拉日铁路雅江峡谷地质特征及选线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俊峰 《地下水》2014,(1):158-160
拉日铁路为青藏铁路延伸段,全长约253 km,穿越雅鲁藏布江峡谷区,区内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断层发育,最宽断层可达700余m,各向断层相互交织;不良地质分布广泛,如滑坡、错落、危岩落石、泥石流及地热等,不良地质作用也异常强烈,落石可达10余m,局部地温高达60度以上。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选线原则,对相近工程地质条件下的线路工程选线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滑坡是现代公路、铁路等交通基建工程面临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重丘、山地等地段修筑公路工程极易出现滑坡地质灾害。这些滑坡的成因以及相关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目前处于半理论、半经验状态。文章基于学堂湾滑坡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条件,从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滑坡周界、滑坡体与滑带的物质结构特征、滑床、滑坡变形破坏迹象等,深入分析了学堂湾滑坡的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滑坡成因,指出大量的雨水和不合理的施工扰动是滑坡发育的外因;坡体本身的地质条件如岩石的裂隙、岩土体的透水性以及水的疏导条件等是其内因。文章将宏观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合工程实际对滑坡治理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秦州区北山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强烈。芦家湾滑坡位于天水市北山中梁乡北侧,滑坡体呈长舌状,长840m,宽210m,体积约136×104m3,属大型黄土滑坡。滑动方向105°,滑体坡度10°~35°。1979年发生滑动,导致芦家湾整村搬迁。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充分分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芦家湾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并借助多种计算手段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到关于芦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定量化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咨询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虑了铁路线位选择的特点,从地质的角度出发,将铁路地质选线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滑坡、泥石流、风沙、岩溶)归纳、总结建立知识库,通过推理为铁路总体选线提供地质依据,以减少工程失误,节约工程造价,保证工期。本文重点介绍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个部分的具本设计思想和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8.
活动构造区山地环境铁路选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活动构造发育的山地环境进行选线是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关注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文章结合我国西南地区新建昆河铁路玉蒙段的选线研究,论述近场区地质环境、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断裂与地震危险性、山地灾害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并从工程地质条件与技术、经济等方面论证比选最优线路走向方案。可供类似区域地质环境的山区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量穿越山地丘陵区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常位于滑坡灾害高易发斜坡地段,施加适当防护措施提高其稳定性,是保障输电线路持续安全运行的关键.为研究不同防护措施对杆塔基础滑坡的防护效果,以湖北省巴东县燕子滑坡为地质原型,设计制作物理试验模型,分别开展了极端降雨条件下滑坡在无防护、施加抗滑桩与格构护坡时的物理模型试验,从试验角度...  相似文献   

10.
内昆铁路为国家I级单线铁路,北起成渝铁路的内江站、南至昆明,其中云南水富至贵州梅花山段为新建段,全长357.643 km。新建河谷段不良地质极其发育,主要分布于水富至大关段,影响和控制着线路方案选择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滑坡、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顺层”等。内昆线在勘察设计中,对河谷(大型)不良地质体及集中发育分布地段线路方案进行了由浅入深、由宏观至局部的方案研究和比选,采取了“裁弯取直”、“内移作隧”、“外移设桥”等不同工程类型的方案比选,方案多采取绕避。对一些难以绕避的,采取对通过该处具体线位的比选,选择有利于稳定的方案,并采取桩、锚索、挡墙等工程防治措施;比选累计长度逾50 km,在线路方案选择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仅因地质问题提出的改线地段达20余处,充分体现了地质选线的重要性。内昆线施工开挖揭示及结合竣工工程现状,表明河谷地段线路方案的工程地质比选是合理的,工程措施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内昆铁路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北起成渝铁路的内江站、南至昆明,其中云南水富至贵州梅花山段为新建段,全长357.643km。新建河谷段不良地质极其发育,主要分布于水富至大关段,影响和控制着线路方案选择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滑坡、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顺层"等。内昆线在勘察设计中,对河谷(大型)不良地质体及集中发育分布地段线路方案进行了由浅入深、由宏观至局部的方案研究和比选,采取了"裁弯取直"、"内移作隧"、"外移设桥"等不同工程类型的方案比选,方案多采取绕避。对一些难以绕避的,采取对通过该处具体线位的比选,选择有利于稳定的方案,并采取桩、锚索挡墙等工程防治措施;比选累计长度逾50km,在线路方案选择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仅因地质问题提出的改线地段达20余处,充分体现了地质选线的重要性。内昆线施工开挖揭示及结合竣工工程现状,表明河谷地段线路方案的工程地质比选是合理的,工程措施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铁路勘测时研究铺高线路所经地形单元并给以地质评价是工程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之一。这里要研究的问题是山坡、河谷阶地的工程地质特征。