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晓燕  张美良 《中国岩溶》2020,39(3):426-43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岩溶洞穴旅游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对洞穴环境的综合研究以及洞穴旅游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调研国内外岩溶洞穴旅游管理的现状,结合岩溶洞穴环境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岩溶洞穴环境因子,如温度、相对湿度、洞穴CO2浓度等,对岩溶景观的影响,探讨溶洞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景观保护与修复措施等问题;针对目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有限空间与无序客流的矛盾,提出了合理调控洞穴旅游客流量,增强洞穴旅游景观资源保护意识,从地学、旅游、环境以及健康等角度评估和开发洞穴,使旅游活动对环境因子的影响限制在可控范围,实现洞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岩溶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层状洞穴储层结构特征和流体同层连通特点逐渐被学者重视。层控岩溶结构、形成要素和过程等是本类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通过原始地层组构对比和野外溶洞特点,认为:塔河奥陶系岩溶层具较好的对比标志层和岩性差异,为层状岩溶洞穴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野外顺水平层理多层溶洞和受控于层理缝的管道型古暗河等地质现象,证实了层控岩溶普遍存在。在岩溶洞穴单井识别、连井测井对比、单井动态及地震波形特征的基础上,以典型溶洞带为例,识别出3个主要洞穴层,建立了全新的3层洞穴储集体地质结构剖面:第1层洞穴以砂砾岩充填为主要特点,第2层洞穴呈现洞穴规模大且泥质充填严重,第3层规模较小,主要发育于岩溶地貌高地。运用现代岩溶理论,探讨了层控岩溶的形成机制:碳酸盐岩原岩组构差异是岩溶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主控因素之一;潜流带岩溶水(饱含CO2)控制着岩溶洞穴的横向发育,岩溶古地貌控制同层洞穴的横向差异;平缓地层条件下的潜水面水位垂向带迁移控制洞穴的岩溶期次及层状结构。基于各岩溶要素认识,构建了层状岩溶储层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伟海 《中国岩溶》2009,28(4):439-438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乐业县人民政府、凤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广西地质学会协办的“全国第十五届洞穴学术会议暨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4—18日在“天坑之都、洞穴之城”——广西乐业县和凤山县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南方峰丛喀斯特天坑与洞穴系统发育演化研究;国际洞穴探险与岩溶旅游产业开发研讨;乐业-凤山地质公园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人数约200人,分别来自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会员代表,全国岩溶景观与洞穴科研、  相似文献   

4.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洞穴型油藏为例,针对几个制约油田高效开发的重要问题,采用了相应的油藏描述技术对策:(1)在分析岩溶成因的基础上,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岩溶洞穴分层解释,描述不同洞穴层发育特征;(2)采用岩溶沟谷趋势面法确定油水界面,指导避水开发;(3)通过岩石物理分析,确定了用于识别泥质充填洞穴的泥质指示因子,然后运用地震反演技术,筛选出未被泥质充填的有效储层。通过这三项技术方法的实施,弄清了四层洞穴储层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与供油的关系;厘清了油水在洞穴储层中的赋存特征;发现岩溶斜坡的充填程度高于岩溶台地;最后评价出三类残丘含油单元。三项技术对策在岩溶洞穴型油藏描述方面具有较强适用性,可为相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岩溶洞穴十分发育,洞穴测量不仅是岩溶与洞穴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而且对于洞穴开发而言,也是一项具有经济意义的工作。本文简述了洞穴测量的意义,并对洞穴测量方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陈国亮 《中国岩溶》1990,9(4):303-309
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旅游洞穴的开发和洞穴的调查研究,揭露了数以百计的岩溶大厅,因而积累了岩溶大厅赋存的众多信息。影响岩溶大厅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溶蚀的物质条件、机械作用、水力作用和有利此过程的地形条件与地面岩溶形态等。本文就是利用这些信息反演,预测隐伏的岩溶大厅,以便为工程勘测、旅游业和洞穴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笔者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果。将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形成分为3个时期,即成岩期、成洞期和成景期,文中还进行了旅游市场分析及旅游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临城风景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轮古西奥陶系潜山洞穴型岩溶储层发育特征与充填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穴型岩溶储层是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多数高效井均钻遇大型洞穴型岩溶储层。依据轮古西奥陶系潜山大量单井资料分析,洞穴型岩溶储层可分为充填洞穴、半充填洞穴和未充填洞穴三种类型。结合古地貌精细刻画与岩溶垂向分带成果,认为古地貌位置由岩溶台地向岩溶缓坡和岩溶盆地逐渐降低,而洞穴发育和充填程度在逐渐增高。未充填与半充填洞穴主要发育在岩溶台地和岩溶缓坡的溶峰边坡、溶丘边坡及沟槽谷洼地边坡等地貌单元。表层岩溶带、径流溶蚀带洞穴型岩溶储层发育频率最高,其次为垂直渗滤带和潜流溶蚀带。未充填与半充填洞穴型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表层岩溶带。  相似文献   

