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張遹駿 《地质论评》1937,2(1):67-76
歐美之岩石學家對於火成岩之分類迄無一定之標準,故岩石名稱之定義隨時隨地有所變更,因人因說可以互異。定義雖有變易而其名稱可以仍舊,乃以其名稱之字源不從地名,則從人名,  相似文献   

2.
3.
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能结合有机质的页岩或泥晶灰岩是烃类的源岩。然而,在盐盆地中烃类生成的概念模式并不要求有烃类富集的非渗透性地层、页岩或泥晶灰岩作为油气的源岩。在蒸发岩盆地中,来源于表层水的有机质被保存在密跃层以下的缺氧高盐度卤水中,由于没有水的循环,它们被细菌分解,进入溶液或在底部沉积。蒙脱石、方解石、石膏和碳酸  相似文献   

5.
震积岩、海啸岩、震浊积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勘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2):136-139
震积岩是具有特殊震积构造和震积序列的一种灾变性事件岩。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研究、对比现代和古代震积岩成因沉积物后,逐渐认识到震积岩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沉积岩。国内外学者对震积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生代以前的海相地层,本文从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介绍了震积岩的岩石类型、震积序列、鉴别标志及震积岩,海啸岩,震浊积岩的对比鉴别。震积岩自身也是一种潜在的油气储集体,通过对震积岩的研究还可以更多地了解古代地震发生的规律,为预测地震活动等提供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6.
软岩嵌岩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目前国内研究较少。文章探讨了国内外对本课题的一些研究,分析了侧阻力的激发机理,详尽地阐述了嵌岩段侧阻力的影响因素,并且讨论了侧阻力的计算公式,分析表明岩石的强度、桩岩界面的粗糙情况、岩石的模量、岩石的初始应力等都对侧阻力有影响。研究表明,嵌岩段侧阻力受桩表面的法向刚度所控制,嵌岩段的单位极限侧阻力受嵌岩比的影响不大,规范上的公式不完全适合软岩嵌岩桩。  相似文献   

7.
8.
以岩背斑岩锡矿区火山侵入杂岩为例,根据稀土元素Ce,Nd,Eu,Yb等5种元素6种不同式样协变关系(元素-元素,比值-比值)的判别,重建了本区火山侵入杂岩成岩机制。结果认为,本区第一旋回酸性岩浆是由华南加里东褶皱区基底(云开群)F=0.3的聚集熔融形成的。未喷出地表的那一部分岩浆经历了F=0.2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本区残余的花岗质熔体。  相似文献   

9.
元谋混合岩     
刘存林 《地质论评》1960,20(6):229-231
元谋位于滇西北,紧邻云南与四川交界部位。元谋从大地构造单元看,位于康滇台背斜中部。前震旦纪时,本区为一地槽,有极厚的昆阳统沉积,在沉积过程中地壳不稳定,有小规模的基性岩浆活动,之后地壳逐渐隆起,发生强烈的褶皱和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并伴随有南北向大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开发岩移信息处理系统的目的。系统总体设计,各类库,表结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实现了岩移信息资料的计算机管理,最后给出具体的应用实例,说明系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缅甸硬玉岩地区的热液型钠长石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  施光海  王君  袁野  杨梦楚 《岩石学报》2013,29(4):1450-1460
产于俯冲带内的低温高压带的由单矿物构成的硬玉岩通常伴有钠长石岩,目前对于硬玉岩研究的关注度较高,而对于钠长石岩则相对较低,很少有相关论文报导.产于缅甸翡翠矿区的钠长石岩,经常与硬玉岩相伴而生,是良好的研究样品.钠长石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低温钠长石,其次含有硬玉、绿辉石、透辉石等辉石类矿物和钠透闪石、蓝透闪石、镁钠闪石等闪石类矿物,此外还有钠沸石等.钠长石沿着解理和裂隙交代硬玉,说明钠长石形成晚于硬玉岩.钠长岩中的主要组成矿物钠长石的形成温度小于300℃,且其形成压力小于0.5kb,推测是在硬玉岩抬升程中通过交代与沉淀作用形成.其内的透辉石有两种类型,一类可能是被交代的硬玉中的透辉石组分会渐进增加,最终形成透辉石.另一类是被绿辉石包裹的透辉石残留,其很有可能是早期来自地幔楔或者俯冲带岩石中的矿物残留,即异剥钙榴岩或辉石岩类,可以视作硬玉化绿辉石岩和硬玉化异剥钙榴岩的矿物学证据.热液型钠长石岩的存在进一步说明缅甸翡翠矿区钠化热液存在现象的普遍性与穿越性.  相似文献   

12.
辽北开原岩群蛇绿混杂岩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资料表明,中晚元古开原岩群蛇绿混杂岩由蛇绿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玄武岩、钙碱性基性-中性火山岩、陆缘碎屑岩组成。蛇绿岩由绿泥滑石片岩,角闪岩类岩石,石英岩视肽诿古温都尔庙群蛇绿岩,吉林色洛河群同时位于古华北陆块北缘,为陆缘活动带向古华北陆块俯形,这表明古华北陆块北缘造带在中晚元古代即已出现。  相似文献   

