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矿床密集区形成的基本条件:以华北地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矿床密集区受含金丰度高的岩石圈地幔区控制和制约。本文以化华北地台若干金矿床密集区为例,从地壳演化的角度,初步探索了初始地壳的含金丰度变化与金矿床密集区的关系。文章认为,寝地壳只有经活化改造和活化再造,才能形成金元素的富集域或金矿床密集区.金矿床密集区的形成是矿源、热源、搬运介质和构造条件的统一体。其中,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基底是金矿形成物质基础,变质基底双层结构的下层结构是金矿床的主要赋存部位,岩浆  相似文献   

2.
金矿床密集区受含金丰度高的岩石圈地幔区控制和制约。本文以华北地台若干金矿床密集区为例,从地壳演化的角度,初步探索了初始地壳的含金丰度变化与金矿床密集区的关系。文章认为,初始地壳只有经活化改造和活化再造,才能形成金元素的富集域或金矿床密集区。金矿床密集区的形成是矿源、热源、搬运介质和构造条件的统一体。其中,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基底是金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变质基底双层结构的下层结构是金矿床的主要赋存部位,岩浆一热构造作用是初始地壳内成矿物质活化的动力,岩浆活动、流体运移是矿质的搬运工具,构造断裂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和聚集的空间,特别是深断裂能使深源成矿物质迁移至地壳,使矿质来源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国外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含矿岩系以含碳和黄铁矿,夹火山物质和热水沉积物,金含量高为特征.在含矿岩系的沉积、成岩过程中,局部可以形成贫金的含矿层,少数情况下以至于形成金矿体.含矿岩系的变质作用可能形成金矿化,或为后来的成矿作用造成有利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岩浆作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或为改造成矿作用提供热源和动力.金矿床受构造控制,位于地热正异常区,金矿床的形成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岩浆期后热液成矿作用和大气降水改造成矿作用等有关.超大型浅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持续时间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改造成矿作用在超大型浅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中生代形成的超大型金矿床中,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叠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朝阳 《矿物学报》2007,27(Z1):433-435
从现有金矿的容矿岩石来看,几乎在所有的各类岩石中都有金矿床产出,说明金矿床对赋矿围岩没有专属性,但并不排除有些地层岩石中金矿多一些,有些少一些. 金的成矿过程是相当复杂的,除砂金矿床是直接经碎屑或溶液形式沉积而成之外,其它类型的金矿床都是经过改造、变质(改造变质或变质改造)或岩浆热液叠加等作用后形成的,其赋矿围岩、控矿条件可以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5.
浅谈冀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规律与金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新近资料分析冀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规律对金矿成矿规律的控制作用.由于该区的地壳经过前地槽、地槽、地台和地洼四大不同发展阶段,因而在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中形成不同的金矿类型:前地槽阶段形成含金矿源层;地槽发展阶段,由于多期混合岩化、多期变质分异和侧分泌作用使矿源层中的金矿质富集溶移而在扩容构造中充填和交代形成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地洼发展阶段,由于古地台的构造岩浆活化解体,在巨厚的的地槽构造层的基底上形成大量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叠加(再造)富化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大型—超大型金矿密集区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床成矿偏在性(超群性和不均一性)是金矿床空间分布的重要特点。大型-超大型金矿密集区的形成是矿质来源、热液来源、搬运介质和赋矿空间等的有机统一;是富含成矿物质的初始地壳在长期的活化改造作用过程中,矿质发生活化、迁移,在合适的赋矿空间沉淀并被长期保存而形成的。初始地壳,尤其是前寒武纪的变质基底是金矿密集区形成的物质基础。长期的热液活动是成矿物质活化、迁移的动力,而长期的地壳活化作用,包括岩浆活动和活山活动,是热液活动的基础。韧性剪切带、拆离滑脱带、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等是大型-超大型金矿床赋存的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7.
