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同庆  陈有明 《安徽地质》2010,20(4):287-290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起实施了"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工作周期为3年。本文为其子项目——"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与监测"部分研究成果。文章以此次调查成果为依据,选择了经济活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快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加以介绍,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的分布特征,研究了水土流失与基础地质环境的相关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在基础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方面的应用情况,供同行们切磋。  相似文献   

2.
在简述四川省遥感地质工作20 年发展情况之后,展示出我省现已积累了丰富的遥感信息源,较高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水平,形成了一支强大的遥感应用专业队伍,并已取得了丰硕的遥感地质成果。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未来的国土资源与生态地学调查中,遥感地学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 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外调查与勘察、室内评价与编图等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 ①基本查清了承德市水、土、地质遗迹、生态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本底条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林草湿地等地质问题及潜在风险; ②从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评价、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和林果业种植结构优化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地质支撑服务模式; ③基本查明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和植树造林的优选区域; ④以双滦区为例,探索了地表基质层的分布特征,为宜林、宜耕、宜草提供了理论基础; ⑤提出了基岩山区矿泉水成因模型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工作方法。该工程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光电探测技术及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的发展,遥感地质的研究方法和应同领域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遥感地质研究方法正在从定性目视解译向定量分析方面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构造地质研究、矿产勘查预测、环境地质监测、城市地质条件评价及国土整治等各个领域,在一些部门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遥感地质在实现我国地质工作现代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地矿部已将遥感地质应用列为“七五”攻关项目之一。在遥感地质应用业已普及推广的基础上,本讲座拟深入介绍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地学遥感领域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最新应用成果;深入论述遥感地质定量方法在岩性识别、区域地质、矿产勘查、环境遥感及专题制图等方面的应用原理和方法。本讲座计划分遥感地质学的新进展、遥感定量研究方法、遥感构造地质应用和环境遥感制图等四个专题,较系统地介绍遥感地质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自2001年起,在国土资源调查中部署开展了以省(区、市)为单元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以重点矿区为主的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以及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和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矿山地质环境详查等工作,调查成果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2014年,因矿产资源开发引起地面塌陷等矿山地质灾害26 365处,土地资源毁损面积约303万公顷,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约450亿吨,  相似文献   

6.
矿山遥感监测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国情调查工作。依托矿山遥感监测理论和矿山遥感监测技术体系,通过4 a的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实践,掌握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等诸方面客观现状,揭示了其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在方法研究、成果集成、调查与监测及综合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为矿政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秦巴山区是我国人文、地理、气候等南北衔接过渡区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环境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是长江防护林体系重点整治区。本文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的方法 ,以生态景观单元为评价客体 ,以地质 -生态环境质量为综合评价指标 ,建立多维评价信息空间 ,通过综合评价地质 -生态环境自然状态 ,对本区地质 -生态环境资源现状和危及生态环境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划分与探讨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秋金  白涛  李金梅 《江苏地质》2023,47(3):339-344
乡村综合地质调查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以江苏仪征月塘为例,结合乡村发展规划与需求,在研究区开展了国土空间利用现状调查、水土环境地质调查、特色自然资源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等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为乡村农田建设、特色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等提供地质依据与支撑,探索乡村地质调查路径,为今后构建乡村地质调查工作体系提供思路,延伸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9.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自然资源事业对遥感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通过遥感先行开展先行观测、先行探测、先行监测,强化自然资源数据的获取,提高调查的精度和速度,遥感技术正在促进自然资源调查程序和方式的转变.本文围绕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体系的新变化,提出了遥感先行的理念、目标及发展方向,认为:1)遥感先行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可实现对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全尺度的调查监测;2)通过遥感技术方法体系的创新、遥感产品的转化应用等,可发挥遥感技术在矿产、生态、水、土、灾害等调查监测中的重要先行作用;3)"天-空-地"一体化的遥感综合观测技术是推动中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精准快速调查和全球尺度环境问题监测的最佳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建设是自然资源部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实施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的重要举措。这项基础性、公益性、紧迫性的建设工程对于解决我国自然资源长期且连续定位观测研究不够、预判资源环境数据支撑不足、实现以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为管理单元、评价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资源间耦合平衡过程、预判资源环境生态演变趋势及优化自然资源空间结构配比,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观测研究是获取自然资源现状、预判未来状态的主要手段。