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2):303-309
内蒙乌兰地区片麻岩是从白云鄂博岩群底部混合岩未分岩组中剥离的一套岩石地层单位,出露范围广,色较深,以片麻状、眼球状构造为主。在海西晚期和印支期,该片麻岩组被侵入体肢解成大小不一的13个地质体。Au在该片麻岩中含量相对较高,具一定成矿潜力。岩石以富碱(Na2O+K2O)尤其是K2O、贫Al2O3为特征,表现为富集K、Rb、Th、La、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U等高场强元素、弱的负Eu异常和相对较强的轻重稀土分馏程度。暗色片麻岩的锆石U-Pb定年测得片麻岩原岩形成时代为1930.7±9.6Ma,是侵入岩经变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对贵州锦屏石英脉型金矿赋矿地层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金矿赋矿层位新元古代下江群再瓦组—隆里组地层中Au元素含量一般低于上地壳背景值,并随地层由老到新其含量大致具有逐渐减少的特点,但Au及其共伴生元素的富集对地层、岩性并无明显的选择性。金矿石中黄铁矿及毒砂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34)S介于-0. 79‰~5. 93‰之间,大部分与上地幔基性—超基性岩δ~(34)S值相近,少量与中酸性岩相近,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3.
位于华北地台最北缘的夹皮沟金矿带太古代鞍山群主要由两类双峰式灰色片麻岩组成,其原岩均为TTG类古侵入体夹拉斑玄武岩质暗色包体,岩石化学上与国外许多太古代高变地体中的灰色片麻岩相似,因而不能作为地层来对待。原“鞍山群”可重新划分为白山镇片麻岩、夹皮沟片麻岩和北西向糜棱岩带三大岩石单元,两类灰色片麻岩之间有一些相似处,但也有许多重要差别,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构造地体。就现有同位素年代数据和野外产状建立了本区主要地质事件的序列。上述岩石单元的划分及主要地质事件序列的建立对本区构造属性的确定及地壳演化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地层单元和岩石类型两个方面系统地讨论了滹沱群下部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包括元素的均值、众数值、浓集系数、变异系数以及元素之间的聚类组合特征。滹沱群内的金矿化明显受岩性和地层控制 ,即金矿化不超过下部层位的三个组并主要赋存于四集庄组地层中 ,陆源粗碎屑岩组合是主要的金释放岩石。滹沱群下部具有明显的变质砾岩型金矿化潜力 ,在合适的条件下 (围岩、构造、变质变形、岩浆作用等 )会产生与变质砾岩型金矿化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或次火山热液叠加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石嘴金矿区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发现,在矿区内Au、Ag元素在矿区内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13×10~(-9)、0.151×10~(-6);各地质单元中元素分布不均匀,其中震旦系坝里组(Z_1b)中Au元素背景平均值最高,构成了矿区金矿主要矿源层;早白垩世岩浆侵入带来了较多的Sn、Mo、Pb、Zn、As、Bi,是矿区多金属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因子得分异常出现在F1、F3断裂两侧,显示这里是矿区Au多金属成矿有利地段;Au-Ag-As-Sb元素组合相关性好,构成了矿区金矿化特征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黄沟金矿床中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探讨太华群地层对于该区金矿床成矿的作用。研究表明(1)本区的片麻岩原岩主要为火成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且金矿石一般都明显贫钠而富钾、富钙,SiO2含量普遍较高,Au品位随SiO2的含量增高而呈正相关变化;(2)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石样品以Rb、Ta、Ti等元素强烈亏损,Ba、Sm和Y元素强烈亏损为特征,与太华群片麻岩和熊耳群安山岩的标准化分布曲线型式接近,说明金矿化可能与太华群片麻岩和(或)熊耳群安山岩具有成因上的联系;(3)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多数金矿石的轻稀土略亏损、重稀土略富集,弱负铕异常与矿区出露的各类岩石的稀土元素标准化分布曲线(右倾型)不同,而具深源特性;个别金矿石的标准化曲线形态一定程度上具片麻岩或(和)安山岩的特征,呈弱负铕异常的右倾形态,暗示了太华群片麻岩和(或)熊耳群安山岩也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7.
在黔东南出露的一套新元古界下江群浅变质碎屑岩中产出众多石英脉型金矿床(点),有关该类矿床的成因问题,特别是金的物质来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因此下江群地层岩石的含金性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倍受关注.本文对贵州锦屏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浅变质岩及典型矿床的微量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下江群剖面的每个组均富集As、Ba、Zr、Ti;亏损Cr、Rb、Sr、Ta、Sc等元素,从番召组到平略组,元素组合演化呈明显相似性和继承性.含凝灰质多的番召组和清水江组地层中金含量较高,并且含金高的层位稀土含量较低,地层中Au与壳源特征的Ag、Hg、As等低温元素关系最为密切,该区金的迁移、富集可能与地层的热液活动或区域变质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围岩、地层岩石与矿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及REE组成模式体现了地球化学演化上的一致性及继承性,表明该区金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地层,而平秋金矿部分含金石英脉矿石表现出与围岩地层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其更接近下地壳或上地幔,说明可能有部分深部流体参与成矿.  相似文献   

8.
