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戚筱俊  薛福 《城市地质》1997,9(1):18-26
北京密云水库水 库区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库区区域新构造及地质问题,水库诱发地震问题,水库渗 漏,水库边岸再造,对公路及其它建筑的影响问题,地下水水浸没问题水库固体迳流物质来源及水土保持问题,水库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库蓄水后引起的库岸失稳,关系到库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以及水库的寿命,对水库工程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对水库库岸稳定性研究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岩溶地区水库渗漏是碳酸盐岩地区兴建水利枢纽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可溶岩广布、岩溶发育强烈、地形复杂地区。拟建兴文县新坝水库地处岩溶地区,存在岩溶渗漏的可能性。通过对该水库库区地质概况、岩溶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水库潜在的三条岩溶渗漏途径均不会发生渗漏;并利用库区降雨量与泉流量进行水均衡计算,计算结果进一步论证了该水库不存在岩溶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4.
密云水库汛期水量长期预报方案探讨唐海行(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一、前言密云水库建于1960年,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多年调节、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建成以来为京、津、冀部分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与城市生活用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水库以上流域面积为15788...  相似文献   

5.
三峡蓄水后库区洪水波传播规律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力  段唯鑫 《水文》2014,34(1):30-34
三峡水库蓄水后,原天然河道变成水库回水区,库区内洪水传播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且不同库段内洪水传播特性随库水位及上游来水条件而改变。针对三峡蓄水后库区水力条件变化,基于MIKE11模型模拟计算不同库水位及来水条件下洪水波在库区传播时间,以及影响洪水波传播的水流速度,运动波、动力波传播速度等因子,通过对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初步揭示了三峡库区内不同库段在各种来水条件下的洪水波特性以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齐斌  熊运阜 《水文》2001,21(3):45-47
介绍了黄河万家寨水库运行及库区水文泥沙动态监测的基本情况,并对水库容淤积、库区淤积物分布、泥沙组成及水库淤积形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7月温州珊溪水库首次发生地震后,其地震活动持续至今,但目前人们对水库地震成因了解较少.基于对库区所处的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库区地形地貌、岩性及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分析,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获得了库区主要断层的地质特征,并评价了其渗透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活动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水库地震时间序列及发震机理.结果表明珊溪水库地震活动与库区岩性、断层(尤其是库区内的双溪-焦溪垟断层)及库水特征关系密切.水库地震主要发生在侏罗系凝灰岩夹砂岩、泥岩等隔水性好的层状岩层中,而渗透性较好的双溪-焦溪垟断层结构面则更利于库水下渗,这种岩体结构面组合方式一方面使库水容易沿断层结构面向深部渗透,另一方面断层结构面上的孔隙压力容易升高,因此降低了断层结构面上的正应力,应力平衡被打破,进而诱发地震.在水的渗透和地震活动的相互作用下,水库地震沿双溪-焦溪垟断层(尤其是第三分支断层)从SE向NW持续发生.   相似文献   

8.
密云水库中总磷迁移转化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2001、2002年进行的四次大规模取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密云水库目前为中营养型水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水中磷的主要来源为以工业、生活污水及水土流失携带进入水体的外源磷和以水库底泥释放为主的内源磷。磷在表层水中浓度小于底层水中的浓度,东西库区的浓度小于内湖的浓度;垂向上由上至下逐渐增高。磷的迁移转化途径为:一部分在水体悬浮物表层吸附或沉积,另一部分被水中的藻类吸收,进入生物作用。对水中磷的迁移转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水中的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水动力条件及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库区的广域性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水库渗漏问题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近年来遥感技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维技术的发展,为水库渗漏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平台.本文以某水库库区渗漏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技术、GIS技术、三维技术建立的三维遥感影像可视化系统,对某库区地形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动力条件等,辨识出库区可能渗漏通道,进行渗漏估算,判断库区水库渗漏情况.  相似文献   