璜山金矿带韧性剪切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璜山金矿带是在含量较高的基底遭受区域变质作用时,使地层中的金初步得以活化转移的基础上,又经其后的动力变质作用,再次富化而形成的变质热液改造型金矿带。 该区动力变质形成的韧性剪切构造,不仅在构造岩特征和小构造等方面有较明显的反映,而且还可以从岩石中发育的大量显微变形组构上得以佐证。该韧性剪切带具有较长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它有着从韧变到脆变的转化作用,同时表现为由深部到浅部的抬升过程,特别对该区金矿的形成和分布均有重要的控制意义。文中着重从构造几何形态控矿、韧剪应变强度控矿、韧—脆应变转化控矿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韧性剪切构造控矿的特点和机理,并指出该区金矿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改造强度是形成中国绿岩带及变质细碎屑岩系中大型及超大型金矿床的关键条件。以超大型金矿床的形成作用作为讨论对象,并对一些特大型金矿床形成超大规模的前景进行了评估。该类矿床产在变质岩及晚期侵入体中,矿床经历了沉积、区域变质及成矿等多次形成作用,有的还经历了重熔岩浆作用阶段,但矿床最终为改造作用所形成。控制超大型矿床成矿的改造作用强度主要反映在被活化的矿源岩石规模大并有多种来源、成矿流体规模大且具较强氧化性、流体长期多次活动以及有稳定的热源等。决定改造强度的因素为多级构造组成的连网。玲珑超大型金矿床是改造强度巨大的产物,形成金山及河台等矿床的改造强度也很巨大,因此有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潼峪金矿床的形成受控于区域多期变形-变质作用,与区域复背形-剪滑断裂带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源于太华群的后期改造富集,是一同生构造型金矿床。矿床形成演化分为四阶段:Ⅰ.矿质准备阶段——初始矿源层形成;Ⅱ.矿质活化运移阶段——区域进变质一混合岩化,热力化学分异导致金活化迁移,局部初始富集;Ⅲ.矿床形成阶段——区域褶皱,形成顺层及切层剪滑断裂,在动力作用下,金分异及定向迁移而聚集成矿;Ⅳ.矿床叠加改造出露阶段——地块抬升,矿床又经断裂活动,动力机械分异作用等改造。热-动力成矿作用在矿床形成过程中具主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矿的找矿者早就认为,岩浆煌斑岩是金矿床赋存的一种良好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的煌斑岩与金矿化密切共生可以证明这一论断。基于下列事实:(1)煌斑岩含金量是地壳所有岩浆岩中含金量最高的岩石;(2)煌斑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矿化伴生,而且是与金矿化同时产出;(3)由于金的高密性和亲铁性,普遍认为地核和深部地幔是富金的;(4)煌斑岩来自深部地幔,本身明显富CO_2、H_2O、F、Cl、Rb和Ba等组分,并含硫适中,适合于从富金的深部将金携带到地壳浅部。N.M.S.Rock等(1987)提出了金矿床成因的新模式:高温、富金、富挥发分的煌斑岩浆上升到地壳中后,或者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花岗岩-斑岩岩浆成矿(模式A);或者引发并加剧一个变质热液循环体系,同时可能提供变质热液、部分金以及CO_2和S,从而促使变质热液金矿床的形成(模式B)。这种模式强调了煌斑岩浆活动在金成矿中的重要作用,将世界上一些大型、特大型金矿田两种矛盾的成因模式,即岩浆和变质成因模式加以统一,引起  相似文献   

11.
华北陆台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华北陆台大多数的金矿床均产在绿岩带及与之有成因联系的岩浆岩中。绿岩带金矿可划分为原生金矿床和再生金矿床两类。原生金矿床可细分为层控金矿床和脉状金矿床,再生金矿床主要为与交代重熔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金矿。地层岩性、构造和岩体是绿岩带金矿的主要控矿因素。绿岩带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成矿流体为富含CO_2的多成因混合热水溶液。成矿作用常是多期、多阶段。华北陆台绿岩带金矿同世界绿岩带金矿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Mineralization Ages of the Jiapigou Gold Deposits,Jil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Jiapigou gold deposits are typical vein typ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Archaean greenstone belt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ykesand auriferous veins, single hydrothermal zircon U-Pb dating and quartz K-Ar,~(40)Ar-~(39)Ar andRb-Sr datings,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of the Jiapigou deposit has been determined to be2469-2475 Ma, while mineralization superimposition on the gold deposit occurred in1800-2000 Ma and 130-272 Ma. They form a mineralization framework of one oldermetallogenic epoch (Late Archaean-Early Proterozoic) and one younger metallogenic epoch(Mesozoic) of gold deposits in Archaean greenstone bel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吉林夹皮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李俊建  程玉明 《地质学报》1996,70(4):335-341
吉林夹皮沟金矿是我国与太古宙绿岩带有关的典型脉型金矿之一。根据岩脉与矿脉的穿插关系及单颗粒水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石英的K-Ar,^40Ar-^39Ar,Rb-Sr年龄测定,表明夹皮沟金矿的主成矿期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0Ma的矿化叠加现象,构成了夹皮沟乃至中国与绿岩带有关的脉型金矿“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生代)”的成矿格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绿岩带产在古陆核之间或边缘,可能形成在古裂谷或古岛弧的构造环境。按原岩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作用,绿岩带可分夹皮沟型、清原型和小秦岭型。按后期的活化改造作用强度,可分基本稳定型、活化改造型和强烈活化改造型绿岩带。根据变质程度的不同,可分高级变质和中级变质为主的绿岩带。华北地台绿岩带的形成可分四个时期:中太古代、新太古代早期、新太古代晚期和早元古代。华北地台绿岩带同其他国家绿岩带相比较,其岩石类型、不一的变质程度、相似的花岗质岩石、形成在早前寒武纪和赋存丰富矿产资源等基本地质特征相似。但也具有独自的特色:1.分布面积小;2.科马提岩不甚发育;3.同构造晚期的浅成花岗岩侵入体尚未发现;4.变质程度较高;5.赋存的矿产类别有差异;6.受后期的活化改造作用强烈。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文 《地质与资源》1994,3(3):161-168
