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绍龙  赵荣军 《华北地质》2002,25(3):170-173
首次确认区内金红石的主要矿化层位为毛集群左老庄组一段地层,主要矿化集中区位于南召云阳—方城清河间30 km地段,并在宽坪群中也发现了新的矿化层位和矿化类型.首次发现大型粗粒易选矿体,突破了前人“呆矿”的结论.预测区内50 m以浅范围内金红石资源总量大于5 000万吨,为一世界级的超大金红石矿产地.  相似文献   

2.
首次确认区内金红石的主要矿化层位为毛集群左老庄组一段地层,主要矿化集中区位于南召云阳—方城清河间30 km地段,并在宽坪群中也发现了新的矿化层位和矿化类型.首次发现大型粗粒易选矿体,突破了前人“呆矿”的结论.预测区内50 m以浅范围内金红石资源总量大于5 000万吨,为一世界级的超大金红石矿产地.  相似文献   

3.
东秦岭褶皱带河南段发现超大型金红石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确认区内金红石的主要矿化层位为毛集群左老庄组一段地层,主要矿化集中区位于南召云阳一方城清河间30km地段,并在宽坪群中也发现了新的矿化层位和矿化类型。首次发现大型粗粒易选矿体,突破了前人“呆矿”的结论。预测区内50m以浅范围内金红石资源总量大于5000万吨,为一世界级的超大金红石矿产地。  相似文献   

4.
对上庄与夏甸金矿的含矿花岗岩、绢英岩以及黄铁绢英岩中的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其中Fe、Si、Ti、W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上庄金矿与夏甸金矿中的金红石为变质成因,主要通过黑云母蚀变释放Ti而形成金红石,此类金红石主要赋存在黑云母的边缘、解理及裂隙之间。金红石中Ti含量存在由绢英岩向黄铁绢英岩的下降趋势。矿体周围能够形成Ti晕,可作为强烈矿化的标志。另外,金红石中W的含量从花岗岩到绢英岩再到黄铁绢英岩呈现不断富集的趋势,表明金红石中W的含量变化可指示金矿化的强弱,高W金红石的出现指示金矿的形成,这为胶东金矿的找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首次在陕西省镇安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地层中发现了铌(钽)金红石矿化层,该层赋存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第一岩段(C-s1)中的方解石绿泥石绢云母片岩层中,严格受层位控制,延伸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对位于苏北榴辉岩分布区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5 158 m主孔岩心进行编录、岩矿鉴定及测试的过程可揭示主要有经济价值的含钛相是金红石,其次是钛磁铁矿。主要含矿岩石是:普遍金红石化榴辉岩、石英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含钒钛磁铁矿榴辉岩,其次有多硅白云母金红石榴辉岩、篮晶石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黑云绿帘纤闪石岩(退变榴辉岩)。根据不同的矿化程度和岩性组合,大致分为3大岩性段:(1)0~2 038 m为主孔各类榴辉岩主要产出深度,钛矿化最好、厚度也最大;(2)2 038~3 597 m为主孔弱钛矿化,分布零散,厚度较薄,含10层矿化(视厚度5~24 m不等)的退变-强退变的榴辉岩,主要围岩是榍石-钛铁矿-钛磁铁矿-黑云角闪长英质片麻岩,含白钛矿钛磁铁矿二长片麻岩,构造糜棱岩化或碎裂-角砾岩带发育,其中常见大小不等、晶簇状生长的石英方解石脉体和晶洞; (3)3 597 m~终孔主要为糜棱岩化强弱不同的含钛磁铁矿黑云角闪长英质片麻岩和糜棱岩化角闪黑云二长片麻岩夹角闪-黑云片岩,无榴辉岩,也无钛矿化。但在3 577~4 012 m发现了大量富含稀土矿物的脉体。主孔岩石类型主要有6种: 榴辉岩类,榴辉岩质片麻岩,石榴单辉橄榄岩,二长片麻岩和长英质片麻岩,纤闪石化辉石岩,碎裂岩和糜棱岩类。含钛相矿物有金红石,钛铁矿,榍石,钛斜硅镁石,白钛矿及少量锐钛矿,板钛矿。  相似文献   

7.
