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纪沫  刘俊来  胡玲  关会梅  G DAVIS  张维 《岩石学报》2009,25(1):173-181
辽南变质核杂岩形成于晚中生代华北岩石圈伸展和减薄背景下,其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130Ma),在伸展作用下辽南地区发育拆离断层及其下伏韧性剪切带;第二阶段(130~120Ma),同构造花岗质岩体的主动侵位影响了拆离断层的演化;同时在124Ma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岩浆活动达到峰值;第三阶段(113Ma之后)花岗质岩体在较浅层次侵位于停止活动的拆离断层带。辽南变质核杂岩发育与演化过程在年代学意义上揭示了华北板块晚中生代时期的区域性岩石圈伸展与减薄过程。本文认为由伸展后期侵位的赵房岩体所记录的拆离断层停止的时限(113Ma)可以作为华北岩石圈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转捩点,113Ma之前华北板块广泛发育变质核杂岩、拉分盆地等一系列伸展构造,之后则以平稳的隆升和冷却过程为主。  相似文献   

2.
辽南变质核杂岩具有3层结构,由5部分构成,包括上盘异地岩块与半地堑状伸展盆地、下盘深成变质杂岩与同构造侵入岩体、介于上下盘之间的主拆离断层带共同构成。上盘异地岩块主要为新元古宙与古生界弱变形沉积岩系,岩层经历过印支期前伸展变形作用的改造。伸展盆地在辽南地区规模很小,仅局限于变质核杂岩的局部地段,其中发育了晚白垩世火山-沉积岩系。下盘变质杂岩由太古宙TTG片麻岩系为主,并有少量变质上壳岩系,它们被晚中生代时期同构造就位的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系侵入。拆离断层内发育了记录地壳不同层次拆离作用历史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构造…  相似文献   

3.
庐山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的年代学约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庐山变质核杂岩是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事件的浅层响应。研究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地壳浅层的伸展减薄过程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宏观和显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基底拆离断层和玉京山岩体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为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提供了年代学约束,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1)变质核杂岩核部玉京山花岗岩体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133.0±2.1)Ma,代表了变质核杂岩核部岩浆活动的启动时间。(2)基底拆离断层下盘韧性剪切带内的白云母40Ar/39Ar年龄(140.4±1.7)Ma代表了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也代表了庐山地区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时间,即岩石圈伸展减薄始于早白垩世。(3)庐山变质核杂岩是中生代不同尺度的伸展拆离和岩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壳浅层的具体形成过程中伸展拆离早于岩浆侵位,基底拆离断层的减压效应为深部岩浆的上升侵位创造了条件,岩浆侵位造成山体的隆升,又引发了盖层的重力滑脱。  相似文献   

4.
张八岭隆起广泛分布的平缓韧性剪切带与郯庐断裂带平移作用形成的陡立韧性剪切带明显不同。通过对平缓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分析,结合早白垩世盆地特征、中国东部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断层和同构造岩浆岩同位素定年结果,厘定出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该变质核杂岩上盘由南华纪-奥陶纪沉积地层和早白垩世盆地组成,下盘为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沉积岩、变海相火山岩(基底)以及早白垩世侵入岩,上下盘之间被一条主伸展拆离断层所分隔。变质核杂岩长轴为NE-SW向,指示构造反映上盘向SE剪切滑动,与中国东部变质核杂岩的伸展方向完全一致。通过本次变质核杂岩的厘定,结合野外地质事实,笔者认为管店-马厂断裂是郯庐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是对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末第三次左行平移的响应。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关系模型,揭示了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经历了早期伸展(变质核杂岩阶段)-挤压走滑(管店-马厂断裂形成阶段)-晚期伸展(闪长质脉岩侵位阶段)3个构造阶段,多期构造、岩浆的叠加作用下,形成了本区的金多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5.
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研究及找矿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豫西熊耳山区是一个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中形成的拆离-变质核杂岩构造。其核部由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和燕山斯重熔型花岗岩体组成,盖层主要中由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组成。脱拆离系包括位于伏华群和熊耳群之间的主滑脱拆离带和盖层中一系列次级滑脱断层,区内金银矿化在空间分布上受到变质杂岩构造的控制,成矿时代与变质核杂岩主要形成期一致,成矿过程和扩离断层的发展过程一致,拆离断空矿体系可分为6种基本控构造类型,  相似文献   

