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砂泥岩互层油藏时移地震差异波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时移地震的差异波形特征为切入点,研究了时移地震资料波形特征与砂泥岩互层中油层纵波速度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与薄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不同,砂泥岩互层的差异波形是一个多峰复合波,且当泥岩夹层的厚度小于1/4主波长时发生屏蔽现象,即上部油层的纵波速度变化可以掩盖下部油层的纵波速度变化;模拟了楔状地层的时移地震响应,从其产生机理上揭示砂泥岩互层时移地震响应的复杂性,并通过渤海油田的时移地震资料验证了砂泥岩互层时移地震响应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是直接确定剩余油分布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时移地震油藏监测在国内的需求及推广应用难点,研究了时移地震数据空间偏差校正处理方法。由于在观测系统、采集方向的处理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地下同一反射点在不同时移地震数据偏移后空间位置存在差异,产生与油藏变化无关的地震差异,增加数据解释的难度和风险。通过对参考数据与监测数据三维空间内的局部数据体的三维相关计算,确定监测数据体在x方向、y方向和时间方向上最佳移动量,从而实现两次地震数据空间位置差异校正。实际时移地震数据处理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空间偏差校正处理方法在消除时移地震数据三维空间非线性空间偏差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时移地震技术作为一种油藏动态监测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储层采收率及完善油藏管理。但是在储层生产的不同时期获得的地震数据,由于观测系统、采集参数和处理目的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地下同一反射点在不同时移地震数据中空间位置的差异,从而造成由非油藏变化所引起的地震差异,增加了时移地震分析的误差与不确定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时移地震数据三维相关校正方法,利用时间变化时窗来进行地震差异计算。该方法通过计算时窗内基础数据和监测数据的相关性来控制反射界面位置的时移量,从而实现两次地震数据空间位置的差异校正。数值模型试验与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时移地震的可重复性高低是时移地震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需要有效的时移地震数据重复性度量及一致性分析方法。这里首先分析了常用的时移地震数据重复性度量方法,即NRMS和PRED方法。经研究发现,PRED度量方法对地震数据的差异性并不敏感,因此提出了基于第三代相干分析的COHE度量方法,COHE方法比PRED方法对地震数据的差异性更为敏感。NRMS和COHE方法可以度量地震数据的重复性,但不能直接分析不一致性的影响因素,因此这里引入地震数据处理中的相关参数分析法,提出了基于相关函数的时移地震数据一致性分析方法,求取相关函数的特征参数,可以直观地分析时移地震数据在时间、振幅、相位和频率等方面的一致性,指导时移地震数据的处理,进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5.
从差异波形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时移地震差异波形特征与砂泥岩互层油藏中油层速度变化的关系。通过建立由5层地层组成的楔形地质模型,运用褶积公式及时移地震求差公式,得到泥岩速度为2 400 m/s和砂岩速度为2 700m/s条件下,互层中砂岩速度变化±150 m/s的时移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砂泥岩互层的差异波形是一个多峰复合波,泥岩夹层的厚度是决定差异波形特征的一个主要因素,并且存在一个临界值,即四分之一主波长;如果泥岩夹层的厚度小于这一临界值,就会发生遮掩效应,即顶部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可以掩盖中、下部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6.
非一致性时移地震资料叠前互约束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差、相位、频率、振幅、能量差异是影响时移地震处理的主要因素,对于非一致性时移地震资料的处理,消除两期资料在这四个方面的差异是处理工作的关键。笔者首先分析了永新三维两期资料的施工参数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面元对应抽稀法消除了野外采集观测系统差异;利用有针对性的去噪技术和能量补偿方法,消除了两期资料能量信噪比差异;利用频率相位校正技术,消除了两期资料频率、相位差异。通过这四个方面的互约束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达到了时移地震资料的处理要求,为后续的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大伟  刘震  赵伟  夏庆龙 《现代地质》2006,20(4):635-640
从差异波形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时移地震差异波形特征与砂泥岩互层油藏中油层速度变化的关系.通过建立由5层地层组成的楔形地质模型,运用褶积公式及时移地震求差公式,得到泥岩速度为2 400 m/s和砂岩速度为2 700 m/s条件下,互层中砂岩速度变化±150 m/s的时移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砂泥岩互层的差异波形是一个多峰复合波,泥岩夹层的厚度是决定差异波形特征的一个主要因素,并且存在一个临界值,即四分之一主波长;如果泥岩夹层的厚度小于这一临界值,就会发生遮掩效应,即顶部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可以掩盖中、下部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8.
