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玉石中的钠铬辉石,硬玉及其共生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缅甸各种玉石中硬玉及其共生矿物的物理、光学X坶数据。硬玉玉石为单矿物或多矿物结晶质集合体。在多矿物集合体中,硬玉与浅闪石、钠透闪石、透闪石、钠铬辉石和顽火辉石最紧密地共生。钠长硬玉基本上由钠铬辉石和含或有时不含闪石类或顽火辉石的铬铁矿/镁铬铁矿组成,但没有纯的硬玉。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37个夕卡岩矿床中辉石和似辉石的成分和共生矿物特征等的综合研究分析,指出不同金属矿化夕卡岩中的辉石、似辉石类型和成分特征各不相同,因而作为鉴别夕卡岩含矿性的翻来覆去矿的地球化学标志,岩浆期镁夕卡岩中的辉石为铝透辉石,可伴生磁铁矿化;岩浆期后镁夕卡岩中的为较纯的透辉石,可能伴生Fe、Cu、Mo、Sn、Au等矿化;钙夕卡岩中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而似辉石成分多为硅灰石,随着辉石中钙铁辉石和钙鳃辉  相似文献   

3.
缅甸硬玉岩区的硬玉化绿辉石岩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绿辉石岩是缅甸硬玉岩区一种新的岩石类型,普遍遭受多期次硬玉化.未发生硬玉化的绿辉石含较高TFeO和CaO,但较低的MgO,按化学成分分类部分已属霓石-普通辉石系列的中间相.这种绿辉石很可能是硬玉质的流体/熔体交代地幔辉石岩类的产物,与主期大规模硬玉岩的结晶、钠质-钠钙质角闪石边和钠铬辉石的形成同期或稍后,是该区第Ⅰ期的硬玉化.沿绿辉石的解理或裂隙交代并伴有充填的硬玉是在相对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是该区第Ⅱ期的硬玉化.切割早期绿辉石和硬玉的充填硬玉细脉可能是最晚一期的硬玉化.硬玉化绿辉石岩的结构与显微构造特征指示了在缅甸硬玉岩区,至少存在不少于3期的硬玉化的交代充填作用.文中讨论了硬玉化物质的可能来源,认为其可能与俯冲板片上的沉积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翡翠的矿物组成特征及其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翡翠的矿物组成研究 ,其主要由辉石族的矿物 (硬玉、绿辉石、霓石、钠铬辉石 )组成 ,还有少量的闪石族矿物、长石族矿物以及绿泥石和铬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等组成 ,他们的含量变化直接影响着翡翠的种类。在矿物组成中 ,硬玉呈不同的绿色 ,这些颜色的多少与分布特征直接影响着翡翠的颜色特征和档次。绿辉石、钠铬辉石含量少 ,在翡翠中呈黑绿色 ,它们的存在使翡翠的档次降低。闪石族矿物主要是蓝色的钠铝质闪石 ,翡翠中的飘“蓝花”就是由于它们造成的。长石族矿物主要是钠长石 ,颗粒细小 ,在翡翠中其含量 1.0 %~ 8.0 %。翡翠中主要的矿物形态以粒状为主 ,矿物的颗粒越细 ,翡翠的透明度、质地也越好。建议将翡翠定义为 :“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主要由钠质或钠钙质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5.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大别山碧溪岭和黄镇榴辉岩中的绿辉石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水观察。绿辉石中普遍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含量可达~2000ppm(H_2O wt.)。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在露头尺度(-150km)上是不均一的,而黄镇绿辉石是均一的(至少在3km的尺度上)。碧溪岭绿辉石水含量的不均一分布和黄镇绿辉石水含量的均一分布都反映的是原岩特征,碧溪岭榴辉岩原岩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是“隧道式”的而黄镇是“弥散式”的碧溪岭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基性的侵入岩而黄镇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玄武岩。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1400ppm)明显低于黄镇绿辉石(~1850ppm),这是原岩水含量差异的体现,原岩性质的不同和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原岩水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天山白石泉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石学与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白石泉地区镁铁一超镁铁质岩体处于塔里木板块前缘活动带与中天山地块接合部位,是中天山地块华力西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主要岩石类型有辉石橄榄岩(斜方辉石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橄长岩、辉长岩及角闪辉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及黑云母。橄榄石均为贵橄榄石,其Fo值(78-85)位于含铜镍硫化物矿橄榄石的Fo值范围之内;辉石主要有顽火辉石、古铜辉石、紫苏辉石、透辉石等;斜长石的环带构造较为发育;角闪石的FeO含量随着岩浆的演化逐渐增加。它们与造山带环境中的东疆型镁铁一超镁铁杂岩中的造岩矿物具有相同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了白石泉地区的镁铁一超镁铁质岩体的原始岩浆为高镁的拉斑玄武质岩浆。  相似文献   

