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硫化物氧化过程中金的富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温条例上将海绵金用王水溶解形成金氯酸溶液,再用纯净的不含金黄铁矿吸附溶液中的金,粉干后用过氧化氢溶液将其分解,发现溶液中出现粒状、片状及壳皮状金。对溶液中金和铁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黄铁矿的分解溶液中铁含量增加,金含量也随之增加,但当溶注保出现小金粒或金片后,溶液中的金含量急剧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LA-ICP-MS对CCSD-MH超高压榴辉岩中金红石进行了详细的原位微区微量元素组成分析.金红石中高场强元素Nb和Ta含量主要受全岩Nb、Ta和TiO2含量控制, Zr、Hf含量比较稳定基本不受全岩含量影响.粒间金红石中, 同一颗粒金红石核部Zr含量系统高于边部, 而边部则出现了明显的Pb和Sr富集特征.CCSD-MH榴辉岩中金红石与全岩的Nb/Ta比值呈现明显的不一致性.全岩Nb/Ta比值明显低于金红石且与全岩TiO2含量负相关, 而金红石的Nb/Ta比值与全岩Nb、Ta含量和Nb/Ta比值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金红石和全岩之间非完全耦合的Nb/Ta组成表明, 金红石并非形成于原岩的结晶过程中而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 尽管金红石是榴辉岩中Nb、Ta含量的主要载体矿物, 但金红石的Nb/Ta比值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全岩的特征, 而与全岩Nb、Ta和TiO2的含量有关.粒间金红石核部Zr含量所记录的温度与粒径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反映金红石中的Zr在其形成后没有封闭.粒间金红石所表现出的明显的边部富集Pb和Sr的特征, 反映了后期流体活动对金红石组成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金红石中Zr在高温下的扩散作用和后期流体活动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证据, 这可能是利用金红石Zr含量地质温度计计算的苏鲁-大别榴辉岩变质温度(598~827℃) 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薛光 《物探与化探》2003,27(5):369-370
提出了一种化探找金、银的新方法,该法采用一种混合浸取剂,以螯合吸附剂对采集到的化探次生晕样品进行偏提取.对偏提取的金、银含量,利用液珠萃取比色法进行金、银含量测定,从而达到化探直接找金、银的目的.该法克服了化探找金工作中的“粒金效应”.该设备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4.
常见硫化物矿物晶格中的金及粒径小于1000埃的分散金均称为不可见金,它们无法用矿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测到。离子探针微量分析(次级离子质谱法)表明,12个矿床硫化物矿物颗粒中不可见金的含量为0.5至1000ppm之间。不同矿床,或一个矿床中不同矿石相间不可见金含量变化很大。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为毒砂和富砷黄铁矿。黄铁矿中金与砷含量呈正相关,表明种促进了金进入黄铁矿晶格。当两种或差别大的毒砂共生时,细粒毒砂更富含不可见金。磁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和黝铜矿中不可见金的含量通常较低。  相似文献   

5.
马欣  丛玉梅 《辽宁地质》1995,(3):234-237
在2.0%HCl及加入少量饱和溴水的条件下,用泡沫塑料吸附富集金。用1.0%硫脲溶液热浸提取金,然后用涂层石墨管和平台,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金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6.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的内生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地壳中含量为ppb级的原子状态金,聚集成含量为ppm级的金矿床,先要使金离子化而迁移、聚集,再使其还原为金原子而沉淀.因此,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内生成矿的主要机理.作为氧化剂、还原剂的变价元素,如Fe、S、C等不同价态天然化合物的存在,则是内生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概率图法在茅排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概率图法研究了茅排金矿452个样品的金含量的统计分布规律,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和讨论了茅排金矿原生金的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湖南黄金洞金矿床毒砂中金的赋存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湖南黄金洞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毒砂进行了金含量、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和透射电镜、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及穆斯堡尔谱等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金毒砂在成分上及结构上都明显地偏离理想毒砂;金含量高而稳定;毒砂中的铁为F_e~(3+);金主要呈晶格金存在,以类质同象形式置换毒砂中的砷.  相似文献   

