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东高陡断褶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玉涛  段金宝  赵艳军  张新  李让彬 《地质学报》2015,89(11):2046-2052
在川东地震资料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系统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特征、演化特征及成因机制。川东高陡断褶带经历了由拉张向挤压转变的动力学环境,主要划分为4期构造演化阶段:弱褶皱阶段(印支期以前)、褶皱雏形阶段(印支期)、褶皱活跃阶段(燕山期)、褶皱定型阶段(喜马拉雅期)。川东高陡断褶带现今构造格局受早期基底断裂控制、晚期多期挤压构造叠加改造,定型"隔挡式"高陡断褶带排状展布;受纵向2套主要膏盐滑脱层及1套次要泥页岩滑脱层影响,川东断褶带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构造形变层,在多期挤压应力过程中,各构造层纵向上形成、演化具有差异性,构造形态截然不同。四川盆地多期挤压构造叠加改造对川东盐类矿床和油气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位于东经102°00′~102°15′和北纬29°10′~29°30′,属石棉县田湾乡与蟹螺乡所辖。区内线性、环形构造发育。根据影象上线性体形态以及色调等组合特征的不同,可将区内线性构造带划属韧性及脆性两种剪切带。  相似文献   

3.
昆山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高程3~4m。大地构造单元属杨子准地台下杨子—钱塘江褶皱带东部。有两条隐伏断裂通过该区。湖—苏断裂:分布菱湖、湖州东、吴江、苏州、支塘一带,呈NE30°—40°方向延伸,北东延至崇明,南西与临安  相似文献   

4.
《江西地质》2001,15(1)
阿索构造混杂岩,位于东径85°30′~86°30′,北纬31°40′~31°50′,分布于尼玛县敌卡觉、亚勒那才杰勒、土古-带,面积约300km2。其产出于班戈-八宿地层分区,相当于班戈-倾多拉退化弧中。除其北西侧被少量第四纪堆积所覆盖外,与周边白垩纪多尼组、郎山组均呈断层接触(被白垩纪地层掩盖?)。构造混杂岩总体呈NWW-SEE向延展,北西侧可与改则蛇绿混杂岩相邻,南东可与果忙错蛇绿混杂岩同属一构造带层位。 阿索构造混杂岩,为复理石和类复理石沉积的砂、板岩为基质的泥砂质混杂岩。基质为早白垩世砂岩、粉砂质泥板岩、硅质岩、灰岩…  相似文献   

5.
<正>准噶尔盆地南缘位于天山和准噶尔盆地两大构造区的交接处,包括北天山构造带和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断裂构造带两个构造单元。后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西部断褶构造带、柴窝堡-达坂城断陷构造带和博格达山前逆冲推覆带三个次级构造单元。西部为较为明显的三排背斜-断裂构造带,而东部博格达山前则为典型的逆冲推覆的断  相似文献   

6.
川滇黔接壤地区泛指以元谋—绿汁江断裂为西界,以红河断裂为南西界,以弥勒—师宗断裂为南东界的云南省境,北部及东部包括紧邻的四川、贵州部分市县。大致范围:东经102°—105°、北纬23°30′—28°30′,面积大约120余万km2。大地构造地处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系两个构造单元,按中国成矿区带划分归属于Ⅲ-76(康滇隆起)与Ⅲ-77(上扬子中东部坳褶带),是我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构造样式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加深对该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发展演化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区域地质背景(一)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北纬36°05′~42°10′、东经75°00′~91°30′之间,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二)构造格架从地球动力学背景来分析,塔里木盆地属于压扭性盆地.其北南两侧分别为天山和昆仑山海西褶皱山系所限.在天山山前,发育了一系列与褶皱山系平行的近东西向展布的褶  相似文献   

