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浙南沿海地区晚更新世顶部(Q_3~3)的陆相地层,岩性以灰黄色粘土质粉砂、粉细砂为主,未见到微体化石,仅含较多的植物碎屑。全新世地层存在两个微体古生物化石层,第二化石层属全新世早期~中期(Q_4~(1 2))的地层。岩性以青灰色粘土为主,微体化石很丰富,为浅海相沉积。第一化石层则属全新世晚期(Q_4~3)地层。岩性以黄灰、黄褐色粉砂质粘土为主,微体化石比较丰富,为海陆过渡相至滨海相沉积。第二化石层比第一化石层海侵程度强,而同一化石层相比,南部又以北部海相性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长江口砂坝地区的三个钻孔的岩性岩相结构特征和微体古生物综合分析,在全新世地层中发现有四个沉积层和相应的四个微体化石层。它们分别指示了该地层经历了(由下往上)由滨海—河流相→滨海—河口相→浅海相→河口相的环境演变过程;古气候则显示为从温凉干旱→湿暖略干→暖热湿润→温暖湿润四次波动发展过程:并认为该区全新世地层可以四分,即古全新世、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  相似文献   

3.
根据上海地区各沉积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物理力学性质,分布规律等特征,将上海地区50米以浅土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组、九个工程地质层和二十个工程地质亚层。三个工程地质组,分别为三期河口三角洲退序列沉积层所组成。第一工程地质组:全新世后期(Q_3~4)近代长江河口三角洲海退序列沉积层工程地质组。顶底板埋深:0—25米。  相似文献   

4.
根据福建九龙江河口ZK1孔及ZK7孔沉积物AMS(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加速器质谱测年技术) 14C测年、古地磁和剖面特征分析,进行该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依据粒度特征,结合磁化率、微体古生物和Sr/Ba等环境代用指标进行沉积相分析,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的古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1)九龙江河口第四纪沉积时代为晚更新世中期至全新世晚期。(2)上更新统沉积可划分为下部龙海组洪冲积相和上部东山组河漫滩相沉积,中间有10 ka的沉积间断,末次冰期又再遭受风化剥蚀作用,推测有5~6 ka的风化剥蚀期。(3)全新统最早沉积年代约为14 ka BP,依次出现河口湾相、河口砂坝—分汊河道相、潮滩相沉积。(4)根据年代学数据和沉积相变化,重塑了该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变化过程,为该区的第四纪研究和工程地质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杭州湾岸带全新世沉积层的岩性、岩相,不但在埋深自深而浅的纵剖面方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带性、而且在东西向的横剖面方向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分带性,且更具特色,概述如下:(一)全新世早期沉积物(埋深18~30米)东部沉积物为颗粒组份较细的滨海相灰色软粘土。向西海水渐浅,沉积物颗粒组份增粗。其下部以滨海~浅滩相灰色软亚粘土夹粉砂层为主。其上部沉积物以滨海沼泽相褐灰色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淮北平原东部地区第四纪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淮北平原东部地区,系指颍上—蒙城—淮北市一线以东,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厚40—100m,主要是松散的河、湖相沉积。杨钟健、周明镇(1955)首次将淮河中、下游第四系划分为更新统下草湾系、泊岗层和戚咀层。张可迁(1962)划分淮北平原的第四系为中、下更新统下草湾组,上更新统下蜀组,全新统细分为(Q_4~′、Q_4~2、Q_4~3)三个韵律层。1978年周明镇、李传夔订正了对“下草湾系”的误解,明确其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1981年安徽  相似文献   

7.
新近堆积黄土,是指全新世(Q_4)近期形成的黄土。因为全新世分早期和近期,所以都用Q_4~2来表示新近堆积黄土。 新近堆积黄土(以下简称Q_4~2)一词的提出,是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反复认识才被确认的。 Q_4~2黄土的成因类型,以坡积、洪积为主,其次为冲积、洪积-坡积及洪积-冲积。主要分布在河漫摊、低级阶地、山间洼地、洪积扇、坡积地带以及黄土塬、梁、峁的坡底等处。岩性为灰、褐黄、黄褐、  相似文献   

