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地下水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地下水为主体的水文地质科学,正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但是水文地质学的发展道路也非坦途。直到今日,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属性、水文地质学的学科地位和水文地质工作与地下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认识也并非一致。而这些问题又对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2.
农业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科学。它是农业学和水文地质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开拓和发展这门学科是农业生产的战略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 农业水文地质学这一学科的提出尚属首次。按其研究内容来说,国内外有关学者已作过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如英、美、日等国开展开发地下水,修建地下水库,进行农田灌溉;防洪、  相似文献   

3.
水文地质学的新概念及其生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inn.  EV 《地学前缘》1996,3(1):49-56
水文地质学最初是由地质学及水文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基本上采用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从本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学已逐渐变为研究地下水圈的学科。地下水圈是指地壳内部的统一的含水系统,它包含有相互作用的不同状态和形式的H2O。近年来,一些新理论的引入,拓宽了原有水文地质学的概念,使之从对现象的研究转向为对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水文地质学传统的和新的问题应在适当的工程标准上予以解决,同时应重视其生态效应。水是地球内部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物质,因此,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将首先导致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并进而引起地下水圈的污染、水的枯竭及自然条件的恶化。文章主要论述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目的、原则及生态水文地质系统的体系。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提出管理地下水圈体系及其质量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工程地质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与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结构和发展法则,并利用这些法则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科学。各种矿产与地下水的存在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把地质学的知识应用在寻找和开发矿产方面的是矿床学和矿山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埋藏、化学成分、运动、变化和起  相似文献   

5.
崔红英 《地下水》2009,31(3):117-119
根据原平市的地貌、岩性和含水层的出露条件划分水文地质类型区对于改善地下水资源,使水文地质过程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分层、分小分区划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区的含水层介质类型,从而完整水文地质单元的立体模型,为形成完整单元的"三水"转化模型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原平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生态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讨论。生态水文地质学是生态学与水文地质学交叉渗透后形成的学科,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当前中国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生态状况的定量描述、水文地质条件与生态状况的关系、多重界面水分转换机制及其生态效应、含水层中地下水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生态效应和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其生态响应等问题。生态水文地质学必将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任永强 《城市地质》2021,16(2):168-172
新中国成立后,系统的水文地质工作为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源保障,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后,如何满足新发展理念需求,成为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回顾70年来北京水文地质普查、供水勘查、地下水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动态监测等成果,分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超标等环境地质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供水安全隐患和基础水文地质工作程度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差距,结合北京具体情况,提出未来几年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及建设地下水资源保障工程;构建地下水环境保护预警体系;开展地下水对生态环境保护支撑研究;创新和提升基础水文地质工作;推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应用和研制;推动复杂条件地下水模拟模型;构建地下水资源空间信息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水文地质学的最新发展与今后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水文地质学是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我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也是在地质科学领域内,最新发现的若干分支学科之一。本文概略论述了环境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重点介绍了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污染环境水文地质、水文环境地球化学,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负环境效应等方面研究的最新成就,提出了这一新学科的发展趋向与今后任务。  相似文献   

9.
浅谈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方向——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40年而作朱宛华(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地下水的起源、形成、运动及其分布规律,指导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和有效地与地下水的危害作斗争,它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水化学是研究天然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科学。地下水水化学是水化学中最主要,实际应用最广的一部分,它是与水文地质密切结合的专门科学。它的发展是与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科学的发展和理论相连系着白的。地下水的水化学对解决洪水(工业和民用),农田灌溉,确定地下水对水下部分的建筑物基础(包括工业、民用和巨大的水利工程)及其它材料的侵蚀性和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与动态,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水化学方法寻找有益矿产(石油,金  相似文献   

