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河南登封中寒武世徐庄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式溥  陈战杰 《中国区域地质》1996,(2):143-149,T002
河南登封的中寒武世徐庄组中,采获丰富的遗迹化石,共有10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对其均作了系统描述。还讨论了Cruziana Seilacher-Rusophycus ramellensis Legg遗迹群落国内外的地理和地质分布,以及遗迹化石所反映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
壤塘南木达地区中—晚三叠世遗迹化石及遗迹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川省壤塘县南木达地区中-上三叠统首次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化石,经鉴定有19个遗迹属,26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3个遗迹组合;Paleodictyon组合;Chondrites组合;Paleodictyon-Impoglyphus组合。这些遗迹组合大致相当Seilachet(1967)的Zoophycos遗迹相和Nereites遗迹相。依据遗迹化石组合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  相似文献   

3.
四川若尔盖巴西—求吉地区晚三叠世首次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化石,经鉴定有22个遗迹属、34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4个遗迹组合:(1)Helminthopsis—Phycosiphon组合;(2)Dendrotichnium—Neonereites组合;(3)Paleodictyon组合;(4)Taenidium—Cosmorhaphe组合。上述遗迹组合大致相当于Seilacher的Zophycos遗迹相和Nereites遗迹相。依据遗迹化石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认为该区晚三叠世的沉积环境经历了大陆斜坡中下部—大陆斜坡下部—深海盆地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首次发现大量遗迹化石。本文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两个遗迹组合,即Megagrapton-Arthrophycus组合及Neonereites-Phycosiphon组合,大致相当于Seilacher(1967)[1]的Nereites遗迹相.同时利用遗迹化石及沉积特点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认为侏倭组的沉积环境为大陆斜坡下部至盆地边缘。  相似文献   

5.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首次发现大量遗迹化石。本文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两个遗迹组合,即Megagraptom-Arthrophycus组合及Neonereites-Phycosiphon组合,大致相当于Seilacher(1967)的Nereites遗迹相。同时利用遗迹化石及沉积特点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认为侏倭组的沉积环境为大陆斜坡下部至盆地边缘。  相似文献   

6.
四川若尔盖巴西-求吉地区晚三叠世首次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化石,经鉴定有22个遗迹属、34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4个遗迹组合:(1)Helminthopsis-Phycosphon组合;(2)Dendrotichnium-Neonereites组合;(3)Paleodictyon组合;(4)Taenidium-Cosmorhaphe组合。上述遗迹组合大致相当于Seilac  相似文献   

7.
贵州独山中泥盆统碎屑岩地层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王约 《贵州地质》1994,11(4):321-330
本文研究产自贵州独山中泥盆统碎屑岩地层(大河口组、独山组宋家桥段)中的遗迹化石,并分析了这些遗迹化石所代表的沉积环境,分属于Seilacher的Scoyenia遗迹相、Skolithos遗迹相和Cruziana遗迹相。其中,独山县巴年地区独山组宋家桥段下部发现的以Scoyenia为主的遗迹化石具陆相沉积环境特征。这一发现将促进我国Scoyenia遗迹相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黔南泥盆系的风暴遗迹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暴沉积岩在黔南泥盆系地层中比较常见,其中的遗迹化石也较为丰富,为研究风暴遗迹相提供了良好的场所。风暴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了沉积环境的水能量、含氧量等物化条件,遗迹化石群也随之有所变化。本文研究了发生在Glossifungites,Skolithos,Cruziana和Zoophycos等不同遗迹相环境中的风暴沉积遗迹化石组合,把它们划分为三种类型:(1)单调型风暴遗迹相,风暴作用较弱,风暴沉积过程中的遗迹化石属种和数量较少,但仍与风暴前后的遗迹化石组合属于Seilacher(1967)的相同遗迹相;(2)混合型风暴遗迹相,风暴沉积形成新的遗迹相附加于较低能的遗迹相中;(3)多元混合型风暴遗迹相,随着强烈风暴作用强度的变化,在风暴沉积期出现两种以上遗迹相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
豫西前寒武纪汝阳群遗迹化石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杨式溥  周洪瑞 《地质论评》1995,41(3):205-210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Ruyangichnus loyu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Torrowangea rosei webby,Changchengia ichnosp.,Squamodict yon(?)ichnosp.等发现于河南西部鲁山县和汝阳县的汝阳群云梦山组和北大尖组。根据同位素年龄值,微古植物和叠层石资料,产遗迹化石的汝阳群应相当于中元古代,可以和蓟  相似文献   

10.
贵州独山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约  王训练 《地层学杂志》1996,20(4):285-290
独山地区的革老河组和汤粑沟组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可分为:Skolithos-Diplocraterion,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Chondrites-Palaeophycus,Teichichnus-Planolites,Planolites-Cochlichnus等5个反映不同沉积环境的遗迹组合,并在剖面上展现出较好的海平面变化。通过对遗迹组合所反映环境的研究,独山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受脉动式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和控制,界线可能在汤粑沟组底部钙泥质条带灰岩明显海退事件之上的第一次海进层附近。  相似文献   

