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悦  丁旋 《地球科学》2011,36(4):610-620
为重建巽他海峡区古季风活动历史,通过对BAR9442岩心氧同位素、AMS14C测年、陆源碎屑标准偏差区间粒径分布,以及上升流种Globigerina bulloides等变化特点分析,并结合前人对该岩心粘土矿物的研究,获得如下认识:末次冰期30~17 kaBP,海平面下降,陆源粉砂物质输入增加; 南半球夏季日照率高,然而受冰期热带辐聚带位置影响,西北季风受阻,东南信风持续吹过研究海域形成类似东南季风的效应,气候冷干; 受印度东北季风影响,伊利石含量最高,上升流活动不发育, 古生产力降低.17~8 kaBP,海平面迅速上升,出现较强的表层穿越流活动,粘土物质成为沉积物的主要组分; 此时东南与西北季风都有增强,说明当时研究区气候有着更强的季节性.全新世8 kaBP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使穿越流活动加强,沉积物粘土组分含量最大,西北季风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
丁旋  魏明军 《地球科学》2005,30(5):565-572
弗洛勒斯海位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通道上,它的古海洋学特征对于理解LGM以来穿越流活动历史,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弗洛勒斯海SHI9011岩心δ^18O、δ^13C浮游有孔虫组合及碳酸盐含量等古海洋学记录的研究,认为研究区沉积速率不高,生物生产力却并不低于高沉积速率的近陆地区.冰期时海平面下降,陆源物质输入量增加,使得古生产力上升.冰消期终止期IA海平面快速上升,陆源营养物质供应减少,同时穿越流活动增强,抑制了下部水体向上运动,古生产力开始下降.8~6ka前后,强烈的东南季风使得研究区上升流活动增强.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多岛海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穿越流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度尼西亚穿越流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热量传输的重要载体,穿越流的活动由潜在地影响El Nino和季风现象进而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通过对爪哇海SHI9006岩心LGM以来氧同位素、有孔虫与CaCO3沉积量、浮游有孔虫浅层水种与深层水种比值反映的古温跃层变化等的研究,得出结论:研究区末次冰期氧同位素2期穿越流活动微弱,冰后期穿越流活动增强;特别是冰消期终止期IA,穿越流活动由弱迅速增强,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印度尼西亚岛弧古海水通道开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17954-2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AMS14C测年的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IS3期,南海西部表层海水温度大体呈现暖-冷-暖的变化趋势;温跃层深度由浅到深阶段性变化;短时间尺度上温度与温跃层发生幅度较大的快速变化。暖事件(IS)对应于浮游有孔虫暖水种、混合层属种含量的增加,冷水种、温跃层属种含量的减少以及冬夏SST的升高;冷事件则与之相反。表层海水生产力亦大致呈现3个阶段(61~51ka,51~42ka和42~32ka)的变化,在千年尺度的快速气候事件中,暖事件对应浮游有孔虫生产力属种含量降低,冷事件对应升高。此外,在MIS3内部分暖事件(IS6和IS11~13)表现出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温跃层深度变浅和表层海水生产力升高的状况,表明该区此时上升流的存在,其形成原因推测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加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北印度洋季风研究的经典地区是上升流活跃的阿拉伯海和索马里海盆,孟加拉湾地区季风强弱的变化则是以浮游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值反映的淡水输入量大小来指示的.文章通过对孟加拉湾的MD77181岩芯的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对比东经90°海岭的MD81349岩芯的同类分析结果,发现孟加拉湾地区在深海氧同位素2、3期出现上升流生物种丰度上升、表层水古生产力升高、表层水温度下降、温跃层变浅、盐度增加等指示存在上升流活动的现象,说明当时该区东北冬季风增强.特别的是间冰段深海氧同位素3期各古环境的代用指标都形成记录上最突出的峰值,且在同期背景值上叠加着强烈的波动,认为此现象应是印度季风区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强盛期的相互转换、水体的垂直循环运动等环境信号和控制机制在该区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对季风/干旱过渡区封闭湖泊岱海两支沉积物岩芯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揭示,沉积物中易(溶)迁移元素和难(溶)迁移的相对含量及其与铝元素的比值可以很好地表征流域化学风化强度的变化.