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库流域入库洪水预报误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星明  安波 《水文》1997,(6):20-24
由于受水库枢纽工程的影响,使得反推计算的入库流量本身就存在较大的误差,从而增加了入库洪水预报模型研制的难度,影响了这时预报精度的考核。通过对全国诸多水电厂水库流域实时洪水预报的实践,对其入库洪水预报中存在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阐述,以指导实时预报。  相似文献   

2.
2360aBP古洪水对小浪底设计洪水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悦波  王井泉 《水文》1998,(6):18-23
根据我国频率计算中广泛采用的P-Ⅲ型分布,应用统计试验方法,分别对仅由历史调查洪水和实测洪水组成的不完全系列,以及加入考虑流量误差情况下的古洪水资料后的系列进行了计算,得到后者比前者抽样误差大为减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沈起鹏  黄爱莲 《水文》2001,21(5):16-19
通过对潼塘、大西滩、五里牌、坑口、龙家山站流量测次精简引起的误差对新安江三水源预报模型影响的分析,论述了流量测次精简误差对洪水预报的影响,提出了流量测次精简误差与洪水流量预测误差之间的关系。对《水文巡测规范》(SL195-97)的精度指标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古洪水调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丁贤荣 《江苏地质》1995,19(4):209-212
古洪水调查初探张建新,丁贤荣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南京,210093河海大学水资源水文系,南京210024关键词:古洪水,第四纪地质,稀遇洪水,流量,长江三峡PreliminaryInvestigationonPaleoflood¥Zhangjia...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长江上、中游遭遇洪水的定义,标准,水文特征,入流量计算,江湖容蓄曲线的变化规律,洞庭湖大湖区间径流计算作了分析研究,对洪水遭遇情况下螺山站预见期为1-5天的水位过程预报方法作了探讨,并统计了预报的误差规律。  相似文献   

6.
黄松岭  龚建新 《地下水》2013,(3):121-122,124
针对历史洪水在设计洪水计算中的误差,在分析乌鲁木齐河历史洪水及重现期的基础上,依据乌鲁木齐河英雄桥水文站洪水调查资料,通过实测洪水系列加入历史洪水的个数及加入不同重现期的历史洪水,采用数理统计和频率计算的方法对历史洪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历史洪水的个数、历史洪水值大小及重现期对设计洪水有一定的误差,其误差对设计洪水成果精度有影响。历史洪水值的误差对设计洪水的影响比历史洪水重现期误差的影响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古洪水平流沉积与水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洪水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古洪水信息的载体-古洪水平流沉积提供古水水位及流量,而如何确定古洪水沉积顶面高程与其洪峰水位的关系是河床演变学至今尚水解决的难题。经过长江,黄河,黄河和淮河古洪水研究之后,对此问题获得了新的认识, 水平流沉积物尖灭点高程与共洪峰水位之间一致的关系,给古洪水研究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洪水计算的新进展——古洪水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尽管中国有悠久历史,但利用历史洪水展延洪水频率曲线以求稀遇设计洪水,仍感困难和不可靠,古洪水研究可得到数千年的大洪水资料。使洪水的考证期大为扩展,因而得以从根本上避免现行数字外延洪水顺频率曲的弊端,成果稳定可靠,为洪水计算工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论述了古洪水研究的原理方法和我国四大河流应用古洪水研究的经验与成果。  相似文献   

