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城市地铁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王暖堂  陈瑞阳  谢菁 《岩土力学》2002,23(2):208-212
通过北京地铁“复八”线王府井-东单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实践,对松散含水地质条件下的大跨度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施工方案的5条优选原则,给出了超前开挖支护、洞群系统开挖支护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参数,可供类似地下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波  高波  蒋正华 《地质与勘探》2003,39(Z2):140-144
深圳地铁大~科区间渡线隧道工程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洞群系统工程问题,由于地质条件差且周围环境条件限制严格,施工难度和风险极大,文中对该实际工程进行了施工优化分析,建立了复杂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该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弹塑性仿真分析,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工程实践表明,文中的分析结果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洞群部分包括导流洞、明流洞、排沙洞、发电洞、孔板洞、灌溉洞等各种隧洞108条。洞群施工控制网是在小浪底GPS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的,为便于施工和快速放样,首先建立以每条遂洞轴线为北方向的坐标系,并将隧洞原设计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转换为每条隧洞的施工坐标。在开挖测量中,用全站仪配合CASIO fx-4800机算器,计算超欠挖及隧洞拱顶变形值。为保证隧洞施工与设计一致,在断面测量中还使用了瑞士徕卡公司新生产的AMT3000激光无棱镜断面仪,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洞桩法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初衬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瞿万波  刘新荣  傅晏  秦晓英 《岩土力学》2009,30(9):2799-2804
针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0号线工体北路站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介绍了洞桩法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施工步序,分析了交叉口衬砌工作的力学机理,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初衬结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洞桩法交叉隧道交叉口区域两个方向的衬砌受力存在相互影响,但影响的范围不大,衬砌拱顶沉降总体上表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特征;主线隧道拱部受后期联络通道扣拱的影响,在与联络通道的相交部位出现了受拉状态,产生了与主线其他部位不同的受力特征;交叉口变高部位设置折梁能有效扩散联络通道扣拱时产生的压力,减轻了应力集中程度。研究结论可供洞桩交叉隧道的施工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偏压分岔隧道施工过程损伤破坏分析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汉鹏  李术才  郑学芬 《岩土力学》2009,30(6):1705-1710
正在施工的沪蓉西高速公路八字岭分岔隧道属于偏压隧道,而且分岔隧道包括连拱段和小净距段,施工过程转换复杂,因此,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案对于隧道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为更真实地模拟岩体的力学特性,研究施工过程中岩体的损伤破坏,根据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弹塑性损伤耦合模型,并编制了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程序D-FEM。建立了分岔隧道大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弹塑性损伤有限元D-FEM模拟了分岔隧道不同的施工过程,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的位移、应力和损伤屈服区,最终确定采用左洞超前右洞32 m,左右洞同步开挖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机房洞室群的施工是整个隧道施工过程的关键。本文借助ANSYS通用软件,结合葡萄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机房洞室群开挖施工过程,建立了基于D-P准则的非线性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通风机房洞室群在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应力和位移变化最为明显的送风通道轴线剖切模型所得到的断面为例,分析了施工步的变化及各支洞的开挖对主隧道位移、应力和塑形区的影响,并与隧道监控量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计算位移与监测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为隧道通风机房洞室群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洪东 《岩土力学》2009,30(Z1):175-179
选取清江水布垭电站尾水洞区域,通过正交设计构造不同的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施工开挖衬砌支护过程,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开挖位移和塑性区;用进化神经网络学习预测其余方案,优化全局方案,构建稳定性的综合判据指标,分析大型洞室群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最优的施工顺序,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洋碰隧道CRD工法施工过程的动态仿真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根据洋碰公路隧道开挖施工的特点,运用位移反分析和有限元方法,对其典型洞段CRD工法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动态仿真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9.
梅子沟联拱隧道处于复杂的浅埋地层环境中,其穿越地层多数为强风化与全风化地层.根据联拱隧道动态设计施工的实质内容和新奥法施工原理,采用三维有限元差分法(FLAC)对梅子沟隧道中导洞锚喷支护设计进行了力学响应动态模拟,并分析了锚喷支护机理以及围岩体应力场和位移变形状况,由此提出了联拱隧道合理的施工工序.  相似文献   

10.
三维粘弹塑有限元分析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岭  朱维申 《岩土力学》1997,18(A08):147-151
通过三维粘弹塑有限元计算,分析了靠椅山双向隧道与行车横洞在开挖施工过程中,考虑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作用下围岩的流变变形特征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锚索技术广泛运用于公路、铁路、水电站、矿山井巷、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等永久性边坡加固,施工技术日趋完善。该方法具有造价低、工期短,施工便捷等优点。本文以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在垮岩山危岩灾害治理中的成功实例,介绍了危岩发育地质环境条件、治理方案、施工工艺,总结了施工经验,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地热钻井气举反循环施工实例,说明其钻井深度可以达到4000m以下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以波速代替K30评价路基压实质量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范云  陈进杰  王明生 《岩土力学》2001,22(4):451-454
如何改进和提高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技术和方法是当前的一个技术难题,亦是路基施工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铁道部确定以K30试验指标作为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并将其用于秦沈客运专线的施工检测,这无疑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一次飞跃。但该检测方法需要大型配重设备的配合,并且检测速度慢,占用较多的检测人员和场地,因此急需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将面波技术用于路基施工质量检测,从理论上建立了面波波速与K30检测指标的相关公式,以现场对比试验结果对该理论公式进行检验和修正,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并阐述了波速测试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实现产业化时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在水上大直径桩施工中用振动锤捶击钢护筒的施工工艺及附属没备,并分析了该工艺的运用范围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周红军 《探矿工程》2009,36(8):39-45
在分析国内外旋挖钻进技术适应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工程实例以及现场实践,以目前应用最多的正反循环钻进技术作为对比,初步研究了旋挖钻进技术的适用性,包括施工效率、施工质量、适用范围、施工成本等。并对不同情况下两种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优化组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电站压力管槽开挖中采用定向爆破的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一些具体措施可用于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特点是颗粒细,厚度大,含水介质主要为细颗粒的砂层。由于地下水富水性好,目前郑州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主要以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为主。传统正循环泥浆钻探工艺施工的地温空调井,普遍存在洗井困难、涌水量和回灌量偏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的推广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次采用泵吸反循环工艺施工地温空调井。施工过程及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在细颗粒松散沉积物分布区,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探工艺施工地温空调井,对提高施工进度、增大出水量和回灌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为类似地区地温空调井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孙昕 《探矿工程》1998,(5):11-13
结合长江干堤的应用,从施工条件,机械设备,应用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射水法建造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并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清华 《福建地质》2009,28(3):253-256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强度与变形、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时空效应、施工工艺等问题,合理利用基坑监测技术既能保障基坑的安全,又能有效地指导工程施工,同时可节省成本。通过工程实例阐述岩土监测技术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成功应用,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方法的引入,使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两环节紧密结合,可随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设计参加和施工工艺,从而毁有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又降了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