13.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资料表明,中晚元古代开原岩群蛇绿混杂岩由蛇绿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玄武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石岩)、钙碱性基性—中性火山岩(变粒岩)、陆缘碎屑岩(浅粒岩)组成。蛇绿岩由绿泥滑石片岩(橄榄岩)、角闪岩类岩石(大洋拉斑玄武岩)、石英岩(远洋深海硅质岩)组成。与内蒙古温都尔庙群蛇绿岩,吉林色洛河群同时位于古华北陆块北缘,为陆缘活动带向古华北陆块俯冲形成。这表明古华北陆块北缘造山带在中晚元古代即已出现。  相似文献   

14.
15.
地幔岩简介     
地球为一不均匀的球体,具有层圈构造,层与层之间的界线各地区不完全一致,因而不同的学者所提出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大体可采用下列剖面: 地壳厚度在各地变化较大,我国地壳的厚度据1965年发表的资料为; 海洋地壳的厚度较小,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壳平均厚度为13KM,大西洋的地壳厚度在10—14KM。在地壳莫氏面以下分布有厚度为2800KM的地幔层(Mantle),它组成了地球全部质量的67.2%,而地壳、水圈、大气圈只占地球重量的0.5%。近廿多年来人们对地球的研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82年(1931—2013)中,共出现了39个成因术语。在这39个术语中,只有10个是真正沉积成因的(例如浊积岩),其他29个术语都是比较草率地提出的(just jargons;例如地震岩、海啸岩等)。"地震岩"(seismites)这一成因术语是赛拉赫(Seilacher,1969)提出的,它指沉积记录中的古地震。这是一个误用的(misnomer)术语。赛拉赫仅仅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新统蒙特雷组(Miocene Montery Formation)10m厚的露头观察,就匆忙地提出这个术语。他并未对这个露头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最根本的问题是,地震是一个触动因素(1),并不是一个沉积作用。在古代的沉积记录中,鉴别不出各种触动因素(trigger)(2),因为自然界不能保留触动因素曾经存在过的证据。"软沉积物变形构造"(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可简称为SSDS),通常被人们用来作为地震岩的鉴别标志,其实它是"液化作用"(liquefacation)的结果。液化作用可以由21种触动因素中的任何一种引起,其中包括地震(earthquake)、陨石冲击(meteorite impact)、海啸(tsunami)、沉积负载(sediment loading)等。在死海盆地中的角砾碎屑,所谓典型的由地震引起的沉积,实际上是常见的同沉积作用的碎屑流的产物,与地震没有关系。其他类型的SSDS,例如"双向叠层构造"(duplex-like structures)和碎屑注入体(clastic injections),也可以说是同沉积作用的产物,与地震没有关系。世界上广泛分布的砂岩储油层,包括墨西哥湾、北海、挪威海、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加逢、孟加拉湾,都表明这些地区的SSDS的第一起因(primary cause)是沉积负载,其证据是可以观察到的和令人信服的。海啸及陨石冲击,都可以形成大量的沉积,例如SSDS的侧向延伸(lateral extent of SSDS),但这些沉积都不能当作地震的鉴别标志。位于印度东部大陆边缘的Krishna-Godavari(KG)盆地中的SSDS,是多种触动因素(1)引起的沉积物的失控和液化作用的结果,即多成因的SSDS。由于这些原因,"地震岩"这个成因术语确实没有什么科学价值,应当废弃。  相似文献   

17.
18.
19.
談談岩漿     
我們一提到火成岩,就會理解到它们是由地下面的熔融岩漿溢出地表,或者是侵入到岩層中間,冷却凝結而成。一談到內生礦床,就知道它們始終與火成岩岩體的形成有着緊密的關係,也就是和岩漿活動有着密切的聯系。那末岩漿究竟是什麼?它的形成和變化怎樣?怎樣產生各種不同成分的火成岩?它和大地构造的關係怎樣?关於這些問題,是比較複雜的,雖然這些問题中的一部分,目前還不能滿意的解决,但  相似文献   

20.
川西磷酸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枢  陈其英  陈开会 《地质科学》1973,8(3):196-216
川西磷酸岩的特征,对阐明磷的沉积作用和磷块岩的成因,有一定的重要性。多年来,四川省地质局在该区作了大量的详细的勘查和研究。这里仅就我们的工作所及,讨论磷酸岩的一些沉积学问题。一、含磷岩系的岩性序列与岩相系列掌握含矿岩系本身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变化更替的规律,对沉积矿床的勘查是很重要的。这种变化规律,可以用岩性序列与岩相系列表示之。岩性序列是含矿岩系的各个岩类在纵剖面上转换的次序,反映它成生时期沉积盆地的地质、自然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诸方面的状况及其在时间上的演化;而岩相系列则是含矿岩系的各个岩类及其组合在横向上的转换次序,反映上述诸方面状况在空间上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