9.
贵州荔波岩溶洞穴发育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荔波位于云贵高原岩溶向广西岩溶丘陵和孤峰岩溶平原过渡的岩溶斜坡地带。区内岩溶洞穴极其发育,岩溶洞穴(在时空分布上受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表现出对地层岩性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特点,岩溶洞穴的发育规模、方向明显受断裂、裂隙构造的控制,表现出极强的方向性。本文主要依据洞穴的形成条件、洞穴空间展布的控制特征以及洞穴沉积物的特征等,论述了区内岩溶洞穴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丰富的岩溶洞穴资源的开发,目前多处于供观赏形态的初期阶段,未赋予旅游地学内涵。将岩溶洞穴堆积研究与旅游地学相结合,不仅可恢复洞穴古水文状况,探究洞穴成因,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可以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保护这些地质遗迹,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彭一民  赵华新 《地球科学》1994,19(2):262-272,T001
介绍了笔者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果,将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形成分为3个时期,即成岩期、成洞期和成景期。文中还进行了旅游市场分析及旅游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临城风景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溶蚀孔、洞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的主要储集场所。为深入了解奥陶系的油气分布,研究了该区奥陶系岩溶洞穴的发育特征,介绍岩溶洞穴在钻井录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上的识别标志,并识别了本区14口井的岩溶洞穴;恢复了本区海西早期的岩溶古地貌。研究发现:岩溶斜坡靠近岩溶高地和岩溶谷地一侧是岩溶洞穴发育且保存最好的所在地,岩溶洞穴主要分布在“双峰灰岩”顶面下40~80 m、110~130 m、150~190 m、230~260 m的深度范围内,多数井在岩溶洞穴发育段表现出了极好的油气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江苏宜兴是我国岩溶洞穴非常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在不到80km2的范围内共有岩溶洞穴83个,其中已开发的有善卷洞、张公洞、玉泉洞、灵谷洞、慕蠡洞、西施洞等。这些岩溶洞穴遗迹经初步研究发现,属世界级地质遗迹的有1个,国家级5个,另外还有其他国家级地质遗迹2个。它们具有重要的科研与科普价值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具备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岩溶洞穴的分形弯曲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兴 《中国岩溶》1995,14(3):241-245
本文对岩溶洞穴提出了分形弯曲度的概念,并且以洛塔地区岩溶洞穴为例,计算了各岩溶洞穴的分形弯曲度,对岩溶洞穴的形状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岩溶》2005,24(4):28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leology》创刊于20世纪60年代,由国际洞穴联合会主办,在意大利出版,是国际知名的有关洞穴和岩溶学研究的专业杂志,其宗旨是展现当前岩溶与洞穴科学的高水平、前瞻性研究成果,包括岩溶地质基础理论、岩溶地貌与洞穴发育、洞穴沉积物、洞穴生物、岩溶勘测技术、岩溶生态-环境地质、岩溶气候记录、岩溶与农业等方面的原创论文,也欢迎专家们对某一岩溶学或洞穴学分支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作综合评述。该杂志现任主编是意大利的Jo De Waele博士。从2006年起,杂志的编辑部和编委会将做大幅度的增补和调整。…  相似文献   

16.
李源  蔡忠贤 《古地理学报》2016,18(4):560-568
在现代岩溶地质考察中,岩溶区因多期次幕式构造抬升运动而形成多级岩溶台面,每级岩溶台面的排泄基准面(潜水面)控制一期洞穴发育。塔河油田海西早期形成了复杂的碳酸盐岩岩溶洞穴系统,纵向上呈现多层性特征,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因此,为了深入认识和阐述洞穴层发育机制,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采用水系汇流点法、侵蚀阶地法、上超终止法并结合地貌特征,对塔河油田主体区海西早期岩溶台面进行划分,并在岩溶台面约束下进行洞穴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塔河油田主体区发育4级岩溶台面。岩溶台面1形成时代最早,台面3面积最大。(2)主要发育3套洞穴层,具有明显的层状分布特征,台面3的洞穴层规模最大。3套洞穴层在垂向上并不构成大范围重叠,仅台面3控制的洞穴溯源侵蚀穿越台面向上游发育,说明洞穴层形成时的构造稳定期长。其他台面洞穴层并未穿跨台面发育,说明洞穴层形成时的构造稳定期短,潜水面控制下洞穴溯源侵蚀范围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7.
星光 《中国岩溶》2008,27(3):208-208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陈伟海、朱德浩、朱学稳编纂的《洞穴探测、研究、开发与保护——全国洞穴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一)》(以下简称《选集》)日前已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8.
根据岩溶洞穴分层性形成原理,以杭州地铁6号线河山路站-凤凰公园站工程区内覆盖型岩溶洞穴为例,对岩溶洞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该地段岩溶洞穴呈现明显的分层性,大致可以分为三层(-38~-42m、-48~-55m、-62.5m)。对比钱塘江杭州段发育的三级阶地,推测三层岩溶洞穴形成是新近纪以来杭州地区间歇性隆升造成的,三层岩溶洞穴显示杭州地区地壳运动的三次抬升。  相似文献   

19.
张英骏 《中国岩溶》1987,6(4):329-334
本文讨论了应用洞穴学的内容。作者认为应用洞穴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对旅游洞穴的研究 2.洞穴空间的利用 3.洞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从《徐霞客游记》中选出对洞穴利用的资料,与现代应用洞穴学的内容作比较并加以分析归类,可以看出作为岩溶地貌学家及洞穴学家的徐霞客在应用岩溶学方面也有相当贡献。   相似文献   

20.
南太行山(河南部分)的洞穴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太行山(河南部分)拥有丰富的洞穴旅游资源,洞穴类型分为岩溶洞穴、崩塌洞穴、古采矿洞三类。其沉积可划分为化学沉积、崩塌堆积、流水机械沉积。洞穴发育与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都有密切关系。有效开发利用这些洞穴资源,可采取综合开发、营造洞穴文化、完善洞穴景观、提高洞穴的科学内涵等方式,对实现南太行(河南部分)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