在对位于苏北榴辉岩分布区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5158m主孔岩芯进行编录、岩矿鉴定及测试的过程中,对主孔岩芯的钛矿化进行了研究。主要有经济价值的含钛相是金红石,其次是钛磁铁矿。主要含矿岩石是普通金红石榴辉岩,石英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钛铁矿石榴辉石岩,其次有多硅白云母金红石榴辉岩,蓝晶石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黑云绿帘纤闪石岩(退变石榴辉石岩)。根据不同的矿化程度和岩性组合,将整个主孔大致分为三大岩性段: ① 0~2038m:为主孔各类榴辉岩主要产出、钛矿化最好、厚度最大的地段; ② 2038~3597m:为主孔钛矿化贫化、分布零散、厚度较薄的岩性段,含13层矿化视厚度4~37m不等的退变~强退变的榴辉岩,主要围岩是榍石钛铁矿钛磁铁矿黑云角闪长英质片麻岩以及含白钛矿钛磁铁矿二长片麻岩,构造糜棱岩化或碎裂~角砾岩带发育,其中常见大小不等、晶簇状生长的石英方解石脉体和晶洞; ③ 3597m~终孔:主要为糜棱岩化强弱不同的含钛磁铁矿黑云角闪长英质片麻岩和糜棱岩化角闪黑云二长片麻岩夹角闪黑云片岩,无榴辉岩。但在3577~5150m发现了大量富含稀土矿物的脉体。主孔岩石类型主要有6种: 榴辉岩类,榴辉岩质片麻岩,石榴单辉橄榄岩,二长片麻岩和长英质片麻岩,纤闪石化辉石岩,碎裂岩和糜棱岩类。含钛矿物有金红石,钛铁矿,榍石,钛斜硅镁石,白钛矿及少量锐钛矿,板钛矿。矿石类型可分为13类。文章阐述了含钛相矿物学、金红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特征以及金红石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超高压变质成矿及钛物质来源于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后的新元古代裂解事件中的地幔柱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东段二道洼岩群分布区金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元古代二道洼岩群分布区已发现一批金矿床和金矿化点。它们均赋存于该岩群上部层位内。主要控制金矿成矿的因素为层位 +岩性 +剪切变形变质带。因此只要有该岩群上部层位的存在 ,又有金化探异常 ,那就可能找到新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金红石是TiO2的高温高压相变体,在工业上具广泛用途.我国钛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首位,但其中98.9%是钛铁矿,金红石仅占1%左右(王立平等,2004),因此,金红石资源在我国十分紧缺.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江苏北部新沂-东海一带的榴辉岩中陆续发现了重要的金红石矿床,资源总量达数千万吨(黄建平等,2003),最近实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简写为CCSD)进一步揭示东海地区金红石矿床具有层位多、厚度大、品位高等特点(徐珏等,2004),因此,苏北新沂-东海一带有望成为我国原生金红石矿床的又一重要产地.本文以CCSD主孔0~2000m岩芯中的榴辉岩为对象,通过对榴辉岩中主要造岩矿物(石榴石和绿辉石)、以及榴辉岩全岩化学组成的全面分析,系统对比了高钛(TiO2>2%)与低钛(TiO2<2%)榴辉岩元素组成特征的差异,并据此探讨了该区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成矿的地球化学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利用南召—泌阳金红石矿带的金红石,综合分析了以往资料,并在实地踏勘、样品测试和重点地段综合研究基础上,查明了各矿段金红石矿基本地质特征、金红石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粒度变化特征、金红石富矿体的主要赋存位置。区内粗粒易选富矿体位于矿带中段的左老庄组一段上部(北部)。采用以微生物提纯金红石粗精矿为标志的新工艺,取得了良好的选矿试验效果。刘岗矿区的1号和2号富矿体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运用高分遥感技术圈定西昆仑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在西昆仑地区圈定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主要运用高分遥感解译和矿化遥感异常信息增强与提取技术,配合适量的野外调查验证及采样测试工作,建立遥感综合找矿模型,为后续区域地质矿产工作规划部署和矿产勘查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在黑恰一带圈定了1条找矿潜力巨大的含铜铅锌的菱铁-赤铁矿化带,延伸长度约60 km,宽度200~500 m。矿化带内含多个铁多金属矿化体。矿化体位于温泉沟群d段偏顶部碎屑岩向碳酸盐岩的过渡部位,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一般为40°~50°∠68°~81°,与区域地层产状一致。单矿化体长度数百~9 500余m,地表出露厚度2~50 m,一般厚约15 m。地表矿石矿物以赤铁矿和褐铁矿为主,次为镜铁矿,含少量菱铁矿。铁矿化体顶板碎裂化的碳酸盐岩中普遍见Pb-Zn-Cu矿化,部分铁矿化体上部也可见Pb-Zn(少量Cu)矿化。高分遥感技术在西昆仑地区矿产地质综合调查中作用显著,可为实现找矿工作的快速突破创造条件,并为高分遥感技术在相同或类似地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泌阳条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范 《地质与勘探》2011,47(2):236-243
