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地质学   1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青海湖区进行过多次地质地理调查,但对本区第四纪地层迄今研究甚少,也未从其中发现过生物遗体。本文试图根据孢粉组合对本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古气候变化及青海湖形成时间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青海湖区进行过多次地质地理调查,但对本区第四纪地层迄今研究甚少,也未从其中发现过生物遗体。本文试图根据孢粉组合对本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古气候变化及青海湖形成时间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原油孢粉集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记述了塔里木盆地 44个原油样品中发现的孢子花粉化石 83属 1 6 3种 基于原油孢粉集合组成的研究,探讨了塔北、库车、喀什和叶城四个含油区油源岩的时代和层位 并根据孢粉化石的颜色鉴定了油源岩的成熟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三叠系和侏罗系油源岩都是成熟的油源岩。此外,还详细介绍了从原油中萃取孢子花粉和藻类化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青海达布逊湖50万年以来气候变化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江德昕  杨惠秋 《沉积学报》2001,19(1):101-106
基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达布逊湖达 1井岩芯样品孢粉分析结果,将孢粉谱划分为Q2 、Q3 和Q4 三个孢粉带;并根据孢粉组合特征讨论了过去 5 0万年中研究区植被演化和古气候变化问题。达 1井沉积剖面年龄根据古地磁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中更新世中、晚期 ( 5 0 0~ 130kaBP)气候可能为暖温带半潮湿型,晚更新世 ( 130~ 10kaBP)气候为温带半干燥型,全新世 ( 10~ 0kaBP)气候为寒温带干燥型。晚更新世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所记录的冷暖事件演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江德昕  魏俊超 《沉积学报》1997,15(A12):147-152
本文基于内蒙古二连盆地查干诺尔盐湖83-CK1井岩芯样品孢粉分析结果,将孢粉谱划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孢粉带;根据孢粉组合特征讨论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研究区植被发展和气候演变以及盐湖沉积形成环境等问题。83-CK1井沉积剖面年龄根据^14C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为盐类矿床形成的预备阶段;晚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晚期气候干燥寒冷,是内蒙古盐湖的主要成盐期。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油源岩形成环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江德昕  杨惠秋 《沉积学报》2000,18(3):469-474
记述了南海北部大陆架珠江口盆地上渐新统珠海组 (E3 3 )储油层所储原油中萃取出的孢子花粉化石 2 5属47种;基于原油中孢粉化石及其地层分布的研究确定了该含油盆地下第三系油源岩;并根据孢子花粉母体植物的古生态特征探讨了早第三纪油源岩形成的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中始新统文昌组 (E2 2 )和上始新统至中渐新统恩平组(E2 3 -E3 2 )暗色泥质岩是珠江口盆地的油源岩,研究区油源岩形成于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湖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恰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新疆乌恰地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51属77种孢子花粉化石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早白垩世早期和晚期两个孢粉植物群。早期孢粉植物群以裸子植物松柏纲松杉目为主,包括掌鳞杉科、松科、罗汉松科、南美杉科和杉科;晚期孢粉植物群的主要成员与早期孢粉植物群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掌鳞杉科植物含量大幅度下降。根据孢粉植物群的特征,探讨了该区早白垩世古生态、古气候、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乌恰地区早白垩世气候属于亚热带干燥或半干燥型,早期气候温暖干燥,晚期气候暖热半干燥。孢粉学资料显示乌恰地区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成员多样,既有来自山地的松杉目植物,又有生长于沼泽湿地的苔藓植物,反映了当时古地理景观复杂多样、植物群落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东胜中侏罗世孢粉植物群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内蒙古东胜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发现的孢子花粉 34属 6 3种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中侏罗世早期孢粉植物群。根据孢粉植物的特征探讨了该区早中侏罗世古生态、古气候和沉积环境及其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暖湿 (或湿热 )气候条件下的湖泊沼泽沉积对煤和油气的形成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陕西铜川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陕西铜川地区上三叠统永坪组和瓦窑堡组发现的孢子花粉化石28属46种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晚三叠世早期至晚期孢粉植物群。根据孢粉植物群的特征探讨了该区晚三叠世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认为研究区晚三叠世早期古气候和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的形成,晚期古气候和沉积环境有利于煤炭和天然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陕西秃尾河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陕西北部秃尾河地区上三叠统发现的孢子花粉化石 31属 4 8种的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根据孢粉植物群的特征探讨了该区晚三叠世生态环境及其与石油和煤炭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暖湿 (或湿热 )气候条件下的湖泊和沼泽沉积环境有利于油气和煤炭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