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舒斌  陈柏林  吴淦国 《新疆地质》2006,24(1):30-32,T0002
金窝子金矿属于岩浆热液型金矿床,金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糜棱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以银金矿为主,次为自然金,平均成色782.金矿物以粒间金、裂隙金、连生金和包体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石英、方铅矿及闪锌矿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黄铁矿、石英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黄铜矿中未见金矿物.金矿物形态各样,粒度以中细粒为主.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作用与华力西、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的矿床成因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金龙山金矿床矿源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龙山金矿床产于秦岭元古宙-晚古生代海槽特殊有限洋盆之中,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该层位金丰度度,认为赋矿层位为矿源层。通过对矿源层沉积区域地质环境,地层岩石组合,岩相结合,沉积地球化学诸特征分析,以揭示矿源层是在动荡海盆环境下喷流沉积作用的结果,构造,火山热液活动是金矿源层形成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4.
5.
刘新会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18-120
金龙山矿床已具大型规模,但由于认识上的分歧,对矿区勘查前景存在不同看法.齐波夫定律在预测金矿资源方面效果不错,利用齐波夫定律对金龙山矿床储量进行分析,其远景预测量为90.473 t,加上现有的储量可达到特大型规模.2005年仅丘岭矿段就提交334资源量23.5 t,从而证实了预测的可信性.随着深部勘探的进行,金龙山金矿的扩矿潜力必将进一步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7.
甘肃西和县金崖沟金、锑矿位于南秦岭北部的岷县鹿儿坝—西和崖湾—两当广金坝金、汞、锑成矿亚带上。矿带长约1 km,由一条NE向高角度断层F1控制,矿(化)体主要处于断层的下盘即南东盘,矿体产状280°~315°∠67°~80°,不连续,呈透镜状、扁豆状,在纵向上及垂向上矿体产状均变化较大,形态主要随断层错动形成的虚脱空间形态的变化而变化。金矿呈透镜状、板状、长条状,品位1.05~3×10~(-6),厚度0.78~3.20 m不等,锑品位1.14%~3.41%,平均厚度1.26 m。金矿对岩石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以铅锌铜硫化矿物包裹金形式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的硅化角砾岩中。锑矿不具规模,多分布于两断层交汇处呈鸡窝状产出,即在构造复杂流体流通较好且有利的容矿空间成矿,呈浸染状、放射状、针状,锑矿与金矿局部伴生,局部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8.
化探找金     
在美国亚拉巴马州进行了广泛的地球化学研究,试图发现一些探途元素,来寻找新的金矿床或老的金矿床的延伸.用测定岩石碎片样品中金与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的方法作为一种找矿手段看来是无效的.但是,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表明,异常的Sb、As和Zn与下伏的含金石英脉之间有一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金矿化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地球化学方法找寻金矿床近年来在我国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因为我国将金列为区域化探全面扫面必分析的元素,将金的分析捡出限降至百亿分之几,并研制了高效率的能达到这样捡出限要求的分析方法。但今后要使化探找金的效果继续提高,还需加强研究工作,包括综合研究已发现的大量金与其伴生元素的区域异常,金在表生环境中的行为及金矿床的原生晕并探索找金的地球化学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黄泥粘金     
我分队在川北木羊矿区共施工砂钻孔303个,用黄泥进行孔底粘金共84个孔,其中38个孔里有金粒,最多一个几粘金0.02294克。原孔金重量为0.05645克,混合砂平均品位0.3649克/米~3,粘金后品位为0.5133克/米~3,增加品位为0.1483克/米~3,即品位提高29%。其余钻孔粘金一般在0.0005~0.005克范围内。我分队使用SH—30型钻机,套管内径为130毫米,用抽筒取样,钻进遇大砾石用石凿破碎,常使部分金粒随钻下沉。另外,抽筒的筒脚距活门3~5厘米,活门  相似文献   