6.
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发育的阶段性及其年代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发育两套伸展构造体系,一套为变质核杂岩周缘典型的拆离断层体系,另一套为变质核杂岩内部伸展构造体系。构造及运动学分析表明,拆离断层体系代表的力较早期的ESE-WNW向区域性伸展,上盘自ESE向WNW运动,内部伸展构造体系代表后期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向四周下滑的正断层伸展作用,可能为变质核杂岩垮塌所致。因此小秦岭变质核杂岩的形成具有明显阶段性。  相似文献   

7.
伸展变质核杂岩(mcc)的基本特征包括:(1)缓倾至中等倾角的具有大规模位移的(几十千米)区域至准区域性延伸的主拆离断层;(2)与断层相关的糜棱片岩和片麻岩下盘(包括可能出露更深层次的非糜棱化结晶岩);(3)上盘上地壳基底岩和/或表壳岩层.关键的一点是,所有变质核杂岩是沿地壳深部(大于10~15 km)大型拆离断层大规模地壳伸展和地壳切除(缺失)的产物.我们认为,地壳剖面无大规模缺失的以基底为核的穹隆状杂岩不是一般构造定义上公认的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形成于同缩短期和缩短期后的多种构造环境中.由于前期或同期的缩短作用,变质核杂岩似乎都发育在地壳强烈增厚的区域.绝大多数(但显然并非全部)变质核杂岩都与岩浆作用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变质核杂岩起控制作用的拆离断层一般生根于中地壳或直接位于石英变为晶质塑性的韧脆性转化带下的深处,但有些拆离断层切穿大部或整个地壳.大多数变质核杂岩总体上具有不对称或简单剪切的构造几何特征,但有些变质核杂岩呈现较为对称的边界拆离断层.  相似文献   

8.
叠加于大青山晚侏罗世大型推覆体之上的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具有与经典变质核杂岩相似的几何形态和构造组成.核杂岩表现为多重拆离,南翼主拆离断层系控制了山前坡地地貌,北翼拆离系发生褶皱并呈分叉状.糜棱状岩带中的线理、面理和拆离断层面及其擦痕等构造要素产状协调一致,宏观同向伸展褶劈理(C‘)产状与拆离断层一致,少数已扩展为断层;显微C‘具有与宏观C‘相似的特点,为同向伸展褶劈理扩展为低角断层提供了显微尺度依据.运动学标志,如不对称褶皱、不对称布丁、不对称眼球、S-C组构、石英条带斜交面理以及C‘等,指示核杂岩拆离系发生了褶皱并且具有相同的上盘向南东的剪切运动.  相似文献   

9.
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伸展运动学特征及剪切作用类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新社  G.ADavis 《地质通报》2002,21(4):238-245
叠加于大青山晚侏罗世大型推覆体之上的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具有与经典变质核杂岩相似的几何形态和构造组成。核杂岩表面为多重拆离,南翼主拆离断层系控制了山前坡地地貌,北翼拆离系发生褶皱并呈分叉状。糜棱状岩带中的线理、面理和拆离断层面及其擦痕等构造要素产状协调一致,宏观同向伸展褶劈理(C′)产状与拆离断层一致,少数已扩展为断层;显微C′具有与宏观C′相似的特点,为同向伸展褶劈理扩展为低角断层提供了显微尺度依据。运动学标志,如不对称褶皱、不对称布丁、不对称眼球、S-C组构、石英条带斜交面理以及C′等,指示核杂岩拆离系发生了褶皱并且具有相同的上盘向南东的剪切运动。  相似文献   

10.
庐山变质核杂岩发育的拆离带分为东、西两条,伸展拆离和韧性流变构造发育,且具有伸展对称性。西侧拆离带内断层岩序列完整,上部为一固态流变构造带,以主拆离带为分界形成一个伸展构造变形的垂向分层变形域,主拆离带处变形最强。东侧拆离带主要发育糜棱岩带和构造片岩(片麻岩)带,其他构造层未见出露,其伸展拆离构造是叠加和改造早期左行剪切构造发育的。东侧拆离带内矿物的显微变形特征估算变形温度为500~580℃和580~700℃,又利用黑云母Ti温度计得到613~698℃的变质温度。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度计和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计算西侧拆离带内斜长角闪片岩的变质温度为666~691℃,压力为0.65~0.75GPa,说明西侧拆离带形成时的温压条件较高,埋深较大,与东侧拆离带一样达到了高角闪岩相。通过锆石年代学的研究得到东侧拆离带的伸展年龄为138.9Ma,与西侧拆离带一致,伸展早于岩浆,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原始拆离带是西侧拆离带,东侧拆离带是在重力均衡调节产生的底辟、褶皱作用下形成的次级拆离带。  相似文献   