8.
商志文  李建芬  姜兴钰  李琰  王宏 《地质学报》2020,94(8):2433-2445
大凌河河口地区LZK06孔40m以浅岩心的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年代学等综合研究以及该地区LZK02- 04钻孔资料,揭示了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两次海侵- 海退旋回,依次形成了中更新世晚期湖相/河流相 SymbolnB@ 晚更新世海相- 湖相/河流相 SymbolnB@ 全新世海相- 河流相地层。全新世早中期由于物源供给很少,研究区处于长达约10ka的饥饿滞留相沉积环境,平均沉积速率仅约0. 02~0. 05cm/a。全新世晚期约1500a cal BP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河流输砂量增加,研究区开始了快速加积过程,平均沉积速率约0. 9~1. 2cm/a,下辽河平原被快速充填,开始成陆。与全球海面变化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推断辽东湾的第II海相层发育于MIS 5- MIS 3早期,第I海相层发育于MIS 1阶段高海面时期。晚更新世以来频繁的海面升降是辽东湾泥质海岸带地层和环境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村剖面位于佛山市陈村镇。AMS14C及OSL测年结果显示,剖面自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开始沉积,结束于全新世晚期,由老至新经历了河流相—河口湾相—三角洲相沉积环境。根据有机碳同位素曲线变化特征,结合孢粉、有孔虫等鉴定结果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将剖面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1晚更新世,34.15~24.5ka BP,属河流相沉积环境,δ13Corg平均值为-28.13‰,对应MIS 3期冷—稍湿气候,期间小幅波动;2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24.5~9ka BP,属河流相沉积环境,δ13Corg平均值为-29.8‰,对应MIS 2期干冷气候及全新世早期温—干气候,YD事件得以记录;3全新世早—中期,9~6.7ka BP,属于河口湾—三角洲相沉积环境,δ13Corg平均值为-27.97‰,变化幅度小,对应暖—湿气候;4全新世中—晚期,6.7~0.44ka BP,属于三角洲相沉积环境,δ13Corg平均值为-26.94‰,变化幅度大,冷暖变化显著,气候特征为热湿—偏凉—暖干。  相似文献   

10.
第四纪钻孔岩芯时间标尺的建立是分析平原覆盖区第四纪环境演变过程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江苏扬州市施桥镇运河大桥东侧YBK1孔岩芯中总厚度95.50 m的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颜色、物质组成、沉积结构和接触界面形态等特征,并对地层进行详细分层基础上,综合采用AMS14C、光释光、宇生核素埋藏和古地磁等年代测试,建立了YBK1孔的第四纪地层年代标尺。结合地层的结构、构造、标志层等的标志,确定YBK1孔第四纪沉积物下覆地层为白垩系浦口组红色粉砂岩,第四纪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4套地层,从老到新分别为:中更新世晚期的启东组上段,发育时代为0.1~0.3 Ma,厚度30.20 m,以河床相砂砾层为主,成分较杂;晚更新世早期的昆山组下段,发育时代为0.1~0.045 Ma,厚度仅1.80 m,以残留的河床相砂砾为主;晚更新世晚期的滆湖组中段,发育时代为0.045~0.01 Ma,厚度仅3.40 m,以海滨形成的灰色粉细砂和灰黄色砂砾层为特征,晚更新世晚期的上段及下段均未见残留;全新世如东组沉积厚度较大,达55.10 m,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段,分界年龄约为2.5 Ka和7.5 Ka。该区的全新世以滨海、河口、河漫滩沉积物为主,其厚度突然增大与全新世时期的河床改道密切相关。从YBK1孔的岩性特征分析,研究区域缺失早更新世及中更新世早期沉积物,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时期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以少量残留粗颗粒河床相沉积物为特征;全新世时期,因河流改道,地表水动力条件减弱,沉积了较厚的全新世沉积物。   相似文献   