时移测井曲线重构是为满足储层时移地震研究需求,根据时移地震基础状态和监测状态的采集时间而对测井曲线进行后推或者前延的处理。以深水扇油藏水驱开发测井曲线重构研究为例,探讨了基于岩石物理研究的时移测井曲线重构的方法。通过分析在地震采集的不同时间点的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开展岩石物理分析,得到水驱过程中岩石物理参数的变化,重构得到不同时间点的测井曲线,并应用到后续的时移地震反演中。应用效果表明,时移测井曲线重构为后续时移地震反演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测井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正在兴起对CO_2地中隔离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工作。为了解决地质储存之后,CO_2气体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监测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地质地层情况,同时借鉴了国内外对CO_2深部地下储层隔离的方法和研究思路,这里采用正演模拟的方法,模拟CO_2在地下的运移扩散情况,并通过编程模拟时移地震技术的处理过程对获得的常规地震剖面进行时移地震处理。从获得的常规地震剖面和时移地震剖面的结果显示,这里提出的时移地震技术在CO_2地下储存检测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地震成像中上覆层的复杂性问题,R.Calvert和A.Bakulin提出虚震源法,用于近地表精确速度建模。笔者阐述了地震虚源法的原理,与井间地震技术的对比,国外在时移地震监测、成像和虚横波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现状。文章将对有关人员了解该技术起到一定帮助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陆相储层稠油热采时移地震监测数据开展的互均衡处理结果表明,此项处理有利于有效时移地震异常的识别与热前缘位置的准确确定。当原始采集资料的一致性极差时,互均衡处理虽然可以改善资料的一致性,因此,提高野外采集震源子波和采集资料的一致性,是陆相薄互层油藏时移地震监测顺利实施的关键。振幅属性是陆相薄储层油藏时移地震监测的主要标志之一,笔者在振幅处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时差、振幅、频率、相位差异是影响时延地震处理的主要因素。非一致性重复地震资料进行时延处理时,消除两期资料时差影响是做好后续处理工作的基础。在分析不同时期地震资料施工参数差异的基础上,解决了老资料未测地表高程对静校正的影响,利用初至层析反演技术,通过优选参与反演的偏移距,利用新、老资料初至共同反演得到了统一的近地表速度、厚度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得到的静校正量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两期资料时差的影响,为后续时延地震处理、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时延爆炸理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波激发方式是影响地震数据采集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野外试验数据为基础,对时延爆炸法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和其它数学手段,分析了延迟爆炸情况下地震波主频、频宽、能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入射角对上述因素的影响特征。分析表明:相同药量条件下,采用延迟爆炸的激发方式可增大地震波主频,拓宽地震波的频带宽度,增大向下传播的地震波能量;在常规地震勘探的入射角范围内进行时延爆炸激发时,由入射角变化所引起的地震波波形及其频谱的畸变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15.
神华CO2捕获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示范项目是我国首个全流程煤基CO2捕获和在低孔低渗深部咸水层进行多层注入的CO2封存示范项目,意在通过时移垂直地震(VSP)监测CO2地质封存状况。介绍了CO2地质封存时移VSP技术和监测效果。通过注气前后3次VSP观测,得到了高品质时移VSP资料,研究了一致性处理技术、矢量波场分离和多波成像技术,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多波时移VSP剖面,通过深度域标定和多种属性解释对比,分析了注气前后VSP地震响应特征,预测了CO2地下运移范围,达到CCS项目预期监测目标。结果证明,时移VSP技术是监测CO2地质封存与运移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While 3D seismic has been the basis for geological model building for a long time, time-lapse seismic has primarily been used in a qualitative manner to assist in monitoring reservoir behavior. With the growing acceptance of assisted history matching methods has come an equally rising interest in incorporating 3D or time-lapse seismic data into the history matching process in a more quantitative manner. The common approach in recent studies has been to invert the seismic data to elastic or to dynamic reservoir properties, typically acoustic impedance or saturation changes. Here we consider the use of both 3D and time-lapse seismic amplitude data based on a forward modeling approach that does not require any inversion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Advantages of such an approach may be better estimation and treatment of model and measurement errors, the combination of two inversion steps into one by removing the explicit inversion to state space variables, and more consistent dependence on the validity of assumptions underlying the invers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is approach with the use of an assisted history matching method in mind. Two ensemble-based methods, th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and the ensemble randomiz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seismic amplitude data, and possible solutions are presented. Experiments with a 3D synthetic reservoir model show that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 fluids, and on rock properties such as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seismic data. The role for localization and iterative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