7.
大陆型埃达克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大别地区发育有典型的加厚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实验岩石学研究均表明,若这些埃达克质岩确来自加厚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其残留相矿物应为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等高压矿物。本文对大别山埃达克质岩石和普通花岗岩中的锆石包裹物进行了激光拉曼光谱鉴定,证实了埃达克质岩中锆石存在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白云母等矿物包裹物。如果这些矿物是与锆石在岩浆中共结晶形成的,这或可为大别山埃达克质岩的源区特征提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8.
硬玉及相关辉石化学成份与翡翠玉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明开 《云南地质》2002,21(2):159-174
1987年国际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员会表决通过了“辉石的命名”方案。其中Na辉石和Ca-Na辉石的命名仅考虑了硬玉-霓石-Ca-Mg-Fe辉石三元系,并且用Ca-Mg-Fe辉石组份80%和20%的界限划分Ca-M-Fe辉石、绿辉石和硬玉。近17年硬玉和相关辉石的研究已经证实存在硬玉-霓石-Ca-M-Fe辉石-钠铬辉石四元系,只有用50%规则才能对四元系四面体矿物命名。在这个新的命名系统中保留了绿辉石名称,但它仅限于具P2空间群的绿辉石,把C2绿辉石分别归属硬玉和Ca-M-Fe辉石。翡翠玉种和硬玉的化学成份密切相关,据此划分了若干硬玉亚种。使用50%规则命名硬玉,翡翠的传统概念不必作太多的修改。  相似文献   

9.
绿辉石流变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概述了绿辉石的晶体结构、反相畴、显微构造及其变形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结合大别山榴辉岩中的最新研究成果,着重讨论了其构造物理学研究意义,认为绿辉石晶体结构的有序化不仅是温度和化学成分的函数,而且是晶内应变程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榴辉岩带中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别山榴辉岩带中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层组合及其震旦纪孢粉组合的发现,为确定大别山表壳岩的时代,及其与邻区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区内主要沉积特征识别,确立大别山浊积岩与浊流沉积序列及大地构造背景,正确认识该造山带的形成环境、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岛弧苦橄岩非常稀少,但在阿尔泰山南缘却分布有世界上罕见的中泥盆世厚大苦橄岩层。本文对该地区苦橄岩及其共生的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苦橄岩中的单斜辉石全部为透辉石,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种属有普通辉石和透辉石两类,但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成分呈连续演化关系。根据单斜辉石-熔体平衡原理计算了苦橄岩中单斜辉石斑晶形成的温度和压力,其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1350~1387℃和16.6~21.3kPa,相应的深度为55~70km,大致代表了苦橄岩岩浆房的深度。与此不同的是,玄武岩中单斜辉石斑晶结晶的深度较苦橄岩浅,为37~41km,暗示玄武岩浆是在相对低压条件下分离结晶后形成的演化岩浆。基于单斜辉石的成分和演化,确定了该地区火山岩属亚碱性系列,其构造背景为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2.
对大别山铙钹寨超镁铁岩体中石榴辉石岩的研究表明,铙钹寨岩体经历了从尖晶石-富铝辉石相(750度,1.1GPa),尖晶石-石榴石相(850度,1.5GPa)到麻粒岩相(800度,0.85GPa)的变质演化,该岩体与南大别超高压变质杂岩的演化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它基本上处于一较高温地热体制之下,属于南大别俯冲陆壳的上盘杂岩,铙钹寨岩体及其它超镁铁岩体的普遍麻粒岩化与区域麻粒岩相的相关性可能说明大别变质基底已被彻底改造,北大别(安徽省内)目前所展示的高级变质作用仅是印支期后麻粒岩相变质事件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及苏鲁地区微粒金刚石分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2年发现大别山首例微粒金刚石之后,又于2003年和2004年在大别山和苏鲁地区的榴辉岩薄片中和榴辉岩的人工重砂中发现了微粒金刚石。本文报道其中尚未发表的7颗,并对2颗较大的薄片中的微粒金刚石和2颗自由晶体金刚石进行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所有微粒金刚石都为IaA和IaB型金刚石的混合体。缺少Ib型金刚石,表明没有人造金刚石的混入。薄片中的金刚石大部分为石榴子石的包裹体,少数产出于颗粒之间,直径为30-180μm。自由颗粒微粒金刚石直径为400-700μm。在大别山北部,不但又一次找到了微粒金刚石,还在石榴子石中发现有单斜辉石、磷灰石和金红石的出溶。这表明北大剐不但是超高压地质体,而且可能是本区俯冲最深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14.
从地质产状、矿物组合和岩石化学成分等方面探讨了个旧塘子凹接触带不同类型夕卡岩的特征。该夕卡岩带从内侧到外侧常具有辉石夕卡岩带和石榴子石夕卡岩带交替出现的现象,其岩石化学成分也相应地发生韵律变化,表现为在辉石夕卡岩带中SiO2和MgO含量较高,而在石榴子石夕卡岩带中CaO、TFe和Al2O3含量较高。认为夕卡岩带中的韵律变化一方面与被交代围岩中存在灰质白云岩和大理岩的互层带有关,另一方面与岩浆期后热液的渗滤交代作用有关。围岩中的灰质白云岩层被交代后形成辉石带,大理岩层被交代后形成石榴子石带。  相似文献   