进而指示盆地的水热状态.过去大约16.2kaB.P.以来,易迁移元素含量以及与铝元素比值较高的几个阶段,如大约14.5~11.7kaB.P.,10.3~9.0kaB.P.,6. 7~3.5kaB.P.,3.2~2.6kaB.P.和1.7~1.2kaB.P.代表了岱海盆地化学风化较强、水热条件较好的时期,其中以大约6.7~3.5kaB.P.期间的水热条件最为优越,可以认为是流域气候的适宜期.而沉积物中难(溶)迁移元素在大约14.5kaB.P.前,11.7~10.3ka B.P.,3.5~3.2kaB.P.和2.6~1.7kaB.P.期间以及1.2kaB.P.以来的相对高含量则代表了流域相对较弱的化学风化强度和较为低下的水热状态.大约9.0~6.7kaB.P.期间,沉积物较高的CaO/MgO比值与降低的易迁移元素含量指示了流域较高温度条件以及由此导致的高蒸发率.综合岱海沉积物已有的有机质、碳酸盐、花粉组合、湖面变化等方面的数据,认为岱海盆地末次冰期以来,水热同期的模式涵盖了岱海除大约9.0~6.7kaB.P.外的各个阶段.而大约9.0~6.7kaB.P.期间,季风有效降水与温度变化的不一致现象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岱海自身的自然环境特点对区域大尺度气候变化的反馈.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氧同位素3期时上部海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北部海水物理化学性质不但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还受到珠江陆源输入的影响。文章根据对南海北部ODP 1144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和氧同位素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MIS 3期的表层海水温度在H2~H6事件时明显降低,并在H4~H5(45.66~38.77kaB.P.) 期间,表层海水冬季温度变化频繁,且幅度较大。35~29kaB.P. ,浮游有孔虫暖水种含量减少,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值增重,同时高生产力属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的含量增加,说明冬季风在该阶段强化。此外,52~46kaB.P.期间,N.dutertrei含量增加,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较低,表层海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此时南海北部的高生产力可能与珠江陆源输入的增加有关,指示东亚夏季风的加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4根石笋42件系统的TIMS230Th测年及694件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的气候变化记录时限范围连续1~15万年,稳定同位素样品平均分辨率晚期达150~220a,早期达440~530a。研究表明,石笋δ18O曲线,相当于海洋记录的终止点Ⅰ及终止点Ⅱ具有特别明显的突变,其年龄分别为11.3kaB.P.及129.3kaB.P.,应为晚更新世顶、底界线的准确年代。晚更新世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MIS2~MIS5e相对应的气候地层单元,其界限年代也分别得到了明确的界定。相当于格陵兰冰芯记录、北大西洋沉积记录的YD事件、Heinrich气候突变事件,几个石笋记录取得了一致的准确定位及定年。其中YD事件为12.76~11.52kaB.P.;Heinrich事件的H1~H6分别为17~15kaB.P.,24.6kaB.P.,30.5kaB.P.,39.3kaB.P.,47.8~46.8kaB.P.以及60.4kaB.P.。对其与北大西洋沉积及格陵兰冰芯记录所揭示的短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可比性,表明东亚季风气候变化,与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呈遥相关响应,对研究东亚季风气候驱动机制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和对晚更新世的地层学研究,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旋  方念乔 《地球科学》2006,31(6):765-772
末次冰期旋回尤其是氧同位素3期气候明显不稳定, 南亚季风活动并不遵循冰期间冰期的规律.通过东北印度洋区位于安达曼海南部、苏门答腊岛西北端格雷特海峡的BAR9427岩心的古海洋学研究, 并与相邻孟加拉湾地区的MD77181和MD81349二支岩心进行对比分析, 认识到末次冰期氧同位素2期时, 研究区东北冬季风增强, 上升流活跃, 古生产力较高, 同时近岸地区蒸发作用强烈, 海水盐度升高.末次冰期大间冰阶氧同位素3期的早、晚期, 研究区西南夏季风活动强烈, 向东的西南季风流, 使得孟加拉湾中部盐度升高, 而北部由于季风降雨, 大量的淡水输入使得盐度大幅度下降, 且八月盐度远低于二月.西南夏季风变化遵循23ka的岁差周期, 在我国青藏高原、黄土与沙漠以及阿拉伯海等区都有表现.   相似文献   

10.