本文以夹皮沟、辽宁、冀东、张家口、小秦岭、胶东、湘西、粤西-海南、三江、北疆和台湾等重要金矿比集中区为例,讨论了我国不同地区某些典型金矿床的成矿年龄,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我国不同地质时期金矿床的分布特征、矿床类型和成矿环境。在金矿成矿历史上存在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新生代)两个成矿高峰时期,前者以形成绿岩建造金矿床为特征,后者则以发育花岗岩建造金矿床为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年龄老,矿床定位年龄新",即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继承性是中国金矿床最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台花岗岩和地层中金含量与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北地台的热液金矿床经常产于绿岩带中的花风岩内外接触带和变质岩中,因而许多人认为花岗岩和地层就是金矿床的矿源层和矿源岩。显然,他们瓣假设是建筑在这些岩石金的含量高于地壳、上地壳和区域背景含量上的,这样,这些花岗岩和地层可提供足够的金来形成金矿床,因而,这些地层和花岗夺被称为矿源层或矿源岩。随着金定量分析方法的改进和精度的提高 0.1×10^-9,大量测试资料表明,绿岩带中的变质岩和地层中金的丰度常较低,平均1.06×10^-9~2.3×10^-9,而与金矿有关的花岗岩金的含量更低,平均为0.6×10^-9~1.4×10^-9。并且随着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程度增加而降低。因此,矿源层和矿源岩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那样,花岗岩形成过程和早期深部的成矿流体的碱交代作用过程是促使金活化转移的重要机制,也是形成金矿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绿岩地体中金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绿岩地体中赋存着丰富的金矿床。我国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台,也是重要的含金岩系。产在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金矿可分为绿岩带中的原生和再生金矿床两大类。金矿的形成是多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胶东和小秦岭是我国排名前两位的金矿产地,根据对这两个地区的实地野外考察、室内研究及对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认为胶东与小秦岭地区的金矿床均可归入造山型金矿的范畴,它们分别形成于增生型造山体制和碰撞型造山体制.胶东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130~120Ma左右)与洋壳俯冲(增生)造山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矿床主要产于中生代花岗岩岩体中,严格受断裂带(NNE向或NE向为主)控制,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高CO_2含量的特征,He-Ar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过程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金矿床及中生代岩浆岩(特别是与成矿近同时的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岩及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成矿动力学,我们提出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后退的背景下,胶东地区增厚地壳中的榴辉岩相下地壳及下伏岩石圈地幔发生两阶段拆沉,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早白垩世普遍的岩浆活动及金的爆发成矿的模式.小秦岭地区金矿床主要以大型含金石英脉的形式产出于太华群变质基底的脆性-韧性剪切带(EW向为主)中,而与区域内燕山期大型花岗岩岩基没有直接联系,矿床地质特征(如低盐度高CO_2,以变质流体为主的成矿热液)与造山型金矿吻合,He-Ar同位素特征表明金矿床形成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小秦岭地区脉状Au-Mo矿床印支期成矿年龄(215~256Ma,辉钼矿Re-Os)表明印支期是小秦岭地区金成矿的主要时期,小秦岭金矿属于陆陆(华北与扬子)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9.
绿岩带型金矿床是世界和我国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中国绿岩带型金矿床可分为同构造晚期初生型金矿床和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二类。这二类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均具有明显的不同。同构造晚期初生型金矿床不仅产出在中低变质绿岩带中,而且在高级变质绿岩带中分布很普遍和发育。构造期后再生型热液金矿床分布广泛、储量极大,是具有中国地质特色的金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带几个重要地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夹皮沟金矿带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桦甸地区。自1820 年发现以来,已累计探明黄金地质储量150 吨左右。该金矿带位于中朝古板块北缘东段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南缘的碰撞对接部位附近。区内发育5 条平行的NW 向含矿构造带,其北端均以锐角交汇于挥发河断裂。有别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夹皮沟金矿带恰好位于高级区与夹皮沟花岗-绿岩带的接触部位,形成以夹皮沟金矿化带为中心的矿化分带。夹皮沟金矿带为中生代成矿,夹皮沟NW 向弧形构造片理化带及其上盘扇状断裂系控制着金矿床的分布。在主要NW 构造带之间,还存在一系列与之平行的次级构造,它们与扇状断裂的交汇点及扇状构造系中的横向应力集中带是金矿化定位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