11.
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基础上,根据宏观与微观构造测量,通过分析区域岩浆活动性及其测年资料等,揭示了在辽南庄河栗子房地区存在另一个变质核杂岩构造,即栗子房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3层结构和5个部分,即由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及中生代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的下盘、由不同层次的构造岩组成的中部拆离断层带以及由前寒武纪沉积盖层和白垩纪伸展盆地构成的上盘。栗子房变质核杂岩形成于早白垩世,运动方向为上盘相对下盘由NWW向SEE方向运动,与辽南金州变质核杂岩和万福变质核杂岩在几何学、运动学极性和形成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形成于同一动力学背景。该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可为阐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过程及岩石圈的力学和流变学属性提供依据。同时,变质核杂岩与金矿床成矿关系密切,栗子房变质核杂岩的拆离断层带附近可作为下一步金矿勘查的重点工作区,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ased on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tructural survey,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magmatic activity and dating data, the authors in this paper revealed that there is another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structure in Lizifang area of Southern Liaoning, namely Lizifa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A typical three-layer structure and five parts exist in the core complex, which are the footwall composed of Neo-archean metamorphic plutonic rocks and mesozoic granite intrusive rocks, the detachment fault zone composed of different levels of tectonic rocks, and the upper plate composed of Precambrian sedimentary cap and Cretaceous extensional basin. Lizifa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formed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Epoch, and the upper plate moved from NWW to SEE relaive to the footwall, which was similar with Jinzhou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and Wanfu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in geometry, kinematics polarity and formation time, indicating the same dynamic backgrou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late Mesozoic lithospheric thinning process and the mechanic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lithosphere in the east of North China Crat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ineralization of gold deposits. So the detachment fault zone of Lizifa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can serve as the key work area for further gold exploration, which may possess large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变质核杂岩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拆离断层带内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与其寄主岩石一样记录了中下地壳拆离作用过程。选取辽南变质核杂岩金州拆离断层带内褶皱构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叶理与褶皱构造关系分析,划分了褶皱期次与阶段性;通过形态组构分析、结晶学组构分析及石英古温度计等技术方法的应用,初步分析了拆离断层内褶皱的形成机制,为辽南地区拆离作用过程提供约束。根据褶皱形成与拆离作用的时间关系,将拆离带内褶皱分为拆离前褶皱、拆离同期褶皱和拆离后褶皱;拆离作用同期的褶皱按时间早晚分为早期(a1)阶段、中期(a2)阶段、晚期(a3)阶段。不同阶段褶皱的野外形态、叶理与褶皱关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形态组构与结晶学组构的特征,为判断和恢复褶皱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佐证,揭示出拆离断层带褶皱是在纵弯压扁和顺层流变的共同作用下递进剪切变形的产物。在拆离作用过程中, a1阶段和a2阶段褶皱以纵弯、压扁褶皱作用为主,a3阶段褶皱以弯滑作用为主。褶皱作用记录了拆离断层一定温度范围内(主要集中在380~500 ℃)的变形特征,拆离作用从早期到晚期的演化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应变状态下。对金州拆离断层带而言,在区域NW-SE向伸展过程中,还伴随着NE-SW向微弱的收缩。  相似文献   