15.
把从大西洋洋中脊采集的无斜长石的尖晶石二辉橄缆岩和方辉橄缆岩中的单斜辉石的Na-Al^IV和Al^VI浓度与陆下和前大洋的无斜长石的尖晶石橄榄岩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单斜辉石的Al2O3含量在洋底橄缆岩组和陆下橄缆岩组中的同一范围内发生变化,从高铝至贫铝。然而,洋底橄缆岩中单斜辉石的Na含量(0.02 ̄0.6wt%Na2O)和Al^VI/Al^IV比值(0.3 ̄1)都低于陆下橄缆岩单斜辉石的Na含量(  相似文献   

16.
沈步明  邓万明 《岩石学报》1996,12(4):499-513
新疆库地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具有呈网络状的二级粒序结构。第一级粒序由发育地幔塑性变形组构的粗粒橄榄石、斜方辉石及少量单斜辉石和尖晶石组成。第二级粒序由充填在第一级粒序颗粒之间的微粒矿物组成,在这种粒序中发现了四种含透闪石的矿物组合,它们是由残余地幔岩经过地幔交代作用和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同时还研究了铬铁矿中的矿物化学组成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地幔岩初始熔体和部分熔融特征表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安徽大别山地区首次发现硅质岩钱存超,黄俊(安徽省地矿局区调所)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1994年在大别山岳西县境内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大别群”中深变质岩内首次发现一套硅质岩、变质砾岩、长石石英岩和绢云石英干枚岩为组合的表壳岩。硅质岩呈浅灰至灰...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北坡霍山饶拔寨等地的超基性岩中含有石榴辉石岩的包体。石榴辉石岩为草绿色致密块状 ,呈分米级的块体出现于蛇纹石化强烈的橄榄岩中。运用成因矿物学的方法 ,研究对比了石榴辉石岩的主要矿物组成石榴子石 ( Prp2 5— 3 5 )和钠质普通辉石 ( Jd1 0— 2 5 )等。岩石结构显示退变质作用有两期 :榴辉岩相退变形成的麻粒岩相矿物组合明显地被角闪岩相所切割。石榴辉石岩的寄主岩是尖晶石橄榄岩类 ,包括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由于强烈的蛇纹石化 ,残余的橄榄石 ( Fo92— 93 )仅占 5%~ 4 0 % ,斜方辉石富镁 ( En87— 93)并有解理弯曲等韧性变形现象。采用 Ellisand Green的石榴子石单斜辉石 Fe-Mg交换平衡温度计 ,可计算出石榴辉石岩的 Fe-Mg分配系数 ( KD)为 4 .0 6~ 5.2 8。变质温度 t=84 1~ 94 3℃ ,估算压力 p=1 .5GPa,可以推测该橄榄岩体是从深度约 60 km的地幔 ,固态侵位于下地壳 ,而后与之一起隆升到地表。显然 ,此种石榴辉石岩应属 Coleman所划分的 A型榴辉岩 ,它与地幔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石榴辉石岩和橄榄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配分形式 ,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当于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玄武岩熔体及其残留体。在侧重探讨石榴辉石岩及其有关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成因矿物?  相似文献   

19.
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组构和变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榴辉岩中绿辉石晶格优选方位(LPO)类型主要有S型(压扁型)组构、L型(收缩型)组构、L-S中间型组构、退火型组构,其中L型和S型组构是绿辉石在超高压岩石中最发育的组构类型.矿物组构的产生与变形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还无法解释绿辉石LPO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对天然绿辉石变形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评述,包括位错蠕变产生变形绿辉石LPO的传统观点,以及扩散蠕变伴随晶体各向异性生长和空间群转换两种新观点.使用费氏台对大别山双河地区榴辉岩中的绿辉石组构进行了测量,并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合榴辉岩的显微构造和绿辉石组构特征对大别山双河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变形机制以位错蠕变为主.  相似文献   

20.
变质锆石拉曼光谱研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别山的道士冲辉石岩、双河榴辉岩和碧溪岭石榴橄缆岩的锆石进行了激光拉曼探针,阴极发光(CL)观察和U、Th等微量元素的微区分析及U-Pb同位素测定,发现锆石拉曼光谱波数和半高宽都能指示其蜕晶化程度,但对于高度蜕晶化锆石,波数已经不再完全适用,而只能通过其特征谱峰半高宽来确定。碧溪岭石榴橄榄岩锆石微区微量元素和拉曼探针分析发现,半高宽和Th/U比正相关,这是由岩浆锆石在变质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固态重结晶作用造成的,其可能曾经遭受过约220Ma的热事件扰动。双河榴辉岩锆石则可能遭受了流体参与下的变质重结晶作用的影响。锆石重结晶作用是变质岩中锆石年龄和化学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