条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接合部位、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桐柏-大别山成矿亚带内,区内构造线呈NWW向展布,含矿地层为二郎坪群变细碧-角斑岩系,它经历了4个喷发旋回,形成了本区多金属成矿的4个含矿层位.第一旋回的顶部为一富铁矿层,为姑山式火山熔浆型含铜锌磁铁矿层;该层位自陕西三条岭,向东经汤河、太坪镇至...  相似文献   

13.
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具十分独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所以多时代成矿是难以置信的.白云鄂博矿床成矿时间势必晚于赋矿白云岩及其下伏地层.而较多的地层古生物证据表明白云鄂博群形成于震旦纪至奥陶纪之间.基于赋矿白云岩是热水沉积形成,碳酸盐脉是同源热液交代变质岩或砂岩等形成的认识,笔者等认为,碳酸盐脉中的锆石可能是变质岩或砂岩中的锆石,它们虽被热液改造,其U-Pb年龄仍可能老于成矿年龄.已报道的白云鄂博矿床Sm-Nd等时线年龄虽然主要集中在1.2~1.6 Ga.但也有多个分别为0.4~O.5 Ga、0.8~0.9 Ga和1.O~1.1 Ga的年龄值.笔者等收集了所有已发表的98件白云鄂博矿床矿石、矿物及碳酸岩墙和上覆板岩的Sm-Nd年龄分析数据,用Isoplot程序计算,发现这些数据,除两件异常外,可以拟合成一条直线,相关系数R=0.96325,求得等时线年龄t=1125.8±32.5 Ma,εNd=-3.02.这一结果表明在1125.8±32.5 Ma白云鄂博Sm-Nd同位素时钟启动,且未再受后来的地质作用扰动,指示成矿作用应晚于或等于1.1 Ga,但地质意义尚待研究.若假定Sm-Nd同位素时钟不易被一般地质作用重置,则可以采信白云鄂博矿床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439±8 Ma)或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439±86Ma)为白云鄂博的成矿年龄.这与赋矿地层的古生物化石年代相符.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是与含油气盆地有关的砂岩型矿床,发育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喀什凹陷。在区域地层、构造、沉积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矿化层为一套海退砂、砾-泥-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和古新统阿尔塔什组(E1a)是成矿的物质基础,矿化蚀变发育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古近系阿尔塔什组第一岩性段,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总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碎屑岩与矿化关系显示,从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泥岩,矿化强度依次减弱,除白云质(角砾)灰岩由于后期热液叠加多形成块状、细脉状矿石,矿化最强外,其余岩性按岩石颗粒粒度从小到大,矿化强度依次增强。该矿床的形成明显受乌拉根向斜和后期张性裂隙构造的制约,主矿体主要分布在砂砾岩层和白云质(角砾)灰岩中,矿体和上盘白云质(角砾)灰岩接触带局部张裂隙中发育黄铁矿型铅锌矿。塔西南喀什凹陷北缘中新生代碎屑岩盆地,是寻找砂岩型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最有利的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温泉—中川一带实施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共圈定1:5万局部高磁异常33处,1:5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1处,发现矿点2处,矿化点5处,矿种有金、钼、铁、铜、铷等。通过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规律等,阐明了该区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9处,提交找矿靶区6处。对其中2处找矿靶区进行槽探验证的结果为: 关子镇幅玉杨观找矿靶区圈定了4条含铷矿化伟晶岩脉和多处铁矿化破碎蚀变带,具有形成伟晶岩型铷矿的潜力; 礼县幅李坝金矿床南侧百叶沟—河西沟找矿靶区圈定了14条蚀变破碎带,在矿化蚀变带内圈定了11条金矿(化)体,具有形成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状)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张银波 《矿物岩石》1994,14(3):79-88
西峡金红石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南缘,是一个大型角闪质片岩型金红石矿床。矿体赋存于古生界信阳群龟山组第三段,含矿岩石为含金红石角闪质片岩。本文阐述了矿区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钛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热液蚀变等,认为该矿床属变质热液改热门造的火山─沉积变质型金红石矿床。  相似文献   

17.