12.
"以金找金"这一惯用术语指的是化探找金方法研究的努力方向,应当实现以金元素作为直接指示元素为最终目标.因为这种方式是化探方法中最直接了当、效果最佳、具有在最大程度上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因素引起的各种误导.此外,这种方式还使金矿化探方法"一竿子插到底"地通用于勘探程序的全过程,包括:区域测量,不同比例尺的普、详查测量,追踪矿体,钻井测量等不同阶段中发挥很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登美 《西北地质》2000,33(1):26-30
金龙山金矿区位于秦岭山带古生代沉积盆地中,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控矿构造主要为褶皱剪切带、破背斜及断裂构造,它们控制了矿体的分布及富集。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金鑛     
尹赞勳 《地质论评》1939,4(Z1):213-224
引言江西鄰省凡六,浙、皖、鄂、湘、粤、閩,皆以產金■。然試檢閱一至五次中國鑛業紀要中產金之地,江西不舆焉。實則江西產金,由來已久,典籍所載,鄉耆所述,雖語焉不詳,亦可昭示一二。探淘既多,方法又未完善,鑛老砂殘,不免日  相似文献   

15.
Chrome phlogopite, [K(Mg,Cr,Al),(AlSi8O10)(F,OH)2], occurs in a metamorphous chromite deposit in Honan, central China. Chemical analyses, optical and X-ray powder data indicate that it is a new subspecies of phlogopite. Chemically, chrome phlogopite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 Cr2O3 concentration. The emerald color of this mineral is ciosely related to its Cr2O3 content, which ranges from 3.51 to 8.66%.  相似文献   

16.
试样经浓盐酸加热溶解、挥发除锑后,灰化,王水溶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锑金精矿中金量。解决了样品在烧样除炭过程中因锑的熔解而结块、在溶解实验过程中因大量锑的水解包裹使金的溶解变得较为困难的问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克服了原子吸收法测定的线性范围小,而稀释倍率大,造成分析误差偏大的不足。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g。金加标回收率96%~104%,精密度(RSD,n=6)<3.0% 。适宜于锑金精矿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纳米金的迁移富集与黄铁矿富金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铁矿是金矿床中常见的矿物,也是重要的载金矿物之一,有的黄铁矿富金,有的黄铁矿不含金或含微量金。为什么黄铁矿对纳米金的吸附作用强?讨论了纳米微粒金与黄铁矿的关系后指出,半导体型黄铁矿有N型和P型两种。前者具负热电动势、带负电;后者具正电位带正电荷。当其与SiO2水溶液迁移时,若与带正电荷的P型黄铁矿相遇,即被P型黄铁矿吸附沉淀成矿。带负电荷的黄铁矿不能吸附带负电荷的纳米金,因而不能成矿。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对金的矿源层讨论很多,那种把地层金含量作为判定金源层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已被摒弃,越来越多的人已使用金含量分析值的数理统汁分析、金的存在形式研究等方法来探讨地层对金成矿的贡献,进行金源层的判别。地层中金的存在形式及活动性是决定地层能否成为金源层的重要因素,对这一问题前人已有了一定的看法。如Keays(1975)认为赋存于硫化物和矿物颗粒之间的金易于活化,可称为有效金,而存在于矿物晶格中的金一般不易活化,为非有效金。朱祥坤(1990)等提出在岩石的淋滤和变质过程中易于活化释放的金称为有效金,而不易于释放的那部分金为非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镜背散射和载金矿物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原生矿石中金等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裂隙金、粒间金、包裹金,少量连生金。载金矿物以磁铁矿、菱铁矿为主,所占比例达到84.23%,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银矿、斑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斜方辉铅铋矿、石英和黑云母等。自然金的粒度按金矿物面积统计主要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显微微粒金(5~10μm)、显微细粒金(10~20μm)及显微中粒金(20~50μm)为主,分别占17.87%、28.16%、28.19%和25.78%。按颗粒数量统计,以显微极微粒金(0.2~5μm)为主,占89.94%,其他3个粒级分别占6.51%、2.31%和1.18%,显微极微粒金粒数量多但极细,质量占比非常小,而显微微粒金—显微中粒金数量少颗粒相对大,质量占比大。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显示,矿石中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包括大量的自然金和少量的银金矿,金的平均成色为890,金矿物的成色和特征反映金矿形成条件为高—中温和中等形成深度以及成矿流体主要属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发利用南召—泌阳金红石矿带的金红石,综合分析了以往资料,并在实地踏勘、样品测试和重点地段综合研究基础上,查明了各矿段金红石矿基本地质特征、金红石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粒度变化特征、金红石富矿体的主要赋存位置。区内粗粒易选富矿体位于矿带中段的左老庄组一段上部(北部)。采用以微生物提纯金红石粗精矿为标志的新工艺,取得了良好的选矿试验效果。刘岗矿区的1号和2号富矿体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