11.
标准造浆率是指:每吨土粉(允许加适量纯碱改型)所能配制成视粘度15厘泊的泥浆的体积数,代号为Q_(15)。大量试验分析对比资料说明,Q_(15)是区分造浆土粉优劣的主要依据。一九八○年七月,地质部探矿司和泥浆公司召开的造浆技术规范座谈会上,大家议论泥浆用膨润土分级方案,就是以Q_(15)来分为三级的;甲级土粉Q_(15)不小于16米~3/吨;乙级土粉Q_(15)不小于10米~3/吨;丙级土粉Q_(15)不小于6米~3/吨。对于如何求得各种土粉的Q_(15),过去国内没有统一规定,不少单位都在摸索方法。这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查明曹妃甸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及咸化成因,采集研究区河水、地下淡水、微咸水、咸水、卤水、雨水和海水等不同类型水样,对其水化学组成、离子比、Piper三线图、吉布斯图、氢氧同位素组成及14C测年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曹妃甸浅层地下水包括全新世沉积层潜水和晚更新世沉积层微承压水,且非原始封存在地层中而是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2)地下潜水向海方向分布有淡水、微咸水、咸水水质类型,微承压水以咸水和卤水为主要水质类型;近冲洪积扇前缘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围填海区及河口处水化学特征受海水混合作用控制,滨海平原区水化学特征主要受蒸发/结晶作用控制。(3)曹妃甸浅层地下水咸化过程主要是晚更新世以来海侵海退时期形成海洋蒸发盐经大气降水和河水多期溶滤所致,其盐分来源于海水蒸发盐,河口及围填海区地下潜水盐分主要来源于现代海水入侵。  相似文献   

13.
青海达布逊湖50万年以来气候变化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江德昕  杨惠秋 《沉积学报》2001,19(1):101-106
基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达布逊湖达 1井岩芯样品孢粉分析结果,将孢粉谱划分为Q2 、Q3 和Q4 三个孢粉带;并根据孢粉组合特征讨论了过去 5 0万年中研究区植被演化和古气候变化问题。达 1井沉积剖面年龄根据古地磁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中更新世中、晚期 ( 5 0 0~ 130kaBP)气候可能为暖温带半潮湿型,晚更新世 ( 130~ 10kaBP)气候为温带半干燥型,全新世 ( 10~ 0kaBP)气候为寒温带干燥型。晚更新世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所记录的冷暖事件演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一、董志塬的水文地质条件 董志塬位于甘肃省庆阳地区,是陇东黄土高原中最大的塬,面积828平方公里,有耕地一百万亩以上。 塬面地形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塬面标高1400米左右,塬东、西、南三面为马莲河、蒲河、泾河所切割,相对高差250—300米。沿河出露的塬区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白垩系K_1砂岩、砂页岩;新第三系N_2棕红色砂质泥岩,厚10—20米;Q_1为浅棕红色午城黄土,厚40米左右;Q_3上部为马蓝黄土,下部为古土壤与粉土质亚砂土互层,共50米左右。 Q_2为塬区的主要含水层,根据1978年5月份所做的带有5个专门观测孔的非稳定抽水试验,用布尔顿、纽曼、雅各布及水位恢复法解释,渗透系数一般在0.3—0.5米/日左右。给水度0.7—0.38。Q_1的粘土层为黄土潜水的隔水底板。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工业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以下简称规范)和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1][2][3]对粘性土按时代、成因和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分为老粘性土(指第四纪晚更新世(Q_3)及以前沉积的粘性土),一般粘性土(第四纪全新世(Q_4)沉积的粘性土),新近沉积的粘性土(文化期以来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几种特殊土(软土、红粘土、人工填土等)。  相似文献   