11.
贵州独山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独山地区的革老河组和汤粑沟组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可分为:Skolithos-Diplocraterion,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Chondrites-Palaeophycus,Teichichnus-Planolites,Planolites-Cochlichnus等5个反映不同沉积环境的遗迹组合,并在剖面上展现出较好的海平面变化。通过对遗迹组合所反映环境的研究,独山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受脉动式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和控制,界线可能在汤粑沟组底部钙泥质条带灰岩明显海退事件之上的第一次海进层附近。  相似文献   

12.
杨瑞东  颜承锡 《贵州地质》1995,12(4):290-297
本文是在对贵州石炭系地层岩相古地理研究过程中,采集了大量遗迹化石,共11属11种。根据这些遗迹化石的古地理分布特征,建立了贵州石炭纪遗迹化石群落与岩相古地理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石炭系地层中大量的Zoophycos产出层位岩相特征以及国内外已有Zoophycos产出层位岩相古地理情况,总结出Zoophycos的地史时期古地理变迁史,即C-P为浅海环境,T-J为浅海-深海过渡的半深水环境,K-E为深水  相似文献   

13.
Phycodes等遗迹化石在吉林南部早寒武世地层中发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玉鲸 《吉林地质》1994,13(1):24-30
在吉林省通化市,通化─浑江北线公路的北侧五台山(水洞西山)的早寒武世水洞组中发现了Phycodespedum等遗迹化石。从国际上近年来研究上前寒武系(“新元古Ⅱ”)─寒武系界线的一些重要成果,均以全球的一些典型剖面的实际材料,讨论了遗迹化石组合和序列特征,都说明含此类遗迹化石的岩石地层,其地质时代应为早寒武世早期。而从遗迹化石组合表明应属Skolithos遗迹相,指示古沉积环境为潮间带。  相似文献   

14.
凤凰县山江镇上寒武统比条组中遗迹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彦 《湖南地质》1998,17(4):237-240
在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的上寒武统比条组上部,首次发现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存在,计有Planolites,Chondrites,Protopaleodictyon和Circulichnus4个属。  相似文献   

15.
阴家润  张周良 《现代地质》1996,10(4):427-436
宁夏石嘴山石炭系纳缪尔期的砂 泥岩互层中赋存有低分异度的遗迹化石群落,但这套岩系中的砂岩层和泥岩层各具有不同的遗迹种。PlanolitesmontanusRichter仅限于保存在砂岩的下层面,形成表生迹;它们的造迹生物是泥质沉积物中潜穴生存的、营沉积摄食方式的蠕虫类。仅限于砂岩上层面的遗迹化石是Monocraterionningxiaensis(n.ichosp.),系本文新建立的一个遗迹种,均为底生迹。其造迹生物是营悬浮滤食方式的蠕虫类。导致这两种遗迹化石交替出现的因素是半咸水条件和沉积物粒度的变化。这两类造迹生物都属于在高环境压力下所形成的爆发性繁衍的机会种群,并由此指示着具有最低生物分异度的、其含盐度在05%~09%的中盐度域的沉积环境,同时也表明这一时期古气候潮湿温暖并伴之以周期性的大量降水  相似文献   

16.
对在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中三叠统拉丁阶边阳组发现的管状遗迹化石Tisoa作了首次报道。建立一个新遗迹种Tisoabanyangensis,根据其特征分析,该类遗迹化石是滤食性双壳类挖掘的潜穴被充填后形成。潜穴管中的两个空管道为双壳类进出水管。此遗迹化石为“浅水型”,是在广海陆棚深水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17.
崔智林  于在平 《地质论评》1996,42(2):116-122,T001
研究剖面位于陕西凤县核桃坝,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的商丹缝合带。核桃坝剖面下部为浅海陆棚相粉砂岩、泥灰岩和灰岩;中、上部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在中部浊积岩中产遗迹化石:Nereites fengxianensis ichnosp.nov.,Acanthorhaphe cf. A. incerta Ksiazkiewicz,Chondrites ichnosp.,Planolites ichnosp.等。其  相似文献   

18.
生物扰动和遗迹组构的描述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永安 《河南地质》1999,17(4):273-277
运用生物扰动指数和遗迹组构组分图解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河口沉积中遗迹化石和生物扰动构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中发现两类遗迹组构,其中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发育在纯净砂岩中,与河口湾潮汐沙坝有关;Skolithos-Palaeophycus遗这组构发育在砂、泥互层沉积中,与河口湾潮坪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采自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山上寒武统和奥陶系.经鉴定计有16个遗迹属,21个遗迹种,其中有4个新遗迹种.这个地区丰富的深海Nereites遗迹相遗迹化石在我国首次发现,这些发现对于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沉积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式薄 《现代地质》1994,8(4):371-379,T003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采自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山上寒武统和奥陶系.经鉴定计有16个遗迹属,21个遗迹种,其中有4个新遗迹种.这个地区丰富的深海Nereites遗迹相遗迹化石在我国首次发现,这些发现对于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沉积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