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全县处于巨型青藏滇缅印度尼西亚"歹"字型构造体系中部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结合部位,构造活动强烈。受5.12地震的影响,境内发生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泥石流是区内的主要地质灾害。分析认为:区内的地质灾害在时间上主要发生在2000年,而5.12地震以后更甚;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东部地区及318公路一带;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地质灾害的分布受地层岩性、地貌类型、地质构造、植被分布、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根据地质灾害的勘测结果,提出了避险搬迁、生态建设等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和近350个地质灾害点和数十个水土流失区的数据库对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分为三大类:地质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其中地质环境因素又可分为构造不稳定因素、斜坡不稳定因素和地面不稳定因素。指出,在广东沿海地区,除了地震灾害外,陆地表层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是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这是与山区以地质环境因素(尤其是内动力作用)为主是不相同的。降雨强度和时间、台风雨和风暴潮以及人类活动等对边坡和植被的改造是在沿海地区现有的地质环境背景下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全永庆  贾贵义 《江苏地质》2014,38(4):676-681
根据1∶5万地质灾害详查资料,利用GIS技术,统计分析了白龙江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同时分析了其分布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质灾害主要沿河流和道路呈线状分布,受坡度、河流、构造断层、地层岩性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的综合控制作用较大,随着坡度、距河流和断层距离的增大,地质灾害数量和密度大体呈减小趋势,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20  
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是密切相关的。活动构造可以直接引起地质灾害,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又可以派生出一系列地质灾害,人类不恰当的工程活动还可以恶化地质构造环境而加剧地质灾害。在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相关性研究方面,我国急待启动四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基于现代大陆动力学的中国大陆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地质灾害;活动断裂的工程危害及其防治;地质灾害的内外动力耦合成因机理。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新构造活动频繁,人为活动剧烈,故地质灾害较为发育。主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泥石流、采空塌陷、崩塌以及地裂缝等。本文在北京市各区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采用袭扰系数法,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影响地质灾害演变趋势的降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震活动以及区域岩组结构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判。并在此基础上.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将北京地区划分出了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地质灾害中风险区及地质灾害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灾害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东缘地形地貌复杂, 构造活动强烈, 地质灾害频发, 尤其是近年来的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增加了地质灾害强度, 给国家重大工程、区域发展和公共安全等造成了巨大危害。本文首先概述了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灾害成灾背景和发育特征, 然后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密度的差异性, 重点剖析了地质灾害发育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影响因子对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控制作用及其敏感性。研究表明, 在青藏高原东缘, 地形坡度、地形起伏度、斜坡坡型、年24 h最大降雨量、河网密度、到断裂距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工程地质岩组和人类活动强度等9个因子具有较高的地质灾害敏感性, 而斜坡坡向和年均降雨量具有较低的地质灾害敏感性。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灾害成灾背景的认识, 也可以为建立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关系密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遥感技术对辽宁省建昌县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利用ENVI5.3软件对高分二号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并开展了野外验证,最终解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点75个;同时,利用Arcgis10.4空间分析功能,对遥感解译地质灾害点与地貌、坡度、坡向、构造、水系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基本查清了研究区地质灾害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为研究总结区域上地质灾规律及有效预防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与当地地质条件息息相关,地质条件又主要与出露的地层岩性、构造产状、地形地貌相关;地质灾害发育情况亦与气象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湖南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是湖南地质灾害的主要方面,约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0%以上。诱发的灾害种类达30余种,主要为滑坡、地面岩溶塌陷、矿山采空区地面沉裂、崩塌及泥石流5种,占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总数80%以上。它们的发生与切坡开挖、抽排地下水及坑道洞室开挖等工程活动关系密切。文章通过对诱发地质灾害的情况分析,归纳出人类活动方式及各类工程活动与诱发地质灾害的相关关系权及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发育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川藏公路然乌-鲁朗段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而地质灾害的发生受当地的地质、气候、水文、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质条件是控制因素。研究区位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北缘,是地质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属于冈底斯、雅鲁藏布和喜马拉雅三个构造单元。区内构造的形成经历了3个时期7个阶段。川藏公路然乌-鲁朗段的地层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区中的拉萨-波密分区,第四纪冰碛发育。由于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区内断层、褶皱等构造发育,许多断裂仍在活动,尤其是嘉黎断裂。由于地质灾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并受地质条件控制,因此区内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淅川县地质灾害规律的研究,认为该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受地形地貌控制,及地层岩性、工程地质特征的影响。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随年降雨量、汛期降雨量大小相应变化,区域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决定地质灾害发育程度。通过研究地质灾害和地质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影响和控制作用,认为沿断裂带走向地质灾害呈条带状分布,断裂密集或交叉区域、断陷盆地周边、荆—师复向斜陡倾岩层分布区,地质灾害多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昌谟 《福建地质》2009,28(4):341-345
通过对福建省内10余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域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体的母岩有着内在联系,不同类型地质体母岩所发生地质灾害的种类、机率和形成规模也不尽相同。基于福建省现有地质灾害数据库所采集的资料,就地质灾害与地质体母岩的影响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登陆台风影响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环境脆弱的地区,台风的特大暴雨可以诱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本文分析了我国登陆台风影响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点,利用信息量方法,通过灾害的易发性区划来分析登陆台风影响区地质灾害特征,进而比较台风和非台风影响条件下地质灾害产生的地理条件和信息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强降雨条件下,地质灾害的触发地质环境条件较非台风降雨触发地质灾害明显降低,地质灾害脆弱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华铜矿矿山主要有尾矿坝、海水入侵、地面塌陷、矿井突水、滑坡、围岩大变形冒顶等地质灾害.通过矿山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险性分级、地质灾害勘查技术方法介绍,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预测做了概括性分析,提出了可操作的、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案,认为矿山环境恢复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该矿山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建议治理项目应分阶段逐步完成.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提出了平原区缓变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建立了单灾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单灾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灾种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价。评价结果可直接用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为城市防灾减灾和防治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地质灾害发育.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12个省份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据已开展的34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截止至2003年底)资料统计:全省崩、滑、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共10163点。规模一般较小,但造成的损失大。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下水、降雨、人为工程活动等。江西省中低山及丘陵地形面积大,山坡坡度较大;岩浆岩类、变质岩类、碳酸盐岩类分布面积广,岩石较为破碎,残坡积层与强风化层相对较厚;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人为工程活动频繁;这些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有利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研究甘肃省文县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构造与岩体工程地质性状的关系,并结合GIS平台分析研究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对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区划影响因子指标权重量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国治 《福建地质》2005,24(2):119-124
福建沿海山区县,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高密度人口居住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发生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性大、突发性强等共同特点,安溪县就是一个典型。安溪县国土资源局,多年来经过实践摸索、探讨研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溪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模式”。有效地扭转了原先被动防灾的不利局面.逐步走上主动预防的新路子.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S331高兰线洛阳段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山区),危及路上行人安全和公路的正常运营。本文通过对S331高兰线洛阳段公路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问题详细的调查,发现崩塌地质灾害17处,滑坡地质灾害5处,不稳定边坡8处,危岩体17处,由于地质灾害的存在,常冲毁道路、耕地、房屋,危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分析了该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四川华蓥市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和野外地质数据,选取坡度、坡向、坡高、工程地质岩组、断层、河流影响距离、道路和采矿活动等8个影响因素,采用信息量模型,在进行评价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GIS空间分析平台,对华蓥市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可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极低易发四个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7.31%、27.63%、32.66%和22.40%。通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线下面积(AUC)进行检验,其值为72.50%,评价结果良好,能够为华蓥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