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边形体△T最优化反演圈定火烧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火烧区炮变岩△T磁异常特征,选择均匀磁化多边形体反演模型,采用最优化反演方法圈定火烧区边界;通过阻尼最小二乘法自动迭代反演,减少了这代次数和多解性,提高了解释精度。经理论模型与实例试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从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蚀变岩的光谱信息与地球化学因子的关系出发,探讨了TM波段数据反映蚀变岩成分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TM波段比值不仅能反映蚀变岩成分,而且还能降低波段之间的相关性。采用TM卫星数据经图像处理的办法,可直接提取出与金矿有关的褐铁矿化、粘土化、碳酸盐化,地植物异常的遥感信息。对经过研究圈定的几个异常取样进行测金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它们都有金矿化,最高品位达8.98g/t。  相似文献   

3.
通过航磁,重力异常及数据处理成果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清原地区深部构造,区域构造,花岗岩体及太古宙变质杂岩的展布特征与金矿成矿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该区金矿成矿的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4.
川西白马地区在开展前期试验和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选定了土壤吸附戏(C1-C5),后生碳酸盐(△C)、会相态汞、二价铁和电导率等五类九种化探指标这些指标的异常形态一般呈半环状或断续的条带状;各种化探异常在平面上的分布具相似性或相嵌性;所有指标的异常与工区内沙溪庙组底面主要构造高部位的平面位置吻合较好。圈定了九个化探远景区,在白马庙和松华镇两个远景区所钻的五口井,化探预测与钻探结果的符合率达75%。实践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物波谱与TM图像亮度的线性相关关系,文章对蒙阴金伯利岩地面TM波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典型金伯利岩地面波谱模式和地空相关模型。经金伯利岩地面TM波谱地空反演后形成的彩色相关图像识别及图像异常的野外查证表明,金伯利岩地面波谱与TM图像数据的相关分析方法在金刚石找矿预测及靶区定位中有较理想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津义  舒文培 《地球科学》1996,21(2):215-220
根据藏北伦坡拉盆地遥感影像特征和化探-植物灰分-地物短波红外细分光谱实验结果研究表明,遥感解译的环形影像异常内,吸附烃内烷,重烃和蚀变碳酸盐(△C)异常叠合分布走向相一致,植物灰分异常及细分光谱曲线中双尖峰异常与油气化探相关,且主要反映重烃的异常分布特征,偏重校正后的甲烷碳同位素为-41.981‰,结合干燥系数0.84,表明本区土壤吸附气中甲烷属于原油伴生热解气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航磁资料电算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磁异常特征,断裂,隐伏岩分布规律,论述了磁异常区与煤变质带的分布关系,探讨了本区煤变质特点,对城子河组煤变质带分布进行了预测,指出了寻找焦煤方向和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C(即后生碳酸盐)成因机理的分析,结合典型实例,对△C异常与烃类异常的相互配置关系及其与地下深处油气藏联系的研究,大量事实证明,△C异常并不总是与烃类异常一致的,只有当△C异常与烃类异常较一致时,△C异常才具有找油气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异常高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油气藏的分布,膏盐岩的发育与异常高压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膏盐岩发育特征的详细研究,结合实测和计算地层压力资料对该区地层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探讨膏盐岩和地层压力的关系。研究表明,狮子沟地区膏盐岩纵向上具有四种沉积序列,横向上与砂岩呈“此消彼长”的关系,与泥岩呈“同增同涨”的关系。该区地层压力纵向上表现出分段特征:常压段、增压段和强压段。这种分段性在膏盐岩不发育的区域没有发现。狮子沟地区异常高压横向范围覆盖了膏盐岩的发育范围,地层压力系数随着膏盐岩厚度的变薄而减小。因此,膏盐岩对异常高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沉积脱水、致密性、塑性、流动性、高热导率等性质是促使异常高压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化探数据系统分析可以提取与不同成矿单元度水平相应的信息,其中包括矿床主控因素的信息。本文所引的两个例分别表现了层控矿床和岩控矿床地球化学场的不同特点,获得了地球化学异常图上没有的信息。此外,同一元素不同尺度滑动平均异常的套合及同一尺度的不同元素异常的套合都是评价含矿性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蔡家雄 《湖南地质》1994,13(3):155-162
在△T异常解释课题中,一个新的角度参量─—视磁化特征角的拟定,最大限度地简化了球体磁场表达式。从而才有可能通过特殊解法,给出了球体磁场的极值与拐点公式。作者据此建立了四种不受正常场制约、仅需异常的局部持征曲线即可全面解释三度异常的解释方法。屏障分解、叠加判别、三元迭代的设计,为解释三度体叠加异常给出了简单而易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土壤碳酸盐△C测量法已成为国内石油化探的一个主要方法,已在地表油气化探不同测量阶段(概查,普查,详查)中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发现该法在某些地区测量时地球化学异常不明显.为提高△C测量法的效果使其在不同景观区均获得好的显示,我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基础性实验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研究结果,指出了△C法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不同景观区采用不同热相态碳酸盐作为有效指标,代替过去仅用△C一个指标进行测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显生光度术,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Micro-FT.IR)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原位微分析技术并结合均一温度测量对胜利油气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中有机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区分出两类有机包裹体,即原生有机包裹体和次生有机包裹体,结果表明两类有机包裹体特征不同,二者物质组成,有机质成分及化学结构,热演化程度差别也较大,结合地质分析表明原生有机包裹体是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烃类运移产物  相似文献   