在黔东南出露的一套新元古界下江群浅变质碎屑岩中产出众多石英脉型金矿床(点),有关该类矿床的成因问题,特别是金的物质来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因此下江群地层岩石的含金性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倍受关注。本文对贵州锦屏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浅变质岩及典型矿床的微量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下江群剖面的每个组均富集As、Ba、Zr、Ti;亏损Cr、Rb、Sr、Ta、Sc等元素,从番召组到平略组,元素组合演化呈明显相似性和继承性。含凝灰质多的番召组和清水江组地层中金含量较高,并且含金高的层位稀土含量较低,地层中Au与壳源特征的Ag、Hg、As等低温元素关系最为密切,该区金的迁移、富集可能与地层的热液活动或区域变质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围岩、地层岩石与矿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及REE组成模式体现了地球化学演化上的一致性及继承性,表明该区金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地层,而平秋金矿部分含金石英脉矿石表现出与围岩地层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其更接近下地壳或上地幔,说明可能有部分深部流体参与成矿。  相似文献   

9.
也金嘎波金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上,是对区域化探发现的Au、As多元素组合异常进行追踪发现的,属于热液型金矿床。矿区各类岩石Au、As、Sb、W、Hg、Ag、Bi、Pb元素平均值高于中国丰度值数倍以上,表明矿区具有丰富的物质来源基础。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证明,矿床地表发育Au、As、Sb等10多个元素组合异常。其中Au是成矿指示元素,As、Sb、W是密切伴生元素,Bi、Ag、Pb、Hg是一般的伴生元素。多元素组合异常浓度带发育,浓集中心互相套合叠置部位指示金矿(化)体位置。矿体指示元素(Au、As、Sb、W、Hg、Bi、Ag、Pb)异常分布在岩体、地层接触带和构造交汇处,显示金矿与岩浆活动、热液作用和断裂构造相关,属多次构造作用、岩浆热液叠加富集而成。该金矿床处在冈底斯成矿带内,此研究对该成矿带金异常的识别和查证,寻找新的金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太平岭成矿带是黑龙江省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矿床类型主要为中温热液脉型,也发育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岩浆熔离型.区内广泛发育的下二叠统双桥子组(P1s)由泥质岩、粉砂岩及砂岩夹多层中酸性火山岩等组成.地层中Au、P、Fe等元素含量较高,近年来,在东宁县及穆棱市境内相继发现了陆角岭、五道沟-二十三公里等小型金矿床,金矿体均呈脉状产于P1s中,但品位较低,直接影响到下一步找矿决策.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岩石地球化学、X射线粉晶衍射以及有机碳分析等手段,对该地层岩石类型、沉积物源以及Au等成矿元素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主量元素含量稳定,与PAAS相比,轻度亏损Al2O3、P2O5、CaO和MnO2,中度亏损Na2O、MgO、TiO2和Fe2O3;微量元素除了Zn外,其他元素含量都较低;稀土元素总量与北美页岩相当,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略低于北美页岩;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伊利石、绿泥石)和石英,另有不等量的钠长石、少量的碳酸盐矿物和黄铁矿,岩石TOC含量为0.22%~2.52%,平均值为1.10%;岩石中Au的含量与TOC和粘土矿物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认为区内P1s为碳质砂板岩,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石英质沉积岩的风化产物,少量来源于镁铁质和长英质火成岩,沉积于近岸环境,地层中高含量的金并不是成岩之后由流体携带而来并被岩石中富含的有机物或粘土矿物所吸附,而是同样来源于陆源风化产物,指示该区产于P1s中的金矿并非层控型金矿床,而是受断层控制的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利用1∶50万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对新疆西昆仑叶尔羌河上游地区主要地层及侵入岩中的Au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Au元素在不同地层中的成矿性进行了研究,通过Au元素异常查证及矿点资料,总结出了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甘肃阳山特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阳山金矿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染型金矿床,已发现4个矿段,均赋存于泥盆系地层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金主要以微细粒(2-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等矿之中。矿石中As、Sb及C有机含量较高,并且Au与Ag、As、Hg、Sb等低温热液元素相关性明显。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赋矿围岩为一套Au含量较高的C、Si、泥质沉积,在沉积成岩及印支期区域浅变质过程中Au被初步富集,其后又叠加了燕山早期岩浆、热液活动,使Au进一步富集,从而形成了阳山叠加改造型微细浸染型金矿。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草原景观区鹿儿坝金矿的勘查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儿坝金矿中,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在地表主要表现为存在褐铁矿、黄钾铁矾、高岭土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Au与As的关系密切,Sb、Hg、Au、As一起构成Au的近矿—矿上元素;Au与As、Zn相对稳定地存在于同一种矿物中,如黄铁矿、毒砂。这种关系在土壤中得到继承,而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瓦解。因此,岩石测量和土壤测量中,Au、As是最佳指示元素;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最佳指示元素是Au、As、Sb。Au在表生介质中的贫化富集过程,在矿区才有较为显著的表现,并且主要发生在由土壤进入水系沉积物这一环节。汇水盆地内地表流水机械混匀作用、分选作用及样品加工过程中的筛分,是水系沉积物中Au含量适度降低的决定性因素。在正常背景地带的次生介质中,并不存在显著的贫化富集过程。  相似文献   

14.