16.
土体含盐特征是研究环境演化、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农业开发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采集长江河口地区土样907件并对土体盐分进行测试,得到土体易溶盐8大离子含量和pH值。根据测试结果对研究区100 m以浅土层含盐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含盐量介于0.028%~1.226%之间。全新世土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土体含盐量呈增加趋势。含盐量最大值出现在如东组下段4-1层(埋深约26 m)淤泥质粉质黏土,盐分主要为NaCl。含盐量最小值出现在滆湖组下段的7~2砂层(埋深约81 m),其中HC03-离子含量最高,其次为Cl-与Na+。深部土层(滆湖组)含盐量有所降低,黏性土含盐量一般大于砂土。各土层ESR(交换性钠)值均大于当地地表淡水SAR(钠吸附比)值,ESR最大值为当地地表淡水SAR值的47.7倍,最低值也为当地地表淡水SAR值的2.7倍,说明土体中可交换Na含量高。100 m以浅地层含盐特征受晚更新世晚期海侵和全新世海侵控制,土体盐分主要为NaCl,其主要来源为海水浸渍或浸染。更新世土层为陆相沉积,但受晚更新世晚期海侵与全新世海侵浸染,土体含盐量较高。如东组下段和中段地层为三角洲相沉积,受长江和海侵共同作用,盐渍土广泛分布;如东组上段土层为陆相沉积,土体已普遍脱盐,HC03-离子含量最高。土体中Cl-含量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较大,特别是4-1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具有弱腐蚀性等级以上的土体占比高达99%,要做好基础防腐蚀工作。如东组上段的2-1和2-2土层(浅表土层)碱性较大,对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最大,需添加改良剂进行土体改良。  相似文献   

17.
铜川矿区早二迭世的河流冲刷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川矿区含煤地层为早二迭世山西组(P11)和晚石炭世太原统(C3)。山西组在矿区内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Ps1)厚约40米,上段(Ps2近已划归石盒子组)厚约20米。此两段的岩性有相似性,即各段上部皆以粉砂~泥质岩为主,下部则以粗碎屑岩为主。下段底部砂岩被沿用为煤系地层中的标志层,称为K4,本组中含煤1~3层,仅3号煤层局部可采。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为了规范雄安新区工程地质层组划分,构建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更好地进行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资料交流与利用。【研究方法】本文以雄安新区工程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阐述了雄安新区第四纪地层特征,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划分了100 m以浅地层工程地质层组,分析了各层组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工程特性;构建了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探讨了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结果】雄安新区全新世地层底板埋深一般7~16 m,晚更新世地层底板埋深一般50~60 m,中更新世地层底板埋深一般70~80 m,早更新世地层底板埋深约140~190 m;可将雄安新区工程地质区划分为冲积—洪积平原工程地质亚区、冲积—湖积平原工程地质亚区和冲积平原工程地质亚区;100 m深度范围内地层可划分18个工程地质层组,其中(1)~(4)层为全新统(Qh),(5)~I1层为上更新统(Qp3),I2~I5层为中更新统(Qp2),I6~I8层为下更新统(Qp1),构建了研究区三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编辑室: 许多学者把第四纪统一划分为全新统(Q_4)及上、中、下更新统(Q_3、Q_2、Q_1),绝对年划大约为100万年。但近来有些学者或书刊,对年代划分确有出入。例如,刘东生等先生在一九六二年《中国地质》第6期发表的《气候标志及中国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一文中,认为“第四纪的特点,其中一点就是时期较短(100—200万年)”……。为此,  相似文献   

20.
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调研,分析了攀西地区大渡河、安宁河深切河谷地貌特征和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了安宁河断裂带晚新生代5阶段变形历史。研究表明,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安宁河断裂以挤压走滑活动为主;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时期,断裂以斜张走滑活动为主,活动强度较弱;早中更新世之间发生的元谋运动使昔格达组湖相地层褶皱变形;中晚更新世时期发生断陷作用,形成安宁河两堑夹—垒的构造格局;晚更新世—全新世时期又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综合安宁河、大渡河河谷地貌和晚新生代地层记录和变形特征,提出了攀西高原晚新生代4阶段隆升模式:中新世早中期(12Ma之前)以缓慢隆升与区域夷平化作用为主,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12~3.4Ma)是高原快速隆升与河流强烈下切的时期,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3.4~1.1Ma)为昔格达湖盆发育时期,中晚更新世—全新世(1.1Ma以来)是高原快速隆升与河谷阶地发育时期。最后指出,至上新世晚期(3.4Ma以前),攀西高原海拔高度可能超过了30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