9.
洪水预报产流误差的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实时洪水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系统响应曲线洪水预报误差修正新方法。该方法将动态系统响应曲线引入洪水预报误差修正中,建立一种向误差源头追溯的动态反馈修正模型。此修正方法将新安江模型产流以下的部分作为响应系统, 用线性差分近似代替非线性系统响应函数的偏导数值,得到时段产流量所对应的系统响应曲线。用实测流量和计算流量之间的差值作为信息,使用最小二乘估计原理,对产流量进行修正, 再用修正后的产流量重新计算出流过程。该修正方法分别用理想案例和王家坝流域进行检验,结果证明此方法效果比传统二阶自回归模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位线反演的产流误差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实时洪水预报的精度,将单位线引入实时洪水预报修正中,建立一种向信息源头追溯的反馈修正模型。用最小二乘估计原理,通过推求产流量误差,用理想模型对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不同范围的产流量误差修正效果进行对比。在浙江长潭流域对11场历史洪水进行修正验证,效果明显,对预报精度有一定的提高。该方法结构简单,且不增加参数,物理概念清晰,又不损失预见期,可以在实际流域洪水预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古洪水平流沉积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古洪水研究依赖古洪水沉积获得古水文信息。古洪水平流沉积是古洪水泛滥于死水断面范围内形成的薄层细颗粒沉积。以长江三峡下段与黄河三门峡以下河段为例,古洪水平流沉积被掩埋保存在部分缓倾斜岸坡平台上,主要的识别标志,在沉积构造方面为发育微薄层理,末端翘起并尖灭,此外还具有特定的粒度结构以及多种重矿物的百分含量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古洪水事件的判别标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古洪水研究的关键是确定古洪水事件的识别标志.洪水可以造成古文化中断,还会在各种文物上留下洪水痕迹.山区河流古洪水产生的平流沉积在沉积层理、沉积体形状、颜色等沉积构造和粒度、分选性、矿物组合等沉积结构方面具有可识别的标志.在洪泛平原区,对古溃口扇采用沉积学、地球物理学方法研究其沉积结构,对确定古洪水事件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古洪水所产生的埋藏古树、泥炭及沉积物中花粉的研究也有助于对古洪水事件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游末次冰盛期古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水的发生规律是洪灾预报的前提,已有的人类洪水记录时间尺度,不足以认识和把握洪水的出现规律。因此,利用地质记录延长洪水序列,探讨地球特征气候期的洪水特点,就显得非常重要的必要。黄河上游兰州-银川段的洪水地质记录表明,在末次冰盛期的20-18ka,该区共发生了106次大洪水漫滩事件,其中有18次为多次洪峰叠加的复合型大洪水,洪水的发生频率达53次/ka。发生于末次冰盛期的大洪水可能属冰凌洪水,与末次冰盛期强烈的气候波动和不稳定有关。这些大洪水的频发与中国西部的末次冰盛期出现的高湖面相对应,既不符合一般的季风气候理论,也不同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末次冰盛期以冷干为主的气候特点,表明中国西部气候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古洪水沉积物是研究地史时期极端降水事件和古环境演化的重要载体。基于地质记录开展古洪水重建研究,可以为揭示区域洪水历史过程及机制提供依据,对水资源利用和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漕河古河道北岸出露较好的李迪城村剖面为研究对象,综合地层序列、野外沉积特征、沉积构造及沉积物粒度分析,对白洋淀地区漕河古河道沉积记录的古洪水事件进行了识别,发现该剖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古洪水沉积层与下伏地层存在明显的冲刷侵蚀面,沉积体形态呈透镜状,由泥砾、炭屑、双壳类及灰黑色粉细砂混杂组成,发育中小型交错层理;洪水沉积物粒度指标(中值粒径、砂含量、黏土/粉砂值及Q90)表现为高值,以细砂为优势组分,含混杂的粉砂及少量黏土,分选较差;古洪水沉积层中古树与双壳类集中埋藏,呈定向排列,其指示的方向与遥感影像揭示的古河道方向一致。通过该剖面沉积特征及地层AMS 14C年代分析,确定漕河在全新世早期约10.8~9.6 ka BP发生了4期古洪水事件,这4期古洪水事件可以与该时期华北地区其它古洪水事件进行对比。当时正值全新世早期,东亚夏季风增强,为气温和降水频繁波动上升时期,据此推断白洋淀地区全新世早期的古洪水事件是当时气候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田晓四  朱诚  尹茜  孙智彬 《沉积学报》2007,25(2):261-266
通过对三峡库区中坝遗址1981年洪水沉积和疑似古洪水沉积的粒度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峰度和众值粒径都在同一值域范围内;频率分布曲线相似,呈单峰态;概率累积曲线都呈明显的三段式。从而推断出中坝遗址的文化间隙层为古洪水沉积。在考古断代和AMS14C测年基础上,对洪水沉积环境研究发现,中坝遗址洪水沉积大多发生在我国的暖期,但周朝和宋代的洪水沉积发生在我国冷期,这与我国气候小循环和当地独特的地貌特征有关。清代以后,沉积物平均粒径明显变大,表明当地植被已经退化;沉积物平均粒径和峰度变化幅度大,说明人类活动使当地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气候多变。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库区玉溪遗址地层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古断代和AMS14C测年基础上,通过对洪水沉积环境以及三峡库区中坝遗址1981年洪水沉积和玉溪疑似古洪水沉积的粒度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和峰度都在同一值域范围内;概率累积曲线都呈明显的三段式,从而推断出玉溪遗址的文化间隙层为古洪水沉积。  相似文献   

17.
严宝文  鲁继恒  曹枝俏 《水文》2011,31(1):26-30
用古洪水外延洪水频率曲线是水文学中常见的问题,古洪水沉积研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方法面临洪积物识别的问题。从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出发,通过选取典型区进行古沟谷洪水沉积采样,用筛分法进行颗粒分析,并对其粒度级配特征值进行统计计算,同时参照岩相古地理沉积物粒度参数计算公式和分析原理,分析了古沟谷洪水的颗粒构成特性,证实了沉积物属于古洪水沉积。为古洪水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长江上游古洪水记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上游三峡河段主要的古洪水记录有:1)三峡深槽的蚀积变化;2)长江阶地粗粒沉积;3)长江的泛滥沉积;4)长江的古洪水平流沉积。不同时间跨度不同类型古洪水记录的精度有较大的差别。古洪水记录显示,晚更新世晚期的40~30kaB.P.,长江上游大洪水比30kaB.P.以来的长江上游大洪水大得多;全新世以来,以3983aB.P.前后的大洪水为相对最大;公元1870年大洪水为3000aB.P.以来最大洪水;近百年来的实测洪水以公元1981年洪水为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