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工程地质问题和相关研究方法的专著。作者根据当前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和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提出加强第四纪地质与工程地质的高层次交叉研究是当代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野外地质经验和亲身体会,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地质背景、与工程地质研究密切  相似文献   

2.
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工程地质问题和相关研究方法的专著。作者根据当前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和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提出加强第四纪地质与工程地质的高层次交叉研究是当代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野外地质经验和亲身体会,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地质背景、与工程地质研究密切  相似文献   

3.
新书介绍     
张永双,曲永新,赵希涛等著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工程地质问题和相关研究方法的专著。作者根据当前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和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提出加强第四纪地质与工程地质的高层次交叉研究是当代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结  相似文献   

4.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前锋地带,关于该构造带的空间展布和晚第四纪活动习性等科学问题尚不清楚.此外,1927年8.0级古浪地震也造成断裂带上的一些地表破裂.运用构造地质学与地貌学原理及年代学测试方法,展开了相关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①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为NWW—SEE走向、呈右阶斜列式展布.②自西向东,断...  相似文献   

5.
孙云博 《地下水》2011,(4):100-101,128
烟岗水电站引水洞属深埋长隧洞,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地貌类型属侵蚀、切割高山区,线路勘察难度极大,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复杂。依据线路所处实际情况,通过切实可靠的工作方法和大量艰苦的工作,基本查清了引水线路的基本地质条件,揭示了引水线路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数十万平方千米的广阔地貌过渡带与大面积低起伏地貌面,独特的地貌提供了解读高原构造拓展与地表隆升时间、过程以及机制的理想窗口。为揭示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响应和地貌演化过程,通过构造解析、构造地貌以及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分析对金沙江下游流域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早在始新世即已处于北西向为主的区域性挤压条件下而发生广泛褶皱变形。尽管始新世存在区域性变形响应,但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下游地区在古近纪为低海拔丘陵地貌,地表隆升幅度极为有限。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研究区总体处于长期的低剥蚀速率环境,促进了低海拔平缓地貌的形成。晚新近纪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发生区域性缩短变形与显著地表隆升,大型水系同步下蚀,共同塑造形成现今较高海拔的低起伏地貌面与深切峡谷并存的特征性地貌。研究结果支持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近纪以来的隆升与地壳构造缩短及增厚密切相关,而中下地壳塑性流动增厚机制并非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7.
嘉黎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断裂系中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近年来,众多大型线路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在藏东南开展,嘉黎断裂孕育的多种工程地质灾害对其建设和运维带来了巨大挑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嘉黎断裂的全新世活动性,鲜有学者从工程地质力学角度分析断裂特征。本文以重大工程建设密集的嘉黎断裂中段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针对性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嘉黎断裂中段的断裂地貌、岩石组合、岩体结构、地应力场、剪切带特征、第四纪活动性等工程地质力学因子具有典型的分段特征。断裂中段的工程地质力学模式可分为两类:(1)临近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韧性”工程地质力学模式;(2)远离东构造结的“脆性”工程地质力学模式。不同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东构造结下伏热地幔流产生的高温高压强变质作用带的影响。基于分段特征,探讨了嘉黎断裂沿线的不同段需重点关注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孕灾特征,为这一地区的重大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珊瑚礁工程地质学——新学科的提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珊瑚礁和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概念以及珊瑚礁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概况,提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学科方向与任务指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其基本内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份,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新发展。近年来,对环境工程地质学的性质及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存在不同观点和见解,工作上出现各种误会。所以,环境工程地质学仍然处于发展中的萌芽阶段。为此,作者根据若干年对环境工程地质的探索实践,仅对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进行一些粗浅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孕育,形成,综合和分化的演变过程。本文即在简单介绍了工程地质学的孕育,形成之后,着重讨论了工程地质学与其它有关学科相交叉所形成的环境工地质学,大城市工程地质学,改造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和计算工程地质学等新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11.
