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几种通用数值分析软件对一系列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模拟时,发现一种特殊现象——“反向位移现象”。本文首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分析了这种特殊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
矿山动力现象的突变机理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祥  陆士良 《岩土力学》1997,18(A08):88-92
用突变理论研究了一种矿山动力现象产生的机理,得出了判断该种矿山动力现象发生的充要条件,讨论了控制矿山动力现象的途径及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对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中,我们系统研究了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横波分裂现象,探讨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产生的机理,并给出了引起各种异性的薄层组合以及裂隙定向分布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试论地质现象的分形统计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孟宪国  赵鹏大 《地球科学》1996,21(6):601-603
基于近年来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初始条件,临界状态和自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主要内涵:地质数据的分形结构及其地质学意义,地质时空结构的自相似性及其动力学机制,地质现象的分形重建与矿床分形统计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杜金云 《探矿工程》2006,33(8):51-52
在灰岩地区钻探施工过程中,常见孔壁坍塌、掉块现象,尤其在含泥晶灰岩地层分布区钻进过程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轻则影响钻探施工效率,重则造成钻探孔内事故。针对孔内坍塌、掉块现象的征兆及特点,提出了相对应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岩石圈动力学^[1]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等矿山地质动力现象显现与区域断裂活动的相关性以及活断裂活动与矿区动力现象显现特征间的关系等问题。结合北票矿区地质动力区划研究成果,介绍了用断裂活性评估确定矿山地质动力现象显现与断裂活动相关度大小的方法,分析了北票矿区断裂活动及矿山地质动力现象显现规律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展示了矿山地质动力灾害区域预测与防治工作的岩石圈动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形成岩溶的高阻碳酸盐岩对电磁波的吸收较弱,而且成层沉积的特定环境使碳酸盐岩地区岩石的各向异性现象较明显,由于地空界面的存在及岩溶洞壁两侧介质电性差异明显,界面清晰,又使电磁波出现强烈的反射及散射现象,从理论上对碳酸盐岩地区电磁波传播的特有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喷粉桩复合地基的群桩效应的探讨及其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复合地基的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群桩效应现象在复合地基存在的可能性,并通过喷粉桩复合地基的单桩,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复合地基中的群桩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基坑降水工程实例的现象及成因分析,提出弱透水层滞后疏干现象,并提出了在降水工程中合理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层间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明确提出了四川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成气藏中,上部气藏之间存在层间干扰现象,并从产层压差,试井终压,压力恢复曲线特征及井间干扰等多个角度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随后,运用层间干扰现象合理地解释了气藏西部两口高产气井长时间关井后产能失殆尽的原因,并指出中部气藏中西区的潜力远比预想的差。最后,在层间干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中,上部气藏不能归为同一开发层系,必须用不同井网分层开采。  相似文献   

11.
钻孔灌注桩桩型与承载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地区普通圆柱形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偏低的现象,提出了变径桩-有规则的凹凸形桩或竹节桩的应用问题,随着施工工艺的进步和检测手段的完善,工程实例证明这种新桩型有着广阔的前途,符合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单桩承载性能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出了用于单桩-承台-土相互作用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分析程序, 通过将程序的计算与山东济南某现场实测结果作比较, 验证了计算程序的精确性, 在此基础上用该程序分析了单桩的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13.