10.
福建水口库区地质灾害现状与工程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水口水电站是我国华东地区最大的常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kw,本文总结了福建水口库区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山地滑坡、崩塌,水库塌岸、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水土流失等,并探讨了在一定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下,各种地质灾害的有效工程防治措施,为水口库区可持续发展减灾防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濮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山 《地下水》2010,32(5):28-28,39
濮阳市是河南省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目前濮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引发的主要是环境地质问题。本文从水资源、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出发,提出实现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关乎民生,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述了秦岭北麓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及战略性经济资源的重要性。讨论了秦岭北麓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结果表明:秦岭北麓对于关中地区而言就是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其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在于以保护为前提的适度开发,地表水-地下水统筹利用,建立地下水库及水资源补偿机制,加强水资源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水环境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永菊 《水科学进展》2004,15(6):824-828
经过近10年的综合治理,三峡库区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虽然有所减缓,但污染依然严重,水体含沙量仍居长江沿线之最。究其原因,主要由于目前库区环境监控能力较弱、水环境治理缺乏法制约束、环境管理机制缺乏活力、环保设施缺乏市场运行手段、库区及上游影响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民众生态道德观念淡薄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库区水环境问题,必须导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理念,重建库区及上游影响区生态型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治污处理系统及其市场运行机制,构建相对独立的环境执法运行体制,扩大公众环保知情权,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建立绿色GDP统计体系和地方政府官员环保政绩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构建现代化的综合性监控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4.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经过近20a的开发,已初步建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和大型煤化工基地。但该区又具有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加之近年来煤炭生产和转化等资源开发增长速度较快,采煤造成的区域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着该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探索建立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补偿机制,解决了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使资源得到适度、可持续的开发利用,环境生态得到持续的恢复和改善,从而使该区的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鱼耳石的主体由生命矿物文石组成,其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将热释光技术用于鱼耳石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生长在河北白洋淀和北京密云水库的野生鲤鱼耳石的热释光曲线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水域野生鲤鱼耳石中陷阱深度(E)值的差别。热释光测试结果显示,白洋淀10颗鲤鱼耳石样品热释光曲线的峰点温度(T)、发光强度(J)、积分强度(S)和半高宽(w)的均值大于密云水库,而且前者热释光曲线各参数值和E值的稳定程度均不如后者。分析还表明白洋淀鱼耳石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子和空穴的逃逸几率(α)均大于密云水库。据调查,白洋淀各水体较密云水库水体的环境复杂,污染程度高。研究结果表明,鱼耳石的热释光曲线特征对鱼所生长的水体水质和水环境相当敏感,通过更深入研究,可能成为水质和水环境的重要标型。  相似文献   

16.
神东煤炭开采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这与大规模煤炭资源开采矛盾突出,现已出现多种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该区环境特点,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探索出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如地表生态系统优化措施、水资源保护措施、沉陷区治理及矸石减量资源化等。这些措施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和社会可接受,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对其它矿区生态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库区大多属中低山区,沟谷切割深、密度大,随着库区开发,不仅需补修淹没的公路,还将大量修筑新路。兴建公路、铁路势必大量开挖边坡、掘进隧道,从而产生边坡失稳、隧道塌顶和疏干地下水等环境地质问题。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发生,对保护库区地质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三峡库区交通工程现状及今后发展引起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实例分析,提出了环境地质预测及防治对策,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8.
王国重 《水文》2020,40(1):64-69
为推动水源区水质保护、强化水库水环境安全工作,以故县水库为例,应用DPSIR模型建立了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云模型对其2015年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水库水环境处于安全等级,但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TN的浓度和入库量增加,水库水质难以达标,需引起水库管理部门的重视。结论:云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实现了水库水环境安全概念与其定量数值间的合理转换,减少了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现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数字技术,获取流域空间分布的下垫面信息和中间状态信息,细致地刻画了流域内的水文过程,建立了研究区域数字水文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数字水文模型,对定义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反映各种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系统尤其是对水量平衡和防洪情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域鲤鱼耳石微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对密云水库与白洋淀水域两个不同水域(无污染水域和重污染水域)中鲤鱼耳石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白洋淀鲤鱼耳石中Sr、Zn、As、Au、Ba、K、Na的含量明显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的相应元素含量高。采用线性判别方法对两地耳石中Sr、Zn、As、Ba4种元素进行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的分组差异,而且两地的差别主要在于Sr含量不同,其次是Zn、As和Ba;白洋淀鲤鱼耳石中As、Ba、Sr、Na等元素含量变化幅度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中相应元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与白洋淀水域废水排放时间上的周期性和短暂性导致元素在耳石部分日轮上沉淀等因素相吻合。两地鲤鱼耳石微量元素特征存在截然的区别,与两地水域水体中微量元素差异相一致,表明鲤鱼耳石微化学特征具有水化学环境指示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利用鲤鱼耳石进行水化学环境监测或恢复鲤鱼生长期水环境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