14.
ΔlgR测井源岩评价方法的改进及其在松辽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进新的测井源岩评价技术△lgR基线表达式(记为△lgR'基线),实现△lgR测井源岩分析的全自动化.测井源岩评价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源岩的研究表明:△lgR'基线在青山口组差异小,均值约为2.4,与青山口组时期稳定的湖相沉积环境是相符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ω(TOC))与△lgR的关系系数α并非严格对应的关...  相似文献   

15.
张西平 《物探与化探》1992,16(3):208-215
围岩蚀变有一部分是成矿作用的结果。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是矿质沉淀之前的早期围岩蚀变,它的矿物组合在化学上能够接受矿石的沉淀。实际上这样的围岩蚀变是矿石沉淀的条件准备,是早期的热水溶液与有利的围岩介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它是有利于矿质沉淀的地球化学环境的综合体现。后期蚀变围岩新的矿物组合是造岩元素重新分配的结果,因此造岩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无疑反映了有利于矿质沉淀的地球化学循环和成矿作用。斑岩铜矿和黑矿型矿床分别具有典型的造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其空间分布形态和量的变化与矿化范围及赋矿部位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包体成分的研究、矿质的络合物迁移理论、矿液与围岩间的物质交换以及黄铁矿矿床成矿初期所成的“交代岩柱”等均表明造岩元素控制了成矿组分的迁移、聚集和沉淀。因此造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不仅是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且是地球化学找矿评价尤其是找盲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ΔC(即后生碳酸盐)成因机理的分析,结合典型实例,对ΔC异常与烃类异常的相互配置关系及其地下深处油气藏联系的研究,大量事实证明,ΔC异常并不总是与烃类异常一致的,只有当ΔC异常与烃类异常较一致时,ΔC异常才具有找油气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漠河这样高寒潮湿、在林覆三率高、冰冻和植物根系发育的地区,应用遥感技术、物化探手段,以分金矿和化探异常为先导,在构造─岩浆活动剧烈、含金性较好的岩石地层分布区,根据多元的找矿信息,预测岩金矿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火烧区变岩ΔT磁异常特征,选择均匀磁化多边形反演模型,采用最优化反演方法圈 定火烧区边界;通过阻尼最小二乘法自动迭代反演,减少迭代次数和多解性,提高了解释精度。经理论模型与实例试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地下工程震波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激发的震波在工程岩土体中传播,检测其波动力学参数,来测试岩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原位震波波速测试技术可以对井巷的岩体模量,支护选型,围岩性质进行检测;利用地震勘探,面波勘探方法可以对矿层厚度,超前探测等方面进行有效检测;震波CT、导波勘探等探测方法对于采面内的地质异常探测有较好的针对性;通过声发射检测技术可以解决地下工程安全问题。实际应用说明,震波探测技术从地下工程的开拓掘进,采场形成到采后管理等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些技术已作为地下工程中的日常工作加以应用,但进一步的生产应用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论提高物化探异常见矿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化探方法经过了几十年至成百年的发展,所积累起来的资料表明物化探异常见矿率均低于5%,异常见矿率低的原因何在?当供地质哲学研究表明,地质学可由四个自由度来描述:它们是物质空间,时间和能量。通过比较物化探方法与地质学及矿床学的原理,发现学科之间对物质空间,时间,能量概念的含意有很大的差别;对异常地质意义的探讨,认为物化探异常主要是一维描述物质的异常,它与描述成矿过程的四维异常的含意相去甚远,这就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