鲁晓兵  矫滨田  刘亮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4):170-172,199
桶形基础是近年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结构的基础形式。由于多种优越性而受到各国石油部门的重视,并引起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通过在饱和砂中的单桶和四桶基础模型实验,研究了桶形基础的静承载特性。分别进行了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加载实验,其中,四桶基础水平方向加载又分为沿四桶中心构成的正方形的平行边方向和对角线方向施加,得到了载荷位移曲线,对单桶和四桶基础承载力特性,以及加载方向和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地基承载力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大量工程实践的开展,暴露出弹性理论的诸多缺陷。基于弹-塑性理论,对以前学者的地基分类进行改进,推导出地基的临塑承载力、弹-塑性承载力以及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并且为了更好地进行地基土处于非线性变形阶段弹-塑性承载力的计算,提出了弹-塑性承载力利用率的概念;针对以前学者提出的危险度的概念,由于其不能在工程实际工程中很好地推广应用的缺点,给出了具有工程意义的弹-塑性承载力安全度Kep这一参数。结合工程实际说明只要Kep满足要求,地基土可用到非线性变形阶段,由此理论设计地基基础,造价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地基渐进破坏及极限承载力的Cosserat连续体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唐洪祥  李锡夔 《岩土力学》2007,28(11):2259-2264
利用Cosserat连续体理论和所发展的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了地基由应变软化引起的以应变局部化为特征的渐进破坏过程,并从等价塑性应变的发展变化,阐述了渐进破坏过程对所能发挥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osserat连续体模型能有效地模拟由应变软化引起以应变局部化为特征的渐进破坏现象,对地基等土工结构物有必要进行渐进破坏分析。同时指出,在求解软化型土体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时,如果仍按传统的极限平衡或极限分析理论进行分析,可能得出偏于危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GRF基础承载机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松霖  徐文强 《岩土力学》2010,31(Z1):35-40
GRF基础是一种新型桩基础,首先开发应用于日本,与普通直桩相比,该基础不仅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锚杆间距、锚杆长度以及锚杆数量对GRF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了GRF基础的承载机制。得到以下结论:GRF基础的承载性状和直桩不同;锚杆不仅可以提高GRF基础的侧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端阻力也有增强作用;在相同的桩顶荷载作用下,GRF基础的位移远小于直桩的位移;与同体积的大直径桩相比,GRF基础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基础承载力、减少沉降;在一定的锚杆间距范围内,锚杆间距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但对极限侧阻力影响较大;存在一个锚杆临界长度,当锚杆长度为临界值时,锚杆利用效果最佳;GRF基础的极限承载力随锚杆数量而变化,适当地增加锚杆数量,可以获得满意的承载力增量。  相似文献   

17.
南京城西漫滩相软土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以南京城西漫相软土为研究对象,从其工程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工程实际资料,分析、讨论了该层软土的承载能力,并对如何正确确定其承载力在方法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正荣  王成 《岩土力学》2008,29(Z1):671-674
缺陷桩基处理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困难问题。以但渡大桥工程出现的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满足设计要求为例,以工程规范和桩土参数经验取值为依据,提出缺陷桩基处治方案。并详细计算和分析了缺陷桩基处治前后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对比,为该工程处治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牛富生  许建聪  马亢 《岩土力学》2014,35(7):1899-1906
结合某黄土斜坡桥梁桩基工程,对同一坡度相近位置的两根桩基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竖向荷载工况下的桩身上、下坡面两侧的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侧土压力的传递规律与分布特征。试验表明:桩基荷载传递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第1区域是从桩顶至约3倍桩径深度处,此区域上坡面桩侧轴力较下坡面相应位置小,且其轴力随深度递减幅度及侧摩阻力发挥程度均较下坡面桩侧大;第2区域是从约3倍桩径至10倍桩径深度处,桩身上坡面一侧竖向受力减小幅度小于桩基下坡面一侧,但此时下坡面桩侧摩阻力发挥幅度大于桩基上坡面一侧;第3区域是从约10倍桩径直至桩端,该区桩身两侧轴力差异不大,摩阻力发挥幅度相近,荷载平衡协调且向下传递稳定。针对斜坡桥梁桩基上、下坡面两侧所受土压力的不均匀性,对设计桩基竖向承载力进行了一定程度地折减,并对计算公式作了相应修正,研究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The main focus in this work is on the assessment of bearing capacity of a shallow foundation in an inherently anisotropic particulate medium. Both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are carried out using a crushed limestone with elongated angular‐shaped aggregates. The experimental study involves small‐scale model tests aimed at examining the vari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angle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a series of triaxial and direct shear tests are presented and later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material functions/parameters. The numerical part of this wor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onstitutive framework that describes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frictional materials. The framework is based on the elastoplasticity and accounts for the effects of strain localization and inherent anisotropy of both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mpared withthe experimental data. A parametric study is also carried out aimed at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simplifications in the mathematical framework on its predictive abilitie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