Ⅰ山坡由于铁路在相当长的距离内是修在山坡上的,所以正确地评价山坡的工程地质特点是合理设计铁路建筑物的根据,在实际勘测工作中所发生的建筑物设计错误也大多是在山坡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运营期铁路隧道发生病害的比例逐年提高,其中以位于滑坡体内隧道的破坏最为严重,对铁路的安全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然而我国目前对位于滑体内隧道的设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没有完整的计算理论。本文以隧道-滑坡中隧道穿越滑体为研究对象,从运营隧道的病害特征入手,通过对工程中的具体隧道-滑坡实例进行调查、归纳、总结,建立相应的工程地质模型。然后对该类模型在围岩压力和滑坡推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将上部坡体作用于隧道上的滑坡推力与围岩压力进行叠加,得出隧道在滑坡推力作用下的受力图示和荷载计算公式,从而为滑坡地段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贵昆铁路六沾复线梅花山至天生桥段穿越梅花山主脉,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极其发育,为铁路选线、设计及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通过综合地质勘察方法与手段,基本查明了区域内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各线路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为线路方案的比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影响选线的关键地质因素主要为沿观音河、树舍沟成群分布的滑坡、岩堆及危岩落石、深埋长隧的岩溶与岩溶水危害、煤窑(矿)采空区。通过对梅花山至天生桥段长隧方案、短隧方案、观音河出露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定性分析、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比选推荐了观音河出露方案以乌蒙山一号、二号隧道穿越梅花山主脉,地质条件较好,施工安全性较高,施工、运营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田飞  郭山峰  曹磊 《地下水》2022,(1):182-186
阎沟垴滑坡为河南山区国道中型滑坡,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本文介绍在山区国道重大工程施工中突发滑坡的应急工程勘查措施,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可以通过极限平衡法中传递系数法计算,利用反算参数求得计算滑坡体稳定性所需参数,通过隐式解法计算结果,评价三种不同工况下滑坡稳定性,采取抗滑桩与挡土墙结合加排水等综合工程防治对策以解决滑坡应急...  相似文献   

16.
南昆铁路八渡滑坡成因机理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考察现场和认真研究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八渡滑坡是在特殊地质构造背景下,反倾岩层发生倾倒、折断、多期次崩塌和切层滑动作用,并经后期多次分区分期滑动改造形成的古崩滑堆积体。八渡滑坡复活范围局限于铁路上方开挖卸荷和铁路下方堆载施压的两个坡段,而不是沿古崩滑体与基岩的分界面(老滑面)整体复活。在变形破坏机制上,路上新滑坡(Ⅱ)是前缘卸荷牵引式,路下新滑坡(Ⅳ~Ⅴ)是后缘加载推移式。古崩滑体部分复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质认识失误,导致后续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维护利用过程中行为不当引起的,大气降雨起了耦合加剧作用。最后,文章对滑坡整治工程方案论证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川藏铁路规划线路穿越青藏高原东缘高寒带岛状山地冻土区,冻融环境相对复杂。文章通过对川西地区及藏东昌都地区G317、G318沿线滑坡防治工程25处典型案例进行调查,总结冻融条件下滑坡防治工程的破坏形式及受力机理,探讨了水平冻胀力、法向冻胀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对挡墙、桩间板、排水沟等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冻胀力远大于主动土压力,认为开放式冻胀较封闭式冻胀对防治工程的影响更大;阐明了冻胀融沉对锚索工程的影响,提出使用基于蓄能消能系统的锚索结构;探讨了季节性冻土区滑坡防治材料抗冻等级选择方法及减缓冻融效应的措施及建议,为川藏铁路沿线滑坡治理工程及拟建施工便道的边坡支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庆市大别山区是滑坡频发的地区,通过广泛收集本区滑坡地质防治工程勘查资料,在分析研究本区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方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用的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与设计技术,对我省其他地区的滑坡防治亦可起到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山体的特殊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四川省南江县陈家湾滑坡在平面位置上以中间山梁为界分为Ⅰ号、Ⅱ号滑坡及潜在不稳定斜坡。通过地质灾害勘查,研究了滑坡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机制,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仅Ⅰ号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滑坡地形特征、稳定性分析结果,结合保护对象,对Ⅰ号滑坡提出了“抗滑桩+截水沟”和“预应力锚索+抗滑短桩+截水沟”两种防治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推荐“抗滑桩+截水沟”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巴南广高速公路位于地形地貌平缓、基岩产状近水平、构造相对简单的川东红层地区,线路修建时滑坡病害频发,其中工程造价超过10万元的滑坡达192处,工程治理费用约4亿元,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建设。基于此,笔者依据咨询的这192处滑坡建立样本数据库,对滑坡高发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今后类似红层区的高速公路的安全、经济修建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以富水粉质粘土为主的堆积体滑坡是项目区滑坡主要类型,且以小-中型滑坡为主,滑坡密度大,治理费用高,这是项目区滑坡的主要特征。(2)红层区特殊的地质环境是滑坡高发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地表广泛分布的可塑-软塑状粉质粘土和下伏的富水砂泥岩地层对工程扰动敏感,易使坡体在开挖卸荷和填方加载后,利用土岩交界面和最大剪应力形成的同生滑面产生堆积层滑坡、在近水平产状的砂泥岩中形成平推式、错落式和破碎岩质滑坡。(3)欠合理的设计对滑坡高发具有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地质选线贯彻较差,路基填挖规模偏大而使坡体防护工程针对性差,造成大量工程滑坡的出现,且处治设计周期过长,使滑坡范围不断扩大。(4)施工方责任心欠缺,不合理的工程开挖或填方是滑坡高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