赵悦  丁旋 《第四纪研究》2011,31(2):265-275
对苏门答腊海域BAR9432岩芯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氧碳同位素、AMS14C测年、浮游有孔虫组合及其所反映的古生产力、温盐及温跃层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2kaB.P.以来气候变化的特点,明显受冰期间冰期海平面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与23ka岁差周期引起的北半球高纬太阳辐射变化密切相关.末次间冰期阶段,海平面较高...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上部水体垂向结构变化对于理解热带海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印度尼西亚穿越流(ITF)出口处东印度洋帝汶海区SO18480-3孔中的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和温跃层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氧碳同位素,并借助12个AMS14C测年数据重建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该区温跃层深度和营养盐水平的演化序列。壳体氧同位素(δ18O)记录表明温跃层古海洋学特征的变化幅度要大于表层海水,其差值(Δδ18O(P-G))有效地反映了温跃层深度的变化,即冰消期和晚全新世温跃层较浅,LGM和早中全新世温跃层较深;并揭示出与全新世相比,LGM期间ITF总流量未显著减小,ITF对该区上部水体结构的影响受到了东西太平洋之间不对称性的调节。碳同位素(δ13C)记录则表明该区的古海洋学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南大洋的影响,并受本区上部水体垂向结构的控制,其差值(Δδ13(G-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上部水体营养盐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南海的氧同位素3期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南海北、西、南部3个沉积速率相对较高而且连续的沉积柱状样MD2904,MD2901和MD2897为基础,通过粒度、碳酸盐、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南海MIS3期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南海MIS3是末次冰期中的弱暖期,海水表层古温度比相邻的MIS2和MIS4期略高,但是明显比MIS1和MIS5期低。MIS3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气候的不稳定性,发生了多次气候快速变化事件。在格陵兰冰芯中记录的千年尺度快速气候变化事件(D/O事件和Heinrich事件)基本上在南海北、西、南部都有响应,具有与全球同步的特征。南海MIS3古生产力都显示出较高的特点,这与东亚季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北部主要受冬季风影响,西部和南部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南海南部MIS3表现出比MIS5更高的古生产力和更强的夏季风强度,这一特点有待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AMS~14C定年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海北部MD05-2905钻孔(20°08.17′N,117°21.61′E)末次冰期以来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的时间序列,利用其中的正构烷烃、甾醇和烯酮等有机分子标志物对南海北坡25ka以来沉积物物源、气候环境变化进行探讨。长链正构烷烃总含量和浮游植物标志物总含量表明25.0~14.5kaB.P.时段南海北部沉积物中陆源物质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输入均较高,14.5~8.5kaB.P.时段迅速降低,全新世8.5kaB.P.之后稳定在较低水平。末次冰期海平面低,陆架出露面积大,陆源物质搬运至沉积地点的距离短,强盛的冬季风及其驱动的洋流有利于大量的陆源物质搬运至该沉积地点;14.5kaB.P.,对应于MWPIa时期,陆源物质输入迅速减少,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迅速降低,印证了此时海平面的快速上升。C31/C17物源参数表明陆源物质输入和海洋内生源输入在25.0~14.5kaB.P.时段和14.5~8.5kaB.P.时段分别占据了主要地位,这表明海平面变化对陆源物质输入影响可能更大;全新世8.5ka之后,陆源、海洋内生源输入交替占据主要地位,这可能与东亚季风增强有关。从有机分子标志物研究来看,海平面的变化对陆源物质输入及总海洋初级生产力可能均有重要控制作用,但海洋初级生产力中某些藻类如硅藻可能受控于不同的气候因素。C28甾醇含量指示硅藻在MWPIa和MWPIb时期大量增多,这可能是14.5~8.5kaB.P.海洋内生源输入相对较多的重要原因,同时,对11.0~8.5kaB.P.时段的碳酸钙低值事件可能有一定贡献,但其对海陆环境的响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AMS14C精确定年的基础上,通过南海北部MD05-2905站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粒度、元素分析,其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均在11.2~8.5kaB.P.期间发生异常,根据夏季风指标认为这是夏季风极强事件。将本站位相同纬度(20°N)的夏季平均日辐射量与季风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全新世早期(11.2~8.5kaB.P.)东亚夏季风极强事件对应着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和热带辐合带(ITCZ)的位置向北移动,说明全新世早期夏季风突然增强可能是在岁差周期控制下,较高的太阳辐射量驱动了热带辐合带(ITCZ)及其有关的雨场向北移动,在南海北部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导致氧同位素偏负、碳酸盐的含量较低以及线性沉积速率较高。这与前人对相邻地区湖光岩玛珥湖的孢粉研究、江西南岭地区泥炭的记录以及中国南方石笋记录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该季风最强事件与阿拉伯海发现的早全新世季风最强事件以及根据格陵兰冰芯记录的早全新世甲烷最大值推测低纬地区湿地扩张相一致,这反映了南海北部全新世早期与全球低纬地区早全新世气候变化格局一致。  相似文献   

15.