9.
在前人研究泡塑吸附金分离的基础上,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吸附,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痕量价态金的含量,探讨了溶矿介质、解脱时间、吸附温度、Fe~(3+)加入量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详细讨论了Fe~(3+)在溶矿和吸附过程中的作用,并将该方法用于土壤中痕量价态金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 01 ng/g,测定范围为0. 03~300 ng/g,价态金回收率分别是Au~(3+)97. 3%、Au~+95. 8%、Au098. 9%,价态金分离精密度(RSD,n=12)为7. 3%~18. 8%。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价态金,不但有效地抑制了共存元素的干扰,而且能降低检出限,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自动化进样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分析测试效率,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根据苏联及其它国家对64个地区4500个样的分析结果估计,黑色页岩建造的碳质页岩中金的平均含量为14.7·10~(-7)%,为同类地区粘土页岩中金平均含量(2.0·10~(-7)%)的7~10倍.这个事实说明,藻类及其产生的有机物质在金的富集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了说明这一作用,我们开展了现代藻类对金的吸附和吸收作用研究.实验材料为现生集胞藻(Synechocystis)、刚毛藻(Cladophora)和浒苔(Enteromorpha),在不同金浓度(5×10~(-8)、10~(-7)、5×10~(-7))的溶液中培养,每隔2天、3天或5天取培养液用“微株法”测定金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藻类都能从溶液中富集金,溶液的金浓度下降,但不同的藻类富集金的能力不同.在试验期间,藻类对金的富集速率并不均衡,有高峰期和低谷  相似文献   

11.
刘加召  王琳  吕有成 《山东地质》2013,(10):107-108,112
利用泡沫塑料对地质样品中微量金进行富集,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富集方法。常量金经过泡沫塑料吸附后,用硫脲脱附原子吸收测定也是近几年许多实验室常用的方法。而用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常量金鲜有报道,该方法简单、快捷,通过对国家一级标样的分析试验,对于金含量为0.05-50.00g/t的样品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黄铁矿中金赋存状态的电子探针研究和超微粒金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德忍 《矿物学报》1992,12(3):284-288,T001
利用电子探针研究贵州某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黄铁矿,发现四颗超微粒金。本文阐述了用电子探针发现超微粒金的理论依据和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介绍了电子探针分析的检测极限计算方法与测试技术,并测定了黄铁矿中微量金的含量,提出微量金存在形式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3.
野外快速鉴定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众所周知,金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很低,在岩石矿物中,主要以自然金状态存在。因此无论在从事地质研究,普查找矿和勘探施工中,人们难以用肉眼判断金在岩石矿物中的存在情况,由于金的分析周期长使工作很被动。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试验了金的快速鉴定法。 本法基于用泡沫塑料吸附金后,直接用TMK显色的斑点法,进行金的目视测定。还制备了一套模仿标准色阶,以利于长期使用,适合于野外地质人员现场应用。测定范围为0.1—5.0微克金。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金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很低,在岩石矿物中,主要以自然金状态存在。因此无论在从事地质研究,普查找矿和勘探施工中,人们难以用肉眼判断金在岩石矿物中的存在情况,由于金的分析周期长使工作很被动。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试验了金的快速鉴定法。 本法基于用泡沫塑料吸附金后,直接用TMK显色的斑点法,进行金的目视测定。还制备了一套模仿标准色阶,以利于长期使用,适合于野外地质人员现场应用。测定范围为0.1—5.0微克金。  相似文献   

