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杨斜金矿床为东秦岭杨斜-丰北河金钨成矿带东段的一中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为热液石英脉型,赋存于商丹断裂带内北东—北北东与北西—北北西向次级断裂中,赋矿围岩为新元古代杨斜片麻岩套。矿石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自然金-黄铜矿-黝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中低温组合;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钾长石-石英、石英-粗粒黄铁矿-自然金、石英-细粒黄铁矿-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4个阶段;近矿围岩蚀变以钾化、硅化及黄铁矿化为特征,远矿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床主要受断裂、围岩及岩体(脉)控制,成矿时代不早于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2.
苍希格钨矿床位于蒙古国西部阿尔泰钨-钼-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内.矿体围岩为中-上奥陶统巴赫留克组火山沉积岩及早泥盆世陶伊陶古什杂岩体,矿体呈脉状、似脉状、透镜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云英岩化、萤石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其中硅化、云英岩化及萤石化与钨矿化关系密切.金属矿物主要为黑钨矿、白钨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辉铋矿、闪锌矿,矿物组合在水平和垂向上均具有一定的分带.初步分析认为,苍希格钨矿床为与海西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有关的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3.
东坪钨矿床是近年在赣北地区新发现的首个超大型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幕阜山地区东坪-香炉山钨矿找矿远景区东部。矿床赋矿层位为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安乐林组浅变质岩系,北东向断裂及其两侧的次级裂隙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容矿构造,隐伏的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成矿岩体,与区内钨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为石英脉状硅化;两个矿带的钨矿体均产于成矿岩体外接触带,呈现了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典型的"五层楼"分带特征,矿石工业类型主要为黑钨矿矿石;明确了构造和岩浆岩等主要控矿因素;总结出地表微细裂隙云英岩化-黄铁矿化蚀变带、含硫化物石英细脉带、石英脉、重砂及地球化学异常为区内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赣北石门寺钨矿床为最近查明的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的北矿段。矿体呈似层状、筒状、脉状分布于燕山期酸性花岗岩体上部及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附近。主要工业矿物为白钨矿、黑钨矿、黄铜矿、辉钼矿,矿石组构类型主要有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及块状构造。常见围岩蚀变有碱性长石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硅化,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型。根据矿体特征、矿物组合、矿石组构、矿化分带与围岩蚀变等方面的差异,又可将主要矿体划分为细脉浸染型、热液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大脉型。这3类矿体围绕燕山期酸性花岗岩体共生交织,形成了石门寺“一区三型”钨-铜-钼矿床。石门寺矿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细脉浸染状白钨矿的发现,改变了以往只专注评价石英大脉型黑钨矿的找矿思路,为矿区及九岭矿集区实现钨矿找矿突破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广西平南县罗平钨矿床位于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中部六岑金矿田内,矿体赋存在加里东期花岗斑岩脉中及其外接触带附近。矿石岩性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斑岩和硅化、黄铁矿化变质砂岩,有用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少量黄铜矿、辉钼矿,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蚀变范围广,总体上呈面状分布。钨矿控矿条件主要有凭祥-大黎深大断裂、加里东期岩浆岩及寒武纪地层,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岩,部分来自地层。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晚期,结合矿化特征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加里东期斑岩型钨矿床。