8.
王在霞  张玉成 《地质论评》1983,29(5):450-451
在印支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四川聚煤盆地,是一个四周具有明确边界的大型同沉积盆地。从晚三叠世经侏罗纪,至白垩纪的漫长岁月,沉积范围大体一致。控制聚煤盆地西北边界的江油-灌县断裂,活动性较强,致使龙门山隆起区强烈上升,是聚煤盆地丰富的碎屑物供给源;盆地内部以华云山断裂和龙泉山断裂为界,将盆地划分成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西部坳褶带、川中宽缓褶带和川东褶带。早中生代四川聚煤盆地自晚三叠世开始,共经历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分区及油气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依据断裂的切割性、构造变形强度、地层展布特征、基底起伏形态等将乌夏断裂带划分为山前冲断带、乌夏断褶带、南部单斜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乌夏断褶带自西向东进一步划分为百乌断褶区、乌尔禾断褶区、乌夏冲断区、夏子街断褶区4个次一级构造单元.依据构造圈闭发育程度、油气运聚条件等,对各次级构造单元的油气成藏类型及分布进行研究,认为断褶带油气藏类型最发育,是主产油区,单斜带勘探潜力大,是油气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界于东经 10 8°30′~ 110°,商丹带 -勉略带 (或大巴山带 )之间的山柞旬 -安康构造带是在古生代 -三叠纪南北向裂陷 -裂谷板内海相沉积盆地基础之上转化形成的 型造山带 ,它与东、西两侧的武当 -商南带、佛坪 -汉南带的组成、结构均不相同。南秦岭的山柞旬 -安康带开始从南向北以及后来再自北向南的两次逆冲推覆所形成的构造格局 ,与目前都认为该区是从北向南指向四川盆地的滑脱—逆冲式的薄皮构造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笔者还简要讨论了 型造山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以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段-五段的大套膏岩层为分割层,将其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断裂以膏岩层作为主滑脱层,上、下构造层断裂均终止于膏岩层。区内东部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断裂非常发育。中部地区上构造层断裂相对发育,下构造层不发育。西部受构造运动影响最小,断裂不发育。断裂样式主要表现为"Y"或反"Y"字型组合、"树枝状"、平行及对冲断裂等。三叠系主要在平昌-达州-宣汉一带发育北东-南西向断裂,通江以东地区以北西-南东走向为主,中部平昌-龙岗一带受力复杂,断裂走向较不规律,元坝地区发育有南北走向断裂,往西断裂逐渐不发育。全区可划分为7大构造带,其中米仓山前缘褶皱构造带包含了西部九龙山背斜和东部通南巴构造; 川北凹陷构造带仅在上构造层有少量断裂发育; 川北平缓构造带上构造层发育大量中小型断裂; 大巴山前陆盆地构造带属于断褶发育的凹陷带; 川东高陡构造带构造变形强烈,上构造层多发育披覆背斜及较陡断背斜,下构造层发育断背斜并伴有断堑、断垒特征。该地区下构造层断裂发育开始于印支早期构造运动,印支中后期断裂活动进一步加强; 上构造层断裂发育始于印支中后期构造运动,盆地北部整体开始抬升使雷口坡组顶部遭受剥蚀; 燕山期上、下构造层断裂进一步发育,山前褶皱构造带挤压变形强烈,构造格局基本定型,喜马拉雅山期运动对研究区构造具有叠加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河北蓟县迁西间山字型构造的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理位置本文叙述的构造型式所占据的地位,在河北省东部东至迁西以东,西到蓟县以西,南至玉田县,北达兴隆、遵化两县交界地区三十二盘山一带。其地理位置约居东经117°20′—118°25′,北纬39°50′—40°20′。  相似文献   

13.
Schirmacher山区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位于南纬70°44′33″~70°46′30″和东径11°22′04″~11°54′00″,岩石表现出几个阶段的褶皱作用、剪切带的发育以及两期截然不同的变质-混合岩化事件。区内的岩石经受了初期阶段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紧随其后的紫苏花岗岩化。非常粗粒的含紫苏辉石、石榴石的伟晶岩呈平行条带状侵入,并使岩石转变成为混合岩。这一事件之后为角闪岩相退化变质作用与区域花岗岩化,形成了区内的主体长英片麻岩。某些变斑晶具有紧闭微褶的Si,它主要由针状矽线石包体反映出来。这些早期微褶  相似文献   

