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农用地分等定级等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土地质量生态管护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地球化学成果如何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进行整合和对接,初步提出了评价单元、评价因子的整合方法。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龙游县是依据“浙江省典型市县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项目任务及要求选择的评估区。基于总结、示范的需要,重点介绍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方法技术、成果整合及应用情况。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将土地质量划为5个等级,根据室内、野外的验证情况,调整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估单元,进行重新评估,以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为了土地管理部门更方便地利用评估成果,将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用叠加法进行整合。整合的结果一方面反映了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相同农用地等存在的差异性。龙游县国土部门充分利用了本次土地质量评估成果,对城镇周边已规划的建设用地进行了重新布局。调整后,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得到了保护,建设用地的总量也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做好土地资源数量管控,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是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择吉林省大安市东南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并融合污染元素进行农用地分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评定为三等及以上的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72.61%,研究区土地质量总体较好,优质和优良土地分布面积较大,主要为黑钙土,差等的土地主要为盐碱土或盐化草甸土。尝试性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产能评价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中的元素含量评价结合,开展了绿色产能评价。  相似文献   

4.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瑶 《地质与资源》2012,21(6):557-562
论述了土地规划及土地评价的内容、方法,着重阐述了土地评价中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定义、原则、任务、工作程序和技术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在土地质量评价、农业用地分等定级中的应用.认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为土地质量评价和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农业地质调查资料,探讨了如何应用MapGIS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以内江市沱江乡土地整理区为例,选取土壤养份指标、土壤环境指标、水、大气环境指标以及大宗农作物安全性指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MapGIS数字地面模型,绘制出单因素单指标分级图,并应用区对区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多指标、多因素的叠加分析,最终绘制成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图。采用MapGIS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可以提高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后期成图的效率,其方法简单实用,评估结果与工作区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桑玲玲  高歌  郧文聚 《物探与化探》2014,(2):359-362,376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都是涉及土地资源的质量调查与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两项成果的整合研究,是当前数据共享与学科间数据交叉融合的必然趋势。笔者将两项成果有机结合,分别从数据独立性、成果实用性、科学性等角度出发,对两项成果分别采用基于两项成果数据的叠加法、综合法和基于两项调查数据的因素法进行数据整合方法探讨,并以吉林省前郭县为研究区,对整合成果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不同的整合方法各有优缺点:基于两项成果数据的叠加法可以保持成果各自的独立性;基于两项成果数据的综合法易于表达,但过于强调经验;基于两项调查数据的因素法物理意义明确,但理论支撑不足。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农用地分等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用地等别的形成与地貌类型、光热气候、土壤类型、农田基础设施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形成农用地等别的自在因素,同时也是今后改善农用地质量首要考虑的因素.研究发现,上海市农用地自然质量基础较好,等别水平较高,等别集中度很高;利用水平差异显著,相比自然质量,等别趋向分散;而经济等等别则又趋向集中,差异化不显著.上海市农用地分等形成了自然质量、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土地质量评价结果,这些是今后农用地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依据.本文系统总结了上海市农用地分等结果的特点,探寻了其形成机理,对今后上海市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基本方法,以黄河下游流域山东境内6.4万km2冲积平原区表层土壤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区内进行评估的参评指标体系,确定了各评估指标层的权重,进而对区内土地质量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评估。研究发现,由于区内土壤物源的相对单一性,在不同参评指标体系下,大部分评估单元的分等始终趋向一致,其中优良等级土地占全区的80%,两端分等土地往往面积较小且分散。评估分等的意义以反映土壤综合肥力和健康指标的高低为主,由于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超标比例极小,分等仅指示土壤环境质量的相对优劣。该评估成果可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指导,并为今后区内开展的次级地球化学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和参照。  相似文献   

9.
以地球化学方法对慈溪市土地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专家经验法三种评估方法的对比研究,认为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比较适合一般土地质量评估,而专家经验法更适合污染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本文探索了适合土地质量评估的优选方案,为土地质量生态管理和土地合理规划、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319富硒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评价方法周国华(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从地质地球化学角度系统研究土壤中有益和有害元素的迁移、转化、富集规律,对于评价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安全富硒农产品,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应用服务于特色农业发展、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刘庆宇 《地质与勘探》2022,58(3):609-618
青海省门源县内林草地面积大于44万公顷,耕地仅不到4.2万公顷,林草地资源丰富。2016年在门源县地区开展了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是青海省首次在大面积林草地区开展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通过评价土壤养分、土壤环境等级划分了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结果表明:门源县土壤质量一等优质土壤占比92.4%,二等良好土壤占0.8%,三等中等土壤占5.6%,四等差等土壤占0.9%,五等劣等土壤占0.3%。通过项目实施可服务门源县土地资源管理,为门源县土地规划利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依据,助力门源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德惠—农安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土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牧业生产效益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协调管理是未来土地资源管理的方向,土地质量评估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吉林省正在开展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土地质量评估提供了丰富的地球化学数据。利用吉林省德惠—农安地区的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质量总体东部优于西部,黑土地质量最好,但已有7.97%的黑土已成为中等或差等土地,黑钙土有43%属于中低产田,黑土地退化严重;轻度沙化土地仍保持较好的土地质量,加强沙化治理与耕地保护,仍可发挥其生产潜力。依据土地质量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将促进区域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土壤、大气、水和农产品质量共同构成土地生态质量的内涵。通过慈溪市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项目,开展了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和农产品、灌溉水、大气质量调查,建立了土地生态质量评估模型。以土壤地球化学质量评估为基础,进行了大气、水、农产品综合质量评估,以及慈溪市农用地土地生态质量评价。评价显示,慈溪市农用地土地生态质量绝大部分优良,只有局部如城市周边等地存在生态风险。试点成果为浙江省国土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并重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示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岳西县来榜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安徽省西南部岳西县来榜地区为研究区,按8个点/km^2的密度采集表层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该区土壤样品中Cd、Hg、As、Se等21项元素的含量及相关指标特征。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参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对来榜地区土地质量进行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来榜地区土地环境综合质量状况优质,达到一等环境质量的土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7.14%;土壤养分综合质量中等以上的土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05%。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以二等土地为主,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6.87%;其次为一等土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57%。研究区土壤整体缺乏硒,但部分茶叶富硒。上述结论可为研究区土地质量生态管理、土地合理规划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龙游县北部地区为例,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选择1件/4 km2、1件/km2和4件/km23种采样密度,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重点比较了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的差异以及其结果的应用范围。结果显示,1件/4 km2的评估结果可以为省级土地管理服务,4件/km2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县市级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服务,并指导乡镇级土地管理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的开展。该研究为今后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提供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涂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霞  史春鸿 《安徽地质》2014,(2):122-126,130
根据研究区地球化学、养分丰缺等现状,选择12个评价指标,应用隶属度函数方法,对当涂县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基于安徽省江淮流域(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及异常查证数据,将当涂县的土地分为五等,即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差等,各级土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7.92%、54.49%、20.89%、4.37%和2.33%。优质土地集中分布在沿江平原区及北部水网圩区。当涂县土地质量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17.
李雪  杨海娟 《地下水》2012,(2):196-198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比研究等分析方法研究宜君县近9年来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及耕地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总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二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利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测宜君县今后一段时间内,在影响耕地的驱动力因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将持续减少,因此,为了宜君县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应该做好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重视提高耕地质量的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