加里东期花岗斑岩体及其接触带石英细(网)脉发育地段、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和W-、Mo-Bi-Cu化探异常组合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地球物理资料表明该区深部找矿空间大,地球化学资料亦表明该区找矿前景好,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推测该矿床具有寻找大中型以上规模钨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庙顶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交界部位,处于多个成矿远景区的交汇地带,成矿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碳酸盐化凝灰岩、泥质粉砂质板岩、碳酸盐化泥晶灰岩与二叠系变质玄武岩地层中。岩相学表明:矿床的矿石类型有铜金矿化碳酸盐石英脉型、铜金矿化变质岩型和铜矿化钠长石岩型。矿相学研究表明:铜矿物以硫化型为主,其次为氧化型,主要为黄铜矿,其次是斑铜矿及铜蓝;金赋存以含银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游离金为主要的回收对象。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为:磁铁矿→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铜蓝、蓝辉铜矿→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氯铜矿。矿床形成经历了变质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又分为3个阶段:钠长石-云母-黄铁矿阶段(Ⅰ)、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碳酸盐-石英-重晶石阶段(Ⅲ)。电子探针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高温到低温的变化,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高任  谢桂青  冯道水  纪云昊  钟浩  张磊 《矿床地质》2023,42(6):1139-1158
钨和铜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但钨、铜在矿床中可以共伴生,原因还不清楚。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育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层状铜(钨)多金属成矿系统,其中层状铜(钨)矿体成矿时代数据相对较少。作者以该带九瑞矿集区武山铜矿区新发现的钨矿(化)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相学、白钨矿原位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研究发现,武山矿床具有层状、矽卡岩型、斑岩型3类铜矿体均有白钨矿矿化,矿床整体由浅至深存在Cu→Cu-W的分带规律。3类矿石中的白钨矿产状类似,充填在粗粒黄铁矿晶体间隙,或呈浸染状分布,被黄铜矿、闪锌矿等交代,产于退化蚀变阶段;其中斑岩中还存在少量晚世代白钨矿,与石英、黄铁矿共生,形成细脉并穿切花岗闪长斑岩,为石英-硫化物阶段产物。通过对退化蚀变阶段白钨矿进行测年和地球化学研究,作者获得了层状矿体含钨黄铜矿矿石中的白钨矿原位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为(140.6±1.5)Ma,代表层状铜钨矿体成矿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人获得的斑岩、矽卡岩型矿体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层状矿体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特征和Sr/Mo值符合岩浆热液矿床特征,相比矽卡岩型、花岗岩型白钨矿,层状矿体中白钨矿具有明显较低Mo含量,反映了形成于相对低氧逸度条件;另外,层状矿体中白钨矿具有正Eu异常和与围岩相近的高Y/Ho值的特征,推测其是流体充分交代了含碳围岩地层导致流体性质的明显改变,并且有利于白钨矿和黄铁矿的沉淀,可从深部黄龙组层间部位形成钨品位更富的黄铁矿矿石得到佐证。文章从白钨矿角度证实层状矿体是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在九瑞矿集区已知铜矿床的深部,尤其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与含碳质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及黄龙组层位,是寻找富钨矿体的新找矿方向。白钨矿的U-Pb同位素定年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状矿体的成矿时代提供了新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石砬子白钨矿床产于下古生界青龙村群大理岩与华力西晚期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接触带内;矿体呈脉状、扁豆体产出,受北东向断裂构造和接触带构造控制明显;赋矿岩石以石榴石矽卡岩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钙铝石榴石、钙铁辉石、透辉石、绿帘石、方解石、石英。矿床特征及与国内典型矿床对比分析表明,白石砬子矿床的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型白钨矿矿床。青龙村群大理岩、海西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北东向断裂和接触带构造对该矿床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矿区及外围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英德白水寨钨矿床位于粤北钨多金属成矿带雪山嶂矿田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石英脉型钨矿床,初步探明储量已达中型规模。矿区浅部发育白钨矿线脉-细网脉密集带,往深部演化成黑钨矿细脉带,并在钙质地层发育地段形成了白钨矿体。与典型的石英脉型钨矿相比,该矿床具有浅部线细网-细脉带钨矿物"上白钨矿下黑钨矿"、发育细网脉与矽卡岩共存的白钨矿(化)体、矿石矿物组合中出现大量黄铁矿的特征,但总体属于石英脉型钨矿床,深部含矿岩浆热液是成矿的重要条件。详细的野外勘探资料显示,该矿床已具有"五层楼"成矿规律的雏形,物探成果指示深部岩体埋深0.5~1.2 km,而地表-浅部矿化带处于"五层楼"模式的细网脉标志带-细脉带的空间位置,矿区深部勘查脉带型钨矿有很大空间。  相似文献   

10.