14.
和什托洛盖盆地位于准噶尔西北缘冲断推覆体之上,是一个在中生代由区域应力场性质发生改变时形成的负反转盆地。盆内沉积盖层厚度可达5 000 m,由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头屯河组以及新生界组成。盆地内断裂发育,可划分为控制盆地格局和构造带展布的北东东向断裂和起调节作用的北西向断裂两组,依据分界断裂可将盆地划分出北部断褶带、中央坳陷带和南部斜坡带3个一级构造单元和7个二级构造单元。盆地的形成演化主要经历了3个时期:印支期在边界断裂不均衡冲断活动下形成盆地雏形;燕山早期是盆地主要发育期,以大规模沉降作用为主;燕山晚期—喜马拉雅山期是盆地的改造期,现今的构造格局基本形成并在喜马拉雅山期后定型。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位于华蓥山与七曜山之间,经历多期次复杂的构造叠加和改造,形成了高陡构造带及断层,高陡构造带内探测分辨隐伏断层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难点。本文通过重、磁、电探测方法的正反演模拟成果得出高陡断褶带隐伏断层能够被探测识别,并结合利用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在川东高陡断褶带探测隐伏断层的实际应用效果,总结了隐伏断层的异常形态和异常特征。同时总结了野外数据采集干扰压制的试验成果,断层破碎带异常的正演反演处理手段。本文为川东地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区域地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所指滇西地区,除三江褶皱系南部外,尚包括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所划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部在云南省境的部分,以及松潘——甘孜褶皱系中的玉树——义敦褶皱带南部。本区构造特点是二、三级构造单元常以深断裂为界。二、三级甚至四级构造单元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史。深断裂伴随构造变质,多数有混合岩化作用,少数出现高压变质矿物或混杂堆积,超基性岩也出现于构造变质带间,因此滇西地区可能处于多次板块汇聚部位。要阐述滇西地区的区域地质特征,需根据二、三级构造单元的特点加以讨论。本文提出并讨论了:一、澜沧江深断裂以西古微大陆的存在,并分澜沧江古缝合线、昌宁——澜沧弧后隆起带、保山弧后盆地加以讨论;二、高黎贡山——潞西变质带;三、波密——腾冲山弧带;四、兰坪——思茅中生代拗陷盆地,分别对拗陷基底、中生代拗陷的性质、地堑盆地的演化及堑沟的形成等问题作了论述;五、哀牢山变质带的性质;六、义敦——中甸岛弧带。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地下热水开发利用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地下热水的地质环境本区位于新华夏系构造带四川沉降带中,分属川中褶带和川东褶带的接壤地区,川东 褶带为一系列北北东向展布的狭长的不对称的高幅度紧密褶皱,以华蓥山、铜锣峡及明月峡等背斜为主体的川东平行排列的隔挡式褶皱束,背斜紧凑,常发育有纵向断裂,据四川石油管理局地震勘探所获资料表明各高隆起背斜深部的断裂都很发育(图一)。向斜宽缓,断裂不发育。华蓥山以南构造分支,即由沥鼻峡、温塘峡及观音峡等背斜展布成帚状形式,轴线逐渐偏转呈南北向;西部合川、铜梁等地为红层分布区,褶皱平缓,背斜宽缓低平,断裂不发育。  相似文献   

18.
江苏东北部(东径118°30′~119°30′北纬34°20′~35°05′)的变质岩,早在1924年刘季辰、赵汝钧称朐山片麻岩系,为省内最老地层隶属太古界,1929年李捷将其改称为泰山系仍划归太古界。解放后自华东304队  相似文献   

19.
西藏地矿局区调大队二分队,在1979—1983年进行1:100万改则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西藏北部迎春口(东经89°30′~90°00′,北纬34°50′~35°20′);果干加年山至西亚尔岗(东经86°00′~88°40′,北纬33°15′~33°35′)地区,首次发现含兰闪石类岩石,现就其产出地质背景及特点,作一概略介绍。 (一) 迎春口地区的含兰闪石类岩石特征: 该区广泛分布着三叠系若拉岗日群,它是一套厚约8000~10000m的浅变质岩系,主  相似文献   

20.
王义天 《地学前缘》2000,7(2):484-484
商 (城 )—麻 (城 )断裂带位于大别造山带的中西部 ,全长近 4 0 0km ,宽 2~ 5km。断裂带总体走向NE2 0~NE30° ,倾向NW 2 80~NW 32 0° ,倾角 30~ 6 0° ,是一条具多期活动性的强构造变形带 ,它在造山带的构造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对其形成却没有进行过精细的测年研究 ,缺乏对其运动学效应的认识 ,影响了对造山带整体活动性的理解。有鉴于此 ,我们研究了该断裂带的40 Ar3 9Ar年代学 ,首次报道了其形成时代 ,为认识大别造山带的运动学特征及构造演化提供新的证据。普遍发育的NWW向和NE向两组大型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