我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相对完善,但观测研究体系相对不系统,数据积累相对不足。为了更好地搭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分别从无人机遥感观测、数据融合及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方面给出了建议: 充分利用和发挥无人机组网遥感观测、倾斜摄影测量等技术,开展自然资源立体观测; 借鉴降水、陆面、海表和三维云气象多元数据融合经验,开展自然资源要素综合的数据融合; 利用森林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经验,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这些建议对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河河源生态环境及活动构造的水系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 1∶ 2 5万冬给措纳湖幅区域地质调查中 ,运用遥感信息的非可见光性、多时相性特征 ,研究黄河河源姐妹湖的泥沙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河源沙漠化的形成和结构特征等生态环境问题。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水系响应、环境效应进行遥感分析。建议在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时 ,加大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调查方面的应用力度 ,快速实现区调服务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利用“3S”技术,查明了嘉陵江干流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本底,同时结合水土流失分布、地形地貌特征、土壤分布状况、地层岩性和土地类型分布等已有的成果资料,对嘉陵江干流中下游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为四川省核电站选址、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和“金土地工程”实施,以及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等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基本查明冀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占损土地、恢复治理和矿山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利用国产高分遥感卫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辅以野外调查和走访,对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在广泛收集基础地质资料和遥感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验证建立了该区矿山开发占地的解译标志; 利用ArcGIS平台对矿山占损土地进行了统计与变化分析; 对区内采矿引起的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和采空沉陷等系列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 ①区内2016年度矿山占损土地总面积为49 755.47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6%,且有逐年扩大趋势; ②相较开发占损土地状况,区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程度低,治理进程滞后,2016年治理率仅为4.7%; ③区内206个金属矿开采点距离重要水源较近,对水体安全构成威胁; ④采矿引起的采空沉陷面积较大,影响周边村庄和生态环境稳定性,直接影响区域总面积达24 351 hm2; ⑤国产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快速、经济等特点,在矿山开发占地和矿山环境调查研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源、环境本底及生态地质条件调查是城市地质调查的基础,可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及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的基础地质支撑。随着雄安新区城市进程的加快,使得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基于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成果,明确了雄安新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本底条件,分析了建设周期内自然资源变化趋势,探讨了未来城市建设应关注的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问题。结果表明,雄安新区设立后,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巨大改变,林地面积增加约58.1 km~2,草地面积增加约2.0 km~2,耕地面积减少68.8 km~2,建设用地增加7.2 km~2,土壤质量以优质和良好为主;雄安新区浅层与深层地下水水位总体呈现从西北部往东南部流动,水位逐渐降低,局部存在地下水降落漏斗,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为5~20 m,以企稳回升为主,深层地下水水位一般为25~35 m,水位下降区占比仍较高;白洋淀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水质逐渐好转;地热资源开采利用条件好,全区地热流体可开采热量为10.10×10~(16)J/a,折合标准煤346.03万t/a;应重点关注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如地面沉降及地裂缝、地下水水位变化、砂土液化、坑塘、软弱土等,避免因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引发工程事故,必要时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GIS技术获取黑龙江省肇源县内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各因子分布现状数据,其中:耕地2 541.75 km2、林地161.88 km2、草地349.00 km2、河流128.05 km2、湖泊215.80 km2、沼泽109.17 km2、其他水域84.65 km2、建设用地191.25 km2、未利用地329.94 km2;湿地1 334.54 km2、荒漠化土地775.47 km2。利用地类覆盖率、人均占有量以及景观指数(破碎度指数、平均斑块分形指数、分形维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量化分析后,得出两类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中湿地资源尤其是自然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荒漠化土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小的结论。并选取老山村等典型地区进行了多期次遥感动态监测及野外核查,揭示了松嫩低平原典型地区目前存在的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与层次分析法的金属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甲乌拉铅锌矿区遥感调查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地质背景、矿山活动、地质灾害等多方面,建立了包括15个评价指标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GIS平台运用网格法构建评价单元,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划分,得到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区域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是海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数据可动态更新的运行系统。这里遵循GIS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海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的数据、系统需求,采用原型化、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系统数据库、功能、结构进行了总体设计,阐述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最后论述了系统集成的思路和模式、数据的集成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开发中的几个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所集成的是在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中,以多种数据方式存贮的基础遥感资料、专题解译资料、辅助分析资料以及综合调查资料。文章从数据格式转换与属性传递、数据配准、影像全波段镶嵌、数据分切与检索、数据集成显示等四个方面对RS、GIS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中巨量数据的有效集成和质量保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