含金石英脉型的栖霞金矿位于沂沭断裂东侧的胶东金矿带,产于胶东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中,矿脉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东,倾角50°,在地表出露长970m,平均厚度0.8m。除石英外还含有菱铁矿、黄铁矿、黑钨矿、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银金矿、铁方解石、方解石等。 1.石英的分布及产状:石英是矿脉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脉石矿物,从早到晚可分为三个阶段,与矿床的三个成矿阶段一致,其中银金矿主要沉淀于第二、三阶段。  相似文献   

11.
杨金沟白钨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蚀变岩型,矿体受NNW向层间构造控制,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层控-岩浆中高温热液型白钨矿成因类型。区域地球化学场趋势显示了该区为钨、金、铜矿化集中区的特征。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具有直接指导地表工程摆布和发现矿(矿化)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龙尾沟铜(钨)矿床是祁连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斑岩型矿床,其评价及研究对祁连山地区铜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矿体产出特征及矿石物质组成、围岩蚀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形成年龄为358.7Ma;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主要产于高钾碱性系列斑岩体内,并受近南北向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钨矿,呈细脉-浸染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以富铜、钨、金贫钼为特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绢英岩化,次为钾硅酸盐化和硅化;矿床成矿时代为海西早期,形成于陆内造山伸展环境。从成矿背景分析认为祁连山地区陆内造山环境所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湘东北虎形山钨铍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钨铍矿床。通过矿区找矿工作及科研专题工作,对矿区的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有些肤浅认识:虎形山矿区主要矿种为钨矿,钨矿物以白钨矿、黑钨矿为主,铍矿作为伴生矿种,主要矿物为绿柱石。虎形山矿的成因经历了高→中低温→表生淋滤成矿三个阶段,而钨铍成矿属于早期气成高温热液阶段,含矿热液主要来源于深部侵入的酸性岩浆,沿近EW走向的F_1高倾角的逆冲推覆断裂构造侵入上升,在F_1的主构造带内及下盘赋矿。F_1下盘的寒武系牛蹄塘组灰岩段是钨铍成矿极为重要的赋矿层位,原因是层位中富含钙质,与热液交代易形成白钨矿体。以此为成矿模式,圈定了矿区F_1下盘隐伏岩体外接触带以含钙质地层为主的钨铍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行洛坑钨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行洛坑钨矿含矿岩体是壳源花岗岩浆演化的产物。主成矿阶段热液与钨来自岩浆;成矿晚期硫化物-碳酸盐脉热液主要为大气降水,部分钨来自围岩。该矿床是集浸染型-网脉型白钨矿和石英大脉型黑钨矿为一体的大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15.
画眉坳钨矿产于震旦系浅变质岩系中,属于外接触带岩浆期后气化高-中温热液脉钨矿床.主矿带为该矿床的主要工业矿体. 矿石中的主要矿物有铁钨锰矿、白钨矿、黄铁矿、黄铜矿、铁闪锌矿、辉钼矿、辉铋矿、绿柱石、萤石、钾微斜长石、铁锤云母、石英等,另外还有毒砂、磁黄铁矿、方黄铜矿,β-黄铜矿、纤锌矿、硫锡锌铜矿、α-硫银铋矿、绿泥石、黑云母、方解石等.其中方黄铜矿、β-黄铜矿、纤锌矿、α-硫银铋矿、硫锡锌铜矿系经X射线粉晶照相分析,测得d值后查A.S.T.M.卡片所确定的. 1.方黄铜矿CuFe_2S_3:斜方晶系,D_(2h)~(16)-pcmn,a_0=6.46A,b_0=11.12 A,c_0=6.23A,z=4.  相似文献   

16.
珲春东部金铜钨矿带找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宝  韦鹏飞  时俊峰 《吉林地质》2009,28(3):35-38,46
论述了珲春东部金铜钨矿带成矿地质条件,认为下古生界志留系下统五道沟群变质岩,印支—燕山期杂岩体是金铜钨的成矿主要矿源体;分析了典型矿床杨金沟白钨矿床的成因机制,确定为层控与岩浆热液复合型白钨矿床;指出成矿带下段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7.