11.
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协调,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以流域为单元的全国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重点部署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全国地下水位统测、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重点地区水平衡研究、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智慧服务系统建设、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工作任务。2019年以来主要取得七方面进展,包括研究编制了基于生态优先理念涵盖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的《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水资源管理总体设计》,引领了地质调查转型发展;高效运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数据对外实现全面共享服务,有力支撑了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和科研等领域地下水管理与研究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全国地下水位统测网络,统测点达5.6万个,准确掌握区域地下水流场年度变化;建立了全国地下水年度调查监测评价工作机制,实现地下水资源量、储存量及变化量年度出数;探索开展海河流域等重点地区水平衡研究,掌握了区域水平衡状况、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资源变化过程及其互馈机制;搭建全国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智慧服务平台,初步建立多要素的全国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数据库,研发了地下水资源在线评价系统;高质量完成扶贫找水任务,有力支撑服务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地下水监测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计生 《地下水》2010,32(3):72-74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的一部分,是生态和环境的控制性要素。20世纪70年代以来甘肃省地下水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省地下水供水量较1970年代增加了2.15倍。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对甘肃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和地下水监测现状的分析,认为地下水资源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地下水监测,提高监测现代化水平,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申庸  丁文革  王长江 《地下水》2006,28(1):48-50
本文比较详细地阐明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地下水库"形成的地质构造、岩性结构及水文地质特征,为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的科学调配、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伟  董慧 《地下水》2004,26(1):23-25,29
本文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分析了新疆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运用水资源系统理论,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点,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守的原则,对地表水、地下水要统一评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重视前期工作,加强基础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公众、政府、工业界对水资源质量及其脆弱性的觉醒,在过去的20年里地下水污染问题已得到高度的重视。同时,水文地质这一专门地质学科迅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一门与许多基础分支学科、工程科学,甚至社会科学有关的高度交叉性学科。水地球化学家的参与及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的广泛应用是现代水文地质学发展的两个明显趋势。对地下水污染物质成分、分布和化学行为的认识迫切需要水文地球化学分析,而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定量研究流体及污染物在多孔介质和碎裂岩石中的迁移、分散过程。这些研究将减少预测亚地表中污染物质活动规律的不定性。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最后有效解决,除了加强多学科性科学研究外,还必须有公众及政府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1938年,“水文地球化学”术语提出,至今水文地球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其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当今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油田水、海洋水、地热水、地下水质与地方病以及地下水微生物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日臻完善。随着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及同位素方法的深入研究,以及人类开发资源和保护生态的需要,水文地球化学必将在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中拓展研究领域,并在基础理论及定量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对海河流域地下水开采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战友 《地下水》2003,25(2):89-91
地下水是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 ,长期的过渡开采已造成诸多环境地质问题 ,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塌陷等。本文根据各区域水文地质状况及地下水开采情况的不同 ,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概况、特征及可开采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资源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地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北方地区。掌握一个地区地下水资源状况、动态变化特征及可开采潜力,对该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至关重要。本文选择雄安新区,在近年来开展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监测及综合研究等成果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对雄安新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等进行分析总结;以恢复地下水降落漏斗为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利用方案的目标,从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尺度,设置现状开采条件、河流补水、工农业节水及地下水禁(限)采等不同情景方案,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综合分析不同情景30年后的预测结果,提出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利用方案;在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利用方案基础上,分析雄安新区地下水可开采的最大资源量,进而评价雄安新区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结果显示,雄安新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浅层富水性中等,深层富水性较强;地下水位为多年下降状态,近年来,浅、深层地下水整体呈企稳或回升状态,局部地区仍有所下降;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较为稳定。根据评价结果,雄安新区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约为1.80×10~8m~3/a,其中,浅层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约为1.50×10~8m~3/a,深层地下水可开采潜力约为0.30×10~8m~3/a。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下水污染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吕书君 《地下水》2009,31(1):1-5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地下水的依赖越来越强,不仅数量上的需求增加,而且对质量的追求亦越来越高。然而由于人类对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气体和液体废物的处置不当,从不同途径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有的已对人的正常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胁。地下水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而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生活、矿业等污染源,除了少部分气体、液体污染物可直接通过岩石空隙进入地下水,大部分污染物会随补给地下水的水源一道进入地下水中。地下水一旦遭到污染,要治理是需付出巨大代价的。全社会应关注地下水管理,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地下水保护。要强化政策、法制和管理手段,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特别严格限制重污染项目建设,要实现工业废水的就地处理,达标排放,逐步实现污水资源化。根据目前地下水出现的较多问题,加强地下水资源的质量管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全社会都应珍惜、爱惜地下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化及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范鹏飞 《地球学报》1998,19(4):346-352
华北平原近40年来大规模地下水开采已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不利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地下水演化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本着抓主要矛盾且易于操作的原理,主要研究降雨及开采地下水这一对主要供需预矛盾,利用水均衡方法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地下水演化模型并预测该区主要地区和城市的水资源盈亏情况,为该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