长山壕金矿床产于白云鄂博群暗色板岩中,属于变质岩型,寻找周边相似地质条件下的金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1∶5万航放、航磁数据,获得金矿区比鲁特组矿化暗色板岩空中钾(K)含量2.64%,铀(U)含量2.65×10~(-6)、钍(Th)含量(10.2~13.5)×10~(-6),相对背景值,具有"高铀、高钍、低钾"的航放特征信息,总计数率、U、Th高值信息和金矿生成环境密切相连;金矿区航磁场具有北东向高磁异常带特征,叠加的磁异常幅值在200~600 nT间,航磁信息反映的是对金矿成矿有控制作用的隐伏岩体信息。应用航放、航磁信息,运用矿床特征法对长山壕金矿床周围金矿找矿方向进行了预测,长山壕金矿的东北延伸带是下一步金矿找矿的重点区域,预测结果在金矿找矿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龙江省黑河大新屯金锑矿区新元古代北宽河组二云母片岩、砂质板岩、大理岩岩石样品化学元素光谱分析,发现该地层三类岩石Au、As、Sb、Hg含量是上部陆壳丰度数十倍至上千倍,富集系数普遍偏高,在地层中呈偏峰和多峰分布,几何平均与算术平均比值小于0.65,变异系数(Cv)、叠加强度系数(D)大于1.5,相关系数十分接近,为0.87~0.97。综合参数表明该地层遭受后期地质作用强烈改造,存在后期矿化叠加的可能性。Au、As、Sb、Hg参数近协调一致,表明这些元素在区域矿化上有共生的性质。Au、As、Sb、Hg参数特征表明北宽河组可为金、锑等成矿提供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故认为北宽河组为金、锑等矿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6.
赵家堡子金矿位于猫岭-卧龙泉金矿化集中区,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区域变质作用,使岩层中的Au、Ag等成矿元素活化,随着变质热液运移到有利的构造部位初步富集;通过应力作用,使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形成了北西向的韧性剪切带。同时,使Au、Ag等成矿元素再次活化转移、富集;通过后期构造岩浆的大面积侵入,形成了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北西向韧-脆性断裂和北东向的脆性断裂,同时宏大的热源使地层中的Au再次活化、迁移、富集,同岩浆所带来的大量成矿物质一起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是本区金矿的主要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7.
高温热田上金矿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描述了云南热海热田和西藏羊八井热田上Au、Ag的试验成果,发现热田上方土壤和岩石中Au、Ag有较高的含量,并伴有Hg、As、Sb、Bi、Pb、Tl等元素异常,指出热田上可能有金矿化存在以及热田上找Au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甘肃阳山金矿床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甘肃省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 ,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矿目前已发现 4个矿段 ,均赋存于浅变质的泥盆系地层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 ,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 ,金主要以微细粒金 (2~ 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及粘土矿物之中。矿床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表明 ,矿石中Au、Hg、As、Bi、Sb等元素较为富集 ,并且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显示阳山金矿的形成与富含Au、Hg、As、Bi、Sb等低温热液元素的成矿流体活动有关 ,向深部这些元素含量趋于降低 ,表明成矿流体活动趋弱。矿石石英的δD值为 - 6 0‰~ - 72‰ ,δ18OH2 O值为 8 0‰~ 10 1‰ ,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 ;矿石黄铁矿的δ3 4 S值为 - 2 2‰~ - 0 7‰ ,不同于泥盆系地层中沉积黄铁矿的δ3 4 S值 (10 9‰ ) ,表明矿石硫为岩浆硫 ,因而阳山金矿床的形成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下黄竹园金矿是老湾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地层各组段和主要岩石类型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以及异常元素空间分布、异常浓度分带、分带序列、元素对比值的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地层层序、岩石类型密切相关.龟山岩组二云石英片岩是金矿体的直接赋矿围岩,与斜长角闪片岩共同构成矿源层.根据异常元素组份分带、垂向分带序列和不同标高元素对比值的研究,建立了地球化学评价指标,为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综合信息在资源远景分析和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以陕西镇旬地区金龙山式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例,通过典型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分析总结得出:本区含矿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D2g)、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星红铺组(D3x)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C1y);细碎屑岩是本区的主要赋矿岩石,碳酸盐岩次之;金矿体的分布、发育与断裂构造关系十分密切;Au、As、Hg、Sb组合直接指示金矿床的存在,其中Au、As异常吻合最好。将以上成矿控制因素作为区域预测要素,采用要素叠加分析法圈定成矿预测单元,在MARS软件中应用特征分析法对其进行优选,最终确定了6个金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