东昆仑阿其克库勒湖地区的逆冲扩展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昆仑西段是我国西北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通过典型剖面的构造分析,可以得出下列几点重要认识:①东昆仑西段具有十分发育的断裂构造系统,逆冲扩展、正滑作用和拆离作用是该区的主要变形事件。②逆冲断裂起始于晚石炭世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但强烈活动发生在库木库里盆地强烈坳陷的中新世第四纪时期。③该区北向逆冲扩展作用和南向正滑作用并存的构造格局,和青藏高原北部的总体构造格局相一致,与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雅地区的构造格局也十分类似,但逆冲扩展方向相反,强烈逆冲扩展作用都发生在中—上新世至第四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和青藏高原急剧隆升时期。这种方向相反的逆冲扩展和正滑作用揭示青藏高原深层物质向南、北两侧对称式扩展和表层物质向高原腹地重力滑动的运动学特征。因此该区断裂构造系统的建立对研究青藏高原北部的深部作用过程,建立青藏高原隆升的统一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V”型共轭走滑断裂是指共轭角为钝角的共轭走滑断裂,其“V”型开口方向为锐角且指示最大拉伸方向.前人开展了大量关于“V”型共轭走滑断裂发育背景及动力学机制的研究,但是目前未有针对“V”型共轭断裂几何学、运动学有关的综述.归纳已有“V”型共轭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总结现存的“V”型共轭走滑断裂的动力学机制,并选取青藏高原东南缘“V”型共轭走滑断裂,进行实例分析.分布于美国西部、欧亚板块中西部和西藏中部的“V”型共轭走滑断裂特征揭示共轭角大小与断裂滑动速率及断裂长度均呈负相关关系.“V”型共轭走滑断裂的成因主要有:(1)断裂剪切面的后期旋转,(2)断裂形成于先存构造薄弱带,(3)断裂遵循对偶一般剪切模型,(4)断裂遵守最大有效力矩法则.基于地球物理数据、地形高差对比以及几何特征的分析,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块体内部的巴塘-理塘共轭走滑断裂和得荣-乡城共轭走滑断裂的成因机制符合对偶一般剪切模型中的重力扩展,这为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下地壳连续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工程地质学中的拟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通过工程地质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来建立模型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全过程。本文介绍了概率方法、数值方法及专家系统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表明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地质学相结合,将为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14.
工程地质学的未来——非线性工程地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明确提出了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就是创立非线性工程地质学。文中重点阐述了研究非线性工程地质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东昆仑阿其克库勒湖地区的逆冲扩展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昆仑西段是我国西北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通过典型剖面的构造分析,可以得出下列几点重要认识:①东昆仑西段具有十分发育的断裂构造系统,逆冲扩展、正滑作用和拆离作用是该区的主要变形事件。②逆冲断裂起始于晚石炭世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但强烈活动发生在库木库里盆地强烈坳陷的中新世—第四纪时期。③该区北向逆冲扩展作用和南向正滑作用并存的构造格局,和青藏高原北部的总体构造格局相一致,与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雅地区的的构造格局也十分类似,但逆冲扩展方向相反,强烈逆冲扩展作用都发生在中—上新世至第四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和青藏高原急剧隆升时期。这种方向相反的逆冲扩展和正滑作用揭示青藏高原深层物质向南、北两侧对称式扩展和表层物质向高原腹地重力滑动的运动学特征。因此该区断裂构造系统的建立对研究青藏高原北部的深部作用过程,建立青藏高原隆升的统一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工程地质学的任务、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工程地质学在今天的工程建设新形势下所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前景。迎接这些挑战,工程地质学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日臻完善,最终形成一个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兰州大学地质系、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五单位联合组织的“工程地质学科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于今年4月14、15日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第四纪地质学”一书中的第七章。在第四纪矿产一节中讨论了第四纪的矿物原料。世界各国每年开采这类矿产的数量和价值仅次于能源原料。局中地方还开采有价值物质的富集物-砂矿。据统计金、锡、钛的砂矿产量约占世界这几种金属产量的一半以上,占金刚石产量的50%以下。较详细地论述了加纳的比利姆(Birim)金刚石砂矿的研究提供了用第四纪地层方法确定矿床位置的例子和砂矿的形成机理。也讨论了在第四纪沉积物掩盖下伏基岩矿体的地方采用岩石学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得寻找矿体位置的研究方法。文内讨论了各类第四纪沉积物的工程物质性质。土壤的性质是由母质继承下来的性质与不同环境条件下成壤作用(风化、淋滤、淀积和灰壤化)和在过去地质时期时作用时间长度的某种结合。碎屑物的粒度分布对于具体土壤的性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土壤中水分和营养物的保持和释放,也决定了土壤的强度、通行条件和开垦的难易程度。通过对坡、地面沉降和公路、铁路、飞机场的选址等说明第四纪地质特征在土木工程中的意义。该文还对第四纪事件对农、林业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由于影响植物生长的土质是过去的第四纪地质事件的结果,因此作者着重提到其沉积过程、侵蚀作用和土地在冰缘条件下的扰动等气候条件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因素。作者较详细地论述了第四纪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不同沉各物中的水来海平面变化趋势的最重要因素是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因为大气中CO2的增加会使两个极地地区迅速变暖促进极地冰帽融化而使海平面快速地波动上升。作者认为鉴于已知在第四纪的寒冷阶段大气中CO2的含量总是减少,而在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的开始阶段总是增加,许多科学家都确信在未来几十年之同的气候变化将主要取决于当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长情况。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由本材和化石燃料的燃烧量不断增加所造成的。但是森林的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会降低通过日照从大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以形成植物组织的速率。而大气中其他微量气体的增加,其中包括随稻田的增加而增加的厌气土壤产生的甲烷,汽车废气中的一氧化气氮、烟囱、冰箱和聚苯乙烯产品释放的氯氟碳化合物等都会使温度进一步的上升。从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成倍增长会使全世界的气候平均升高约4℃。这将是略微少于末次冰期末期增加的温度(5-6℃)。这所引起的加温将会融化南极西部的大部分冰盖及北冰洋的冰盖。这将使海平面上升达4-6m。Bentley(1983)指出冰盖的解体至少要用500年的时间。这一数量级的海理面上升会淹没许多人口稠密的沿海的城市。但是如何上升的速度很缓慢居民中心还来得及逐步地向高处转移。  相似文献   

19.
珊瑚礁工程地质初论──新的研究领域珊瑚礁工程地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概述了珊瑚礁的工程建设简史和二战后期以来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兴起, 提出了必须加强我国珊瑚礁工程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持续性、阶段性隆升是地球演化过程中重要的地质和环境事件。尤其是晚新生代以来的加速隆升,使青藏高原主体及其周缘地区成为中国大陆地貌的最高一级阶梯。笔者主要从新构造运动条件下青藏高原东南缘玉龙—哈巴雪山断块这样一个典型的第四纪以来断块快速差异隆升的地区出发,通过详细研究该断块的组成以及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来探讨其隆升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快速隆起的地质灾害效应(如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及其对本区地质灾害发育和发展的控制作用,进而得到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与重大地质灾害(外动力地质作用)之间存在必然的耦合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