14.
卡拉库鲁木变质核杂岩是慕土塔格岩体的南缘部分,由长城系片麻岩以及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中长城系片麻岩为一套低角闪岩相的变质侵入岩,主要岩性为(石榴石)黑云二长片麻岩、(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根据变形程度,将其划分为内带、中带及外带,其中在内带见有燕山期花岗岩。剥离断层沿变质核杂岩边缘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展布。剥离断层上盘滑脱体由长城系赛图拉岩群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构成。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形成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5.
沿红河断裂带(RRFZ)分布的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是一个不完整的变质核杂岩,它由两个特征迥异的单元组成,包括被同构造二长花岗岩侵入角闪岩相构造岩组成的下盘和绿片岩相的拆离断层带。下盘岩石包括具有高温构造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运动方向的L型糜棱岩或LS型糜棱岩。拆离断层带是一个上盘向E到SE伸展剪切的低温剪切带,由具有剪应变和压应变的典型S-L糜棱岩构成。低温构造岩也包括发育于下盘的几个糜棱岩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变质核杂岩与西侧覆盖未变质的中生代沉积岩并置,东部受第四纪断层作用影响为沿洱海分布的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盆地。通过对点苍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研究,结合邻区变质核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及古地磁学分析,我们认为:位于东南亚红河断裂和实皆断裂带之间的扇形区域内出现的变质核杂岩与渐新世-中新世时期区域性伸展作用有关,而伸展作用是由印支地块的差异性旋转产生的,其原因是由于约33Ma开始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的顺时针旋转和回退所致。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的野外研究 ,我们将以前描述的交其尔逆冲断层重新解释为一南倾的伸展拆离断层。该断层为一印支期变质核杂的主拆离断层 ,它叠加在缩短的阿尔泰和满洲里带间的晚古生代索伦缝合带上。变质核杂岩的组成要素包括 :下盘的古生代中期和二叠—三叠纪侵入体 (分别是宝底道和哈拉图岩体 ) ,交其尔拆离断层之下、叠加在下盘岩体上的糜棱岩状剪切带 ,拆离断层本身和上盘成分多变、构造复杂的古生代和元古宙岩石。从U Pb年龄为 2 5 2Ma的糜棱岩化哈拉图岩体中获得白云母 ,其40 Ar/ 3 9Ar冷却年龄为 2 2 4Ma和 2 0 8Ma ,而后伸展沉积的下、中侏罗统沉积在下盘之上 ,表明变质核杂岩形成于印支期 ,即晚三叠世至侏罗纪最早期。研究区内 ,北东东走向的交其尔拆离断层的伸展作用方向大致为 2 15°。这是索伦缝合带内首次发现的印支期伸展作用 ,结合分隔遥远的中国各地区 ,如大别—苏鲁缝合带、西藏高原羌塘变质带和东阿尔金山区近来报道的其它一些晚三叠—早侏罗世 (约 2 2 0~ 190Ma)沿韧性拆离断层的伸展作用实例 ,清楚表明东亚地区区域性印支期变形的性质有必要进行重新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江  张进江  郭磊  戚国伟 《岩石学报》2014,30(7):1899-1908
晚中生代,内蒙古大青山依次经历晚侏罗世盘羊山逆冲推覆、早白垩世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伸展、早白垩世大青山逆冲推覆断层及早白垩世以来高角度正断层复杂构造演化。其中,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的冷却时间和抬升机制的制约尚不明确。本文在野外考察和显微构造分析基础上,采用逐步加热40Ar-39Ar定年法对韧性剪切带内不同单矿物的冷却年龄进行了测定。角闪石、白云母、黑云母和钾长石单矿物40Ar-39Ar冷却年龄处于120~116Ma之间。结合已有年龄数据及单矿物封闭温度,构建了韧性剪切带的冷却曲线。结果表明,韧性剪切带在122~115Ma期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快速冷却过程。这一阶段快速冷却是与变质核杂岩拆离断层相关核部杂岩拆离折返作为大青山逆冲推覆断层上盘抬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辽宁南部万福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宏观与微观构造测量,结合白垩纪沉积盆地组成与结构、区域岩浆活动性及其测年资料等的综合分析,揭示出在辽宁南部辽南变质核杂岩东侧存在另一个变质核杂岩构造,即万福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拆离断层带由不同层次构造岩构成,上盘为元古宇岩石,下盘是太古宇岩石和就位于其中的同构造花岗质侵入体。万福变质核杂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与辽南变质核杂岩构成一个变质核杂岩对,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该变质核杂岩对的厘定可能为阐明华北晚中生代岩石圈的力学和流变学属性以及岩石圈减薄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辽南中生代造山期缩短滑脱与晚造山伸展拆离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区的构造格局主要由早期近东西向紧闭的褶皱带和晚期北北东向构造组成。早期的南北向缩短构造以龙王庙平卧褶皱和大小长山岛的直立紧闭褶皱为代表,分别具有扇状间隔性压溶劈理和透入性轴面片理,褶面倒向以北为主。北北东向构造切割近东西向构造,表层表现为北西西向薄皮逆冲推覆构造,浅层构造具有扇状压溶劈理的紧闭褶皱,深层表现为基底与盖层间的拆离断层及其下的韧性剪切带。早期的研究者将该断层作为辽南推覆构造底部的滑脱面,现今则压倒性地采用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理念。根据相关剪切带早期面内褶皱发育,晚期伸展褶劈理发育,通过运动学涡度和应力状态分析,论证早期滑脱-推覆到晚期伸展拆离的演化过程。野外观测证明,辽南基底变质岩西侧的金州断层为一伸展拆离断层,它切割东侧的董家沟断层,前者平行于下伏糜棱岩中的同向伸展褶劈理,后者平行下伏糜棱岩的糜棱面理。金州拆离断层的形成及其东侧的隆起标志着辽南构造体制从缩短到伸展的转折。根据相关的年代学研究,这一构造体制转化发生在早白垩世(约120~107 Ma)。该区最新的构造事件是北东-南西向的缩短,相关的北北东向的右行走滑断层与晚白垩世以来的郯庐断层活动方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