15.
王水溶样-氢醌容量法测定碳酸盐地质样品中的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刚  刘凯  黄劲  高晶  陈泓  魏晶晶 《岩矿测试》2014,33(2):236-240
应用王水溶样-活性炭富集金-氢醌容量法测定岩石、土壤等一般地质样品中的金时,王水溶样后经布氏漏斗抽滤后剩余的不溶物残渣中金含量小于金总量的4%,通常不计入分析结果。而碳酸盐地质样品经焙烧后在王水溶解过程中因为钙和镁的硅酸盐含量较高,形成了不溶于王水的二氧化硅凝胶及大量钙镁胶状物,包裹和吸附样品溶液中的金,造成分析过程中金的损失。本文将抽滤后的滤液和不溶物残渣分别处理,收集王水分解样品抽滤步骤后的不溶物残渣,用氢氟酸-硫酸除硅,王水溶解测定残渣中的金含量,滤液和残渣两次测试合量为样品中金含量。实验研究了不溶物残渣中的金量、金的来源以及样品中硅钙镁的含量对金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溶物残渣吸附和包裹的金量占样品金总量的18%~22%,残渣中金的主要来源是已被王水溶解但被二氧化硅等胶状物包裹吸附而未进入溶液的金,其次是未被王水溶解的单质金。胶状物的形成与样品中钙镁硅含量有直接的关系,当CaCO3、MgCO3含量达到30%以上时,必须考虑残渣中的金,以保证金的测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代县脉矿金红石重选试验,用了螺旋选矿机,经磨矿机处理的金红石矿石,-200目含量为43.20%细粒物料;不分级或宽级别入选,能抛弃产率为54%的尾矿,其粗精矿作为摇床的给矿。再将金红石精矿进行磁选。用此简单的重选工艺流程,能取得金红石精矿TiO_2品位为95.28%,回收率76.93%的理想技术指标。给粗粒嵌布的金红石脉矿和金红石砂矿。开辟一条新的选矿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甘肃阳山金矿安坝矿段土壤中金的相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阳山金矿安坝矿段土壤样品中,分离提取金的8种化学相态(硫化物结合态、游离态、有机质结合态、水溶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相金含量,并查明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坝矿段上覆土壤中,金主要以游离态、硫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3种形式存在,分别占总量的3.3%~75.9%,0~37%,3.3%~26%。平均含量分别为105.5×10-9,30.5×10-9,25.3×10-9。土壤中游离态金相对含量的峰值和活动态金相对含量的谷值均出现在矿体上方,指示着已知金矿体的赋存部位。因此,可利用游离态金或活动态金作为类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8.
确定金属矿床勘探类型时,矿体金屬含量的均匀性是主要数据之一。而确定金屬含量均匀程度是用数理統計法来求出品位变化系数。在一些有关文献中品位变化系数(Vc)用下式求得:  相似文献   

19.
用5%的次氯酸纳从地表沉积物中萃取有机结合金是可行的。对于有机质含量高的湖泊和河流沉积,从有机相中金的回收率接近于定量分析。对于有机质含量低的河流沉积和土壤,由于释放的金被样品的无机组分吸附使金的回收复杂化。对于这些物质有机结合金的回收率低于70%是可能的。对含金53.4ppb的河流沉积物取10克样品时,此方法的精确度约为6%。当用5克河流沉积物样品时约为14%。所有试验获得的结果表明,沉积物和土壤中的金多以有机结合金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0.
金及相关金属矿物的成因标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产生的自然金及相关金属矿物,存在着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可以查明的微小差异,如可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具有不同的固态和气液态包裹体,可产生不同的瑕疵、错位,或可出现一定程度的“晶体构造无序性”,并发育不同的“同质多象”现象,以至反映在矿物形态特征和若干物理性质上也有某种差异.当人们用近代手段揭示出金及其相关金属矿物在成分、构造和特性方面的这种不易被觉察的微小差异时,就可以据之分析和推测这些金属矿物的形成物理—化学条件和地质条件,帮助解决产出这些金属矿物之金矿床的成因问题.金的成色(以金含量与金银和量之比值的千倍值表示)以及自然金中铜、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