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以低碳经济的核心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适合国内一般城市的低碳景观设计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依托低碳化城市景观规划研究、低碳景观施工方式研究、碳汇系统研究和碳排放量化体系研究几个方面的专项研究分析,归纳出了城市景观设计在低碳形势下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低碳能源发展潜力及对国家减排贡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评估低碳能源发展潜力及对实现国家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目标的贡献,对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和明确低碳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论文设置了中国低碳能源的两种发展情景,并从总量、分品种和分领域评价了两种情景下低碳能源的发展潜力和减排潜力.在此基础上,系统评估了两种情景下中国低碳能源对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贡献率.评估结果表明: 1)发展低碳能源对于完成国家减排目标至关重要,在平稳、较快和高速经济增长3种方案下,通过发展低碳能源对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最低贡献为12.58%,最高则可达30.25%; 2)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低碳能源对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贡献越低; 3)若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则一方面要加大对低碳能源的投入,同时则需大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碳生产率,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3.
张金昌 《探矿工程》2010,37(12):1-4
低碳经济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已被世界各国人民作为发展本国经济所追求的理想方式。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先行官的地质工作组成部分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当今时代特征及人类生存发展的时代主题,面对国民经济建设新形势,简要阐述了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的关系,以及技术本身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质》2009,(11):29-29
重庆市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新能源开发利用,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首个低碳产业园近日在巴南区启动建设。近几年来。重庆市积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国土房管、地勘和建委等部门针对重庆地温能资源丰富而建筑节能企业发展滞后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将低碳目标融入到乡村更新进程,是土地整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结合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桥北村“田、林、产、水、路、文、村”各系统的现状分析,指出在土地整治视角下存在耕地保护与产业发展、低效用地减量化近远期落实、垃圾处置与乡村环境协调等三方面核心问题,据此提出产业在地化提质、空间复合化增效与资源循环化利用的低碳更新策略。同时以碳足迹测算成果的生态效益,并将其反馈至土地整治项目体系研究中,以期为低碳发展时期乡村更新提供工作准则与技术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这个主题告诉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之路,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地球资源。  相似文献   

7.
滕磊 《山东地质》2012,(4):32-32
3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七次全国实验区工作会议暨2012年部委政策对话会上,招远市王光耀市长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低碳国土实验区专家委员会主任江泽慧手中接过了“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的牌匾,招远市正式被列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下,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性、持久性共建工程,旨在强化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创新低碳产业,推动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正式提出自主减排的目标者,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方共识。这是实现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唯一出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将有助于拓展国土资源工作领域,增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话语权,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新型城镇化中建筑设计创新应采取四大对策城镇化后,我们对城市建筑有什么要求呢?我们的建筑应该以人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面提升建筑质量,让市民能够平等地享受舒适的宜居环境。我们的建筑应该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集约、环保低碳,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建筑设计应该结合当今中国  相似文献   

10.
辛琅 《河南地质》2009,(11):32-32
日前,在广东举行的“低碳经济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描绘了一幅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1.
探究中国农业碳效应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可以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该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以2009—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708篇高水平期刊论文为基础数据,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现状方面,年发文量经历快速增长和稳定发展2个阶段,发文作者呈现“大体分散、局部集中”状态,大部分发文机构独立开展研究;(2)研究热点方面,发现了农业碳排放、碳排放、低碳农业、温室气体、农田生态系统和碳汇等核心关键词,识别出农业碳排放、土壤固碳、碳足迹、低碳农业、农业碳排放效率和碳减排6个聚类,找到了土壤固碳、土壤有机碳、低碳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低碳经济、固碳减排、温室气体、对策、碳汇、lmdi模型、固碳速率和农业碳排放效率12个突现词,当前研究热点可以归纳为农业碳源/碳汇研究、农业固碳研究、农业碳减排研究、农业碳足迹研究和低碳农业研究五大类;(3)研究趋势方面,初现关键词集中在2009—2014年出现,农业碳效应研究呈现研究热度阶梯式上升、研究主题断崖式减少和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等趋势。最后,从中小区域、综合视角、全产业链、农户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23,(2):24-25
<正>一直以来,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勘集团”)始终坚持以“规避风险、节约资源、共创和谐”为核心的“绿色岩土”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大力推进行业发展,在节约工程建设资源投入、提升工程建设投入成效等方面为低碳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上勘集团针对勘察设计行业低碳发展方向,在岩土工程一体化设计咨询、自稳式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一体化和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相关业务,在满足工程建设安全要求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张瑜  韩军青 《地下水》2011,33(2):182-183,186
山西作为我国能源大省,"富煤、富气、少油"是本省能源结构的典型特征,从而导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位居我国前列,如何实现从"高碳"到"低碳"的过渡,是山西省目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运用SWOT模型分析评价了山西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劣势及其机遇和挑战,并构建了SWOT矩阵,对山西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低碳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目标。在阐释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淮南市建设低碳城市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该市低碳发展提出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0,(4)
天水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而生态环境又相对脆弱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甘肃省构筑“三屏四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西部生态屏障重点建设区域。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生态屏障建设步伐、构建生态屏障建设保障体系,在维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加快生态屏障建设步伐,将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走经济与生态耦合发展的道路,促进区域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晨 《辽宁地质》2010,(2):60-61
以前人们注意的是低脂、低盐、低糖的生活,现在又逐渐开始关注起“低碳生活”啦!当很多老百姓有了“低碳经济”的意识后,马上就在日常生活中开始“磨刀霍霍”过起了低碳生活,正面标兵越来越多,减碳一族队伍壮大。人过留名、燕过留声,可人们并不希望“碳足迹”过多留痕。  相似文献   

17.
关键词 绿色设计 低碳技术 为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住宅)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提供绿色低碳技术交易、洽谈、合作的交流平台,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于2013年10月23日~26日在海南省海口市联合主办“绿色建筑设计和低碳技术应用创新交流会”。  相似文献   

18.
很高兴参加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以"创新设计、低碳发展"为主题的工程设计科技创新大会,这个主题很好,大家在一起共谋行业科技发展大计,共同研讨如何提升设计行业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安徽地质》2013,(4):F0002-F0002
<正>为响应国家利用环保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号召,大力推动安徽省地热能源勘查开发事业的发展,2013年3月7日安徽省地址矿产勘查局决定在安徽省地矿局职工疗养院增设安徽省地热能源勘查院,实行一个机构二块牌子,承担地热能源勘查、研究、开发等职能  相似文献   

20.
2011全国工程设计创新大会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胜利闭幕了。大会以"创新设计、低碳发展"为主题,共谋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研讨提升工程设计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把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