耀县黄土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非同步演化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指标分析了黄土高原中部地区耀县黄土剖面,重建了全新世以来该地区季风变化过程。结果显示研究区全新世冬、夏季风并非同步演化,夏季风: 10.0~9.4kaB.P.快速转强; 9.4~3.4kaB.P.为全新世强盛期,但夏季风在强盛期并不稳定,其中在 6.8~5.9kaB.P.存在一个衰退事件; 3.4kaB.P.以来夏季风快速衰退。在8.4kaB.P.之前,冬季风强盛,并逐渐减弱; 8.4~6.6kaB.P.冬季风较弱; 6.6~5.7kaB.P.存在一个冬季风突然增强; 5.7~1.7kaB.P.冬季风为全新世最弱的阶段; 1.7kaB.P.以来,冬季风强度迅速增大,具有不稳定性。耀县地区全新世冬、夏季风的演化过程不同步可能揭示了全新世冬、夏季风演化的主控因子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地处南亚季风区的沙鲁里山地区保留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文章通过ESR对冰碛物直接定年,结合冰碛地貌形态及其风化程度差异,结果表明沙鲁里山地区可能经历了4次规模较大的冰川作用。它们的ESR年代大约为19~16kaB.P.,48~43kaB.P.,135kaB.P.和571kaB.P.,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第2、第3、第6、第16阶段对应。自沙鲁里山最早冰川作用(571kaB.P.)以后,该区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抬升作用。MIS2和MIS4期间西南季风微弱,降水稀少,气温严寒,南亚季风区冰川发育受到一定限制。MIS3早期和晚期夏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温度较高,水热平衡状况有利于冰川发育;MIS3中期气温较低,夏季风较强盛,降水较丰富,这种冷湿组合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冰川发育。南亚季风区,MIS3期间的冰川前进规模不亚于甚至在某些区域超过了末次盛冰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制于夏季风的降水差异。  相似文献   

17.
The second campaign of the Arabian Sea Monsoon Experiment (ARMEX-II) was conducted in two phases viz., March–April and May–June 2003.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buoy and ocean research vessel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second phase of ARMEX-II have been analysed to bring out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monsoon onset.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thermodynamical features such as build up of lower tropospheric instability and increased height of zero degree isotherm occurred about a week before the monsoon onset over Kerala and adjoining southeast Arabian Sea. There was a sharp fall i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850 and 500 hPa, and the height of zero degree isotherm about 2–3 days before the monsoon onset. The flux of sensible heat was positive (sea to air) over south Arabian Sea during the onset phase. Over the Bay of Bengal higher negative (air to sea) values of sensible flux prevailed before the monsoon onset which became less negative with the advance of monsoon over that region. The pre-onset period wa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gradient over the Arabian Sea with rapid decrease towards north of the warm pool region. The buoy observations have shown that SST remained close to 30.5°C in the warm pool region during the pre-onset period in 2003 but only 2–3 degrees away (north of this region) SSTs were as low as 28.5–29°C. An interesting aspect of sea level pressure (SLP) variability over the Indian seas during the onset phase of summer monsoon 2003 was undoubtedly, the highest SLP in the warm pool region inspite of very high SSTs.  相似文献   

18.
晚中新世以来亚洲季风阶段性演化的海陆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综合对比晚新生代以来中国黄土高原黄土一红粘土沉积、西北太平洋粉尘沉积、南海有孔虫、阿拉伯海有孔虫记录的基础上,探讨了大约8Ma以来亚洲季风的阶段性演化历史。结果发现,黄土高原粉尘沉积在8Ma前后大规模出现,在3.5Ma前后大幅增加;印度季风在8Ma前后形成(或显著加强);南海ODP1146站位浮游有孔虫Neoglcboquadrina丰度也有两次明显增加,表明海水表面温度不断降低和海洋生产力的增加,指示东亚冬季风作用增强。北太平洋()DP885/886钻孔风成粉尘通量也有增加,指示亚洲内陆进一步的干旱化和冬季风作用的增强。印度洋沉积通量在11Ma前后开始增加。在9~8Ma时出现峰值,表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南部逐渐隆起。当隆起达到足够高度时,导致亚洲内陆干旱气候带扩大,同时提供大量粉尘并向东传输到中国北方和北太平洋地区。青藏高原北缘山前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在3.6Ma时,高原北部的进一步快速隆升过程可能影响到整个高原,从而导致亚洲内陆更加干旱化,东亚季风增强,粉尘沉积加快,南海及印度洋陆源沉积作用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