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中通常会优先部署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采样密度一般大于8点/km2,并分析多达38项地球化学指标,其主要目的是发现"矿致异常",指导矿产勘查工作.而研究表明,区域地球化学数据是地表物质化学组成的直接反映,所以不仅包含了与成矿有关的异常信息,更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在本次工作中应用中国西北干旱荒漠景观区1:5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成功识别了工作区地质体单元的分布.相比1:20万地质底图,通过clr-PCA分析提取出的1:5万地球化学数据信息展现了更多的细节:(1)地质体单元可以更为细致地划分为多个次级单元;(2)侵入体单元可以进行期次或岩相划分;(3)可为地质体单元的归属提供依据.本项研究结果成功指导了后续开展的1:5万地质调查工作,并对最终的1:5万地质图进行了验证,此外还提供了多处有利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新沂市小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小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发现的品位最富、连续宽度最大的大型矿床,它与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密切相关。矿体主要赋存在含金红石的块状榴辉岩中,呈似层状、长条状和透镜状产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榴辉岩的原岩为来自上地幔或壳幔过渡区的基性至超基性岩。金红石在矿石中主要呈包裹体、粒间充填、蚀变残余、热液充填4种赋存形式,分别代表了4个不同的形成及演化阶段。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期间,富含Na的深部流体对金红石的成矿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该矿床属典型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在成因上与超高压变质作用有关,类似于挪威的Engebfjellet、俄罗斯的Shubino矿床和意大利的PianPaludo矿床,而不同于中国已知的主要金红石矿床。此外,通过本次研究以及对普查和勘探资料的总结,提出了该类矿床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滇中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地质与勘探》2009,45(4):352-357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是元古宙昆阳裂谷中的典型"东川式"铜矿床,具有层构双控、构造改造明显、多种矿体类型共存的特点.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鉴定了主要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认为矿床受一系列轴向北东向的紧闭倒转复合倾伏褶皱和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的控制,进一步总结了构造控矿特征;经构造筛分,厘定了构造体系,提出北东向构造带是主要控矿体系,该体系的主演化期为晋宁期-澄江期,叠加了印支期的变形,晋宁期-澄江期的改造作用使围岩中铜质活化、转移、富集成矿;概括出"层楼式"、"背斜+断裂"、"多字型"构造控矿型式,为深部隐伏矿定位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罗秋良 《江苏地质》2018,42(2):242-250
卡特里西铜锌矿位于塔里木陆块南缘晚古生代喀拉米兰弧沟系中,成矿与海相火山沉积作用有关,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基性凝灰岩层,矿体与基性凝灰岩层产出几乎一致,层控特征明显,一般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以寻找海相火山沉积型矿床为目标,在矿区共圈出5条工业矿体,并经深部钻探,结果显示含矿层延深稳定,矿区资源储量规模有望达到中大型,深部找矿潜力突显。通过深入总结卡特里西铜锌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为矿区下一步找矿及东昆仑地区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