乌龙泉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元古代隆起,小西弓—帐房山华里西—印支期金钨成矿带上,矿区已发现的金矿体产于古元古代敦煌岩群绢云石英片岩和变安山岩之间断裂破碎带中。断裂是成矿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沿断裂破碎带有含金石英脉充填。矿区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性特点,多呈NWW向分布于矿区的南、北两侧。矿床具黄铁矿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维拉斯托-拜仁达坝斑岩-热液脉状成矿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维拉斯托锡-钨-铷矿床是内蒙古克什克腾北部区新发现的一处大型斑岩型锡-钨-铷多金属矿床。矿床主要产出于锡林浩特杂岩和石炭纪石英闪长岩中,与石英斑岩体的侵位具有成因联系。该斑岩型矿床与之前发现的维拉斯托和拜仁达坝脉状矿床组成了一个由高温向中低温逐渐演化、过渡的斑岩-热液脉状锡-钨-铷-铜-锌-铅-银成矿体系。该成矿体系中成矿作用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即:(1)早期钠-钙-锶蚀变阶段锡-钨-铷矿化,(2)中期云英岩化阶段锡-钨矿化,(3)后期硅化、绢英岩化阶段铜-锌-铅-银矿化,以及(4)晚期无矿化阶段。钠-钙-锶蚀变阶段蚀变矿物主要为钠长石和天河石,伴随浸染状锡石、铁闪锌矿和黑钨矿化,含少量的毒砂和砷铋矿;云英岩化蚀变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棕色白云母,含少量的萤石,以锡石、黝铜矿和黑钨矿化为主,含少量的毒砂、黄铁矿、黄铜矿、铁闪锌矿、辉钼矿等;硅化-绢云母化蚀变矿物主要由石英、绿色绢云母、萤石组成,晚期蚀变叠加了明显的高岭土化、伊利石化和绿泥石化,该阶段形成大量的块状硫化物,以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铁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和含银黝铜矿为主。成矿体系内金属矿物组合和蚀变矿物组合显示成矿热液具有低氧逸度、低硫逸度和偏酸性的特征。成矿体系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和元素分带。蚀变分带主要体现为深部石英斑岩体中的钠-钙-锶蚀变带,近岩体的云英岩化蚀变带,以及远离岩体的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带。元素分带主要体现为近源(岩体)为锡-钨-铷矿化,铜、锌、铅和银矿化则依次向外产出。从元素分带的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从持续向外流动的热液中顺序卸载可能是这种分带性形成的根本原因,这种分带特征也是成矿热液运移方向的直接指示。该成矿体系内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显示岩浆阶段的分异是成矿物质积聚的原因。元素的分带特征显示,热液阶段的分异则是成矿物质卸载的原因。维拉斯托斑岩型锡-钨-铷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为该地区大量脉状铅-锌-银矿床指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达龙钼钨矿床,上二叠系旁那组浅变质砂岩与板岩互层是主要的赋矿层位;构造裂隙填充的矽卡岩是钨矿体的赋矿岩石;达龙背斜与达龙断裂的构造叠加部位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喜山期的复式杂岩体是成矿的主要矿源体及热源体。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地质条件。矽卡岩型白钨矿石常与浸染状黄铜矿、磁黄铁矿共生;围岩蚀变发育、并具分带性,以钨矿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矽卡岩化→磁黄铁矿化→硅化、浸染状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薄膜状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在C u、Mo、W的次生晕异常浓集中心均有工业矿体出现。瞬变电磁与激电中梯的低阻高极化率异常为本区的矿致异常。  相似文献   

20.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沃溪金锑钨矿床主要矿物——自然金、黄铁矿、辉锑矿、白钨矿、黑钨矿和石英的产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包裹体和同位素等方面的特征,并结合模拟实验,探讨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